春暖花开,年意渐去。周至人却像喝醉了千年陈酿,唱戏兴致越来越浓。从正月初七晚上富仁镇高庙村挂灯开始,一村挨着一村发疯般唱起了秦腔大戏,一台台秦腔戏像成语接龙般席卷了整个周至各村。过去有时直到农历六月一日春会结束大戏亦不落台。流传着“金辛庄、银槐花、有钱还算上阳化”顺口溜。上阳化村南北两条街道2012年唱了四台大戏。侯家村镇中旺村2010年过庙会也唱了四台大戏。全县各村演戏每年两千余场次,观众300万人次以上。今年周至、凤县、甘肃定西、兴平、武功等各地剧团抓住商机,云集而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纷纷搬来了陕西秦腔明星轮番上场,刘随社、屈巧哲、李淑芳、孙存迭、严振俗、乔慷慨、侯红琴、张武宏等秦腔大咖各自使出了捺手绝活:有的慷慨悲壮,有的委婉动听,有的金戈铁马,有的缠绵悱恻,唱腔声泪俱下,荡气回肠,唱捻做打,炉火纯青,表演绝技,层出不穷……周至简直是明星荟萃,好戏连台,精彩绝伦,掌声不断!特别是文化局在沙·沙河水街举办“秦腔·秦人·秦声——陕西省首届乡村戏曲迎新春大舞台”开幕式,高大的舞台张灯结彩,火树银花,花团锦簇,姹紫嫣红。随着开场锣鼓,领导讲话,演出拉开了帷幕。戏曲名家梅花奖得主齐爱云率先登场,她唱腔优美,轻歌曼舞,一曲“天女散花”把人们仿佛带入仙境,精彩表演把周至县新年文化演出推向高潮。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唱秦腔。这是周至今年唱戏的真实写照。周至县自古以来就是“戏窝子”。解放前全县东南西北均有剧社,解放后革命样板戏更是村村有剧团,《沙家浜》《红灯记》《杜鹃山》几乎男女老少都会唱,连我正上初中大哥竟然背着爸妈辍学偷偷去唱戏。提起秦腔的来历,更是无人不晓,随便问问村头闲侃的老头,他便滔滔不绝:秦腔又称“乱弹”、“梆子腔”或“桄桄子”,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说起来,秦始皇祖籍天水,现在的麦积山附近有个牧马滩,传说是秦人先祖赢非子为周王室养马放牧的地方。随着秦朝崛起,先民东移,将原本自娱自乐的“乱弹”唱腔也带入关中。当然,期间的发展过程,自是免不了聪明人的编纂演绎和帝王家的推波助澜。有趣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是秦腔鼻祖,唐朝兴盛,国强民富,开放包容,文学艺术空前发展,秦腔随即成为长安城的娱乐“嘉年华”。杜甫在江南碰到的大音乐家李龟年,曾作《秦王破阵乐》,又称“秦王腔”,或许就是成熟的秦腔。总而言之,经过文人士大夫改进和完善,秦腔唱腔在唐代基本定型。
据《周至县志》记载:明代中期,周至的戏曲已具雏形。举人张附翱,字于鹏,周至县城人,自幼天资聪颖,出身世族书香门第。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举,出任山东青州推官,治狱明白,刚正不阿,不畏权贵,除暴安良,深得百姓爱戴和好评。但当时明廷政治已极为黑暗,贪官攫财成风,反而屡遭同僚、太守的嫉妒中伤。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张附翱被罢官,便在骆峪暖泉寺旁建立别墅,本人爱好秦腔,便利用暖泉寺场地排练戏曲。以乐户女王兰卿为主,组成家庭戏班,又吸收了一些民间艺人,组织了秦腔班社。他自任班长,名曰“华庆班”,亦称“张家班”,是陕西历史上最早的秦腔班社之一。最初在周至的庙会演出,后来逐步向户县、扶风、岐山、凤翔、宝鸡、兴平、长安和咸阳等地扩充, 不久就在省城以西、渭河两岸红火起来。张附翱经常与同期被罢官归里的武功人康海(弘治十五年状元)、户县人王九思(弘治九年进士)等人往来,相居于暖泉,饮酒赋诗,作曲演唱。随着班社的发展,演技的提高,还曾随陕西盐商、木商到江浙诸省演出。张家班著名女红角王兰卿,周至县城内乐户王锦之女,出身梨园世家,自幼学艺,吹弹歌舞,所事皆通。性格贞良雅典,习诗知礼,颇有姿色。她唱做俱佳,以情感人,出色的表演艺术,婉转动人的嗓音,为西府剧坛之冠,是名扬三秦的秦腔表演艺术家,成为明代中叶最著名的秦腔坤伶。由于王兰卿倾心张附翱,便嫁张附翱为妾,夫唱妇随,献身于秦腔艺术事业。明正德八年(1513年),张附翱死后,王兰卿悲痛欲绝。与大妇治丧毕,忽有富家郎慕王兰卿姿色才艺,千方百计欲娶为妾。大妇百般推诿不过,王兰卿闻知,劝大妇消愁解忧,而自己却服毒殉情,毒性发作,才向大妇言其故。康海为纪念这两位艺术家,专门写了本秦腔剧《王兰卿传》,王九思填乐府《一枝花,歌儿王兰卿》为祭文,康海等旧友敬王兰卿贞烈,共祭奠之。华庆班几经沧桑,由骆峪迁入广济桑园村,到了清康熙年间,张家戏班的后代又迁居竹峪谭家寨。由于经济衰败,戏班难以维持,便以240两白银的低价向外出卖,条件是“张家班”名称不能改变。谭家寨张家有女嫁给眉县县城西边的第五村,便动员婆婆家购买,由张华接办,仍取名“张家班”,几经转手,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又易名“华庆班”。1949年解放后,华庆班由眉县人民政府接管,与齐镇友谊剧社合并为眉县剧团。1952年冬天,眉县剧团的张杰民和张连民等人受邀回周至,创立了周至县剧团。开始排练古典秦腔戏,演出剧目有《双锦衣》、《软玉屏》、《玉虎坠》等。随团招入余冬梅、戴秀芳、李景中、田法正、田效文、史丛淑、胡忠义、韩镇民等一大批学生,他们以后都成为剧团的骨干和名演,为剧团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1973年郑金莲一出《周仁回府》唱响了八百里秦川,被称为秦腔界第十五代周仁,受到时任陕西省委书记马文瑞的接见,在咸阳地区少年文艺调演中屡获殊荣,为周至人民争了光。1979年排演《逼上梁山》、《十五贯》等古典戏,开创了当时陕西古典戏曲表演先河。在县城群众堂连演一月,场场爆满,人满为患,人们为购票想尽办法。稍后,剧团在西安西关剧院、春光剧场、红旗剧场、纺织城剧场等地先后演出两个月,在陕西省引起巨大轰动。西安市文化局局长余信带领西安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领导连续观看,普遍认为比西安的大剧团表演的好。报纸、电台不断给以宣传和报道。1984年改组至今,30多年来,名扬三秦大地,唱红西北五省,晋京演出载誉而归,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被陕西省先进演出单位、先进管理单位;被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为“市级文明单位”。几十年如一日县剧团持续在一线为广大老百姓服务,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改革开放后,周至人爱秦腔的热情更热烈,村里秦腔自乐班,如雨后竹笋蓬勃发展,四五个秦腔自乐班暗中较劲,相互激励。村中央广场,锣鼓喧天,爱好秦腔的男男女女,聚集此地,训练演唱,秦声秦韵在村中回荡。每年大年初一,村民自发组织的秦腔新春演唱会。秦腔爱好者王会玲、田逢辉、马拉串等人,组织村民自筹资金,举办秦腔演唱会轰动了整个周至县。那天是个阴天,天气有些寒冷,但爱好秦腔的人们早早集中在戏楼前。锣鼓敲响秦韵悠扬,一位青春靓丽潇洒大方的女子手握话筒“周至的父老乡亲,大家新年好!”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惊呆了,这不是赫赫有名的陕西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爱美吗?是的,她就是陈爱美,齐耳短发,透出麻利精干,笑容满面,显示出对秦腔的热爱。台上的演员激动了,热情更高了,你唱《二进宫大升官》,我唱眉户《梁秋燕》,《断桥》刚完,《赶坡》又开始。夫妻同台,父子同台,爷孙同台,屡见不鲜。周至籍著名演员李淑芳、陶粉粉、侯红琴等登台献艺,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后来又唱了三天大戏。村自乐班自编自演的秦腔大合唱《共产党与人民鱼水情深》,荣获陕西省首届农民戏剧节一等奖。现在周至村村有秦腔自乐班,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吼一段秦腔、唱一支曲子。全县一年共计270余场次的村落古镇庙会,更是秦腔艺术的“民间盛宴”。
周至人爱秦腔,不但村里人爱,在外地工作的人也爱秦腔。姑姑就是个秦腔迷,在上海工作,去年退休后,每天早晚各一次在阳台上打开收音机,自娱自乐地唱上几段秦腔。姑姑总是乐天派的戏曲迷,开心的时候会唱上几段秦腔活跃活跃家里的气氛,就算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也不生闷气,不发牢骚,更不动怒火。姑姑更喜欢疾步走到楼下公园一角或树荫下面,喊上一段传统的秦腔《紫霞宫》《惠凤扇》等选段,或吊上几声《三滴血》《迟开的玫瑰》等唱腔,伴之手亦舞、足亦蹈,摒弃心胸中的烦闷之事,驱散脑海里的愁郁之云,尽快使自己的精神状态从萎靡不振中解脱出来,以恢复往常朝气蓬勃、豁达开朗的本来面貌。她组织秦腔自乐班,吹拉弹唱,件件皆精,有时穿上戏衣,粉墨登台,真有专业演员的风范。他们排练了眉户《梁秋燕》《火焰驹》《李双双》多次演出,均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秦腔,秦人的根,秦腔,秦人的魂,秦之声,道出了三秦儿女的心声,凝聚着周至人对秦腔的热爱。中国秦腔在陕西,陕西秦腔在周至。这话一点不假。在这片古老传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秦腔文化铸就了“周至品牌”,唱响了新时代周至“守正创新、勇毅笃行、有情有义、开放包容”的主弦律,让秦腔戏曲在全面推进周至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秦”声嘹亮、满“腔”高扬,成为人民群众新时代精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