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猪她爸的头像

小猪她爸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02
分享

开车在路上

多年以前,开车是个职业,名曰“司机”。如今,开车是一项基本生活技能,人人都是司机,个个都会驾车出行。无论上班下班,还是外出行旅,俊男靓女,老少爷们,小墨镜一戴,一脚油门,驾驶着汽车疾驰而去,颇有追风逐日的快意,似乎都可以驾驶自己的人生了。

既然说到开车那点事,就得从学车说起。我是十多年前开始学车的。当时,机关要给处级部门配备公务车,我是处长,“觉知此事要躬行”。不为别的,只是不想让人家看见一个处长外出公务居然有“司机”开车,不想摆这个谱,端这个架子。另外“司机”都是处里的同事,他开车送我,必定耽误工作,受损失的是处里的工作,责任当然在我。分析利弊后,便挑选一家驾校,报名参加学车。当时学的是手动挡,那会自动挡的车已经面世,但非常稀有。

顺利通过“科目一”的交通法规考试,进入“科目二”学习阶段,开始面对驾校提供的教练车,一辆“桑塔纳”轿车。真的面对一辆钢铁家伙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忐忑:这就要驾驶汽车了?

小时候,我有一辆上弦就跑的玩具车,每天玩得不亦乐乎,却从未想过长大后会开汽车。驾驶汽车飞驰而过,在我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始终都不是一个梦,不敢做这样的梦。如今不敢做的梦,竟然要成真了,变得触手可及了。有时觉得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极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面对汽车时代的到来,不管心理上是否准备妥当,都要面对一个新时代、新生活,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着,急促着、踉跄着,在眼花缭乱中驾车前行,奔着锦绣前程驶去。

那天,赶到驾校,围着“桑塔纳”听教练提出各种要求和讲解,然后和其他学员分别上车体验一把,围着驾校附近转一圈。虽然手忙脚乱,但兴奋异常,毕竟把这个钢铁家伙挪动了好几百米。兴奋之余,感觉教练提供的这辆车太破旧了,心里嘀咕,这车若是上道行驶,能否顺利达到目的地都是个疑问。果然,又一次来驾校学车时,只见学员,不见教练和车。一打听才知道,教练修车去了,原因是一位女学员挂档时,竟然把档杆扯下来了。

尽管是台老爷车,学车步骤一步不差,很快开始“科目三”的学习。只要有时间,工作放得下,就跑到驾校,勤学苦练,什么百米加减档、侧方位停车等等。这中间也有令人恼火的学习和练习,比如所谓“压饼子”,就是路面上设置九个“坑”,需要驾车避开这些“坑”。每次练车,我都忿忿地说,哪个脑残要把路修成这样?还有一个所谓“单边桥”,就是用一侧两个车轮斜着车通过这“桥”。我问教练,如果这“桥”是被洪水冲成这样的,干嘛要冒险通过?不管喜欢不喜欢,合理不合理,科学不科学,反正我都一次性过关。和我一个学习班的一位女士,所有科目都考了两遍,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强化驾驶水平。还好她考的是驾照不是生活,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能重来的,比如错过的人,错过的美好。

在完成路考之后不久,我收到交警部门邮寄来的驾驶证。看着墨绿色的驾照,多少有点心潮澎湃,踌躇满志,过去想都不会想的事情,如今变成现实。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回我丰满了,可以驾驶汽车了,体验速度带来的激情。这种心情,今天的年轻人未必能体会到,他们会觉得车子、房子这不都是生活必须的吗?而我们这些从物质匮乏年代走过来的人,却深知今昔对比的巨大反差,也是因为过去太穷,给点阳光就灿烂,况且这普照的阳光。

踌躇之间,一纸任命书下来,我担任了副局级职务。按照当时的规定,给我配备了公车,有专职司机开车。我默默地把崭新的驾驶证锁进抽屉里,每日坐车上下班,看着别人开车。很多时候,理想和现实由不得自己做主,从丰满回归骨感,恰好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酸甜苦辣咸样样都得有。这车看来一时半会开不上了,好在我有驾照,可以让理想先飞一会儿。

在我的理想还飞着的时候,妻子率先驾驶汽车出行了。妻子所在公司为方便工作,给她配备了一辆小汽车,没司机只能自己开。

时间久了,妻子就成了老司机。所以,当我们家准备购买汽车的时候,我就靠边站了,全权交由妻子斟酌。妻子平时对机械、家电一窍不通,甚至连吸尘器都操控不好,这时却显示了一个老司机对车的懂行。什么轴距、自重、动力、油耗,什么德系、日系车,说起来头头是道。比较来比较去,最终提回一辆当时刚下线的“明锐”汽车。灰色,铮亮,不高端不奢华,却是属于自己的私家车。清晨,一脚油门绝尘而去,城市变小了,时间变短了。过去在欧美影视作品中驾自家车很拉风的镜头,如今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成为一种常态,今非昔比,好日子更上一层楼。

在我的印象中,周围的人最早拥有私家车的是邻居李伟大哥。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不知从哪淘来一辆英国产的二手小汽车。虽说是私家车,其实应当算作赚钱工具,他用来搞出租车运营,成为大连市最早的出租车司机。天刚亮的时候,大哥发动汽车准备出发,“轰隆隆”的声音总是把我吵醒,以为窗外开来一辆坦克。那辆车的车况太差,李伟大哥动不动就得修车。为了方便修车,他在窗外挖了一条地沟,平时盖着木板,需要修车时,人就转钻进地沟里。

虽然是一辆“老爷车”,但在那个以自行车为代步工具的年代,还是令人羡慕不已,“轰隆隆”开出开回的车也是车。女儿出生时,李伟大哥放下生意,开车到医院接我们一家三口回家。这是我们全家第一次坐小汽车,也是第一次“打车”,还是免费的。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得我们物质生活充盈,估计李伟大哥早就告别了“老爷车”,我们也拥有了私家车,体会到了汽车带来的效率和便捷,追赶时代潮流的车轮正在加速前进。

忽然又一日,实行车改,取消了公务车。这个时候,离我拿到驾照已经过去七八年了,这期间没摸过方向盘,不大敢开车上道,每天由妻子驾车顺道送我上下班。不过,我也没闲着,早上利用妻子出门前打扮的时间,把车从停车位上倒出来,晚上下班到家时,负责把车停到车位上。

久而久之,我开倒车的水平一流。想起小时候,常常见诸报端的一句话“开历史倒车的人没有好下场”,不禁莞尔。我们赶上了一个国运蒸腾日上的时代,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前,没人会寻思开“历史倒车”,唯有勇往直前。

妻子出差半个月,车子扔在我单位院里,没车可坐了。这种情形下,我不得不在开倒车的基础上,开始学着往前开了。

先是开车在单位院子里转悠几圈,然后规划好路线,一脚油门行驶到马路上。车子坐在屁股下,慢悠悠的行驶着,熟悉的城市街道,不熟悉的视角。有人摁喇叭了,我知道这是嫌我开得慢,但我不急,大路朝天你我各走半边。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动挡车开起来太简单了。学车时开手动挡车,左脚踩离合,左手扶方向盘,右手一档档地挂档,右脚加油,右脚刹车,可以说是手忙脚乱,现在一只右脚全搞定。就这样,在一个不经意的下午,我成了司机,驾驶汽车穿街越巷,平平淡淡中实现了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梦想。自此以后,我便自己驾驶汽车上班下班,跑东跑西。这个时候,感觉回家的路轻盈得像一阵风;远方不再遥不可及,多远的路都在脚下,山山水水仿佛都近在咫尺。

开车的人多了,大街小巷见证的与车有关的故事越来越多。有助人为乐的,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去年底,不小心把手割伤了,家中无人,有车我开不了。幸亏邻居小伙子出手相助,我担心血流到他车上,让他开我的车,他却毫不在乎用自己的车一脚油门把我送到医院。那天天气极度寒冷,我心里却是暖暖的。

路上也有莫名其妙的,说也说不清楚的故事。前两天正在码字,接个电话,一女声开口就说,你把我的车撞了,我立即丈二和尚了。原来她车停在我左侧,早晨发现其右侧保险杠有剐蹭痕迹,恰好我车左侧保险杠也有剐蹭痕迹,便认定是我干的。其实,我那点剐蹭是早些时候在一写字楼停车场被刮的,到现在也没找到肇事的主。我心平气和地跟她解释,我是右转出车的,不可能挂到左边车辆。这车与车就像人与人一样,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摩擦,放平和心态,转眼烟消云散。

路上还有许多悲催的故事,令人伤心叹息。去年,我的一位同事因醉驾被判拘役,按照公务员有关要求和党章规定,他被开出公职和党籍。我作为党组成员,在讨论开除其党籍时,真的是痛心疾首。五十多岁的人了,打拼了一辈子,在关键时候掉链子,一下子变得一无所有,令人扼腕叹息。怨恨车子?车是无辜的,人才是有责的。人不能自律的时候,车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

在机关院内,看见同事小佟正在停车,一脸疑惑地问他,你不是开着一辆红色的车吗?怎么变成白色轿车了?小佟说,送孩子上学,这事那事的,忙乎不开,把红车给老婆开了,又买了一辆。我笑,一家三口两辆车,看来汽车真的是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经济实现了伟大跨越,老百姓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汽车不可阻挡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虽然有苦痛悲哀暗藏期间,但人们还是满怀信心地驾驶着汽车追逐愈发美好的生活。车轮滚滚,载着我们迈入新时代,生活日新月异,未来更加可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