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老爷庙庙会
农历五月十三,自古以来是代县城内祭祀关帝庙会。由本县族居归绥一带商号摊款举办。祈祷庇佑商族往来平安,生意兴隆。后来便寓意是关老爷磨刀祈雨的日子,传说“小旱不过五月十三,大旱不过五月二十六 五月二十三日为分龙兵”。如今的五月十三已是老爷庙一年一度盛大的庙会。庙会以其独特的传统氛围,承载了求雨祈福、唱大戏等诸多民俗活动,成为家乡人民心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盛事。由于受疫情影响,庙会已沉寂三年有余,而今年的庙会终于如期而至,我亦怀揣着满腔热情,回到了久违的故土——代县城西南街村。
西南街村,这片古老而充满韵味的土地,是生我养育我的地方,22岁那年考得大学后我才离开。我村、我老家----西南街村,她孕育了众多历史遗迹,有老爷庙、文庙、药王庙等。老爷庙(武庙)与文庙并肩而立,两座庙宇古色古香,相距不过咫尺之遥。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沉扑面而来,让人心生敬畏。
据史料记载:武庙,亦称大关老爷庙,位于代县城内西南街,与代州文庙相邻。元天历二年1329建,庙内祀关羽。民国三年(1914)改为关岳庙。武庙占地八千平方米,是一处两进四合院落式的古老建筑群。庙坐西向东,门前有牌坊5楹,中书:“壮穆忠武”四字。
武庙里的正殿曾是代县最早也是唯一的庑殿顶建筑。这座大殿后来经过明、清、民国数次落架大修,仍然具有金元风格。起初,武庙称大官老爷庙,只供奉关羽。到了民国三年(1914)才改为关岳庙,一并供奉岳飞。2003年,代县成立民间修缮委员会,重建飏圣楼、忠武牌坊、钟鼓楼和南北战功房。其中飏圣楼一面朝外是山门,另一面对着正殿,楼分为两层,一层低矮立有战马和牵马官塑像,二层为戏台。正殿建于一座砖砌台基上,基长21.7米、宽14.3米、高1.5米。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上覆灰色布瓦,每条垂脊上有六个脊兽。正殿的前面建有神棚,当中悬有“天日同昭”横匾,系明崇祯年间代州籍兵部尚书孙传庭所题,南北两侧尚有"万世人极"和"人伦之至"匾。
从老爷庙再向南便是文庙。代县文庙创建于唐代,是华北已存最大的州文庙。该庙共有三重院落,前院主要建筑有棂星门、戟门、泮池等。中院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内有祭祀孔子的大成殿,金碧辉煌,布局疏朗,大成殿两侧的房舍,原本是学生读书的地方。后院则是祭祀历代儒学高人的地方。每年春秋两季,州里学生来文庙读书,都必须到这里祭奠,以表示他们对先圣的崇仰。现如今已是每年高考学生即家长前往祈祷许愿的圣地。
当我赶到代县城内,东西和南北大街人头攒动、车水马龙,感觉比平时要人多车多,热闹许多。我不得不下车步行回村,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缓缓地走在老爷庙街,听着人们的嘈杂声、做买卖的吆喝声、锣鼓声、、、、、、老爷庙前,香火鼎盛,祈福声不绝于耳。人们手持香烛,虔诚地跪拜在关老爷的神像前,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吉祥。那缭绕的香火与虔诚的祈愿,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信仰与希望的画面。
除了祈福与逛街,庙会上的大戏亦是人们翘首以盼的重头戏。今年的大戏虽无豪华阵容,但演员们的精湛演技与真挚情感却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他们身着华美的戏服,唱念做打样样精通,将经典剧目演绎得淋漓尽致。观众们围坐在戏台前,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而或喜或悲,沉浸在戏曲的世界中。
我虽有心前往庙内好好参观一下,寻找和回忆一下小时候的过往。但由于几年没有回来了,便遇到几位发小、同学及村友,拉呱起来没完没了,一直聊到戏散了、人也少了,才招呼吃饭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能够回到家乡参与庙会活动,感受那份淳朴与真挚,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我深深祈福家乡的父老乡亲平安吉祥、幸福安康!
2024年6月19日星期三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