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任荣涛的头像

任荣涛

网站用户

小说
201812/09
分享

青春轶事连载

 

    

 

本不是一个写文章的料,却写了洋洋万言,有缘人见了,可笑作者的妄自尊大,随心所欲,文笔不通,结构散乱,但不可笑文中人,文中事,因为,他<它>们曾经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也许,他(它)们太不值得一提笔了,所以,我们常常不会把他(它)们放在记忆中去,而专门从事文笔的先生们也不屑一顾的

本文中的人物大多都是二十上下的青年男女,他们有的是中专学校的学生,有的是小学的民办教师,与高等学府的天之骄子和公办教师相比,他们确是不为人们所注目的,但是,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并且占据了社会相当的一部分,他们的名称:中专生,民办教师,作为时代的过渡产物,使他们较之他人则更多地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或悲伤的故事

何以说中专生、民办教师这个名称是时代的过渡产物?我们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有那么一批六零后、七零后的一代初中毕业生,为了家庭环境的好转以及个人梦想的实现,他们毅然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早早地中断了自己的才华而考取了国家包分配的初中专。在当时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和城乡差别极其明显的情况下,考取中专的城市孩子意味着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农村孩子则意味着从此“鲤鱼跳龙门”一举改变自己甚至家庭的命运。

可是,正如有人说的:一个初中专的报考,让这批极具天赋,天资聪明的人,恰如一棵秧苗,在没有灌满浆之前就被提前收割。他们先天不足,文凭低下,被凉在最基层,任其凋落。

有一种伤感是:当这些中专生迎来了毕业季,而他们的耳边却传来了初中同学考上某某重点大学的消息。而三年前,或是四年前,这些同学都甚至不如他们的成绩好。这样的命运反差,曾深深地刺激过每一个中专生——他们毕竟只有十八九岁,正是花季做梦的年龄,但,花提前凋零,梦提前终结。他们只能弯下腰去,去做一块垫脚石,看看招聘会上对于学历的要求,以及那个学历对应的工作,谁能会体会到此时此刻这些中专生的尴尬的心态?

而这些中专生,多是在民办教师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建国以来,全国各地乡村普遍开展文化教育,当时,没有那么多的师资力量,于是招募了许多没有资质的人做教师,称之为民办教师,他们还有另外的名称:代课老师,临聘老师,赤脚老师等等,而他们真正的身份还是农民,一边教学,一边种地。一直到二十世纪末,全国出现了数百万的民办教师,这些民办老师,工作在最基层的农村中小学里,半个世纪中,他们不辞艰辛、无私奉献,肩负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的重任。

的确,是这些民办教师为农村打下了教育的基础,撑起了农村教育的一片天空,说他们是“农村教育的脊梁”没有丝毫的夸张。他们与那些“公办教师”同样的工作,但却拿着他们三分之一的报酬,并且民办教师是一个随时会下岗的职位,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曾经默默无闻孜孜不倦地把自己的青春和满腔热情投入到了这一工作中去,他们任劳任怨,而且,也有很多人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生命是一树花开,艳过,方知岁月温暖,香过,便觉天长地久”——这应该是对民办教师,以及上世纪的中专生最好的诠释。

作者本人也不会构造这些故事的,但长期以来,那一个悲伤女子的话常萦绕心头:把我的故事写成一篇文章吧!并且,往事依依,总浮眼前,便随想随记了,希望以此文能给这些民办教师,以及落寞的中专生一些慰藉。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1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
最新评论

最是无声字字意,寄予知音销闲情。

任荣涛   2019-03-10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