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猪她爸的头像

小猪她爸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4/18
分享

走出洞穴之后

当人类的祖先走出洞穴,学会构木为巢之后,住房就成为衣食住行中的一大生活要素。亘古以来,住房虽有发展演变,风风雨雨,但房子是用来住的这个道理始终没变。

一、由山洞到干栏式房屋

大约两万年前,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上,生活着一群“山顶洞人”。他们过着每日渔猎、天天烧烤的日子,唯一的缺陷是他们没有房子,只能栖身山洞里。走出洞穴,拥有一套房子,或许是他们几十代、几百代的目标追求。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万三千多年过去了。在距今七千多年的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一群“河姆渡人”临水而居,渔猎种植,还是天天烧烤,却实现了“山顶洞人”的目标追求。他们构木为巢,住在干栏式房屋里,虽然极其简陋,但毕竟是一套住房,而非山洞。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去过浙江余姚市,参观了“河姆渡人”文化遗址。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许多桩柱、立柱、梁、板等建筑木构件,柱子两端凸出的小方形称为榫,柱上凿出可将榫插入的方孔为卯。这种将两根木方连接起来的榫卯技术,后来成为木匠的基本功,老式家具都要“打榫”。

一个个出土的木构件,不管怎么看,都难以看出房子的模样。好在遗址的管理者,在展馆附近设计了一些复原的“住宅”,供游人体验,形象直观。几根粗大的木桩打入泥沼中,木桩之上铺上木板,木板上几根木桩支撑起“人”字型的屋顶,屋顶上铺着茅草。这就是“河姆渡人”的“房子”,粗陋简单,却能遮风避雨。

可以想见:清晨,“河姆渡人”手执石器走出茅屋,渔猎,耕作;傍晚,肩扛猎物归来,暮色中柴火正旺,映红茅屋。七千多年前,“河姆渡人”的聪明才智和建筑技术,诠释了房子的妙处,有房才有家,才会有归属感,住有所居,家有温馨。

二、安得广厦千万间

从上古到清朝末年,房屋建筑技术日臻完善,造房水平越来越高。在保持房子用来住的基础上,人们更加注重住得舒适,住得惬意:青砖翘檐,高宅深院,前堂后屋,坐北朝南。

仰仗着文明发展、技术进步,一座座豪宅呈现在神州大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成为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 。整个建筑占地巨大,“覆压三百余里”“高低冥迷,不知西东”。阿房宫再大,总体看还是用来住的,秦始皇家眷、伺从太多,三千佳丽不得三千间房子?然而,“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可惜了一套豪宅被毁掉了。这么大的房子,秦皇能不能住得过来暂且不议,但是太过惹眼,肯定不是好事。

其实,皇帝住的不能算是房子,应该称之为宫殿,当然最基本的功能仍然是用来居住的。抛开皇帝不论,民间比较惹眼的房子,大概应算拙政园了。王献臣是明朝的一个御史,不太清楚这是多大的官,反正蛮有钱,以大弘寺址拓建为拙政园。山水萦绕,茂树曲池,厅榭精美,一家人住在这样的庭院中,当然是其乐融融了。不承想,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豪赌输掉了拙政园,豪宅易主。几易其主后,最后成了园林景观。如今拙政园住房功能已经弱化了,赏景观园的作用更为突出。世事变迁,王献臣若九泉之下有知,一定后悔盖这么大的园子,不如多盖几间大瓦房,住着舒心即可。

自古以来,房屋土地都是稀缺资源,买房造屋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唐朝的房价估计也不低,一房难买,否则二十九岁就开始仕途的白居易,也不会在五十多岁才买到称心如意的宅院。他在《池上篇》中写道:“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十亩地大约为六千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终于改变“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的窘状。

大宋年间,房价也便宜不到哪去。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官俸微薄,生计艰难,自己造住房,取名“雪堂”。“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若干年后,苏轼被贬谪惠州,又在这里买地筑宅,取名“白鹤峰”,有房二十间。没料到,三个多月后,苏轼再次被贬,来到海南。在城南桄榔林买地建房,取名“桄榔庵”。这里条件极差,没有“雪堂”的惬意,也没有“白鹤峰”的宽敞,苏轼却安之若素,“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 然而,那年密州闹瘟疫,苏东坡出手就捐出五十两黄金,盖了好几所福利院,免费给百姓治病,他把房子盖在老百姓的心中。我倒是觉得,苏轼早就拥有一所无形的大房子,那里安放着诗人横溢的才华,还有博大的胸怀。

在房子问题上,最有志向的人,莫过于杜甫。住在茅屋里,风雨交加,秋夜屋漏,却心系天下读书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发自肺腑,才能扣人心弦,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达的淋漓尽致。如今某些担负着社会管理职能的人,其手中不缺资金、不缺物质、不缺技术,缺得恰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精神。

三、福利分房的窘迫

建国以后,房子进入一个福利时代。

所谓福利,就是房子无需买,统一由所在单位分配。厂矿企业、机关单位建好住房后,结合级别、工龄、年龄、居住人口、辈数,人数、有无住房等一系列条件分给员工居住,收取极低廉的租金。

虽然可以租房,但房子依然是稀有资源,房屋供给太少,住房条件极差。这个时期,没有房地产这个行业,没有开发商,负责盖房子的是建筑公司,房子绝对是用来住的,但问题是不够住。

不够住,只能挤着住。那时独门独户是极少数,轧(ga)对面房最常见。两户人家的卧室门对门,共用一个灶间,很不方便。经年累月,难免磕磕碰碰,对面房之间打架、闹意见比较常见。为了避免矛盾,有的人家经过协商,砌一道墙壁,把灶间隔开,一户走前门,另一户得走后门。我家邻居轧对面房,年轻夫妇为了与对门分开,选择了走后门,从后门走要经过一个旱厕,每日掩鼻出行,即便这样也毅然分开。

不轧(ga)对面房的,自家人也是挤着住。孩子们小的时候,一家人挤在一铺炕上,尚说得过去。但是,随着孩子长大,就非常不方便,也住不下了。这时,盖小房应运而生。窗前屋后,只要有地方,能盖一间算一间。我的一个发小,家有一间屋子,兄弟俩人长成小伙子了,那间屋子就容不下了,只好在窗外盖一间小房。家里请来两个泥瓦匠,我们这帮发小当小工,两天的工夫小房盖成,哥俩有了新的安身之处。

没房,无法结婚,再纯真的爱情有时也要臣服于现实;没房,即使结婚,也难言幸福。一家人蜗居在一起,两口子想要个孩子都费劲。乘着夜色,跑到公园亲热,兜里揣着结婚证,碰上民兵、警察时,能说清楚是两口子要孩子,传宗接代,而不是耍流氓。

这样的苦情戏,在过去的日子里一抓一大把,过来人一说就一堆。这样的苦情戏,足以证明房子的本质就是住的,没房子就没有住的地方,心胸再宽广,心里也不会太敞亮。

四、不甘做“房奴”

改革开放以后,有了房地产开发商,拆迁一度成为城市的主旋律。红砖墙上写一个大大的“拆”字,用不了多久,这里就是一片高楼,老屋旧宅日渐稀少,商品房取代福利房。

商品房,顾名思义,就是需要花钱来买,不买不得。我家那片红砖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拆迁的,返还原面积再加上点钱,搬入六十平方米的新居。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水电煤气都是自家的,坐便取代旱厕,暖气取代煤炉,生活便利舒适。那个时期,房地产开发商以实际行动诠释一个简单的道理:房子不是简单用来住的,而是可以住得更好、更宽敞、更舒适。

人们似乎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尽管花费不小,还得从银行贷款,一个不小心就成了“房奴”,但总体看属于痛并快乐着。破旧不堪的老区换成功能齐全的新区,小屋子换成大房间,虽说不如白居易、苏轼那样有屋有庭院,但房子质量、使用功能要比他二位好多了。从城市观瞻来看,老屋旧宅大拆迁以后,城市景观、卫生状况大为改观,旱厕没了,苍蝇少了,小房没了,耗子少了,水泡没了,蚊子少了……

买房成为一种常态,买房人越来越多,加上种种“你懂的”原因,房价也越来越高。即便这样,人们买房的热情丝毫不减。我的一位女同事,家在鞍山,找的恋人家在沈阳。俩人结婚在大连买了一套住房,结婚有了孩子后,孩子姥姥又在大连买了一套房子居住,帮着带孩子。她的小孩子现在十多岁,那天我见到她后,忽然想这个小女孩身价不菲呀。若干年后,她将继承四套住房,沈阳一套,鞍山一套,大连两套。房子还是用来住的吗?即便住,住得过来吗?

高房价给一些人带来了炒作空间,“炒房”这一投机行为改变了房子是用来住的性质,人们忽然发现“一觉醒来买不起房了”。

五、回归房住不炒的本源

我们的祖先走出洞穴之后,上下五千年,房子都是用来住的。一通“炒房”打乱亘古以来的道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丛生: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租金、哄抬房价、霸王条款、价格欺诈……买房解决住的问题,成了老百姓眼前一道难以跨越的坎。

是坎就要推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十九大报告中的政策宣示,点亮了无数人的安居梦。铁拳治乱,落实“房住不炒”的定位,住房,住房,用来住的房子,亘古未变。

祈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