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是黄山美景的灵魂之一,她以“无石不松”的高覆盖率,遍插于黄山的崇山峻岭,与翠竹相映,染绿了山川,赋黄山以生命。为此,在与怪石、云海、温泉并论的黄山“四绝”中,奇松被列于首位。
黄山奇松是黄山美景的灵魂之一,她以“无石不松”的高覆盖率,遍插于黄山的崇山峻岭,与翠竹相映,染绿了山川,赋黄山以生命。为此,在与怪石、云海、温泉并论的黄山“四绝”中,奇松被列于首位。
黄山松所以被称为“奇松”,首先是因为她具有千姿百态的秀美,或如少女亭亭玉立,或似苍虬翻腾于云海,或倒挂于危崖峭壁,或独立于石顶峰巅,或平盖似伞,或傲指苍穹。她们根如铁然枝茂,干似漆而叶葱,是黄山一座座奇峰,一块块怪石的天生佳配,将黄山扮成了一个搬不走的盆景。
黄山松另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其生长方式十分奇特。它落籽于岩石裂缝,在罅隙中生根,凭一种无坚不摧、奋发向上的精神,以及能够化岩石为营养的能力生存、成长。这种以石为母,根石相缠,近乎靠采天地灵气存活的方式,似乎是天方夜谭,然而现实中的黄山松却正是这样生存的,而且树龄能达到百年、千年,为我们留下了已跨越几个朝代的鲜活生命。
我不相信古树成精的神话,但黄山松奇特的外形和令人匪夷所思的生命力,又确实为每株奇松都罩上了早已得道成仙的神韵和灵光。如果你在黄山上仔细品味,就会觉得不仅是十大“名松”,不仅是《名松谱》上那成百上千的奇松,就连那些无名少姓的青松,都仿佛与人有一种神交已久、心手相应的沟通。“迎客松”八百年来一直张着双臂迎接五洲宾朋,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友好的象征;“送客松”则伫立于玉屏峰路旁,“岩前倩影侧枝伸”,“天天挥手送游人”。在黄山上,负责迎来送往的名松还有“陪客松”、“盼客松”、“望客松”等,有的地方还会出现列队迎送的组合,真是安排得面面俱到。
在黄山,还有许多形神皆备的名松,连理松一根双干,如夫妻相拥,似情侣缠绵,不离不弃。团结松居然有五十六条枝干,枝繁叶茂,朝气蓬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和奋发向上。在“黑虎松”旁,人们会隐约感到有一股煞气向你袭来。而在“竖琴松”前,又不由自主地会进入了“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的意境。
黄山奇松与许多自然景观一样,需要通过品味,才能引发浮想和共鸣,才能从似是而非中开发出触物兴怀的空间,而这种品味和联想是需要某种认知和文化的。黄山奇松既是自然景观,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雕琢出的艺术品,她们所以能够在这里较早被发现、被认同、被渲染,其原因在于奇松的自我生存能力和向上精神,与黄山人有着惊人的人如其松,松似其人的雷同,而这种情况又与她植根于徽州文化发祥地,受到天人合一文化内涵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我初登黄山是在1984年秋季,当时山上尚无索道,上下全靠攀爬。但我的行程是第一天上山,夜宿山顶北海宾馆,第二天下山。当年我又未及不惑,可谓年富力强,所以原以为这次旅行留下的只会是一路豪歌、满目秀色。就连一起参加这次活动的两位四川妹子,都主动要求与我们这几个东北大汉分在一组,希望得到关照。不料在登山路上,我的境况实在不比别人强,同样气喘吁吁,同样大汗淋漓,因为这个过程确实出乎想象的艰险。小路就像挂在山腰间的线,曲曲弯弯,上上下下,大于三十度角的坡路多达路程的四分之一,且“宛转石间”,“径小而峻”。每遇这种路段,同伴似乎就在头上和脚下。特别是天都峰附近那十多米长的鲫鱼背,背上光滑狭窄,“下瞰峭壑阴森”,叫人不由得想起当年徐霞客经由此地时“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的恐惧。每越过一处险境,我们都“狂叫欲舞”,但随后又开始担心后面的路程说不定还有什么困难。若不是黄山绝胜带有使人无法脱离的巨大磁性,若不是刻在路边巨石上的“不险不奇”使我心潮难平,若不是一队队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挑夫让我汗颜,真难说我是否还能爬到山顶。
自进入登山的下半程,我看到不时有挑夫从山上下来。说到“挑夫”,人们可能会认为这只是一个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群体,但实际他们是黄山的重要组成,也是黄山上的一道风景。挑夫们每天早晨都要挑着100多斤重的担子,在观看日出的人们尚未爬起时,就走上崎岖的山路,但在月上柳梢时才能返回山下。路上,他们身着黄马甲,脖子上搭着毛巾,结组而行,口中有时会念念有词。他们以增加一根副扁担,让双肩共同承担负荷的特殊方式攀登和休息,在与行人相向时,他们总是让脸上的汗水在微笑的纹络间流淌。当路边出现峭壁时,他们又总是舍我其谁地走在危险一侧,生怕游人因与他们相遇而被挤落崖下。路边的景色对他们来说只是路程还有多远的标记,因为这条路,这座山,早已刻在他们心中。
挑夫们向上挑的是建筑材料,米面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挑往山下的除宾馆换洗的被褥,还有游客在山上制造的生活垃圾。难怪有人说黄山挑夫的担子一头挑的是太阳,一头是月亮;一头是经济,一头是环保。
在对挑夫们有了初步了解,特别是知道他们是挑着货物当天往返时,我怀着崇敬仔细观察并主动接触这些挑夫,而这种崇敬从起初仅佩服他们的体能,进而发现挑夫那与奇松枝干同样颜色的肌肤上,那简朴的语言中,不仅写着健美,而且还写着勇敢、勤劳和高尚。此刻,我觉得他们就像路边那一株株奇松,扎根于贫瘠的岩石,凭借顽强的生命力,装点着黄山,守护着黄山,在黄山上创造着奇迹,同时也创造着自己的未来。
在一次与几位挑夫攀谈时,我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竟然有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女孩,这种女孩在当地被称为“背女”。她有着一种质朴、自然的美丽,如果在其它场合相遇,没有人会把她与她的身份联系在一起。女孩很腼腆,很少与人交谈,但红扑扑的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她的同伴告诉我,女孩是当年的高中毕业生,按学习成绩本来可以考取一个重点院校,但因家庭经济困难,她决定先在黄山当一年背女,攒下点学费,来年再去应试,读书。听到这些,我发现她的背篓里确实放着一个书包。要知道,在征服黄山的路上,每一公斤的分量都要用几百滴汗水来交换,但女孩却宁可少赚点钱,多流点汗,也要将书带在身上。
关于女孩的事不是杜撰,而是我之所见,这件事多年来一直让我萦怀于心,连我自己也没想到一次邂逅给我的冲击竟然会如此恒久,由此我常常想到有的孩子在走进大学校园时,还需要母亲为其整理床铺。他们哪里知道,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一个女孩,也许是一群孩子,背篓里装着货物,装着书包,装着梦想,装着太阳,装着力不从心的沉重,正在向上攀登。
尽管女孩踌躇满志的表情让我对她表达了敬重而不是怜悯,但我仍旧由此想起了“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七八岁……”的民谣。这本来是一段伴着呜咽的诉说,可是在看到黄山的奇松,接触到挑夫和背女后,我对它却有了一种不同的诠释。我猛然意识到黄山虽然与其它风景区一样,“土地因山而瘠”,交通又不便利,难于进行现代化工农业生产建设,但不同的是黄山人却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和成就,其原因恐怕就是那种黄山奇松、挑夫、背女共有的奋发向上精神,自立自强理念,还有一种与我国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价值观。
黄山早年隶属徽州,是改革开放之初,在国家“要把黄山牌子打出去”的总体规划下,调整了母子关系,并进而“母随子名”,将黄山升格为地级市,将徽州调整为其所辖的一个区。这就是说,黄山在历史上实际一直在接受徽州文化的影响,而徽州文化又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即藏文化,敦煌文化和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关于徽州文化的真谛和精髓,因目前仍处于见仁见智阶段,不敢苟言。但它至少包括程朱(程颐、程灏、朱熹)理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体系。教导人们为官要“直言忠节”,经商则要遵守“诚、信、义、利”的道德规范。此外,还有近年以与时俱进精神所理解的“敢于争先、勇争一流”。
徽州文化在这一地区被广泛认同和传承,使徽州这一道道大山的褶皱里,涌现出众多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医学家、文化名流和商界精英。仅黄山所辖的休宁县,自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就先后产生了19名文武状元,成为中国名符其实的状元县。在明、清两代,徽州籍考中的进士竟多达1136人。在徽州,由于对本地文化还有“不为良臣,便为良医”,“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等释义,所以又涌现出数以百计的名医和一大批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徽商。此外,徽剧、徽菜、徽派篆刻的成功和传承,也都标志着徽州文化曾经出现过令人眩目的繁荣。这种繁荣除为我们留下了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还留下了重臣巨贾成功之后光宗耀祖的印迹和反哺家乡的余荫,这就是至今仍遍布于绩溪、岩寺、屯溪、碧阳等地的明、清古建筑群,其中当年建设的书院,至今还能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2000年,黄山脚下黟县的西递和宏村,继黄山之后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在三十公里内出现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的情况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它标志着徽州文化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同。
徜徉在皖南古民居的海洋里,瞻仰着满目的牌坊、古塔、书院、名人故居,欣赏着一方方爱不释手的歙砚徽墨,不由得让人想到一个问题,就是黄山奇松的秀美,挑夫和背女的坚毅,从古至今名人辈出的现象,古建筑群展现的那种繁荣,为什么都会发生、集中在这里,集中在这样一块原本十分贫瘠,“耕获三不赡一”的土地上?我的答案是表现在这里的艰辛、付出与成功,其实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这就是黄山从山顶到脚下都有一种共同的文化和精神,以至于奇松、挑夫、背女、重臣、巨贾、名医,包括从黄山走出去的各界名流,都敢于正视贫瘠和困难,适应客观条件,进而用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去改变自己,改变家乡,改变祖国。
黄山是一座被云雾缠绕笼罩着的山,她的文化很难破解。所以写在这里的,只是我眼里的黄山奇松,也只是我心中的黄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