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肃杀,北风呼啸,万木萧索。白玉兰花却缀满枝头,它以硕大、洁白的花苞,润出一抹春色。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明代文征明的诗写出了白玉兰的丰腴妖娆,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白玉兰除了不畏严寒外,老而弥坚是它又一特征。据说它一般能成活500年,有的能达到千年以上。我伫立在一棵老树下,它几经人世沧桑,几经繁茂衰败,如今已是树干皲裂,虬枝盘曲,犹如一位饱经忧患的老人。但它依然遒劲郁勃,依然巍然高耸。十几米高的树干直指蓝天,睥睨凛冽寒流,傲笑天下群花。它最先结出玉盏般的花苞,当西北风咆哮,光秃秃的树枝上还没长出一片绿叶,它已是花团锦簇,摇曳生姿。
我的同学余国放具有白玉兰不畏严寒、老而弥坚的特征。他年逾古稀,依然焕发着青春。他是共产党员,退休后发挥余热,担任了校友会副会长,《校友》期刊的主编。他十几年如一日,为校友会鞍前马后,奔走效劳。他老伴身体不好,外孙女需要他照顾,每天要开车十几公里来回接送。但他仍然坚持做好校友会的工作,每周按时参加办公会议。有一年,他骨折,卧躺在床上,依然不忘校友会工作,不忘向校友征稿,不忘改稿。他不仅要组织稿源,还参与排版、校对和审核,就连印刷、出版和发行都由他负责。他事必躬亲,不畏艰难困苦,不惧琐碎繁杂,废寝忘食地为校友会“服务母校,服务校友”的宗旨而忙碌。其心可鉴,其情可明,其行可嘉,令校友景仰。
徜徉在白兰花树下,浮想联翩。一阵歌声飘来,“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是啊,不畏严寒、老而弥坚是白玉兰的外部特征,呼唤春天和奉献精神,不就是它内在特征吗?白玉兰,俗称“应春花”、“望春花”,它是春天的使者。当大地还处在冰封之际,万物还未复苏,它已在春寒料峭中绽放。它以雍容典雅的花朵、沁人心脾的幽香向世人展示雪莱的名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它对抗着北方的寒流,无言地呼唤着春天到来,呼唤着万花盛开。
余国放如白玉兰一样,呼唤着同窗好友,嘘寒问暖,散发出淡雅的清幽。他谦恭有礼,温文尔雅,使人如沬春风,如饮醇醪。逢年过节,他跟校友会班子成员走亲访友。他不忘恩师,不忘老校长,经常送去暖心,送去慰问。有些校友年老多病,陷入困境,他总是雪中送炭,为他们排忧解难。他能团结校友,善于结交志同道合者,与人同舟共济。这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前提,也是校友会同心协力的粘合剂。他奔走呼唤,千方百计地寻找失散的同学,成立了班级群。又多方联系,几经商榷,建立了年级群。其忍辱负重,其辗转奔波,其艰辛付出,不足为外人道。
我进班级群、年级群和天山校友群,就是他介绍的。我写的《校友会礼赞》《校友会赞歌》《两张奖状》,都是在他启发下产生灵感,从而一挥而就。其它一些文章也是他布置任务而挥毫泼墨,如写班级的文章《同学情,故乡梦》《我的从教经历》以及《远方的来信》等。我在群里能起些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些文章能破土而出,均有他的启迪,有他的呼唤。其为谦谦君子,礼贤校友,又能知人善用,发挥其特长。
白玉兰的品行也同它洁白的花朵一样,它“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默默地将硕大的花朵展示人间,将淡淡的清香撒向大地。等到万花红遍,它已“零落成泥碾作尘”,成为大地培育其它花木的养料。白玉兰花洁白无瑕,端庄典雅,默默奉献,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余国放亦默默奉献,犹如白玉兰,怀揣着春天嫩绿的柔情,拨动着夏天炽热的韵律。在写作上,他是行家里手,出版过两本散文集。写作犹如炒菜,他能将一些杂七杂八的食材,烹饪出美味佳肴。既有令人食指大动的饕餮大餐,又有色香味俱全的开胃小菜。他主编的《校友》期刊,深受校友欢迎。其匠心独具,其技艺超群,其化腐朽为神奇,令人拍案称奇。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沾沾自喜。他甘为人梯,甘做无名英雄,可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白玉兰秉日月之灵光,吸天地之寒气,使它天赋异禀,具有实用价值。它的根能去痈肿,花能化湿,治疗胸闷腹胀,叶能止咳化痰,有药用价值。把花瓣和面粉、白糖调和一下,又是香嫩、美味的点心,有食用价值。余国放也具有白玉兰的这种秉性,他是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凭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在十几年里,编辑了164期《校友》期刊,帮校友会主编了4本《岁月如歌》,一本《我心中的老校长》,总共几百万字。其含辛茹苦,其风雨兼程,无以复加。
每逢出书,他既要宏观把控,又要微观琢磨。他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为按时出版而日夜忙碌。几组编委的修改,他要汇总,要斟酌。要揣摩修改是否得当,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其反复推敲,其精雕细刻,其呕心沥血,较之专业作家,有过之而无不及。更难能可贵的是,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无偿的。不但没有分文报酬,还要自掏腰包,解决餐食、饮料问题。还要自费油钱,三天两头开车去出版社联系。书出版后,还多次用车运书。虽然校友们经常捐款,但校友会廉洁奉公,从未花一分钱用于吃喝消费,都把钱用于出书,出期刊。之所以这样不求回报地付出,在于母校恩,师生情,同窗谊。
白玉兰在寒风中轻盈舞动,散发着清新、淡雅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在余国放和校友会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成绩斐然,如白玉兰一样,清香四溢。《我心中的老校长》一书,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受到市和区教育局关工委的表彰。新书发行时,长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长宁区教育团工委、华东师大附属天山学校和华东师大附属天山学校校友会联合召开了“钟国端校长教育实践暨‘我心中的老校长’座谈会”。长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发布了座谈会纪要,录下了会场盛况,上海市教育关工委在公众号上转发了区关工委的报道。临近寒假时,区教育局召开中小学校长工作会议,发给与会校长人手一本《我心中的老校长》。母校召开教职员工大会,亦每人一本。
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校友会被区教育局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优秀品牌。表彰,虽要纵观一贯性,但主要看其现阶段的表现。近年来,校友会换届,新领导班子秉承上几届校友会“服务母校,服务校友”的宗旨,给在校生作报告,上党课。与母校一起组织高中学生参观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实验室,使学生了解了生命科学。又发动校友探索钟国端老校长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活动,并撰写论文,集结出书。这是在疫情肆虐和酷暑高温下进行的研讨,校友会在网上召开会议,校友们积极参与,在家里用电脑或手机上网,奋笔疾书。校友会功勋卓著,获此殊荣,实至名归。
此外,校友顾国芳老书记、67届校友潘克然也获得2024年长宁区教育局关工委颁发的“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荣誉证书。他俩老当益壮,热心公益事业,为关心下一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校友会和两个校友均获表彰,放眼全区,能同时获此殊荣者,凤毛麟角。凡此种种,说明校友会和众多校友都像白玉兰一样,奉献清香,奉献美丽,奉献实用价值。
呼唤春天和无私奉献是白玉兰的精神特征,流连于白玉兰树下,其散发的阵阵清幽,令人心醉神迷。目前,余国放又在紧锣密鼓地编辑《岁月如歌》第五册,作为母校70周年和校友会成立20周年的献礼。现已进行了第二遍校对,出版在望。出书,繁琐而劳累。要征稿,要筛选,要进行3遍校对。几百篇稿件,上百万字,要逐一审阅。最后选定了100多篇文章,近30万字。
文章确定后,要分门别类地分成7个栏目。然后再改正错字,修改病句,连标点符号也要仔细斟酌。有人一逗到底,有人标点符号不规范,都要予以纠正。工作量之浩大,连续修改之倦怠,使人心力交瘁。书定稿后,要交付出版,要运输发行等,也要忙得脚打后脑勺。余国放和校友会群策群力,以汗水浇花卉,以心血结硕果。此情此景,耳畔又回荡着优美的旋律: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余国放为人低调,不好大喜功,像白玉兰一样默默绽放。这样,我就很难收集到他的事迹,只能凭校友在群里偶尔提及,才获得一鳞半爪。由于素材匮乏,未能臻善臻美。如此烹饪,自然不能大快朵颐,只能浅尝辄止。但寥寥数语,亦能窥一斑而能知全豹,于愿足矣。
伫立在白玉兰花前,感慨万千。白玉兰花不畏严寒、老而弥坚的特性,蕴涵了呼唤和奉献的禀性,这与余国放何其相似乃尔。余国放和校友会不畏困难,砥砺前行,绽放花朵,散发幽香,发挥余热。他们为母校服务,为校友服务,鞠躬尽瘁。我喜欢白玉兰花,它无疑是天山中学校友会的形象大使,是余国放和天山众多校友忘我奉献的象征。
白玉兰以其硕大、洁白的花苞,摇曳于料峭的春寒里,以其瑰丽纷呈和实用价值奉献于世人。它不惧天寒地冻,不惧狂风暴雨,绽放着美丽,散发着清幽,它是春天的使者。我赞美白玉兰,颂扬白玉兰,更讴歌、赞颂像白玉兰似的余国放和天山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