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伍莲的头像

徐伍莲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04/22
分享

多才多艺的中国楹联名家段吉宏

段吉宏,高高大大的男子汉,看人时有点羞涩,面带微笑,可是说起话来出口成章,特别是任何人任何时候请他做对联,都能让对方感到满意。他是中国楹联学会、澳大利亚诗词协会会员,邵阳市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隆回县诗联学会顾问,我常常喊他段老师。他虽然是古稀老人,因为过度用脑“聪明绝顶”,所以喜欢戴着鸭舌帽“装酷”,看上去就是非常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他曾经是县级医院的一名内科医生,并担任门诊部主任多年,经常提前十几分钟上班,待病人如亲人,但业余时间里不忘发挥自己的爱好。还是二十多年前,他的楹联、书法、文学、根雕、竹刻等艺术就集于一身,已经在县内外、市以上文艺界出名了。至今,他的对联、诗词30余次荣获国家一、二、三等奖。

他的妻子也是县级医院的一名内儿科医生,那时为了照顾小孩不上夜班而改行当了B超室的医生、直至科室主任退休。我和他的妻子阳医生是一个单位的,相识二十多年,知道她为人正直、热忱、亲切、助人为乐、一心为公。只有在她退休之后,才常常发现她跟段老师在单位及住所附近走走,他们夫妻俩常主动打招呼,喊我“小徐”,问我“最近忙不忙?”邀请我“到家里坐坐”。

记得还是2014年,我刚从临床来到宣传岗位工作不久,办公室就在门诊楼的二楼,也就是阳医生曾经上班的B超室斜对面。有一天,阳医生陪段老师到医院来做健康体检,路过我们办公室,阳医生向段老师介绍:“小徐是我们单位的才女,您介绍她加入县里的诗联学会吧。”没想到,段老师欣然同意了,还坐下来面对我,要我准备笔和纸,随后教我怎么做对子(写对联)。他说“要先从最简单的开始,注意平仄、词性,讲究意境,一副对联其实就是一幅画、一个场景、一个故事。”我一边听着,一边试着写对联。他推荐并告诉我到桃花新村的萧伟群老师那里去填表办理入会手续。我下班之后就去段老师和萧老师家里走了一趟,感觉两位老师待人热情、太爱诗词楹联了。可我从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过对联及诗词知识,叫我如何跟着老师学呢?萧老师把我先后拉进了诗联学会建立的“QQ群”和“微信群”,我还上网参加了一段时间的诗联板块投稿,但因为我学识粗浅,顽固不化,喜欢快速发点通讯、散文、随感、诗歌等,到现在六年多时间了,还是初次与段老师见面学对联的样子,老师有期望,我却是圆茄子一个“不进油盐”!

经常在县诗联群、市楹联群待着,看着一个个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老师在群里非常活跃地“出题”“接龙”“交作业”“讨论”“转发诗词楹联作品”,我只能自我安慰:等我真正喜欢的时候,坚持学习和操练也会有诗词楹联作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

2022年,曾到魏源康养讲堂听邵阳市楹联家协会会长邹宗德先生讲楹联知识课,后来,我买了邹会长的著作《对联创作学》并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真是雾里看花,认为自己还是诗词楹联门外汉,一点都不懂。平时心血来潮涂鸦的几首诗词或对联发到群里,都是生硬的组词造句,根本没有达到段老师说的“一副对联其实就是一幅画、一个场景、一个故事”的境界。

2023年4月18日上午,我从魏源公园出来准备上街买菜,正好在段老师的家门口碰到了他们夫妻俩在门口晒太阳。我喊声“段老师,阳医生,你们今年没去澳洲呀。”他们俩回答:“是呀,我们从澳洲回来之后就住在这里,请到屋里坐坐。”

曾经摆在他家屋外走廊上的很多奇石和根雕不见了,只见大门两边贴上了火红的春联“初晴亭畔泉声脆;乍暖枝头蝶影重。”横幅是“春和景明”。段老师看见我望着春联若有所思,忙向我提示:春天到了,在放晴的日子里,去河边亭台散步,可以听到清澈悦耳的泉声;刚刚转暖的春天,树枝上成双成对的蝴蝶翩翩起舞,倒映在水里别有一番风味。你说这风景好不好?我说,当然好啦,段老师写的每一幅对联都是无可挑剔的高规格的风景画。

那天晴空万里光线好,我请段老师和阳医生站在门口,拿出手机给他们俩拍下了家门口的合影。随后,走进屋内,阳医生给我倒上一杯热茶,请我吃圣果。我说到您家里看看,马上就要上街买菜回家做中饭了。

一进门看到的就是段老师精心雕刻的根艺作品,好奇心驱使我拍照。一转身看到右侧墙壁上用夹子悬挂着一叠《中国楹联报》,我问段老师:“您订阅《中国楹联报》多久了?”“起码有十几年了吧。”段老师一边看手机一边回答我。

我边听他们讲话,边走进右侧房间看摆放整齐的珍品——奇石、根艺品,并随手拍下来。段老师看我一进屋就拍照,马上问“小徐,您是不是想报道一下我?”是啊,我有意写写您,就怕写不好让人笑话呢。

此时,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的段老师马上站起来,惊喜地对我说“小徐,最近,我写了一篇关于《对联》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傅海青来我家做客的文章,没想到才发出去几天时间,阅读量就超过了68万人次。”“啊!这么高的阅读量!我平时看不少著名平台发表的文章阅读量不过十万多人次,一般的自媒体只有几百上千人次阅读量。您把链接发给我,让我拜读您的大作。”

从摆放奇石、根艺品的房间出来,我请阳医生带我上楼看看。一抬头,看见楼梯口门两边悬挂的是竹刻对联,因为是草书,有几个字我看不明白,不得不请段老师来告诉我。他说,这副对联是“古径无人到;深堂有月来。”我的理解是:很古老的路上无人过问,再深奥的府中也有月光照耀。寓意他是喜欢传统文化艺术并且对传统文化艺术深有感悟的人,即使无人来过问,能与月相伴也知足了。

我跟随段老师一级一级爬上二楼,门口两边又是非常别致的竹刻对联。段老师说这副对联是“益友不嫌陋室;惠风常顾寒门。”并笑容可掬地再加上一句解释“你今天不嫌弃,走进了我的陋室,就是我的益友。惠风就是和风、春风,就会常常温暖我这寒门。”他还自嘲道“你看我这黑咕隆咚的旧房子像不像贫民窟?”我马上回敬他:“老古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房子虽然有点旧,但您的心依然年轻,您的艺术生涯及成就值得您回忆,也值得我们更多人敬仰!”

楼上一房门的竹刻对联是“指月为筹谁无赌;赶山作马我能骑。”房内尽是段老师的心爱之作,我认为这副对联就是段老师的真实人生写照。启发人们:人生布满坎坎坷坷,谁没有奋斗理想?谁没有失败过失望过?唯有披荆斩棘、当牛做马、辛勤耕耘,才有骑马、骄傲、风光的时刻。段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艺术精益求精,所以,段老师在医疗界是有口皆碑的好医生!在艺术界是人人称道的楹联诗词、书法名家,根雕、竹刻奇人!

二楼房间内堆满的不仅仅是根艺品、奇石,还有一大堆书法纸。一张长方桌上正摆放一张段老师已经写好的贺联——贺中国楹联报创刊三十五周年:一份报纸敲平仄;两句豪言壮古今。我请他站在桌前与此贺联合影留念。

生于中国解放那年的段吉宏老师是湖南隆回人,因孩子在澳大利亚悉尼,退休之后常去那里跟孩子一起生活。他不仅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邵阳市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而且是澳大利亚诗词协会会员,是第一个在澳洲街头免费书写对联的人。他的著作有《段吉宏联墨》《京兆韵》《澳大利亚纪行》《八月天籁》等。

《隆回人网》在转发段吉宏撰写的《我在澳洲作“联播”》一文时介绍:段吉宏,湖南省隆回县横板桥镇麻场人,曾经悬壶济世,爱 好广泛,喜对联、诗词、书法、考古、根艺、奇石、盆景、雕刻、摄影。对联曾获全国一等奖。被隆回西著名乡贤周玉清誉为“伟大的艺术家。”(周玉清为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

段吉宏在《我在澳洲作“联播”》一文中写道:

从二〇〇五年开始,对联已成为我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国内如此,在国外依然。初到澳洲时,我多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地的传播发展状况,考察了街头、店门、旅游和华侨艺术文化团体。在邵阳市楹联学会会刊《邵阳楹联》上刊出了我的第一篇国外纪实文章《中国文化在澳大利亚》,同时一本《澳大利亚纪行》也和读者见了面。

澳洲诗词楹联协会八十三岁的乔尚明会长赠我一嵌名联:吉日良辰,河清海晏;鸿儒硕学,德厚名尊。

二〇一六年底,我再次出行澳洲,行李是二十公斤红纸。我叫女儿在春节前给我申办街头免费撰写三天春联的许可证,政府审批人员一听,连说OK,给我一批就是半年,并嘱咐还可延长。说自从澳洲开国以来,我是第一个在澳洲街头免费书写中国对联的。

春节后我走在路上,凡见门上贴红了的,不用说,全是我的笔墨。此后,只要我去澳洲过春节,就有许多人向我索要春联,我是有求必应,保证供给。

有位澳洲先生拍下门上的对联:春上篱笆花烂漫;喜盈庭院燕呢喃。指着图片说”他笔下结合了澳洲特色,家家都有篱笆,篱笆上都爬满了各种藤蔓,一年四季鲜花开得热烈灿烂,与澳洲人的静谧形成高度反差。一派风和日丽的景象,写得十分到位。字用隶书,放得开,收得拢,自成一派,一气呵成,显得节日庄重,联好字佳,互相匹配,当是绝妙之作!”(原来这幅对联就是段吉宏写的,并且贴在自家门上)

今年春,因回国不便,我在驻地举办了一次个人对联书法展。根据国情和文化差异,我创作了上百副作品,在其中挑选了五十副,用四尺宣以行楷隶草各种字体书写。于五月十八日借用老年活动中心展出,观赏者华人占半数,其中不乏专家学者。场面热闹,都说是第一次在异国他乡,看到中国文化作品展。有行内人士评价我的作品说:对联别具风格,涉猎广,接地气,含义深,大众化,通俗易懂,朴实韵足,字体多样,收放适度,适宜收藏。展出后,我将全部作品免费送与所有在场人员。有的作品多人想要,我就现场多次重复书写。如:

水浅能容月;山高不碍天。

多积身边小学问;可成天下大文章。

雨点荷塘千笔动;风牵柳线满堤摇。

门槛低能招益友;厅堂矮可坐高人。

好诗每与高人赏;闲话常和长舌聊。

四季均为修善日;一生都是读书时。

案头笔墨均相似;天下文章各不同。

笑为百岁长生药;诚是一生处世方。

耕心无论早中晚;种德不分阴雨晴。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化名人对我说:一副文墨双馨的作品,又恰好被一个相匹配者所持有,其作用足可成为他一生的行为道德举止准则。

我还加入了悉尼一个老年周日步行者团队。每到周日,一边步行,一边谈天说地。我常将对联知识和故事参入其中,并事先准备了在不同景点的书法成品对联。如:

老有三分瘦;行无半点愁。

万里云山路;一行康乐人。

天浮云彩当撑伞;人过溪流似跳绳。

羊肠鸟道藤牵手;瀑畔崖前花吻唇。

当我们走到某个与对联内容相谐的景点,就拿出来合个影,将照片发给家乡,发给亲友,发给祖国。

近来,我将几张有关活动的照片发回家乡。居然一石激起千重浪!民俗研究家易立军先生称我是家乡驻澳大利亚形象大使;家乡的书法家协会要求我着力将家乡书法推向澳洲;我退休医院的同仁们称我是医院的骄傲;原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周玉清先生还给我题词“伟大的艺术家”,令我面红耳赤。

《中国对联艺术》公众号于2023年4月17日晚上转发段吉宏文章时写下前言:

春节过后,《对联》杂志社社长、总编傅海青女士到湖南隆回采访期间,特意拜访了从澳大利亚回国过年的段吉宏先生,并在段先生家作客。段先生非常高兴,随后撰写了“枝上花开春意到,家中火笑贵宾来——中国《对联》杂志社社长、总编傅海青女士印象”一文。由于段先生多年来在海外弘扬对联文化并身体力行,影响力极大,这篇文章在海外中文媒体上迅速走红,阅读量已达68万+,在海外华人圈引起了巨大反响。为答谢联友对《对联》杂志的厚爱,本刊特转发此文章,以飨读者。

段吉宏在文中写道:我做梦也没想到,中国唯一一份向海内外发行的《对联》杂志,其社长兼总编竟然是一位神采焕发、风度娴雅的中年女子。不穿金戴银,不抹脂搽粉,身上却散逸出自然的丝丝幽香。我暗想,太原城里当年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身影肯定非她莫属。经过短暂接触,更让我感动的,是她那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她那“落脚底层接地气,置身大众近民情”的热忱态度。她走访了隆回大山里那“山歌勾兑拦门酒,瑶妹挑开古寨花”的茅坳乡瑶家古寨;巡查了“岁岁年年山水绿,家家户户对联红”的湖南省荷田楹联乡;见证了“四季均为修缮日,一生都是读书时”的七江乡建华家训楹联村;现场主持了《对联》杂志隆回专刊校审会。……

傅海青,一个普通的中国女性,一位提笔能写、对镜能讲、举机能拍的记者;一位有情怀、有温度、有能力的专业期刊社社长、总编,她是中国联家的知音,我一生难忘的客人。特草拟一联,以表敬意:

华夏文明吹鼓手;

对联达业领头羊。

段吉宏老师无论是写对联还是写其他文章,都是用心用情去写的,他善于观察事物的每一个细节,善于用脑思考如何写才算最佳,他退休之后把所有的精力都发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创作和对外传播上,他用言行诠释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是如何修炼而成的。

段吉宏老师说,我在澳洲作“联播”,现在仅仅是个开始,浇水、中耕、施肥、开花、结果、收获等各个环节,是一个连续而漫长的过程,我正在依照目标,逐步践行中。

祝段吉宏老师心想事成!再创佳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