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宇冰的头像

张宇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21
分享

天渐凉 滚拌汤

秋渐凉,气象信息中看到霜冻预警。前两天还是单薄衣衫,转眼,便成了满目秋光。落霜了,庄稼收完了吗?想起乡下,秋夜弥漫的柴火味,热乎乎的晚饭后,仰头看见分外明亮的星星。

秋收时节,庄户人家通常一日两餐。我做过的农活太少,参与秋收,图个新鲜感。和二姨掰过几回玉米,掐糜谷,刨山药蛋,打枣。秋夜那顿晚饭来得好迟,饥肠辘辘背起果实,盘桓在山路上,家特别遥远。

终于挨到院,小孩子们个个累得东倒西歪。二姨最辛苦,在地里干一天农活,上树打枣,背着东西一遍遍从山脚到山顶,还要忙着收拾柴炭生火做饭。

新出土的山药蛋,院里随手摘下的西红柿、圆白菜、辣椒、芫荽,二姨准备着蔬菜还要征询大家的意见。晚饭吃什么呢? 拌汤!一致通过。变戏法一般,二姨很快将一大锅拌汤做好了。喝过多少拌汤,二姨的拌汤最香。

在保德,最通俗的说法叫滚拌汤;烧一壶水,叫滚一壶水。以前我做饭不“咬文嚼字”,像“滚水”一样做拌汤,简单,迅捷,会开一壶水的人就会做,也难怪人们在评论一个又懒又笨的小媳妇时总是叹着气说:“唉,连拌汤也滚不利索。”有个南方人初到山西,佩服山西女人会做许多种面食。他炒菜做海鲜很拿手,可就是不会和面,粘乎乎的,说山西人做面食简直像在表演杂技。

拌汤,是一种省事的面食。不用和面,配菜随意,可用少许油炝锅,菜略炒,添水,将面粉拌成小碎絮,或玉米粒大小的面疙瘩,倒进翻滚的汤水中,不到三分钟就煮熟了。要么直接开水,煮菜,加调料,煮入拌均匀的小面疙瘩。说来省事,但拌面最关键。适量面粉,一手将水像细线一样缓缓滴入面粉中,一手用筷子拌,面粉包裹了水珠,成为小面疙瘩,彼此独立,不会粘在一起。拌面时,水与面的比例恰当,拌面的劲要巧,要有耐心。这样,汤汁清亮,面疙瘩细碎,吃起来还有一点点筋道。如果面粉拌不均匀,要么有很大的疙瘩,要么干面粉就下到锅里,煮成一锅浆糊,还容易糊锅,那才真是“笨媳妇”了。

饭店的拌汤种类多,最常见的是西红柿鸡蛋拌汤和豆腐拌汤。豆腐拌汤,不单单要用细条豆腐,还加一种红腌菜丝,加了它,汤呈深绛红色,滑嫩的豆腐,咸中微酸的腌菜丝,喝一碗,暖遍全身。拌汤中最讲究的应该是西红柿鸡蛋拌汤,西红柿,鸡蛋,木耳,菠菜,既好看又有营养。在家乡,豆面拌汤也很受宠,拌面用豆面,或将豆面与白面掺到一起。豆面不像白面那样精细,拌豆面更容易成形,不粘,汤汁清亮。豆面拌汤和着酸菜丝最好,酸菜是用紫红的萝卜和桔黄的胡萝卜、芹菜,还有大红的辣椒腌制成。然后将胡麻油煎的葱花倒入拌汤中,撒芫荽,拌汤上边飘着红的油花,汤里白、红、黄、绿,色彩纷呈,还未端起饭碗,香味已满怀了。

拌汤是典型的粗茶淡饭,有的地方叫疙瘩汤,但我总觉得拌汤更生动。在家乡,新婚第一天要喝拌汤。电视剧《乔家大院》中,乔致庸新婚也喝拌汤,叫做和气拌汤。相遇红尘,相依相伴,喝下拌汤,心都暖了。

街头,拌汤烙饼村的招牌很多,这样的饭店用很有乡土气息的村字为名,格外亲切。正是:心近了,和气了,喝拌汤也乐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