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世闻的头像

许世闻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06/17
分享

乡村儒商

                       许世闻

  在喧闹的烟火红尘中,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每天开门都要谋算着柴米油盐,应对生活中纷杂的人际交往,只是人的生存空间各异,生活方式有别。我们的出生虽是父母赐予的,也是命运注定的,谁也改变不了,但在长大后终究要离开父母的庇护,在风雨中独自品尝酸甜苦辣,肩负压力拼搏逆行。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要经历很多的坎坎坷坷,我们在俗世生活中每一时刻都在推演故事,而故事中的角色就是自己,或是身边的熟悉他和他们。

在老家的村庄周边,学华叔那可是响当当的地方名人,一点不亚于时下的网络流量明星,而在现实生活里的学华叔既没有什么官衔,也不是什么富商大咖,而他却是以自身聪慧的经营头脑,坚韧不拔的毅力赢得了乡邻们的赞誉。学华叔出身在平常农家,家里兄弟姊妹七八个,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一大家人的衣食温饱都得依靠父母干农活挣工分维持,根本没指望上学读书。因此,他从未跨过学校的门槛,没到成年就帮助父母料理家务,跟随哥哥姐姐们下地干活了。

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后,田头地间的农活也不比大集体时代那般繁重,明显的轻松了许多,乡邻们大家小户利用农闲空隙编织芦席、草袋等手工产品到供销社售卖,以此贴补家用。后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于是在农村中出现一些专门贩卖此类农副产品的个体户。眼光敏锐的学华叔看到了商机,他率先注册成立全县首家农副产品购销公司,同时四处奔波开辟销路,他先后与本省及邻近省市的土产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由于他为人诚实守信,把原本不起眼的微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购销渠道供不应求。进入2000年以后,普通的芦席草袋等农副产品在市场上销量日趋减少,学华叔感受到迫在眉睫的危机,窘境之下他果断决定改行,另谋出路。2005年夏天,经朋友的牵引,他跑到本省的苏北地区考察建材市场,研究当地的需求行情,他和妻子反复酝酿后多方筹集资金500多万元,整体并购了当地濒临破产的2爿砖瓦厂,并对原有的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当年投产后即取得丰厚的收益。此后,他又收购了老家本地县区的几家砖瓦企业,实至名归的坐上砖瓦行业第一把金交椅。

学华叔为人和善、怀有侠义心肠,虽然自己腰包富足了却不忘乡亲,他把村庄周围那些没有外出挣钱门路的乡邻招收到自己的企业里做工,帮助他们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如果乡邻那家生活中遇到困难,只要找他求助,他都会不遗余力的帮忙,从不计较付出、也不图回报,许湾庄老家的乡邻们亲切的称呼他是“及时雨”。

初次和他共事的客户都以为学华叔一定受过高等教育,要不然生意怎么会做的那么顺手,企业办得那么兴旺。他常说这样的一句话,我以真心待人,人家也不会坑我的。正是因为他怀有坦荡豁达的心胸,但凡和他合作过的客户都被他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学华叔的人生经历很曲折,我从他的人生故事中得到启迪,学历和文凭不是代表个人能力的证明书,更不是走向成功之路的通行证。鲁迅先生有句名言;希望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要心中有自信、有梦想,有胆识、有豪气,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人都可以攀登成功的巅峰。

交往的朋友圈中,经常有人自诩儒商,碍于情面,我只好随声附和。对于儒商的定义,辞海中有清晰的注释:注重个人修养,诚信经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注重合作,具有较强责任感。

在我的认知中,学华叔才是名副其实的乡村儒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