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总是考虑一些身后之事。郑家的女孩逐渐长大,秉性乃定。趁着自己尚未糊涂,老太太想要尽快地落实与庄恩人家的那桩承诺。准备从两个孙女之中确定其一,成为庄郑两家的亲约人选。
这天早饭过后,全家人聚集在上房客厅。老太太坐在正位椅子上,郑先瑞及两位夫人依次而坐,两个女孩围绕在跟前玩耍。
老太太用商量的语气提出建议:“先瑞,郑家的两个女孩已经不小了。依我看,庄郑两家的联姻亲约也该考虑了。”
郑先瑞理解老人的想法,爽快地说:“额娘,庄郑两家的联姻亲约,我们早晚都要兑现。母亲想要落实此事,就定下这门亲约也好,免得您老总是为此多费心思。”
老太太委婉地试探:“既然要落实此事,咱们全家坐在一起,好好地掂量掂量,郑家的两个女孩,选择哪一个许配给庄家晚辈比较合适一些?”
郑先瑞态度明朗,语气毫不含糊:“额娘,郑家的两个女孩,您认为哪一个许配给庄家晚辈比较合适,就选哪一个。只要母亲认准的事情,我就照办。”
老太太的内心早有考虑,只是不愿意把想法透露出来。她瞅瞅两位儿媳,又瞅瞅两个孙女,语气不紧不慢:“此事,我脑子里也在一直合计,不知道要把哪一个孙女许配给庄家晚辈才算相当。心里掂量来掂量去,还是拿不定主意。对于这件事情,咱们必须和孩子的额娘一起商量,听一听两位夫人的意见和看法,我们到底应当选择哪个女孩与庄家晚辈联姻才能更为合适一些。”
往常,在婆母和老爷面前,兰氏最会卖弄口舌,生怕遇到事情吃亏。对待此事,她嫌贫爱富,一向持反对态度。心里也在盘算:庄家人生活贫困,没有家业财产,条件太差了。自己好不容易从穷人的堆里爬出来,不能让女儿嫁到穷苦人家再去受罪。她的脸上泛出一抹冷意,假装漫不经心,闭紧了薄唇不肯吱声。
于氏平日就沉静少言,她坐在丈夫身边,神色一如既往,十分淡定。而且,还要前后地照应女儿,也是不急于发言的样子。
老太太瞅着两位儿媳,面孔严峻得如同一尊石像。提高了嗓门,再一次试探:“对待庄郑两家的这桩婚约大事,我们要开诚布公,合家一起商议。你们两位孩子的额娘可是要听好了,现在,要是论起庄恩人家的经济状况,的确是家底贫薄,不很富裕。然而,要是论起家风品行,为人的道德情操,这家人可是仁义善良,忠厚传家。常言说得好:穷富不扎根,道德是根本。咱们谈婚论嫁,你们是注重家庭贫富,还是注重人格品性,必须要为女儿好好地掂量掂量。这桩未来的联姻婚事,不论是选择哪个孙女作为亲约人选,都要征得孩子母亲的同意,必须公开地做出决定。”
一时间,两位夫人缄口不语,还是没有表示。
郑先瑞发表意见说:“庄家人祖风正派,品德高尚,是正正经经的好人家。古语有云‘宁选高郎,不选高房’。将来,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能够把女儿许配给庄姓这样忠厚高尚的人家,就是为女儿的将来选择了一份福气。”
兰氏撇撇红唇,“嘻嘻”地短笑两声。她眼皮朝上一翻,傲慢地嘟囔:“老爷真是会吹捧人。就那庄姓一家子,都是个头矮小,一个个矬了巴叽、就像没长开的芥菜疙瘩。他家的孩子将来若是随了家族的矮根,长大以后还不都得矮了巴叽?依我看,庄家人既没有高房,也长不出高郎。”
老太太脸色一沉,厉声驳斥:“择亲选婿,不能单凭个头高矮,更不能嫌贫爱富,这就是择婚论嫁的最大忌讳。”她的目光扫视在兰氏脸上,似笑非笑地接着说:“小夫人,看来,你是不同意自己女儿应承这门亲事了。”
兰氏冒犯了婆母,神态有些拘促,佯出笑脸狡辩说:“额娘,这件事情我也在仔细考虑,左右掂量。可是,我却认为,当初……庄郑两家盟誓的亲约,不就是口头说说,没有立下什么凭证和字据嘛。事情相隔多年,庄家那边也许早就把事情忘到脑后去了。这件事情,若是郑家不再提及,就当是大风吹过,干脆自消自灭,拉倒得了。您老人家何必还要认真理会,再去苦费心思呢?”
提起往事,老太太思绪万千,也多了一份容忍和耐性。又讲起往日的那段旧事:“咳,庄老太爷可是咱们郑家的大恩人啊。想当年,要不是庄恩人救了你阿玛一命,郑家哪里有今天的基业?你阿玛在世的时候,曾经多次登门去到庄家予以酬谢。可是,庄老太爷人品忠厚,性格刚强,人家婉言谢绝了。你阿玛饱经世故,最看重的就是庄家人的道德品质和高尚风格。因此,你阿妈在临终之际,郑重地许下承诺:如果庄郑两家有了联姻机缘,就一定要结为亲家,缔结百年之好,世世代代地血脉相传。”说到这里,老太太睥睨了兰氏一眼,声色严谨地接着说:“现在,庄家的男孩已经七八岁了,郑家的女孩也是五周岁多了。有了结亲的机缘,我们必须遵照你阿玛的生前遗愿,履行这桩联姻誓约。如果背信弃义,就对不起逝去的家人,也失去了为人处世的信誉,咱们郑家岂不是要成为忘恩负义的罪人?”
郑先瑞鄙夷着兰氏,强调地补充:“现在,我们落实庄郑两家的这桩亲约,不仅要实现老人的承诺,也是给女儿的将来选择一个好人家。如今,能够找到庄姓这样品德高尚的人家,已属难能可贵。兰氏不赞成女儿的这桩亲事,错过了选择时机,将来可别后悔。”
兰氏露出一丝轻鄙的笑意,心里想:我才不会后悔呢。就凭我们兰玉的俊俏模样,将来选择对象的机会太多了。我就是闭着眼睛为女儿选亲,也不会把兰玉嫁给穷酸的庄矮子家。想到这,她借故开脱:“哎哟,要是按照常理来讲,想要落实这桩亲事,也是应该姐妹由大到小,首先考虑如玉与庄家确立婚约关系才算合情合理嘛。”
老太太抿唇一笑,态度反而轻松下来。加重了语气说:“这样也好,西房小夫人放弃了这桩婚约,我们就要正式考虑将大孙女郑如玉许配给庄家晚辈的婚约问题了。”这时,老人的目光非常慈祥,与夫人搭话:“东房夫人,我认为还是把如玉许配给庄家晚辈比较合适,不知道夫人对待此事有何意见?若是想法不同,不妨可以深入考虑,仔细地掂量掂量,或者再与先瑞充分地商议商议。”
于氏微笑着回答:“论起人品家风,忠厚贤良,这可是百里挑一的好人家。”
兰氏自讨没趣,冷语讽刺:“哎哟,看来姐姐倒是很愿意把女儿许配给这样百里挑一、矬了巴叽的好人家唉。这样既能兑现长辈的遗愿,又能得到老太太欢心。只怕女儿长大之后,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若是看不上女婿的小矮个子,到时候可别弃约毁婚。”
听了兰氏这番话,老太太平添了几分忧患。她叹一口气,直白地告诫儿子:“先瑞,将来若是兰玉选择对象,必须要由兰氏母女自己作主,任何人都不准参与意见。免得到时候感觉不对心思,就言而无信,弃约毁婚。做事若是不讲信誉,就会遭到外人的愤恨而身背骂名,咱们郑家可是丢不起这人。”
郑先瑞眉宇紧蹙,内心涌起一种怅惘和迷茫,默声无语地点点头。
兰氏面色阴冷,闭紧嘴巴不说话了。
当晚,郑先瑞与夫人并依地坐在床上,谈论庄郑两家的婚约之事。
郑先瑞身为父亲,对待这桩婚约极为重视。夫人性情随和,一向宽容忍让,不能为此再受委屈。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慢慢商议:“夫人,我之所以同意如儿与庄家联姻,不仅是兑现老人的承诺,也是认为……庄家人家风纯良,道德传家,培养的后代一定不会有大的差错。再说,庄家晚辈的小润田我也曾经见过。这个男孩长相不错,聪明勤奋,听说读书也好。我们如儿性情乖巧,懿婉温顺,必须找个胸怀宽广,德才贤良的女婿才能相配。我相信,两个孩子长大成婚之后,一定能够珠联璧合,幸福美满。”
夫人也是满心赞同。只是存在一点顾虑,坦然地说:“先瑞,庄姓人家品德高尚,家风贤良,忠厚仁义,都是无可挑剔、令人赞扬和敬佩。不过,我也有点担心,若是将来庄润田长的个头矮小,如儿会不会感觉心中不满意呢?”
郑先瑞开怀一笑说:“处理事情要着重长远,不能目光短浅。庄老太爷为了改变家族的矮根,还特意给凤山哥娶了一位高大的嫂夫人呢。如果庄润田长大以后能像他娘,个头就不会矮喽。”话到此处,他的面色非常庄重,认真地强调:“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位女婿将来就是个头矮点又有何妨?择女嫁夫,不能单单以个头的高矮作为衡量标准,关键要考虑对方的品德修养,处世和为人。有了亲身的经历和体验,使我深刻地意识到,一场婚姻的选择,不仅涉及生活的质量和家庭利益,而且会影响下一代,甚至是几代人的品德修养。因此,所营造的生活氛围,潜在的道德观念和修养意识,也许要比我们预想的更为深远。”
夫人与之相视一笑,以情入理地接着说:“先瑞,我何尝不理解你的心意。庄家人的日子过得不算富余,却是维善勤勉,和谐充实。生活不一定需要多么富有,夫妻间的真挚情感,相互信赖的豁达情怀,才是令人提倡和珍惜的幸福家庭。我们如儿聪颖温顺,小润田德才兼备,勤奋好学。我相信他们长大以后,生活一定能够幸福美满,事业也会蒸蒸日上。这桩婚约我们岂有不成全之理?”
“是啊!夫妻相濡以沫,就是珍贵的情韵所在。”于氏深明大义,贤惠善良,郑先瑞亦是常怀感佩之情。随即,他将妻子爱怜地搂在胸前,温存地接着说:“唯有夫人,才能与我心灵共鸣。”
翌日早晨,郑先瑞与夫人来到上房。
老太太刚刚梳洗完毕,坐在椅子上。郑先瑞夫妇迈进屋子,站在面前说:“额娘,我们一致同意,愿意把女儿郑如玉许配与庄润田小侄儿。”
老太太高兴地说:“好啊!庄郑两家的这桩亲事,征得你们二人一致赞成,我的心里就特别踏实。先瑞,要尽快与庄家取得联系,把事情办理得稳妥圆满一些。这样我就了却一份心思,不用带着愧疚和遗憾去见你阿玛喽。”
郑先瑞爽朗地回答:“额娘,您放心。今天,我就写好庄郑两家的联姻书信。明天早上,就派人送往庄家。”
老太太慈目地瞅着夫人,含起一抹笑意说:“如玉与庄家联姻,虽然是遵从长辈的意愿,将来……也必定是如儿的一份福气。不论男婚女嫁,还是择夫选婿,首先要考虑对方的人品道德,家庭风气如何,处世为人是否仁义善良?等到如玉与庄家晚辈成婚之后,享受到生活中那份高尚淳厚的真挚情怀,就能体会到我这个老太婆的良苦用心喽。”
郑先瑞与夫人交目一笑,都是心领神会,一致认同。
这时,老太太眼皮一眨,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她掐着手指计算一下,认真地嘱咐:“再过几天的农历八月十八,就是庄老太爷的寿诞之日。如果让小如玉为恩人敬书一幅贺寿词联,与先瑞的联姻书信一起送往庄家,就将为这桩联姻的婚约喜事增添一份更为深层的内涵和诚意。”
郑先瑞眼神一怔,迟疑地回问:“额娘,如儿年岁还小,字体不够成熟。倘若字联拿不出手,岂不是让人家瞧了见笑?”
老太太可是心里有数,咋舌一笑说:“先瑞,你身为父亲,整日只顾忙于生意,就连女儿书写的字迹都没有时间阅览和品味呀?如儿的年龄虽小,笔墨的功夫有些稚嫩。但是,她书写的字体丰满圆润,落落大方。早就能够拿得出手,见得大世面喽。”
于氏理解老人、点点头说:“额娘说得对,‘百善孝为先’。让如玉敬书一幅贺词送给庄老太爷,教导孩子自幼就对恩人怀有一份孝敬之心,蕴含的意义将会更加深远。”
老太太说得有条有理:“古训说得好,‘孝道乃人道之始,百行之源’。首先教导如儿要怀有一份纯正的孝敬之心。将来出嫁以后,能够全心全意地孝顺和敬重恩人一家,就是我们回报庄家人的最好方式了。”
于氏温婉地回敬:“额娘,您放心,我将措好贺词,让如儿规范工整地敬书贺联,以表达晚辈对待恩人的这份孝敬之心。”
老太太的目光黯淡下来,含有一种悔过之意说:“岂今为止,我对婚姻的选择问题已经有所醒悟。一位母亲的道德修养,品格高低,乃是教育子女的基础与根本。没有好母,焉能出得好子?心地不善,品德欠佳,怎么能够教育好子女?我的两个孙女,只有如儿才有资格成为庄恩人家的孙子媳妇。”
郑先瑞接过话茬:“额娘,古来就有格言‘一年种谷,十年种树,百年育人’。您现在终于体会和意识到,一桩婚姻的选择,不仅对于家庭生活至关重要,对于子女教育也是具有决定因素的。”
老太太露出酸楚的神色,饱含内疚地说:“先瑞,这几年,不论是教育孩子,还是为人处世,我从中吸取了教训,有了体验。一场婚姻的选择,不仅涉及家庭幸福,凸显出生活的质量和气氛,与之教育子女更是息息相关。长辈的品行不正,就会给子孙后代造成深远的影响。”为此,她心思忧患,眼睛里有了点点湿润,接着说:“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一点不假。就说兰玉的额娘,自身缺乏道德,心地品行不佳,将来不知道要把兰玉教育成什么模样和德形呢。她还嫌弃庄家生活贫穷,且若让兰玉定下这桩婚事,将来还不得坑苦了庄恩人一家?兰玉将来的婚姻大事,只能由着兰氏母女自己决定。不论她们挑选什么样的女婿,家庭背景如何,你都不许参与意见,千万不要多管此事。兰玉将来找了婆家,只要不做伤风败俗之事,不给郑家的祖宗丢人现眼,咱们就要跪在宗祖堂前烧高香了。”
郑先瑞听得教诲,内心泛起一阵酸酸的苦涩,默默地点头答应。
东厢书房里,美慈准备好纸砚笔墨。
夫人为庄老太爷措好了祝寿贺词,一字一句地口授给女儿。小如玉端坐在书桌跟前,郑重地执起毛笔,饱蘸墨汁,将贺词一笔一画,认真工整地书写出来:
子孙受德之佑
寿考与福相迎
此时,郑先瑞写好庄郑两家的联姻书信,来到书桌前。女儿写的字迹圆润丰满,笔划规范工整,大大地超出了他的预想。他忍不住地夸赞一番:“如儿小小年纪,竟然能够书写这样的大幅贺词,真是令我意想不到。希望女儿长大之后,能够智慧超群,出类拔萃,帮助庄润田成就大业。”
于氏心里高兴,默默地深情一笑。随即,她拿来一块二尺见方的红色丝绸,把女儿敬书的贺联折叠整齐,再将先瑞的亲笔书信放在贺联上面,一起包好。
郑先瑞派人前往河东,将书信与贺词送往庄老太爷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