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夏兴萍的头像

夏兴萍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8/10
分享

故乡的秋豆

一觉醒来,已是秋天!今天立秋,却感觉夏天才刚刚开始的样子,因为超长的雨季,庚子夏天显得特别短暂,眨个眼的功夫,秋天就到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立秋时节,“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古人把立秋称着“七月节”,是夏秋之交的一个重要时节。既然重要,那定会有一些颇具仪式感的活动,比如我们江苏就盛行啃秋——吃西瓜,比如我的祖籍安徽,就会在立秋后利用各种空地,甚至在屋顶及支出的凉台晒农作物——大红大绿的辣椒,或紫色或黄中透点红的山芋,奶白色亦或黄橙橙的玉米,正在青黄之间变色变得圆滑的黄豆……这些土地赐予的秋果在晒秋的季节里,怎一个诗意了得!

这几天天气炎热,我是天天都啃西瓜的,而且现代人在冬季也能吃上西瓜,这吃西瓜啃秋的仪式感似乎打了折扣一样。我想起故乡天王寺的立秋日——吃秋豆,这应是最有味最独特的立秋习俗了。

立秋吃的秋豆,并不是初夏收获的蚕豆,也不是正在茁壮的毛豆,而是用面粉加上油盐或糖做成的面果。记得每到立秋那天,童年那早已被夏日寡淡无味的稀饭清瘦了的细肠总是迫不及待地等待夜晚的来临:放开肚皮吃秋果!

这一天,所有的家庭主妇都在家里忙活,我的母亲更加忙碌,因为母亲不仅要做常规的咸秋豆,还要为爱吃甜食的父亲做些甜秋豆,那个年代,糖可是要凭票供应的,供应计划也少的可怜。秋风起,母亲还要抽时间给我们又拔了一节的身体重新裁剪缝补衣服呢。一双手在立秋日可真不够用啊。年长我三岁的姐姐就会等母亲把加了酵母及油盐或糖的面粉揉好后,主动出手做事,用刀把和面切成条状,再用手搓成细长的小竹条状,一条条小心地放在竹匾里。当两个竹匾都躺满了横七竖八又相互依偎的细软面绳,母亲和姐姐分别用菜刀或剪刀,将所有的条状物瞬间变成了菱形、圆柱形、长形和方形的秋豆状,放在仍然酷热的太阳下翻晒。

为了早早满足渴望已久的饥肠等待,对暴尸于烈日下的柔弱秋豆,童年的我是最为关心它们的命运了。我时不时冲到竹匾旁,忘了秋伏的最后疯狂与毒辣,把软软的秋豆一遍遍翻身,一遍遍热身,一遍遍瘦身。之后的秋豆如我样灰头土脸,之后的秋豆也似少年般更加坚定顽强。

到傍晚时分,秋豆终于晒干了。接下来就是母亲开始生火,起大灶。热火炒,半合盖,小火炕。不久,豆身色泽金黄,满屋飘香。

“立了秋,桌子板凳往家收”。原先的盛夏之夜,桌子板凳都是要搬出来,人们都在外面吃饭乘凉,特别那些怕热的男人们甚至赤膊在外面过夜。但是,立秋之日,那香气四溢的秋豆引着燥热不安的老老少少们回到秋风正起的堂前,那秋豆脆脆的,香香的,丝丝缕缕的甜蜜气息,正等着回家的人。

常常,我是在立秋的当晚,总会抓一些甜秋豆放在白手绢里。我总是急急地往钱玲娟家里去,我是惦记着她家那小地主的传统秋豆,她家的秋豆每年都混合着芝麻,特别香呢。每当我赶到她家的小院里,李树青和李树婷都已吃上了芝麻秋豆,钱玲娟也早已把包满了芝麻秋豆的格子手绢放到我的兜里,她在等我呢。

那四个小女孩在七十年代的立秋日正兴高采烈着。那时的我不知道天王的竹匾,天王的院子,天王的秋果……它们都藏在了我的心里。有四十多年没有吃过立秋的秋豆了,而今天,我愿意相信,是故乡的秋豆一直在等我,等待我在立秋日回到故乡的童年!

今天,我的心已被故乡的秋豆装满。(庚子立秋日,特别的日子特别的想念。)

写于2020年8月7日16:11丹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