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熊先春的头像

熊先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25
分享

龙池鼓韵

不知不觉来龙池村就三个多月了,春末到夏伏。或许,这段时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龙池的鼓了。喜她们要打鼓,悲她们也要打鼓,十只鼓,十个人。她们成员中年龄最大的62,最小的也过30了。

龙池鼓乐队的鼓,大鼓她们叫龙鼓,小鼓叫军鼓。十只龙鼓十只军鼓平时就存放在村委会食堂里,见证它们进进出出的日子,实际上就是清江河畔龙池人的生活!锣鼓喧天的,今天又有喜事娶媳妇成家她们演出喜庆的效果,昨天山顶上又老人了,她们与主人同悲哀荣。

 龙池鼓乐队成立究竟有多久,至少六年前赵书记当书记前就很红火了,她说以前主要是跳巴山舞,长阳舞王覃发池这位民间舞蹈工作者将土家人喜闻乐见的民间古老的“跳丧”活动中的舞蹈收集整理、改革创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民族舞。一经问世便深受青睐,号称东方迪斯科,成为土家族特有的舞蹈,一时风靡全国。原始的土家舞跳丧舞改组合成为“巴山摇”、“半边月”、“四合”、“风摆柳”、“双龙摆尾”、“喜鹊登枝”等六个种类。跳丧舞又叫跳撒叶尔嗬、跳丧鼓,是土家族古老的丧葬仪式歌舞。据有关史料记载:“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柩旁击鼓,唱俚歌哀词。”这种祭祀歌舞,在古代巴人之后裔土家族的聚居区,世代沿袭,千古不绝。无论哪家死了老人,村民们闻讯而至,通宵达旦。这叫做“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夜丧鼓陪亡人。”在死者面前高歌狂舞,是土家人祭奠亡人、安慰生者的一种特殊方式,同时也是土家人对死亡的一种特殊理解与尊重。那个时代的土家歌舞最盛行的日子。

 后来她当了村书记就没多少精力参加乐队活动了,只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后,乐队得到分管文体的枚镇长的大力支持亲力亲为的指导,她们自掏腰包购买鼓乐器具。特别是龙池人的枚镇长是鼓乐队核心人物,她退休后直接手把手的教她们擂鼓起舞,让喜欢鼓乐舞蹈的姐妹们乐翻天了,妇女主任凤云和一帮姐妹是主力队员。她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即将高考,还有十多亩柑橘照料,更有村里党建纪检计生工作她要负责,忙里偷闲中积极带头参加。村委附近开酒店旅馆快六十的柳大姐母女参与,鼓打得非常专业,她的女儿既是鼓手更是司机,也是最年轻的一个,开着自己的皮卡车拖着龙鼓奔走清江峡口镇内外。她一会儿忙酒店旅馆是老板娘,一会忙山上忙果园采摘李子是村妇,一会儿参加乐队打鼓是最美最棒的鼓手,当然她也是妻子是母亲,儿子读三年级了呢!她要忙着开车送儿子上学。

  她们时不时在文旅广场龙池乡村大舞台上排练她们的歌舞,龙鼓一响我就知道她们又要准备出场了。每次演出之前必须再排练,那是她们约定成俗的规矩。清脆的鼓韵响彻山谷河畔,成为龙池山村一道靓丽的风景。我时不时给她们拍照,甚至发抖音宣传,向网友们介绍,这是我驻村的鼓乐队。有人惊叹,想不到龙池竟然有这么高水准的鼓乐队啊!一招一式就显得专业,这与她们平时刻苦学习训练分不开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点不假。六十多的枚镇长看上去风韵犹存,手把手的教她们动作舞姿,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她时不时的拿出毛巾擦汗说,如果我们表演有瑕疵水平不咋的,就没有人请我们去登台。鼓声一响,自然有进项的,那是他们应得的汗水报酬,乐队中还有几个刚脱贫不久,参加鼓乐队后不仅仅精神面貌变得更自信了,而且还有不错的收入,每年有大几十场演出。她介绍说五一期间连着赶场子,累且乐着呢!如此既丰富了山村乡镇的文体生活,又增加了村民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龙池鼓乐队对外称盐池河鼓乐团,清江河畔十里八乡的名气大得很,据说参加县里市里比赛也获过奖呢!呵呵!原来龙池村的文化底蕴真不错呢!有岩井寺有盐池温泉还有龙池鼓乐团!驻村的周书记如数家珍的说这是龙池村文化振兴的优势。

 听,龙鼓敲起来了,看,龙池村的娘儿们舞起来了。清江河水无论怎样流淌,龙池锣鼓就这样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天天快乐的敲起来,悲也好喜也罢,龙鼓的鼓点就是生活的节奏,这是多么真实多么音律啊!我时常在想,天地日月中,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

 龙池的鼓乐队,是时间的韵律。她们敲打的不是鼓点,而是热爱幸福生活的日子!舞蹈的是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龙池鼓韵或许就是我们乡村振兴文化振兴的号角,边鼓边舞,龙池鼓韵,成为这古老的清江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