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猪她爸的头像

小猪她爸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1/24
分享

城里的秋天

“十一”国庆节期间,连着几天大连都是风雨飘摇,气温陡降。节后上班第一天就是“寒露”节气,老话说“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秋寒乍起,秋色愈发浓重,冬天越来越近。

周日,泡一杯清茶,懒散地坐在沙发上。瞅一眼窗外,只能看见对面的大楼。我猜测,对面窗户后,也许也坐着一个如我一样慵懒的人,不知是在思秋,还是在伤秋。

干脆闭上眼睛,舒缓呼吸。想象着我穿行在乡野大山之中,金色的玉米撑破绿色的外套,红红的高粱炫耀地擎起火把,麦浪滚滚,果满枝头……哦,一个金色的秋季,一个收获的季节。

睁开眼睛,一脸茫然,城里的秋天在哪儿呢?

清晨,一夜的寒凉尚未退去。几许枯叶散落在路面上,行人的脚步踩在落叶上,发出似有似无的“沙沙”声,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悠闲踱步的,多半是去往菜市场;步履匆匆的,多半是奔着写字楼而去。抬眼细看,闲适与匆忙的脚步之上,秋天果真来了。

俗话说,一叶知秋。在城里,一衣同样知秋。大妈大爷们厚厚的夹袄,姑且不论,单看中青年男女的穿着,便知“岁之将暮”,秋意正浓。

小伙子们收起一身短打,长袖T恤搭配着休闲长裤,凉鞋、拖鞋皆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厚实的旅游鞋,依旧活力四射,似乎夏与秋不过是袖子短与长的纷争。

中年男人,用各式各样的夹克衫、休闲装,遮盖起整个夏天藏也藏不住的肚腩,神定气闲,好像真的不存在隆起的肚子。

女孩们极不情愿地收敛起一个夏季的肆意,莲藕般的手臂以及小蛮腰统统藏进小夹克衫里,规规矩矩的牛仔裤替换了破洞露肉的裤子,天气若是稍微转暖,又迫不及待地露出想露的肉或者腰。

年龄略大一些的中年女性,脖颈上多出一条纱巾,长长的厚裙子,搭配一件风衣,一副“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的样子,看上去觉得中年女性与秋意秋韵是最佳搭配,是夏季女孩谢幕后,又一韵味十足的街景。

漫步街头,寻觅城市秋天的痕迹。

落叶是不分城里下乡,有没有城镇户口。秋风一吹,落叶满地。落在地上的树叶,被秋风吹得顺着道沿滚动,风略微停息,落叶便停止不动,或者在一个转角处挣挫着,恋恋不舍匆匆地与曾经飘摇过的树枝告别。这样看着,便有一丝感伤,是夏与秋的别离,秋与冬的遥望。

秋阳暖暖,却早早地西下。朝南墙根处的爱心座椅上,一些老年人,抬眼看下秋阳,不急不躁,依旧聊天或者打盹。奔波一生,暮年黄昏,似乎格外珍惜即将消失的最后一缕斜阳。

这样的黄昏,我沿着一条坡道东行,太阳晒得后背暖暖的。忽然,惊讶于我的身影,被秋日夕阳拉得长长的,像个巨人。我抬脚踩影子,影子便往前一窜。忽然想,影子会不会先于我到家,给忙着晚餐的妻子一个惊喜,或是一个惊吓。

环顾四周。斜阳下,藏起肚腩的爷们,不穿秋裤的俊男靓女,脖颈上飘动丝巾的知性女士,都有一个拉得长长的影子。要么在眼前,要么在背后,拖拽着、推动着或急或慢的脚步,归家。

城市就是这样,波澜不惊地卷入秋寒之中。

眼见街边被秋风吹滚的落叶,看着裹得逐渐严实的行人。忽然想起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有一种冷是你妈喊你穿秋裤”。是的,萧瑟寒秋又至,该是穿上秋裤的时候了。

秋裤,顾名思义,就是秋天穿的裤子。如今的年轻人,拒绝秋裤,打死也不穿秋裤。嫌弃秋裤影响体型,冷不冷只有其自知。而我们这些六零后,对于秋裤却是情有独钟。特别是小时候,秋裤可是个好东西。

每到秋天,学校都要召开秋季运动会。那时没有运动服、运动裤,班级里的运动员就穿着秋衣秋裤参加比赛。赛跑的、跳高的、跳远的,各式各样的秋衣秋裤辗转腾挪,郑重宣告,这是秋季运动会。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小伙伴都能有一套崭新漂亮的秋衣秋裤。我们班小胖,跑跑挺快,报名参加八百米跑。回家央求家长给买一套新秋衣秋裤,结果他妈妈一声棒喝:“啥秋衣秋裤的,没这闲钱!”后来,好像穿着旧的秋衣秋裤参加比赛,还被同学们讥笑一番。

其实,他妈妈没的一点说错。那个时候,家家都不富裕,日子都挺紧巴,一大家子五六口人,吃喝用度哪样都需要钱,真没闲钱买秋裤。年少时,总被人问起理想是什么?现在回忆起来,我觉得在秋季能够拥有一套崭新的秋衣裤,也算是理想之一。

多年以后,我们都实现了秋裤自由,冷暖自控。有一年秋天,我在秦皇岛公务,突然遭遇降温天气。翻遍了行李箱,啥都带了,就是忘带秋裤。想起网上那句话“可以不望穿秋水,不可以忘穿秋裤”,赶紧跑到商店,买来秋裤穿上。身体暖了,心情也就暖了,思绪便不会凝冻,即便是“大雨落幽燕”,也要独赏“秦皇岛外打渔船”的风来雨去。

绵绵秋阳,是这个季节城里最温馨的景色。

北方这个季节很少下雨,偶尔下次雨,也是“秋雨不过道”。还没容雨中秋思、雨中惆怅,眨眼便雨过天晴,秋阳高高挂起。

说来也是奇怪,同一个太阳,夏天那么火热,到了秋天却温暖和煦,像一位知冷知热的贴心爱人。清晨,她早早地升起,忙不迭地驱走寒凉;中午,她走过窗前,用温暖的手,把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打理一番,人也在这温暖中慵懒地似睡非睡;傍晚,她把余晖洒在金色的树叶上,呈现一派金灿灿的景色,似乎可以用来妆点夜晚的梦乡,让梦境色彩斑斓。

秋阳下,城市更加灵动起来。小孩子们开始在小区空地上跑来跑去,再也没有大人们“别跑,别跑出一身汗”的吆喝。一大早,健身路、广场上,跑步健身的人明显增多。看见一位身材超级棒的美女,运动内衣、运动短裤,跑得这个嗨呀。我想,夏天这样跑,不中暑才怪呢。楼下那些唱歌的老太太们,在夏季火辣辣的太阳下,改为晚上歌唱,又担心扰民,总是不尽兴。现在好了,太阳收敛起夏日的霸气,老太太们可以在阳光下尽情歌唱,尽管还是唱的不那么好听。

与老太太尽情歌唱相比,秋虫开始敛声闭息。夏季里嘹亮的歌声,已转为低音浅唱,声若游丝,甚至了无气息。叶圣陶在《没有秋虫的地方》一文中写到,“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这便是城里乡下的秋之差异。

城里没有了秋虫的声音,也就少了感叹、伤怀、微喟、低泣。既然作不得秋吟,感怀不得秋思,生活反倒简单了,悠闲的脚步照旧去往菜市场,匆匆的步履依然奔向写字楼。

城里的秋天就是这样坦坦荡荡,如同裸着脊梁的北方汉子。

飒爽秋风,是这个季节城里最明丽的景色。

大连这座城市三面环海,有人称之为“滨城”,也有人称之为“浪漫之都”,就是没人称之为“风”城。其实,大连的风是这座城市极富特点的一个气候特征。

大连风大,四季不同。冬季可谓寒风凛冽,尤其海边的风,有时候像刀子一样割脸。春季接续冬季的风,虽然柔和许多,却也是冻骨冻肉。夏季南来的风温润舒适,不过遇到超高温天气,那种湿闷真像洗桑拿。

秋风来临时,一扫夏季的闷热。不冷不热,清爽宜人,体感非常舒适。寻一个公园,觅一个广场,沐着秋风,天是蔚蓝的,云是洁白的,叶是金黄的,草还是绿的,心情轻盈,秋韵自然来。倘若沿着海岸线走走,碧海搭配着蓝天,秋风相携着白云,风吹云动,听涛拍岸,又是另一番宜人秋色。

秋风里,放风筝是人们的最爱。周日,许多人到广场上放风筝。一个小男孩,在父亲的帮助下,放飞了一只“老鹰”。湛蓝如洗的天空下,“老鹰”翱翔,一会飞升,一会俯冲,男孩仰望天空,乐得直拍巴掌。我仿佛看到,小时候坐在矮墙上,仰望天空的那一刻。

那个时候,在城市的天空上,是可以看见大雁的。秋风里,我和小伙伴坐在一段矮墙上。忽然,有小伙伴喊道“快看,有大雁”。抬头,白云间隙中,一队大雁振翅向西南方向飞去。雁群先是“一”字型,转眼又变成“人”字型,队形整齐,飞得十分努力。大雁飞往的西南方向是旅顺口,那里有座老铁山。老铁山凭临大海、山高林密,是候鸟栖息地。北方飞来的候鸟,包括大雁,在这里稍事休息之后,继续南飞。

秋日阳光透过泛黄的树叶,洒落在身上,暖暖的。伴着老旧电车咣当咣当声,小伙伴们就这么呆呆地看着一行大雁飞向南方。我不知道它们要飞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南方,也不知道它们最终会栖息哪条河流、哪个湖泊、哪片湿地。但我知道,在南方,一定有顽皮如我们的小伙伴,呆呆地坐在长着苔藓的矮墙上,翘首以待雁归来。

总是喜欢看“江山”文友们写就的乡下田野秋色,读那些满是丰收喜悦的文字。在山野,在麦田,在菜地,在果园,房前屋后,打谷场上,到处都是秋天诱人的成熟。

是秋天就该有收获。城市的喧嚣,掩饰不住秋的成熟,只不过城里人把“秋收”摆在餐桌上。

大连人坐拥2211公里的海岸线,2.9万多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是全国海洋牧场最多的城市。秋风乍起的季节,肥蟹、活虾、鲜鱼,张牙舞爪的巴鞘、浑身是刺的海胆,各色海鲜就像听到集结号似的,麻溜地往家家户户的餐桌上跑,摆出一副要把“浪漫之都”重新定义为“鲜味大连”的架势。

如今只要去菜市场,花钱购买,秋收的喜悦便会呈现餐桌。过去,则要付出辛苦,去海边赶海。已故的岳父是一位勤劳的人,年轻时常常在工作之余去东海头赶海,推蟹子、扒蚬子、捞海红。回家后,一煮一锅,看着三个孩子围着锅吃小海鲜,辛苦过后的满足浮现在脸上。秋季里丰富鲜活的海产品,养活着一方水土上的人们。无论日子过得是好是坏,也不管身居何处,飘零何方,一锅海鲜煮开时冒出的鲜味始终萦绕心间。

我得承认,城里的秋天,不如乡下山野那般多姿多彩。更多的时候,城里的秋天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感知。秋寒伴着秋风潜入城市大街小巷,悄无声息地走进人们的生活,驻留心间。

一阵秋风,一个寒噤,便不由得叹道:秋已深,自寒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