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人生中一件遗憾的事,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初春之日,我不辞千里,赴京赶考电影学院的剧作专业,接到通知到京城的学院进行专业初试和复试。我那时才二十来岁,在南方边陲一个小县城的水库工作。我寄给电影学院的初审作品就是发表的短篇小说《渔翁》,写的是一个老年船夫乐观面对困境的精神状态。刚到北京,细雨霏霏、寒意袭人。出了火车站,茫然若失、漫无头绪,南方人初到北方,一时适应不了,加上连日的路途颠簸,饥一餐、饱一顿,使我体力不支,精神不振,很快便感冒了。
第二天正逢观摩笔试,在朱辛庄电影学院的小礼堂观摩日本影片《远山的呼唤》,几百名考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影片,阵势好吓人,这样的电影时光完全没有丝毫的娱乐和享受。平时观摩影片,大多悠闲而随意地沉醉在影片的故事情节中,可如今,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专业考试,是人生中一次庄严的拼搏,谁敢轻易怠慢?不管怎样看待影片,无论感受到的是什么?都得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有着自己非同寻常的评析。映场朦胧的黑暗中,大家一声不响、神情紧张,生怕不留神错过了一些生动的画面,或者听漏了哪句精彩的台词,忘记了哪个别有情趣的细节。而我由于感染了感冒病毒,受着病魔折磨,无精打采地陷在角落里,昏昏沉沉听之任之地伴着忧郁的高仓健和深情的民子度过了艰难的两小时,不如说是跟随着他俩度过了难忘的春夏秋冬。
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文学形式来陈述故事,通过“逃犯”——耕作来到北海道的牧场,邂逅牧场寡妇——民子,以及和她儿子武志之间发生的一段情感经历,彼此间怎样由猜疑发展到信任,最后耕作和民子默然相爱,这一系列曲折的情节,真实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一种互助相爱,在逆境中追求美好生活和幸福的愿望。春雨潇潇之夜,耕作借宿茅屋,巧遇民子家的母牛要“生产”,民子手忙脚乱地给母牛接生,耕作不由分说地过来帮忙。民子打消了对耕作这陌生男人的顾虑和猜疑。她为了能知道耕作这位不速之客的名字,故借武志的嘴来问:“叔叔,你叫什么名字?”这是编导者独具匠心地采用一种虚写的手法,因为个性强的民子着实想知道一下这来路不明男人的有关情况,但自己是个寡妇,不便贸然打探陌生男人的身世。恰巧,武志回到民子的屋子时,却把耕作的名字给忘记了。耕作终于在民子家住了下来,他勤劳而沉默地干活,慢慢使民子对他产生了好感,认定他是一个朴实、正直的男子汉。一天,民子煮好茶,吩咐武志给耕作送去。民子从厨房的窗口望出去,只见耕作结实的身躯坐在地坪的木凳上,编导者用了一个特写镜头,我们从民子这有意的一瞥中,体察到了民子内心的波动。她把亡夫生前的衣服送给耕作穿,耕作很感动。一次,民子让村民虻田纠缠而责怪耕作不来搭救,埋怨道:“真笨!”耕作愕然了,尽管这跟他没关系,但民子这一埋怨声里,明显带着一丝温暖撩人的情愫。
在夏天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渐而加深了耕作和民子、及武志之间亲热的感情。虻田相继纠缠民子,耕作表现出了见义勇为的气慨。虻田带着两位伙计想来教训耕作。武志见状,害怕地躲藏在门边,睁着一双天真的眼睛,观众透过这双眼睛,感受到武志那颗忐忑不安的心。耕作沉静地对虻田一伙人说:“这有孩子,到那边去。”为了不让武志这小孩子目睹暴力的行为,其实,耕作是怕民子知道,他确实不想连累和影响这可怜的母子俩。耕作把虻田一伙打输了,并且,民子也知道了这事,她不但没责备和鄙视耕作。影片是这样处理民子的心情和态度的:耕作打胜了,并没有丝毫的高兴(因为他是一个寄人篱下的“逃犯”)。然而,武志却捧着酒菜来庆贺耕作的胜利。在这场戏里,没有民子的出现,但是,观众透过这些酒菜,不正是看到了民子那颗真情毕露的心灵在激烈跳荡吗?又一次,民子累倒在牛栏里,武志飞跑去告诉耕作:“我妈病了。”这行动说明了耕作已在民子母子俩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耕作闻讯跑回牛栏,把民子送往了医院。生活中的逐渐了解和接触,加深了武志对耕作的敬仰。影片特地设置了一场他俩关系亲密的戏。晚上,武志抱来了一张薄毡依偎着耕作睡在草垛上,耕作给武志讲述父亲的故事。这其实是有寓意性的。耕作同样是失去了父亲。确实,生活中没有了父亲——这一个把持家庭的男子汉,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呀!编导者通过设置人物关系细微的层次变化,增强了戏剧性,让观众进一步体会到剧中人的深切感受。民子在医院里打回了电话,托武志的嘴向耕作问好。这一隐笔,正是于细微处见真情的表现。虻田也因耕作为人的豪爽和侠义所感动,带着伙伴乐意十足地前来帮民子干活。
秋天到了,意味着是一个成熟的获季节。金黄的草场上,耕作教民子学骑马。他俩的感情不正是像奔腾的骏马一样充满激情吗?画外音时隐时现的秋雁鸣叫声,更体现了俩人内心的不平静。民子用一种极为热切的口吻试探耕作:“哎,武志想问问你,要在我们这呆多久哩!”这是民子内心真情的迫切流露。她多么渴望永远和这值得信赖的男人生活在一起,民子说:“以后……你就搬到里屋住吧,我……也不把你当外人。”影片为了更充分地刻划民子内心的激情,设置了一个民子斟开水的细节,只见她那捧着水杯颤抖的手,完全体现了民子内心的爱情更深切、更强烈了,不幸的命运把两位不幸的人抛在一起。但耕作是一个“逃犯”,他杀死了一个高利贷者,追捕的人已追踪而来。在幸福即将来临之时,耕作却要离去了。画面又是一个风雨之夜,刚巧,那条老母牛又病了。民子感觉到不知所措,画面上的一阵风、一下闪电、一声雷鸣,强烈的镜头极富寓意性,民子激情地扑向了耕作,她不愿他走,生活中少不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啊!耕作终究逃不掉命运对他的驱迫,他被捕了,并被法庭判了流放寒冷的北方去劳改。在冬暮远去的列车上,耕作戴着手铐,默默地呆坐。他在回想那将逝去的一幕,那远山的呼唤——对爱情、幸福的渴求。观众透过寒冷的车窗,看到他那双忧郁、愤慨的眼睛,体昧到他内心的悲愤。编导者为影片的结尾添上精彩和动人的一笔,一个蒙着头巾的中年男子坐下押解耕作的巡捕身边,伴随而来的是一位满脸忧郁的中年妇人,她那双失神和哀怜的眼睛,观众认出了这是民子,另一位是虻田。在这特定的环境里,虻田对民子伤情地耳语:“听说,你的丈夫要判几年徒刑,你还要等他?”民子默默点头,而坐在一边的耕作压抑着内心的冲动和伤感,民子将手帕悄悄地递给了耕作,耕作轻轻地抬起戴着手铐的手,揩了揩眼角的泪珠。透过晶莹的泪光,他仿佛看到了远山的剪影,那里一片朦胧……
看完影片,我的眼前一片茫然,只感觉到那一挂银幕在眼前不断地晃荡,像是北方冷冷地飘动着白雪的天幕,而考生们蜂拥地卷进了笔试的课堂,纷纷找座位投入影片分析的笔试,又开始一轮新的、兴奋的、紧张的搏斗,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节,搞不好,就要被淘汰出局,就没资格参加下一轮的复试。而我头晕脑胀,不断地打着喷嚏,流着鼻水,又不能中断考试跑出去吃午饭,以便补充体能和精力,身子一直冒虚汗、手脚发软、拿笔的手暗暗颤抖,好像患上了老人帕金森病。我没想到这次的感冒如此难受,来势如此凶猛,我还没来得及招架,病魔就结结实实地给我当头一棒。影片主人公耕作在困境中默然抗争的精神令我感动,更令我振奋。我想,不能退却,无论怎样,哪怕昏倒,也要趁昏倒前闯过这一关啊!我振作精神和耐力,忍受着心身极度的疲惫,一鼓作气写下了一篇题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影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约有三千多字。我高兴地交罢卷,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出了庄严的试场外面。唯而此时,我心里才能长舒一口气,这是我人生中难忘而非同寻常的电影时光。京城的三月,冷风扑面,我颤抖着抬起沉重的头,满世界的雨丝和杨树树梢的毛花搅在一起,纷纷扬扬地飘落。我顿然感到自己的身体也变得轻飘起来,眼冒金星,头晕脚轻,心慌意乱……。
过了几天,我乖乖地困在北大平庄一间小旅馆,万般无奈地躺倒在狭窄的床铺上,就像一条搁浅的小鱼,鱼儿兴许还能扑腾,我比鱼儿还可怜,丝毫动弹不了,舌干唇燥,发着高烧,没谁来关照我,一点也没力气和精神支撑着去医院看病,更不能动身前往应试,我眼睁睁地看着想像着别的竞争者兴高采烈地走进了复试的考场。要知道,来自全国几百名“流浪考生”,只有几十位初试合格者,而我是其中的“幸运儿”,也就是说,我首战告捷,写的影片分析不错,不折不扣地旗开得胜。但是,我高兴不起来,反倒陷入了深深的懊恼中,也是前所未有的痛苦中,或许这是我的倒霉和不幸,人生总是这样,充满了挫折。事情有时总是在你顺意的时候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所谓的上帝给你开了一个不应该开的玩笑。怪罪的是感冒这恶魔死死地缠上了我,非把我害惨不可,使我在京城遭到残酷的捉弄。高仓健主演的耕作被不幸地流放到北方,都有幸地找到了属于他的爱情和他的精神乐园,有他意想不到的幸福和快乐!而我这善良而勤奋的南方人则千里跋涉、风尘仆仆地来到北方,却徒劳无功、一无所获,还在备受着灵魂和肉体的痛苦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