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湘西熊大的头像

湘西熊大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06
分享

那年那个元宵节

在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元宵节,是一幅温馨的画卷。那时的元宵节,与今日不同,它满含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气息,是岁月酿出的醇厚绵长的酒,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那个年代的元宵节,是孩子们的狂欢节。我记得小时候,每逢元宵节的早上,总会被父母叫醒,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汤圆。汤圆的皮薄薄的,馅甜甜的,吃进嘴里滑滑的,满口都是幸福的味道。吃完汤圆,父亲会给我们兄弟姐妹每人买一盏兔子灯。兔子灯是纸糊的,红红的眼睛,白白的毛,胖胖的身子,短短的尾巴,提在手里轻盈盈的,像是真的小白兔一般。等到天色渐暗,街头巷尾便充满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我们提着兔子灯,来到村子的广场。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大人们聊天、打牌、看戏,孩子们则玩着各种游戏,笑声、叫声、欢呼声,响彻整个广场。忽然,一阵锣鼓声响起,那是村里龙灯队伍来了。我们欢呼着跟在队伍后面,看那几条威武的龙在广场上翻飞。龙灯队伍后面跟着的是狮子灯队和旱船灯队,接着是踩高跷和扭秧歌的队伍。一时间,广场上热闹非凡。大人们互相恭维着彼此的龙灯、狮子灯如何漂亮,孩子们则被踩高跷和扭秧歌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

那个年代的元宵节,是热闹非凡的。我记得元宵节的晚上,各家各户都会燃起一盏灯,放在门前。这盏灯是用红纸糊成的,中间点着一支蜡烛。这灯有个特别的称呼——“照妖灯”。传说这盏灯能驱走一切妖魔鬼怪,让邪气无法近身。孩子们会三五成群地提着自家的灯笼,在村里游荡。那些手工艺人用纸扎成的各种彩灯也陆续亮相:有八角形的莲花灯、有如花似玉的绣球灯、有玲珑剔透的宫灯、有形象逼真的动物灯……

除了这些灯外,村里的老人们也会扎一些象征吉祥的彩灯:有菱形的“福禄灯”,有如意的“祥云灯”,有笔直的“门神灯”……每盏灯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这些彩灯在元宵节的夜晚大放异彩,将整个村庄装点得如诗如画。我们这些孩子跟着彩灯队伍转悠,东看看西瞧瞧,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而大人们则站在一旁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一时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

那个年代的元宵节,也是充满人情味的。我记得那时候家里穷,平时很少能吃到肉。但是到了元宵节这一天,母亲一定会为我们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

桌上有鱼、有肉、有豆腐、有青菜……虽然都是一些家常菜肴,但是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美味佳肴了。那时候家里的菜地里的菜都是自家种的,没有化肥和农药污染。而鱼则是父亲从河里捉来的野鱼。所以那时候的菜特别新鲜可口。

除了美食外,那个年代的元宵节还有一项特别的活动——猜灯谜。各家各户都会在自家的彩灯上挂上一些谜语纸条。谜语内容丰富多彩:有猜字的、有猜物的、有猜地名的、有猜人名的……每猜出一个谜语都会让人兴奋不已。

那时候的孩子们特别聪明机敏,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猜谜语。有时候谜底出乎意料,让大人们都感到惊讶不已。猜完谜语后,大人们还会给我们发一些小礼品作为奖励。这些小礼品虽然不值钱,但是却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如今时代变迁了元宵节的习俗也发生了许多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元宵节的庆祝形式也日益丰富多彩。人们早已不满足于在家吃汤圆,而是选择去超市买那些包装精美价格不菲的品牌汤圆或自己动手做各种口味的汤圆来满足味蕾的需求;或者去餐厅品尝那些琳琅满目的元宵大餐。

这些现代化的庆祝方式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时尚,但是它们却少了那个年代元宵节的温馨与亲切感。少了那份简单纯粹的美好,少了那份质朴无华的人情味,少了那份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如今虽然再也回不到那个年代,但是那个年代的元宵节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