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2003年春天,时间的脚步沉重而烦闷,一种叫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疫病,在大地上爆发,它像一片漆黑乌云,突然遮天蔽日,将湛蓝的天空吞噬,将绿色的生命泯灭;它更像地狱的阴风,将人间惶惶不安的心灵,卷进沟壑深渊……
2003年春天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春天,她注定将和非典这个恶魔捆绑在一起,载入人类跌宕壮阔的史册。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当天灾降临时,有一群人冲锋在前,以宝贵的生命和坚韧的意志,依靠科学的力量,用自己的大悲大爱,前仆后继地构筑了一道道血肉堤防。他们务精求实,勇于奉献,以朴实无华的形象和语言,践行了孙思邈“大医精诚”的医家箴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广大白衣战士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万众一心,敢于胜利。他们用科学和严谨、奉献和牺牲,诠释了新时期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的大智大勇,大仁大义。
如今,经历了100多个日日夜夜的人魔鏖战,广东,已经取得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被WHO摘除了“疫区”的黑帽子。夺取全国抗非斗争全面胜利的曙光也已闪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史作证,英雄当歌!
一.由全景推特写:英模盛会奏凯旋
珠水漾波,五羊衔穗。木棉泛绿,玉兰芬芳。
美丽的越秀山下,伫立着一座英雄的城市。在这溢彩流光的层面上,闪烁着一个亮点:一座庄严肃穆的欧式建筑物,广场绿草如茵,一尊世纪伟人的塑像在盛夏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就是闻名中外的广州中山纪念堂。
2003年6月19日,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一个期盼已久的日子,一个令人难于忘怀的日子。
这一天,当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在丽日蓝天下绽放的五彩缤纷的鲜花和迎风飘扬的彩旗给岁月增添了胜利的喜庆,欢快的醒狮、激昂的锣鼓,打破了这座曾千百次目睹百年历史沧桑变化的古老建筑的惯有的平静氛围。
这一天,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召开的最大规模的表彰大会——广东省抗非典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党和政府、祖国和人民用最隆重的仪式欢迎抗非战士从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凯旋!
胸前佩戴大红花,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在《义勇军进行曲》嘹亮的歌声中,抗非英雄和勇士们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走向领奖台,接受祖国和人民的奖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被记特等功,邓练贤、陈洪光、叶欣、范信德4名烈士被追认为模范共产党员和革命烈士称号。736个先进集体和7964名先进个人受到记功等表彰奖励。在916名荣立二等功奖励的先进个人中,有一个平凡的名字,叫张常然,他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年轻医学博士,也是中国民主建国会广东省委员会直属支部在此次抗非典斗争中受表彰的会员。他的名字和先进事迹从表彰会上流传开去,在广州黄埔地区和民建会中不胫而走,成为中大一院黄埔院区和广东民建会员学习的典型。
张常然和其他抗非勇士一样,回首自己走过的日日夜夜,回首自己经历的磨难和艰辛,在走上奖台领取奖章那一刻,激动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尽管他只获得二等功,但他表示: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自己的天职,尽管自己不是共产党员,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永远不会变的,在今后的日子里,只有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才会无愧于这崇高的荣誉……
画外音:诚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所说:“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广东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救死扶伤,临危不惧,前仆后继,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表现出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无愧为新时代的英雄,无愧为人民的功臣,无愧为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广东人民精神面貌的优秀代表!”
在这个春天的舞台上,白衣战士的平凡演绎成了伟大,他们像一滴水与江河湖海的平凡与伟大,像一棵树与一座森林的平凡与伟大,像一颗星星与银河的平凡与伟大。张常然医生的心声不正是广大白衣战士的肺腑之言么?
二.闪回:由湖北到广州,矢志不移求医路
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那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
1965年3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一个男孩在黄冈地区武穴县大法寺一户贫困农家呱呱坠地。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张常然。张常然的父母是目不识丁、老实巴交的典型农民,他们心地善良,与邻里和睦相处,憨厚耐劳。中华民族的这些优良品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张常然。从幼稚混沌到上学读书,张常然一直是个听话的乖孩子。他在家里的3个孩子排行老大,手下有妹妹和弟弟。童年的张常然就是那么懂事,懂得照顾弟妹帮父母干农活。
大法寺是毗邻长江的丘陵小镇,地理位置偏僻落后,那里的农民生活十分清苦。由于缺医少药,少年张常然经常随伯父,一个粗通草药的乡间郎中到野外采集草药,为生病的乡邻治疗。从伯父口中,他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医生叫孙思邈,他主张“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这就是“大医精诚”的内涵。也许是受伯父的薰陶,张常然立志长大学医,为百姓治病,当个合格的医生。
1984年7月高考放榜,武穴一中的操场热闹异常,红榜上题名的眉开眼笑,名落孙山的痛苦不堪。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历经十年寒窗,张常然果然名列榜中。紧接着是填报录取志愿。张常然的理化、英语成绩突出,有人建议他填报名校的好专业,他却二话没说,填报了离家200多公里远的湖北民族学院医疗系。有个同学好心地告诉他:学医听说很难很吃力,毕业后又要与病人打交通,又脏又累,还是三思而行或者与父母商量再说。一想起生病的邻居盼医诊病的神情,一想起草药郎中的伯父治病救人的快乐脸谱,一想起医圣孙思邈的名言,一想起父老乡亲的嘱托,他坚定了信心,并相信学医是正确的选择。于是他没有更改志愿。
1984年9月,张常然顺利地被湖北民族学院医疗系录取,成为了一名准白衣战士。接到录取通知书时,他的家简直成了贺喜堂。他是家乡解放以来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须知,在农村升大率极低的19世纪80年代,能考上大学意味着出人头地,意味着跳出“农门”,前程似锦。乡亲们带着1元2元封成的“利是”前来张家祝贺,张常然心存感激彬彬有礼地予以接待。对于前来讨教学习经验的莘莘学子,张常然却不厌其烦,悉心辅导。人们赞扬他是个知书识礼有志气的聪明后生,并常常教育子女以他为榜样向他看齐。可以这么说,张常然在其家乡至今仍是闻名遐迩的小名人。
1988年7月,张常然本科毕业,分配在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在这里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对待患者,他总是耐心诊治,就像对待家里人一样,让人感到春天般的温暖。更让张常然欣慰的是,在武汉求学的4年他没有虚度年华,他终于能够用上大学所学到的医疗知识为父老乡亲诊病了。他每次回家探亲,二三百号人的村子,立即热闹起来。人们三五成群,奔走相告,争相前往张家请张常然看病,或询问疗病方法。张常然是个知恩图报的人。看着养育自己成长的这片并不很富裕的土地的故乡人,从他们渴望解除痛苦的眼神中,张医生读懂了故乡人纯朴无华的内心感情。他免费为故乡人诊治,一天多达30名病人。自己从城里买回去的几箱药品发完了,又托人从附近药店购买……在家乡人的心目中,张常然是他们信得过的义务医生。
张常然对病人热情负责对乡亲们感情浓厚,对亲戚朋友肝胆相照,对同事领导的关心尊重更不待言。在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由于他的为人诚实忠厚,业务出色,不久丘必特的利箭射中了他。他赢得了女同事护士王大清姑娘的芳心。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更好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夯实临床治疗基础,1991年9月,张常然全脱产到湖北医科大学攻读内科硕士研究生。进入湖北医科大学这所名牌大学深造,张常然拿出读本科时渴求知识的那股闯劲,经常向教授专家求教解疑释惑,经常到图书馆,实验室查资料做实验,修炼真本领。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7月,张常然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获得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主动、自觉地回到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继续当医生,为宜昌人民的健康贡献应有的力量。
一晃又是三年。按理说,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6年临床经验的张常然,在宜昌这样的中小城市当医生,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然而,他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他要向医学的更高峰攀登。199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山医科大学内科博士研究生。他又一次踏进象牙塔。
广州是祖国的南大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她四季如春,充满生机活力。张常然只身来到中山医科大学攻读呼吸内科博士研究生,妻子王大清仍在宜昌医院当护士,两地分居,生活不便自不待言。他将对妻子和家人的思念锁进心底,聚精会神地一头扎进医学书堆里,在新的科学领域遨游。
2000年7月,骄阳似火。美丽的羊城在盛夏的热情中更富丰韵和吸引力,她像年轻美貌的少妇,风情万种,让人依恋不舍。在南国这座繁华都市学习生活了3年,广州的风土人情,广东人的拼搏务实等等,一切的一切,给张常然留下了至深的印象。
当黑色的博士帽戴在头上,张常然比划着V字手形绽开舒心的笑靥。他让朋友将这幅毕业照放大,特快专递寄给远在湖北的亲人报喜。张常然又成了家乡大法寺镇唯一的博士研究生,成为父老乡亲的骄傲。
博士毕业,何去何从?是回宜昌医院呢还是留在广东发展?张常然苦苦思索着。这时深圳市宝安区某医院向他伸出了热情的手,表示若他愿意到那里工作,保证待遇丰厚,条件优越。其时也适逢母校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并了广州市黄埔区人民医院,作为新的院区,急需高级专才。研究生院的领导和导师希望张常然服从分配,到中山医附一院工作。平心而论,到深圳工作,工资收入、住房条件比内地和广州会相对优越很多,但从大局出发和个人、家庭、学术交流等方面考虑,他认为留在中山医一院(黄埔院区)似乎会更合适些。他与爱人王大清商量后,主动要求到黄埔院区上班。在那里,他是当时唯一的博士医生。在那里,他被委以重任,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画外音:据说生肖属蛇的人判断力极强,做事循序渐进,必能攀上高峰;属蛇的人既有同情心亦乐于助人;男性浪漫幽默,极具吸引力,而女性则容貌多端丽,美丽迷人。张常然是蛇年出生的,他选择从医为终生职业,这与他富同情心乐于助人的言引是一致的,因为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是一种博爱、大爱和付出。而他在学业、医术上的不断进取,由本科生到硕士、博士,他的成长轨迹,正是循序渐进、攀登高峰的过程。
掀开2000年第23期《半月谈》杂志,当你读完《跨出一步天地宽》这篇报道文章,从记者采访张常然博士的行文中,你一定会倏然敬佩他的非凡胆色和勇气,佩服他不怕艰苦、立志创业的拼搏精神!
三.长镜头:一次难忘的采访
旁白:张常然于1996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参政党的一员。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对今年广大抗非典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民主党派先进分子极为重视,为弘扬广东的“抗非精神”,激励斗志,宣传抗非英模的先进事迹,特组织作家们深入采访,并将结集成书出版发行,其情殷殷,意义重大。
作为民建会员,笔者受民建广东省委会张志远副主委和省委统战部党派处黎志华处长等领导盛情之邀,负责采写张常然博士的先进事迹。
2003年7月17日上午10时半,笔者终于拨通了张常然的手提电话。不过,接电话的人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助手。其时他正在给一患者做骨髓穿刺手术。我让其助手告诉他,今天务必接受采访,因省委统战部和省民建宣传处催稿催得急,本人近来也忙得一塌糊涂,难得今天挤出点时间与他面谈。
时间:2003年7月17日上午11:30,阳光毒晒,热浪滚滚。室外温度高达38ºC,让人感觉极不舒服。民建广东省委会宣传处钟超伦处长陪同笔者驱车抵达位于广州中山大道黄埔东路183号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
趁预约采访的时间未到,笔者径直进入洁净明亮的门诊大楼一楼。入门左侧墙上悬挂着《专科教授之窗》的巨幅照片橱窗。透过玻璃,我们首次“面晤”了张常然医生。展示在这里面的3寸彩照和简历,于是笔者记下了他的第一手资料:
张常然,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门诊时间:星期二上午。
医疗专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哮喘的诊治及抗生素临床应用。
医疗经历:2000年7月中山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内科临床及科研工作10余年。对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及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疾病等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获奖情况:在中华内科等杂志发表论文10多篇,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奖2项。
好一个张常然!你年纪轻轻,今年才38岁,就取得这么骄人的成就,真让人叹服!作为同龄人,在你的面前,笔者感到汗颜和渺小。
11:55,我们在门诊大楼后座4楼内一科的办公室外终于见到了张常然博士。
他,中等身材,1.7米左右,高头大耳,文质彬彬,西装衬衣,系着领带,近视镜片遮不住两撇浓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他语调柔和,话脱脱一个学者型医生。
“其实,我没什么可宣传的。广州非典时期我只是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做好份内工作,……我不是抗非英雄!这次省委省政府表彰抗非典先单位和个人,我荣获二等功,我觉得受之有愧!”他很低调,很谦虚,让我们从心底油然产生敬佩之情。
细节一:2003年2月5日,正月初五,星期三。湖北武穴市大法寺镇。窗外北风怒号,寒冷刺骨。
张常然抱着8岁的儿子,陪在他慈祥的母亲身边,与妹妹、弟弟一家人拉家常。尽管爱人王大清因值班原因留在广州的医院未能一起回老家过春节,但今年能与养育他成人、教他关爱众生的母亲共度天伦之乐,实在是难得的机会。一家人围坐在火盆边取暖,显得特别温馨。他真想在家乡多呆几天。
然而,晚上11点,他的手机收到一条特殊的拜年短信息,但这条信息令他震惊:“近日广州出现一种怪病,传染力强,已有100多人交叉感染,死40人,其中34名是医生护士。中山三院已封闭。祝新春快乐!家庭幸福!”
以医生的职业敏感,次日一早他立即打电话给坚守在工作岗位的爱人,黄埔院区骨科护士长王大清,证实那则短信是否真实。王大清回电说,广州已有多家医院在节前收治了这种怪病的患者。但卫生系统是否已死那么多人,三院是否封闭,准确消息不清楚。张常然试图从电视新闻中了解这件事,但都看不到相关的报道。
他决定提前回穗,加入抗非典行列。
2月8日(正月初八)他准时到单位上班。从同事的口中,他已探到了“非典”的狰狞面孔:从2月3月起,广州非典病人数量直线上升,救治任务陡然加重!光2月6日这天广州8家医院新收高烧危重病人就达30名多!
8日下午,广州市召开各区(县级市)卫生局、医院负责人会议,通报疫情并迅速建立及时发现、报告、救治的预报机制以及准确、全面、快捷的流行病调查机制。会后,黄埔区立即成立防治非典范工作专家小组。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内一科的副主任医师和首席专家,张常然理所当然第一批被列入该专家小组并被指定为副组长。专家组共5名成员,负责整个黄埔地区非典病人的会诊、确诊和对疑似病例的隔离、管理等工作。
初春的羊城,阴雨霏霏,“非典”病魔肆虐。一时间,南国城乡,千里“病疯”,万里“菌飘”,商场食肆,顿失喧闹。人人谈“非”色变,个个惊惧恐慌。街上流行白口罩,白醋、板蓝根、罗红霉素,抗病毒口服液成为抢手货……耳闻目睹这些怪现状,与春节前祥和、繁荣、安全的气氛相比,张常然那颗菩萨的心在隐隐作痛,他相信党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相信广大白衣战士的血汗将不会白流,相信科学务实的广州人会很快消除恐惧心理。
从2月初至今,张常然和他的同事们经历了从最初的非典“遭遇战”到“主动战”,“攻坚战”,直至现阶段的全面胜利。他们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黄埔区119.42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到目前为止,仅出现非典病例和疑似病例20多人。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张常然所在医院收治的上述患者已全部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医护人员和“非典”病人家属也无一人受到感染,实现了“非典零风险”。因此,黄埔区被称为广州市“最安全的绿岛”。
细节二:抗击“非典”的日子,时间凝固了白衣战士的儿女私情。“人民的健康重于泰山,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张常然深谙这个道理。
被任命为黄埔区防治“非典”工作专家小组副组长的当天晚上8点多钟,爱人王大清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位于黄埔大沙地的家中,张常然一五一十地将组织的安排和交代与她作了“汇报”。并充满温情地说:“大清,恐怕今后你的担子更重了,照顾孩子和家庭的事只好委屈你了……”同是医护人员的妻子这时特别理解丈夫话中的份量。“家庭事小,抗非典事大,服从组织、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听到妻子的表态,张常然会心地点了点头。他为有这样默默奉献,明白事理的贤内助而感到快慰。
从2月8日以来,在张常然的记忆里,早已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一旦有会诊任务或抢救急症的病人,他不分白天黑夜,始终坚守在抗非第一线,不停地穿梭于病房与值班室之间,经常一干就是十几个钟头。深夜出诊,他随叫随到,绝不推诿。他宁肯自己受苦受累,也绝不遗漏和错诊一个病人。
以2003年4月30日那天为例,他早上到病区查房至10时,11时到黄埔中医院参加三例疑似会诊,13时结束;15时给黄埔区新增加的五位专家组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16时30分结束;18时参加非典防治会议;22时参加儿科病房会诊,23时结束。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对经常接触非典患者可能发生的后果,大家都很清楚。张常然没有因为害怕而退缩,总是冲在最前面,会诊、查房时第一个接触病人。当黄埔院区收治第一例疑似病人时,大家确实感到恐慌,因为大家已经知道兄弟医院的医护人员成批的倒下。张常然很快从恐慌中冷静下来,安置好患者,并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开好医嘱。由于他以身作则,其他医师也就不再那么紧张了。患者初入院时,心理负担重,张常然还不忘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张常然除了日常临床工作外,还承担了卫生宣教及科普工作。由于隔离病区的医生是从临床各科室抽调出来的,呼吸内科和传染学知识参差不齐,上岗还需要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知识的培训,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这些工作虽然琐碎,但对减少医护人员的感染却至关重要,张常然对每一批来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总是耐心细致地辅导。
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上班穿着5层厚的隔离衣,工作辛苦,思想压力也大。为了使同事们下班后能有较好地休息和娱乐,补充足够的营养。张常然经常征询大家对伙食的意见,及时将意见反馈给食堂,以做适当的调整。
对确诊为非典患者的家属,他一方面作思想工作,减少其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主动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卫生疾控部门进行消毒、隔离,如果有症状及时就诊,避免自由走动造成病原扩散。
张常然就像一头不知疲倦老黄牛,就这样连续运转,不辞劳苦地工作了近四个月。
该院一位领导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张常然医生是难得的优秀人才啊!他工作责任心强,乐于奉献,任劳任怨,不愧为我院抗非斗争的杰出代表!”这朴素的评价,一语中的,张常然在人生道路上已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荣誉是最好的回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张常然始终坚守在抗非典第一线、尽职尽责,他作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像许多优秀共产党员一样,工作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对此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黄埔院区党总支于四月份发文全院,号召全院职工向兢兢业业奋战在抗非第一线的抗非英雄张常然医生学习。接着中共广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张常然“广州市抗非标兵”光荣称号,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给他记了二等功。
画外音: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张常然全身心投入到黄埔区抗非典战斗中,基本无时间顾及家庭,尤其是辅导孩子学习。他的孩子现读小学二年级,平时需要家长辅导。非典期间,他爱人王大清也因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照顾孩子,致使孩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为此曾受到学校老师的批评。但在“大我”和“小我”面前,张常然夫妇选择了后者。他说在培养孩子方面,下的功夫不够,很愧对孩子,很内疚,真的。
公而忘私,舍己利人。张常然的奉献精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映了他的修养水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这种精神,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难能可贵。
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这句名言在新时期抗非典斗争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当“非典”肆虐时,张常然冒着生命危险、迎着血污、迎着死亡冲上手术台;当人们尽可能争取远离病毒,而他却与传染性极强的非典病人朝夕相处了100多天!
尽管他没有像钟南山院士,邓练贤等烈士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在抗非斗争中对医疗事业的不断追求和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公而忘私、舍已利人的高尚情操,是鲁迅先生“猛士”名言的生动诠释。
张常然,你是广东民建的骄傲,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四.一组蒙太奇:成绩,意味着新的起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6月19日召开的广东省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非典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要再接再厉,继续加强社区防疫继续加强救治工作,继续加强科研攻关,继续加强农村卫生,继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夺取抗非典斗争的最后胜利。”
“目前我们只是取得抗非典的阶段性胜利,对非典的防治还不能掉以轻心。我们的抗非典工作专家小组将继续运作。”张常然告诉我们,聆听完张德江同志的讲话,他深感广东的抗非典工作任重而道远。
我们祝贺他为民建争光,为黄埔院区赢得了荣誉,为黄埔人树立了一座抗非的丰碑。他却微笑地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成绩只是新的起点!”
画外音:采访完张常然,已是下午2:30,他也要继续上班了,我们只好揖别而归。走出黄埔院区门诊大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于2001年9月2日视察该院时的一幅题词立即映入我们的眼帘:“坚持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努力创办一流水准的医院。”
有像张常然博士这样肯干实干业务精益求精的医护人员同心协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李长春同志对黄埔院区的殷切期望一定会变成欢欣鼓舞的现实。过去,黄埔区的患者看大一点的病总要跑到广州市区去,因为黄埔区人民医院的水平有限,他们信不过,如今,黄埔院区不管软件硬件都比过去大大提升,中山医的名牌效应已覆盖了周边100万人口的医疗保健工作,不但黄埔的群众看病不用往市区跑,就连东莞、增城的患者也慕名前来就医。据悉,在财政没有拨款的情况下,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黄埔院区每年的医疗收入快速增长,已由2000年的3000万元上升到2001年的8000万元、2002年的1.2亿元,不难看出,黄埔院区前途无量,充满希望。
在本“片”接近尾声之际,笔者诚心祝愿张常然博士和他所在医院,在为人民健康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一帆风顺,并祝愿他在今后的抗非典斗争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