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猪她爸的头像

小猪她爸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18
分享

风雨柏林

清晨,天色有些阴,似乎要下雨。路上车辆不多、行人稀少,德累斯顿这座城市好像还没有完全醒来,易北河依旧欢快地流淌,却留不住我们行旅的脚步。我们出发了,到柏林去。

到柏林去。一瞬间脑海里闪回电影《巴顿将军》中的经典镜头:二战期间,一队美国士兵在行军,巴顿站在敞篷吉普上从后面赶上来。有士兵喊道,“将军,您这是去哪里?”巴顿朝着前方挥动马鞭,大声说:“到柏林去,揍希特勒这个兔崽子!”

如今世界和平,人们相处和谐融洽,我们又都温文尔雅,到柏林去不会揍任何人,当然也不会被人揍。我们只是想看看这个德国的核心所在,探究曾经风风雨雨……

午后,大巴车驶进柏林市区,从德累斯顿一路阴沉的天,此时飘下小雨。正是秋风落叶的季节,也是树叶黄了的时候,树上一片金黄,地上落叶无数。风起时,落叶沙沙;风止时,枝头摇曳。间或可以看见锻炼的人们从树林中跑过,踩踏着地上的落叶“咔嚓”作响,看不到有人来清扫满地落叶,真应了一副楹联所言:仲秋落叶无人扫,初春垂露有僧拾。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德国东北部,是十六个联邦州之一,市区人口370万。经济发展主要基于服务业,产业包括信息技术、制药、生物工程、生物科技、光学电子、交通工程和可再生能源。柏林无论是从文化、政治、传媒还是科学上讲都称得上是世界级城市,每年都吸引着数百万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在自然风光方面,因多森林、湖泊,柏林被誉为“森林与湖泊之都”。柏林有全德国最大的城市森林,在十三个湖泊和五条河流的岸边,有着长达三百六十公里绿色步道。蜿蜒的兰克湖和万湖,宽广的哈弗尔河和米格尔湖,这些湖泊及其周边绿地天堂般美丽。虽然我们在柏林住了四天,但因为种种原因,只侧重政治文化方面的考察,没有去体会休闲和放松,换句话说就是这些森林和湖泊,这些大自然的恩惠,一个都没看,成为此次德意志之旅的一大遗憾。

从柏林到波茨坦约四十分钟车程。抬头看见一座巨大风车时,导游说,“无忧宫到了”。

无忧宫也称“莫愁宫”,是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大帝花两年时间模仿法国凡尔赛宫建造起来的一座宫殿。无忧宫作为夏宫王宫是十八世纪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包括大型园林和其它小型宫殿的建筑群。

宫殿正殿中部为半圆球形顶,两翼为长条锥脊建筑,都有繁复的负重神像雕塑,外侧各有一个金属的镂空亭,像是巨大的鸟笼,有点儿怪异,不知道干什么用。北面围绕中间的正殿是一圈半圆形的双柱廊,正中断开,刚好可以观看远处废墟山的景色。南边,宫殿前的斜坡被规划成六个宽阔的梯形露台。承重墙的外面全部建有一米多宽的花池,种植大量的葡萄藤。在弧形台阶下凹进去的168个玻璃罩子里面,则种上了怕寒的无花果树。梯形露台的两端则被绿色草坪覆盖。并被种植上了紫杉树和灌木加以分割。132阶台阶建在中轴线上,山的两边建有坡道。耸立在阶梯状葡萄园之上的宫殿从下面仰视显得尤为秀美。

我们没有参观宫殿内部,不过能想见其中的金碧辉煌和豪华奢侈。不看也罢,一来我等都是崇尚大自然的率真性格,二来这些东西不是咱的,也不让拿走,咱不可能野蛮得像八国联军那样一把火就把北京圆明园烧了。

走下132个台阶,秋阳携着白云,用蔚蓝照亮我们面前梦幻般的景色:一条小河泛着涟漪穿过缀满橘红色树叶的林木,岸边灌木上,胖嘟嘟的小鸟旁若无人地梳理着羽毛;白色天鹅游弋在河中,时不时振翅欲翔,激起涟漪无数;野鸭并不鸣叫,闲庭信步般游来游去,不远处的鸳鸯成双成对,炫耀着五彩斑斓的羽翼;沿着河边高大的树林行走,阳光奋力拨开浓密的树叶,把斑驳印在草地上,仿佛亲吻大地,此时微风过后,总有那么一两片树叶依依不舍地离开枝头,悄无声息地飘落在河面,缓缓地、缓缓地流向远方……

这样的地方谁人有忧?何人会愁?

离开无忧宫,我们前往西席林霍夫宫,一个不能不看的地方,一段务必牢记的历史。

西席林霍夫宫坐落在波茨坦,是一座赭墙红瓦的建筑,用中国话说就是庭院深深,共有五个内院,一百七十五间房屋,宫殿外风景依然如画。

下车的时候,发现小路边上的树竟然是红豆杉,很多棵,约有三米多高,晶莹剔透的红果挂满枝头。不知道谁说的,这果好吃,结果不少人采摘下来就吃,还赞不绝口。回国后,我查找了一些有关红豆杉的资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欧洲红豆杉,种子有剧毒,牲畜食之常丧命。那些摘红豆吃的人居然没有中毒,难不成他们练就了百毒不侵的功力?

走进宫殿大门,历史扑面而来。1945年7月至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在这里举行会议,谋求解决同盟国之间在如何分享战争的胜利果实及战后和平安排等问题上出现的一系列矛盾。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等等。七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内容在某些国家似乎有意被忘掉,而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是不该忘记的,也不能忘记,无论任何时候!

回到柏林,离晚饭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饭店旁边不远就是免税店。到德国后就没时间逛街购物,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小时,犹如干柴烈火,洪水决堤,铁马金戈,银瓶乍破,买表的,买化妆品的,买腰带的,买钢笔的,买锅的,还有抄家伙的——瑞士军刀和双立人刀具。买也买了,钱也花了,去吃饭时路过一栋大楼,这里是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薄暮时分,昏黄的天空下,我们看到了鲜红的国徽和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在赶往国会大厦参观的途中,我们顺道参观了勃兰登堡门。这个堡门位于柏林市中心菩提树大街和6月17日大街交汇处,是柏林的标志性建筑。

公元1753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定都柏林,修筑此门,并以国王家族的发祥地勃兰登命名。1788年,威廉二世统一德国,为表庆祝,重新建此门。建筑师以古希腊柱廊式城门为蓝本,设计了凯旋门式的城门。雕塑家又为其设计了青铜装饰雕像和大理石浮雕画,堡门顶端是一位背插双翅的胜利女神,手执饰有月桂花环的权杖。

上午还是晴天白日,一阵秋风过后,又是乌云密布。在德国国会大厦前等待参观时,一抹斜阳正透过乌云照在大厦圆形穹顶上,黑、红、金三色德国国旗在秋风中飘扬。

国会大厦,官方名称为“帝国国会大厦大会场”,位于首都柏林中心区蒂尔加藤区的一座建筑,体现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罗克式的多种建筑风格,是德国统一的象征。

1933年2月27日大厦失火,部分建筑被毁,失火原因不明。这就是史上所谓的“国会纵火案”,成为纳粹统治者迫害政界反对派人士、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借口。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德国籍奥地利裔政治风云人物,德国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兼种族灭绝政策的核心人物,在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发动了闪电战。随后,英法两国被迫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大悲剧。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据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柏林战役是欧洲战场的最后一个战役,1945年,百万红军兵临柏林城下,开始攻击柏林。4月30日下午2时半,红军战士把一面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抚摸国会大厦圆柱上已经修饰的弹孔,想起在希特勒的出生地奥地利布劳瑙一石碑上的标记:为了和平、自由、民主,法西斯永不再现,数百万人的死提醒着我们。

德国国会大厦现在不仅是联邦议会的所在地,其屋顶的穹形圆顶也是最受欢迎的游览胜地。大厦对外开放,周围和楼顶只有少量保安人员,不见军警,国会讨论时的旁观席也永远为观众敞开。我们参观时,议会没有会议,所以没能见到首相默克尔。国会大厦正门上刻着DEM DEUTSCHEN VOLKE铭文,可以直译成“为了德意志人民”,或“为德国人民服务”。 1884年,大厦的设计师就有刻上这个铭文的设想,徳皇威廉二世曾一再阻挠。这位皇帝对把“为德国人民服务”刻在头顶上还是有些转不过弯来。直到一战爆发后的1916年,他实在是有求于人民才无奈地妥协了。

柏林多阴雨天,难怪一些欧洲国家的旅行社打出“到我们这里晒太阳”的广告。此时又下起雨,国会大厦正门上刻着的DEM DEUTSCHEN VOLKE铭文,在风雨中已经度过一百多年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昨天的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的,一早太阳升起来了,风却特别大,刮得落叶四下飘散,天气变得冷飕飕的,似乎注定是要配合我们参观的心情。

寒风中,我们伫立在冰冷的柏林墙下,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在当时东德称之为“反法西斯防卫墙”,长约一百五十多公里,约三、四米高,是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将西柏林整个包围起来。

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二十八年的柏林墙倒塌,1990年两德重归统一。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段柏林墙是保留下来的一段,其他部分都已拆除,只在地面上以镶嵌石条、金属条作为柏林墙走向的标识。1991年,这段柏林墙被列为保护建筑。

东德隶属前苏联斯大林式的体制。1961年8月12日凌晨,两万多东德军队突然开到东西柏林边境,立刻开始修筑柏林墙的工程,一堵墙割离了本是同根的人民。从这天起,东德人开始用生命搏击柏林墙。在该墙建立后,有人采用跳楼、挖地道、游泳、自制潜水艇、热气球等方式翻越柏林墙,共有五千余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三千多人被逮捕,二百多人死亡。

一些逃离方式,让人含泪含笑。一对被困在东柏林的情人打起交通站的主意,交通站是靠栏杆来封锁交通,栏杆结实,撞不断,但是栏杆比较高,如果汽车足够矮,是可以从栏杆底下直接钻过去。说干就干,他俩趁警察不注意,开足马力,一下从栏杆下面钻到西柏林。在他们举行婚礼之际,悲愤的东德警察把栏杆下面装了无数垂直的铁条。

看过电影《飞越疯人院》吧,那只是比喻,不是真飞,而东德人却上演了名副其实的“飞越柏林墙”。一段时间,凡靠近柏林墙的高楼,都成了东德人“跳楼”场所。只要有东德人爬到楼上,表示出逃亡的意图,西柏林人就抬着床单被子蜂拥前来接应。逃亡者只要把握准方向一跃而下,就可以在空中逾越柏林墙,落到床单上。东德痛下决心,把靠近柏林墙的高楼全部夷为平地。

1989年11月9日,整个柏林墙开放了。那一时刻,两边的居民你拉我拽,攀上高墙,拥抱、欢呼、哭泣,眼泪和欢笑交织在一起,令全世界见证了德国人的痛苦,也分享了他们的欢乐。

一早拎着箱包上车,我们就要离开柏林了。临行前,导游安排我们最后参观两座教堂。一座是位于柏林电视塔背后的圣母教堂,柏林第二老的教堂,旁边花园有海神波塞冬雕塑和喷泉。另一座就是著名的柏林大教堂,不同于哥特教堂的尖屋顶,突出三个大圆顶,给人一种圆润丰盈的感觉。今天是周六,有幸看到两对情侣到教堂举办婚礼。说实话,德国新娘很漂亮,原想与新娘合个影或者简单拥抱一下,以表达来自古老东方的祝福,鉴于语言不通,担心引起新郎误会,影响两国人民传统友谊,遂作罢。

令我们激动的是从波塞冬到柏林大教堂,中间有一个不大的街边公园,耸立着马克思和恩格斯雕像。雕像是青铜制作,马克思端坐着,恩格斯站立其左侧,雕像后方是一面展示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的浮雕墙。可惜的是我们没有带鲜花过来,站在塑像前深深鞠一躬,表达我们的敬仰。公园外,施普雷河源远流长……

大巴车又一次启程,车轮滚滚,很快就把柏林甩在身后。

柏林,这个显得有些另类的城市,少见大都市的车水马龙、喧嚣繁华,虽有古老的建筑和街区,又不是动辄千年的古迹,虽有现代化的一面,又不失与大自然的亲近。她很生动,从战争疯狂,到战后创伤,到努力自愈,到涅槃重生,有一种打动人心、触动灵魂的深沉力量。

柏林,一座有故事的城,一座需要用心聆听、凝神思考的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