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建峰的头像

马建峰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010/27
分享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山西省夏县水头镇上牛村,处夏县与闻喜县交界;因纪念稷王稼穑耕牛而名“圣牛”,传说后经高人点化,改为“上牛”。自古以来民风淳朴,百姓勤勉耕田。村庄临北约五百米,兴建于元代初期的堆云洞景观,被列为夏县十二景之一,属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堆云洞临稷王山下,因土岗与两涧相绕,浑然天成的太极图一般,安静的伫立在上牛村旁,供后人前来瞻仰考究。上牛村在近代扬名,还得意于一位至朋曾祖嘉康杰同志在此为新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的经历,后人对堆云洞有过不少的渲染。

再起造访上牛村,则是因此文主人公:现任上牛村第一书记张建波。张建波书记是个好性格,见人开口前先笑,这是他的特点,一米七六的个子,精精干干,一副退伍军人的体格,只是可惜没有当过兵参过军。选择扶贫工作,既是顺应当前政治的潮流,也是对自我提升的一份历练。

时光如驹,一晃五年。五年的奉献和努力把张建波扎紧在了上牛的土地上。一次在村大队办公院子里聊起,几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对张书记纷纷举大拇指:有担当,敢干事,有思想。

2015年7月,夏县供销联社响应上级和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与水头镇上牛村结对子,搞帮扶,摘贫困帽子。在联社专项扶贫会议上,组织安排张建波到上牛村承担扶贫任务,这一决定得到联社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赞扬。会上建立了上牛村脱贫攻坚小组:张涛副主任担任工作队长,财统股长张建波担任第一书记,办公室主任李大哲和党建班主任张跃西任扶贫工作队成员,立即赶赴水头与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接洽,快速进入角色,投入扶贫工作。

上牛村全村共有9个居民小组,446户1381人,拥有耕地32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目前以桃、杏、山楂为村主导产业。2014年,经过评定为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363人,贫困发生率26.3%。

虽然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贫困成了压在新时代农村发展路子上的一块磐石。其实贫困不可怕,每个村里的贫困,都有着自己的实际情况。只要找对方向,剖析原因,积极肯干,总会有好的解决出路。张建波一行与村两委对贫困人员、家庭逐一进行摸排归类,指定帮扶责任人。2016年是扶贫攻关的第一个阶段,张建波书记带着工作队一起,天天泡在村里,和村民打成一片,找寻扶贫出路,也帮着村里解决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张书记当时和村民有这样一句话:老哥,有事你过来谝,我在村委会。

中国农民自古以来都有“耕读传家”的家训。2019年8月17日,夏县生活微平台报道了上牛村研究生彭扬求助好心人助学事件。张建波书记了解到此事后,主动到县里找到爱心人士金鹏伟、武颖,和村支书李东民一道,在彭扬家里一道商议由武颖每月资助基本生活费,并当场自己拿出1000元进行捐助,这件事让彭扬、李书记深深感动。我就此事向张书记提起,当时印象很深刻。他说:我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考上研究生不容易,更不能因为家贫而上不了学,这事在我跟前永远过不去!有多少这样的情怀,一直鼓励着张书记,身贴一线,与村委班子一道身体力行,践行共产党员的承诺,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丰满自己。

我们总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的过程是理念转换、加强政府对百姓的服务引导和互助更新的过程,是和百姓真正的融为一家人,同为手足情的感恩历练。说起村里的贫困户,张建波书记如数家珍一样:卫灶锁、崔彩霞、李全军、武戎祥、牛红革、张灶管、牛俊明……这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在下乡的五年里,时时刻刻围绕在他的身边。张建波逐步的通过一户又一户的实际情况摸排,找方法,把单位的相关人员和村贫困户结对子找出路。从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到住房改善再到文化宣讲,张书记自身,在扶贫的过程中,也从刚进村的迷茫到明确方向、扎实推进、各个攻关等一系列的自我升华过程。

在最近对村扶贫情况了解的过程中,五年来,张建波书记自身的变化、对村两委工作环境的大力改观等等。确实有了明显的区别,刚到村里的2015年8月,村委因经济原因,村大院还未修缮使用,村两委办公开会等一直在临街老房子里。经过这几年张书记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各方面资金,在村委大院重新修建了村委组织活动室、爱心超市、办公室、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阅读室、卫生室,院内增添了健身设备等等,完全一副安静、整洁、熠熠生辉之感。通过村委大院的改观,一下子把村委和村民的距离拉近不少,大伙儿没事也愿意到院子里来拉拉话,这样既拉近了干群关系,也促进了群众之间的情感,为扶贫工作提供了不少的便利,方便扶贫工作的攻关和方向及时调整。在这里,我想重点说一个人,贫困户卫灶锁。

卫灶锁约55岁,曾经在村里的生活水平也算殷实。然天有不测,妻子前几年发病,一下子把欣欣然、其乐融融的家庭拉进了冰洞一般。百姓的家庭本来就不宽裕,卫灶锁的家境一下子由村里的中档生活水平落成了贫困!家里除了要尽快的找出路挣钱,还要伺候重病在床的妻子,本是中年的卫灶锁两年的时间,一下子苍老的比同龄人好像老了七八岁。天总眷佑勤劳善良的人们。村里开展扶贫工作以后,为了帮助其脱贫,张书记主动帮他申请扶贫资金,发展经济林。卫灶锁也积极配合学习培植技术,并力所能及的帮助身边的其他贫困户,共同脱贫。这难能可贵的精神,也一样激励着张建波书记:将更大的热情投入在村里的工作,配合村两委向更好的方向推进和发展。在县、镇两级的支持下,申请30万扶贫产业资金兴建6座温室大棚。当时面向村民公开征集大棚种植承包户,多种原因没人响应。又是卫灶锁,主动站出来,要求带领贫困户经营温室大棚。根据需求,卫灶锁当时就安排了村里六名闲余劳力,即帮助了自己脱贫致富,也带动了身边更多的人参与进脱贫扶贫的事业里来。

上牛村本处于丘陵地带,地下水近几十年来逐步下降,到最后村民吃水只能靠外村来接济,要水窖几个月来攒水喝。张书记2015年在村到任后,看着这一情况,多方奔走,在2016年底申请项目打深井1眼,2019年自来水入户。极大的缓解了村里面的吃水和灌溉的老大难问题。那天,当水井落成,眼看着白花花的水从龙头奔涌而出,张书记看着村民喜悦的笑脸,不禁泪落潸然,多么朴实的百姓呀,多么热情的父老乡亲。

五年的光阴,一桩桩、一件件,说起来都如数家珍,我踏着新修的水泥路在麦田边散步,心里默念着一些数据:

移民项目资金60万元兴建上牛舞台;

一事一议项目资金95万元在堆云路绿化文体广场,新建村口花园,为堆云洞旅游增景添色;

申请救助资金二十余万元,打成深井改善群众、灌溉吃水问题;

积极实施“亮化”工程,为村主巷道安装了60余台太阳能路灯;

投资70万元硬化2432米通村路和1372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场地;

招商引资牧原集团入驻上牛村,流转土地120亩,收入72000元;堆云洞景区流转土地收入8000元,集体经济年收入80000元;

卫灶锁、李全军、崔彩霞、张灶管发展梅杏、山楂、柿树经济林20亩;

通过强弱项、补短板、抓提升,确保123户363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不返贫。

……

这些发着亮光、熠熠闪闪的数据,不知道张书记刻进多少个不眠之夜,踏进贫困户多少次的家门,一步一步,和扶贫组的同志们一道,不怕吃苦,和村民一道,打胜了这场没有退步的攻坚战,做到在水头镇里,上牛村首先脱贫,并最终把贫困赶出上牛这块热土,百姓安居乐业。

上牛村的匆匆一晚,侧面了解了张建波书记在五年来的点滴和上牛五年来的不少变化,内心感叹着这份坚守和不易。早晨,我俩从地头看完大棚,依次到村舞台和新修的村公园参观。张建波坦言这新建的公园,曾经是村外深达八米的垃圾场,为给村民一个更好的身心愉悦的休闲环境、为百姓的安居乐业,张建波和村李东民书记紧密配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让上牛的整体经济情况、文化面貌、村风建设等等取得了极大改观。走的那天,大雨过后的清晨,站在地头看着大棚里绿莹莹的西红柿苗和早早起来入棚劳动的乡亲,内心被这番欣欣向荣激荡着、感动着!大棚外,已经发黄摇摆着的麦浪一阵阵扑来,麦香溢满心房。

后记:

以下是上牛村经过县、镇两级部门真实考核过的数据:

上牛村已于2015年12月退出贫困村。贫困户2015年脱贫111户334人,2016年脱贫6户14人,2017年脱贫2户7人,2018年脱贫2户5人,2019年政策兜底2户3人。

写于2020年5月18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