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许向上的头像

许许向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25
分享

《端午节的传承》(散文)

端午传承浪涛勇,粽香文颂时代风!端午节有史称七千年的,有史载五千年的,但史说至今有二千五百年的传承是公认的;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种,每种叫法都有一个或多个美好的传说;历史上推出的“端午人物”有十几人,屈原、伍子胥和曹娥等三人影响最大,经过历史的洗涤,屈原成为历朝历代公认的“端午人物”;端午节的来源,从古到今,有很多种说法,除了人物纪念说,还有恶月恶日、蓄兰沐浴、龙节等十几种说法,每种说法都是感人的故事。动人传说为家国,世代腾播扬赞歌。

文化繁星布满空,千载金明万古青。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因天人相应而立,孕人文精神而丰”,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在国外有十几个国家都有端午节的活动,端午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纪念多样永不忘,欢聚一堂同欢唱。任何传承都起源人,由人演变成事,人事互映,熠熠生辉,亘古相传。端午节记录着当时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个集祈福消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且内容丰富。仲夏端午,飞龙在天,龙气旺盛,百邪皆避。端午习俗活动围绕敬龙酬龙、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热闹喜庆,习俗活动有三十多种左右;食的食物也有二十多种左右。祭龙、赛龙舟、食粽、祈福、辟邪等是端午节的习俗主题,龙及龙舟文化贯穿在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中。

弘扬精神天地锦,华夏古今世界芬。苏轼的“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李隆基的“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等诗词,端午节包粽子——有棱有角、端午节吃饺子——与众不同等歇后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等谚语,戮力同心、逆水行舟等成语。几千来人民用诗文和劳动传承着端午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端午节是千年文化文明、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等中国和世界的传承,是中国的大传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传承。每个人都是了不起的,都有自己的传承,只是在家庭、社区、单位等范围内传承,都有闪亮之处,只不过是星火、是微光、是晨霞,愿我们每个人发扬光大,火火相连,星火燎原;光光相集,微光成炬;霞霞相亮,晨霞汇阳,做更好的自己,让自己的端午节年年传承,代代传承,世世传承,传承出数万个端午节,恩泽后代,幸福千秋,富强万年!

端午灿烂映赤胆,吾辈身焰照霄汉。

2024.05.24.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