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现在,正是吃螃蟹的当令时节。
我的故乡,在常州市金坛区的黄庄村。那里,有上千亩的开阔水面,是螃蟹养殖的天堂。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我的记忆中,很小的时候,我们那里是不养螃蟹的。掏螃蟹,是儿时放学后的一件乐事。螃蟹洞,水渠中较多。多的时候,成片的出现。颇像浓缩版的龙门石窟。它们的形状不像黄鳝洞那样,洞壁小而光滑。螃蟹洞一般都是椭圆形,形状大小不一。一般根据螃蟹的体积而定。洞的周边比较毛糙,就像未成完工的烂尾工程。掏螃蟹时,一般都是用火钳之类的工具。运气好时,一顿饭的功夫就能掏到一大盆的螃蟹。这种螃蟹,不同于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闸蟹。我们金坛本地的百姓,都习惯称它为“石蟹”。“石蟹”个头小,肉少,蟹黄也不多。通常回家后都是切开,裹上面粉炸着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油炸“石蟹”,可是我们孩子们垂涎三尺的美味。
后来稍大一点。我们这里开始搞起了水产养殖。螃蟹由于经济价值较高,自然是水产养殖的首选。不甘落后的父亲,也成了螃蟹养殖户中的一员。养殖螃蟹,蟹苗是关键。我们这里的蟹苗,都是从安徽宣城那边的蟹苗基地买来的。小的蟹苗大约有一元的硬币大小,泛着黑青色。满满当当的几筐,就像几大堆放大版的甲壳虫。养螃蟹的池塘,每年冬季都需要抽干水,进行污泥的清理,然后再用石灰进行消毒,最后再放入无污染的清水进行沉淀。有经验的蟹农,有句行话:要想螃蟹好,塘草是关键。“节节草”,因其营养丰富,是蟹农们常种的一种优质水草。把蟹苗倒入长满节节草的池塘。小螃蟹们,仿佛是进入了自己的天堂。它们自由自在地在其间追逐、嘻嘻。每天,父亲都会用煮熟的玉米,来喂养它们,有时还会用小鱼做成的饲料来给它们打牙祭。
听父亲说,夏季是螃蟹生长最快的季节。要想螃蟹长个,夏季的喂养就要加量。等到了金秋,就到螃蟹上市的季节了。螃蟹有公母之分。虽然都是“铁甲将军”,但仔细观察,公、母螃蟹还是有区别的。从外观上看,公蟹腿上的绒毛,要比母蟹腿上的绒毛要多一些。另外,公蟹的肚脐盖子比较尖,而母蟹的,则比较圆润,有点像圆形。在食用时,母螃蟹的蟹黄,相对公螃蟹来说,要多很多。所以在价格上,相同规格母螃蟹的售价,要高于公螃蟹很多。不过到了农历的十一月,公螃蟹的蟹膏,就开始丰满起来,此时公蟹的味道就一点也不亚于母蟹了。
清蒸螃蟹,是金坛这一带百姓,常用的烹饪方法。有经验的师傅在清蒸螃蟹时,是定好时间的。因为火候的多与少,直接影响食客们食用时的口感。螃蟹上桌时,每人面前会放上一只小碗,碗里放着陈醋与早已切好的嫩姜丝。这个醋与嫰姜丝有两个作用:一来,可以去除螃蟹的腥味;二来,螃蟹属于寒物,吃点嫩姜丝,可以起到中和的作用。
听父亲说,近些年来,螃蟹的销路,越来越好。以前大酒店里才用的大闸蟹,现在已经普及到了寻常百姓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