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屋后,有一大块坡地,儒雅的父亲,从外地托朋友买了些竹子,年复一年,竟长成了好大的一片竹园。一阵春雨过后,是一场盛大的竹笋聚会,它们穿着毛绒绒的黄皮大衣。高的,矮的,老的,少的……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挖竹笋是孩童时期最喜好的事情,带上把镰刀,提上一竹篮,在竹林里,提着脚,迈着小步,找寻那些紧挨在一起的笋子,父亲说:“竹笋多了,就要挖掉点,不然的话,僧多粥少,所有的竹子都会因为缺少养分,而懈怠生长的”。一篮篮竹笋伴着银铃般的笑语,从竹林中挎了出来。带着一股泥土的芬芳与晶莹的露珠,让我瞬间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新鲜。
竹笋是春天农家餐桌上的美味。本草纲目记载,竹笋,味甘,微寒,无毒,有治消渴,利膈,下气之功效。把竹笋去壳洗净,然后放入盐水中洗个热水澡,去了其涩味,切成滚刀块,让它在热油中与自家腌制的雪菜来个亲密拥抱。一盘鲜嫩脆爽的雪菜竹笋,带着一股清香,冒着热气,便成了我们口中的佳肴了。
看着竹笋,看着它剥了壳,婷婷玉立的样子,我就心生欢喜。它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玩伴,她们有的叫笋儿,有的叫包子。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喜欢用食物来给孩子取小名。你看明星家的娃也有叫小糯米,小土豆,小鱼儿的。
其实竹笋最好的伴侣是上好的猪腿肉,它们的结合。肉不在那么肥腻厚重,竹笋也变的性情柔和没有涩味。红烧肉和竹笋在煤气灶的文火中嘟嘟的冒着气泡,汤汁逐渐的粘稠,红润。上桌时可以盛在垫有韭菜的干锅里,好友小聚,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不亦乐乎。
夏天站在屋后,好一个翠绿的大屏障,遮去了,夏日的燥日。微风轻轻吹过,竹叶沙沙作响,纤细的竹竿迎风摇曳着,好似一群少女,正表演着妙曼的舞姿。邀一好友,沏上一壶清茶,摆上一张棋盘,在对弈中,享受着人间的清闲与自在。
文人雅士对竹子更是欣怡有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所以竹子自然成了竹兰梅菊四君子之首了。魏晋时期以嵇康为首的那些竹林里的七位贤人,更是嗜竹如命,整天在竹林里,谈古论今,酣畅淋漓。视功名为粪土,以竹为友,纵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于竹海中名扬千古。
而我对竹子的仰慕之情缘于父亲的一次闲谈,父亲说:“竹子生长时头四年的时间,仅仅只长几公分长。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几十公分的速度疯狂生长,不到七周时间,就可以长到十多米之高。其实在前面的四年里,竹子将根须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听了父亲的诉说,我不由的对竹子肃然起敬。不是敬爱,文人骚客们所追取的清雅脱俗。而是仰慕其扎根脊土,勇于开拓,厚积薄发,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看着屋外挺拔而窈窕的翠竹,在晨曦的辉映中分外的英姿飒爽,一阵清风吹过,刚直的身姿,迎风作响。我好似看到了,一群群平凡而伟大的人正沐浴着朝阳齐歌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