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午后,阳光斜斜地撒在古老的粤东大地上,给桑浦山下静谧的乡村增添了几分暖意。村东头的老榕树下,几位长者围坐在一起,低声叙说着往日的趣事。而我,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偶然回到这熟悉的地方,思绪不禁飘向了那个尘封的记忆——腊月廿四送神的日子。
潮汕民间所祭祀的“具体神”主要是风火水神、山神土地、古代典型好官廉吏如妈祖、孔子、韩愈、王伉、关公等。这些被后世崇奉为神的“具体神”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人文典范,其褒扬内涵正是“忠义仁勇”等内容,反映了中华儒家文化思想的精神实质。年节拜祭的各路神明是历代对江山社稷、造福百姓之古人。而腊月廿四拜祭的这位灶神被潮汕人称为“申面公”,正确的神明名字叫“司命帝君”,简称“司命公”。
腊月廿四,对于潮汕地区乡村来说,是一个神圣又庄重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祭祀灶神和“刮鼎”(也叫“耙鼎”)传统仪式,恭送灶神返回天界。我记得小时候,每当这个日子来临,村里的气氛都会变得格外肃穆。大人们忙碌着准备供品,扫尘洁物,小孩们则欢快地玩耍闲等口福。
传说灶神与各家关系最为密切,每个人一年做了什么好事歹事,到了“神上天”这一天,他到天上就会一五一十向玉皇大帝汇报;有什么说什么,毫不隐瞒含糊。有句潮州俗话叫“司命公直奏”,其意即为实话实说。
有些人做了亏心事,生怕司命公直奏,玉帝怪罪下来担当不起,于是便想在灶神上天之前把他的嘴粘住,使他上天说不了坏话。
神要上天,家家要把一张印着红色马和鹤的四方纸烧化在灶前,给神当坐骑。主妇们还要把香炉里的香骨、金花、红绸等挪到溪边河旁烧掉,洗净香炉。
腊月廿四日天亮时,妇女们便开始忙碌起来。她们要把鉎鼎从灶台取下来,拿到屋外晒埕,鼎口朝地鼎腹朝天,用小锄头或锅铲清除烟渍,“刮鼎”的声音尖刻杂乱刺耳,可能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但这是为了恭送灶神爷,也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家庭平安。从这一天起十日内家里的鉎鼎不能取出,要等到正月初四“神落天”才能再“刮鼎”,不能惊动司命公。早上七八点间,主妇们将已经煮好的一碗糖粥、一盘红糖、一碗水、一盘米、四只纸马摆放在鼎盖头祭拜。行拜礼时,先烧三炷清香,然后跪下,口里念念有词,祈求司命公上天多说家门的好话,多降福到家门,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
烧香完毕,恭请司命公携带这些礼品上天。为了使司命公尽快安全到达,拜毕又烧了两只纸马,恭送司命公夫妻俩乘天马直奔天宫。
在祭拜司命公时,有的家庭还会增加红桃粿、发粿、油锥和三牲等。记得小时候,母亲会先烧三炷清香,然后虔诚跪拜,口里念念有词:“申面公”保佑!保佑俺一家平安大小身体健康、六畜兴旺、诸事顺遂……礼毕,她还会用红糖涂在灶神的嘴上,希望灶神能够带来甜美的生活。这些习俗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送灶神上天之后,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要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打扫卫生、置办年货等。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准备年夜饭。
八宝饭是家家户户年夜饭必备的一道甜品,由糯米、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蒸熟后拌上红糖或白糖、猪油、桂花制成。这道甜品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寓意着团圆和美满。除了八宝饭之外,潮汕地区的年饭还有许多其他的特色菜肴。例如,鱼丸汤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汤品,由鱼肉制成,口感鲜美;红烧肉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由猪肉制成,搭配上秘制酱料,味道浓郁;炸春卷是一道传统的潮汕小吃,外皮酥脆,内馅鲜美可口。人们还会在年夜饭中加入一些寓意吉祥的菜肴,如卤水猪脚寓意兴旺发财、菜头寓意好彩头等。这些特色菜肴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味蕾,也传承了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
在送神上天的过程中,家家户户都会燃放鞭炮。这是为了驱赶霉运和晦气,迎接新一年的好运和幸福。潮汕人过新年,鞭炮声是必不可少的喜庆生活元素之一。年尾年头之际,整个城乡都会被鞭炮声所包围。虽然鞭炮声吵闹,但是它也给人们带来了喜庆和欢乐的氛围。
腊月廿四送神的日子或许只是一个传统节日的仪式,但在我的心中,它却承载着一份深厚的情感和无尽的回忆。脑海中回放着这庄重而又温馨的场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这个远离繁华都市的村落,虽然生活条件简朴,但村民们的信仰却是如此坚定和真挚。他们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