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秀玉的头像

许秀玉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06/11
分享

双雕玉作联 第四十二章 巧夺天工连载

沈贵安吃苦耐劳,夜以继日,在雕刻“凤戏牡丹”作品的过程之中,投入了全部的情感和精力。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精心雕琢,玉器的整体工艺已经完成,做工的精湛程度达到了超乎寻常的艺术效果。

最后,决定成败的重要环节,就是凤凰“张嘴悬舌”与“抓枝透爪”的精确部位。

为了作品的圆满成功,沈贵安做好了充分准备。他悉心地改造工具,制做出一种精致小巧的砣机磨轮。为此,还用清水淘出极为细腻的一些解玉沙子,准备以其最为稳妥的雕刻技巧,完成最为关键的细微之处。

郑先瑞对于“凤戏牡丹”这件珍品佳作非常重视,成功的渴盼期待已久。他来到磨玉作坊,走到沈贵安的水凳跟前。曹师傅与其他工人也是放下活计,关切地站在一旁。

上午的阳光,照进了磨玉房间,机台的光线十分充足。

沈贵安一切准备就绪,神态自若地坐在水凳跟前。他不慌不忙、小心谨慎地拿起玉件,同时,沉稳冷静地操作和启动砣机。周围的人神情专注,鸦雀无声,悬着的心好像都提到嗓子眼了。

砣机在稳稳地转动,沈贵安的手脚运作自如,完全是得心应手的样子。随即,他按照师傅描绘的精致图形,运用传统的镂空工艺,拿捏精确地对准凤凰的尖嘴部位,如同画龙点睛一样,以其娴熟的手法技巧……轻轻稳妥地雕磨了一会儿,就将凤凰的嘴形透雕成为 “张嘴悬舌”的精湛程度。

凤凰的形态,达到了预想中的传神意境。大家异口同声地发出一阵赞叹声。

接下来,沈贵安以其同样的工艺操作手法,再将两只凤爪也精确而轻稳地先后一点一点地透雕完毕。随着机械声音的停止,一件赋予神奇色彩的玉雕梦想之作,且足以震惊玉雕界的稀世珍品终于成功了。

沈贵安雕刻完成之后,站起身子,他捧着玉件走到设计桌前,把“凤戏牡丹”小心翼翼地摆放在桌子上面。

郑先瑞、曹本奇以及磨玉工人都跟着围拢过来。

“凤戏牡丹”的创意题材结构严谨: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矗立在盛开的牡丹花丛之中。它英姿卓然地仰着头部,眼睛里带着神韵和灵性,双翼的羽纹清晰奔放。周围的牡丹花朵枝繁叶茂,花瓣层次分明,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特别是凤凰那种“张嘴悬舌”的精湛细节,仿佛是在昂首啼鸣,尤为生动逼真,显得无比的玲珑和奇巧。还有凤凰的两只爪子,轻灵剔透地抓在花朵的枝径上面,唯妙唯肖的美感神态出神入化。

玉雕艺术的颠峰佳作,熠熠生辉地摆在面前。东家和师傅以及在场者都是惊赞不已,无不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房间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欢呼声。

接着,几个磨玉工一拥而上,大家把沈贵安抬了起来,一次一次地抛向空中表示祝贺。

郑先瑞终于夙愿以偿,心里万分高兴。他让大家安静下来,热切地鼓励:“这件‘凤戏牡丹’的玉雕大作,乃是超乎于常人想象的惊天盖世之作,成就了邱鼻祖的梦想神话,就此……必将轰动整个玉雕界。作品意境深邃,是难可比拟的。在追求大气磅礴的同时,展现出一种诗情画意的人文情怀,衬托出一种脱尘化境的美妙之感。”

曹本奇激动地接着说:“这件作品妙工巧成,注入了花鸟玉器的一种神韵和灵魂,使这件惊世的玉雕佳作有了神圣的艺术感染力,彰显出励志图腾的一种精神境界。”

郑先瑞热忱地宣布:“沈贵安的精湛技艺巧夺天工,创造了玉雕史上的人间奇迹,超凡的玉雕成就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他的精湛技艺,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玉雕大师,特别地令人感动。我将拨出一笔银子,准备为沈贵安大摆婚庆喜宴。就此,大家可以放假歇工一天,我要邀请郑家的所有员工,都到现场参加沈贵安的婚庆典礼。”

沈贵安的婚庆之日,天气很好。上午,郑先瑞将全体磨玉匠人,全体矿工,以及宝瑞轩的员工都召集在一起。然后,带领大家来到沈家的新宅大院,亲自为沈贵安与沈张氏主持婚庆仪式。

典礼仪式之后,新娘子被引进新婚洞房。

中午,院子里摆满了婚宴酒席,场面十分隆重。席间,沈贵安高兴地为宾客敬酒,大家的欢腾祝福声响成一片。

张凤祥在接受敬酒的时候,高兴地向好友讨教:“新郎官,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沈贵安在东家和师傅的栽培下,成了玉雕大师,可谓功成名就,头上有了炫目耀眼的色彩和光环了。你的人生经历跨度之大,就是一段传奇。”他鼓励说:“现在,就让新郎官给大家讲述一下,这些年来,他在雕磨玉器的过程之中,内心的深切感受和生活体验。就此,请沈贵安把自己的精湛技艺和聪明才智传授给大家。我们也想跟他一样,能够娶上漂亮媳妇,过上好日子。”

沈贵安激动的热泪盈眶,感慨地说:“其实,我的生活体验以及学习玉雕的过程都是非常简单,大家也都了解。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现在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东家的给予和师傅的帮助。在我孤苦伶仃的困惑之际,东家把我带到城里,让我学习玉雕手艺。在我偏离正道误入歧途的时候,师傅不计前嫌为我指点迷津,使我受益匪浅,最终大彻大悟。因此,我才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有了向往的家庭生活。我的人生信条就是刻苦专研,就是虚心探索,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有所发展。所以,在雕刻玉器的过程之中,一定要身心投入,贯穿自己的全部情感,才能创作出令人神往的精品佳作。”

此时,有位徒工提出问题:“曹师傅,沈贵安在误入歧途之际,您给指点了什么秘诀?请师傅把生存的秘笈讲给大家听听,我们也要汲取经验,能够创造出同样的玉雕业绩。”

曹师傅坐在旁边,放下酒杯,幽默地说:“我哪里会有生存秘诀,就是引用佛经的一句话,‘欲念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透彻地说,就是为人处事要脚踏实地,要勤勉本分,切莫怀有非分之想。人间的正道,没有任何不劳而获的捷径可走,一定要懂得天道酬勤才是永恒的真理。至于大家探讨的生存秘笈,还是在劳动中去慢慢地体会吧。”

又一徒工思而不解,追问说:“曹师傅才高八斗,知识渊博,怎么会把事物看得如此简单。难道生活的秘笈就是这么简短的几句话?”

郑先瑞坐在曹兄身边,引导地说了几句:“曹师傅的言谈听起来非常简洁,却是具有深层的含义。其实,人生在世,就是与同雕刻玉器一个道理。在做工技巧方面要刻苦专研,需要业精于勤精益求精,需要具有创作的激情和使命感。曹师傅与沈贵安齐心合力,二人在玉雕领域中能够刻苦攻关,成就了‘凤戏牡丹’这样独树一帜的梦想之作,创造了玉雕史上的天下奇迹。这种勇辟蹊径的开拓精神,一定能够惠及后学,能够激励磨玉匠人深入地钻研技术。‘神造万灵无赘品,天生我才必有用’。沈贵安就是勤奋好学,在艰难困苦之中造就了不屈不挠的性格。也可以说,在其独特的生活历程之中,他讲德修业,运用美善战胜了丑恶,逐步地有了正确的人生态度,才有了今天的不俗业绩。”

沈贵安的感触最深,坦言说:“我的成绩是在东家和师傅的栽培下取得的。在雕刻玉器的探讨过程之中,使我陶冶情操,学习了文化知识,使我增强了道德判断能力。因此,我收获了生活乐趣,懂得了人生的真正意义。为人处世,就要谦逊诚恳,必须要充实良知,而且要崇德尚义。在遇到困境和挫折的时候,千万不要心胸狭窄,千万不能接受卑劣的私欲诱惑而沦陷于虚妄之中。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是要依靠艰苦的努力和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从今以后,我们要再接再厉,创造出更多的玉雕佳作。”

在座者有人点头,也有人不解地摇头。

宝瑞轩店铺内,作品题材丰富,新意迭出,一批珍贵的大件玉器陆续地摆上柜台。

然而,华夏大地连年荒灾,民不聊生。商旅进销两滞,一损俱损,玉器行业更是首当其冲。当地的居民大多是衣食百姓,玉器之类的奢侈物品销量少之又少。特别是价格不菲的大件精品玉器,必须依靠外地的商家前来采购、运往京省等地才能销售出去。可是,最近两年,京省内外的珠宝商家迟迟不来进货,宝瑞轩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资金交易了。

这一年夏季,岫岩地区天气酷热,干旱无雨。久旱的庄稼大面积枯死,甚至颗粒无收,引发了粮食饥荒。农耕的百姓难以生活,纷纷地逃进城里沿街乞讨。

在此期间,一些粮食商人唯利是图,趁机大发不义之财。他们暗地里套购粮食,投机倒把,从中牟取暴利。一时间,市面上造成恐慌,贫苦的百姓雪上加霜,逃难的灾民难以得到救助。

街头的难民越来越多,一些老弱病残者哀声连连、沿街乞讨。街面一家“富满粮仓”的商号门前,一些百姓拿着盆罐或口袋在抢购粮食。

郑先瑞乘车路过街头,景况历历在目,心里特别沉重。

回到家里,郑先瑞迈进东屋,谈起街头见闻:“今年大旱灾荒,街头的难民沦为乞丐者越来越多。一些妇女老幼沿街乞讨,到了痛苦不堪的生死边缘。这样下去,不知要饿死多少灾民百姓呢。”

夫人悲天悯人,善良的心就像一泓清水,提出建议:“先瑞,如今灾民苦难深重,都是忍饥挨饿,实在是可怜。咱们具有同情之心,就要赈灾济贫,让饥饿的百姓得到一些救助。”

郑先瑞眉头紧蹙,愤愤地接着说:“夫人,我也是个‘遇强不屈,见弱怜悯’之人。我也很想就此做些善事,想要购买粮食接济贫困。可是,一些粮商竟然不顾灾民的死活,大量地囤积和套购粮食。他们低价买进,高价出售,大肆地投机倒把。现在,当地的粮食早就被强霸的奸商垄断了,周边和其他地区根本就购买不到粮食了。”

“先瑞,‘行善事者为君子,行恶事者即为小人’。君子的高尚品质,就是看淡世俗财物,渴求心灵中一些美好的东西。”她果断地决定说:“这次荒灾来势凶猛,情况迫在眉睫,救灾就如同救火救溺,不待须臾。看来,我们想要救助灾民,只能不惜重金,从奸商的手里高价购买粮食了。”

郑先瑞正是缺少资金,感到无计可施:“咳,眼下生意萧条,商铺里银根紧缺。宝瑞轩没有了资金交易,早就周转不灵,挪不出银子了。”

夫人没有犹豫,从柜子里拿出银票和金银首饰,放在丈夫面前:“先瑞,帮助百姓排忧解难,就是人生中的最大快事。我也尽点微薄之力,支持你做善事善举。这些首饰和财物,是我一生的全部积蓄。你就拿去用以济贫赈灾,帮助难民解决眼下的一些饥渴吧。”

郑先瑞深受感动,点点头,带上银票和财物去着手购买粮食。

下午,冯头赶着一马车粮米,停在“双眼井”的旁边。街头的难民听说赈灾济贫,纷纷地奔向城南,来到这里排起长队,等待发放粮米。

郑先瑞召集属下卸下粮食,将粮米一份一份地发放到难民手里。同时,安排家丁在附近设施两口大锅,补助饥饿的逃荒百姓。夫人也来到现场,亲自为难民熬米煮粥。

傍晚,郑先瑞让家丁在院墙外面,用木头和草席搭建一个棚子。夫人和美慈拿出一些被褥,让老弱病残者住进棚子里面,暂时安顿下来。

大灾之年,郑先瑞的这一善举救助了不少百姓。有的好心人也送来衣物和食品,支援赈灾济贫。温厨师自从开办汤馆以后,生意一直都挺红火。他也拿出资金购买粮食,加入到郑家的救灾行列。

西厢房里,兰氏在梳妆镜前描眉涂颜,擦胭抹粉。

郑兰玉从外面迈进屋子,嘴里怨声载道:“额娘,父亲拿出大笔资金购买粮食,在外面大搞赈灾济贫唉。他拿自家的钱财供给贫民白吃白住,这就是出力不讨好、谁能领情呀?东院的人都是傻子,还在外面前前后后地跟着忙乎呢。”

兰氏心里有气,咬着牙根发泄:“他们有钱拿去赈灾,对待家人却规矩蛮大,一个铜板也不多给。别说我们手里没有银子,就是有了银子也是留着自己享用。东院的人都是脑袋里长了虫子,都是傻帽。钱财送给外人别说没有人领情,就是有人领情我们也不外送,不做这种傻事。”

第二年春季,宝瑞轩的生意跌入谷底,濒临倒闭的边缘。

郑先瑞囤积居奇,没有灰心气馁。他不想守株待兔,而是改变经营方式、实施新的销售理念。

为此,郑先瑞积思苦虑,终得一策:决定将质地珍贵的精品玉器运往京城,亲自去到合作多年的聚宝斋商家联系业务,力图促进和发展经营市场。同时,也想去到京城趟趟路子,考虑开办自己的玉器商号。探索和开辟一条新的销售渠道,以便把郑家的玉器产品进一步地拓宽和推广出去,销售的前景就会更加深远和广阔一些。并且,他准备把曹本奇和沈贵安的高超技艺传播出去,使之他们的旷世奇才能够誉满天下。

珍贵的玉器货品,很容易受到损坏。尤其是大件精品玉器,长途运载必须包装细致,保护措施到位。为了减轻路途颠簸,避免玉器受到磕碰而遭遇损失,郑先瑞差人在包装锦匣上面花费了好大一番工夫。

当时,由于朝廷腐败,时局动荡不安,一些盗匪遍地横行,打家劫舍都是普遍常有的事情。长途运载货物,不仅要加强防范,小心谨慎,而且要预防盗贼拦路抢劫。为了确保运输安全,郑先瑞审慎细致,考虑周密,做了精心的部署和安排。事先,他亲笔修书一封,派人与匪帮朋友取得联系,请胡仲兄弟组织人马,一同随行前往京城,协助运送这批珍贵的玉器货物。

胡仲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是在所不辞。接到信函,他推掉和延缓一切差旅事务,答应郑先瑞随同前往京城,全力以赴地帮助运送货物。

入夏之后,去往京城的准备就绪。临行出发的这天早起,古镇的天空晨曦蒙蒙、雾气笼罩。

货物装置妥当,马车停放在大宅门前。冯头又取来一些茅草,捆扎在货箱上面,将货车遮盖的严严实实,以此掩人耳目。

郑先瑞换上一身行装,迈出宅院大门。胡仲带领几位属下干将,骑着大马及时地赶了过来。

见到朋友,郑先瑞抱拳致谢:“胡仲兄弟,有了你等帮助,我就心里踏实,感到放心了。”

胡仲粗扩豪爽,抱拳回敬:“帮助郑老板运送货物,我们自当竭尽全力,义不容辞。”

接着,郑先瑞骑上大马,冯头赶着载运的货车。与胡仲等人一起上路,经过老街,朝西北方向赶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