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咸济,李咸济,李志强,在鄱湖文苑,在浔城,不认识的人可能不多,想认识,担心认识的人也真有。认识他的人说他文章写得好,就像他走在路上一样,有一种睥睨、鹤立之感,似一股涓涓清澈的溪流。
不认识他的人,想认识他的人,担心认识他的人,又觉得他眼中的好,这个好真难,就是咸济讲的:"你对我好,我不一定对你好,要你也好才好"。初听起来,这话觉得不适应,挺绕口,甚至有点怪,和还有点刺耳的感觉。
我与咸济是在中馆镇读高中时的同学,后来他从军,我继续读书。记得他自己的文章里也曾写到,他对理科兴趣不是太大。记得读高一的时候,数学于老师下晚自习,刚开始的时候,咸济的数学书是翻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页位置,直到下晚自习,还是第一页,原封未动。我想从高中的那个时候起,咸济的脑子里就可能有偏爱文学的种子,在悄悄地萌芽,在挪动,在显现。
后来再认识,是他从部队转业,在乡里从政担任政法干部,我则从教担任教导主任,再后来认识他,他成了作家。在狮山中学发行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月落乌啼》时,我代表单位参加了发行仪式,有幸阅读了他的散文处女集。
当时感觉就是书里面的文章,就是生活中的事,身边发生的事,平凡得很。比如写他很早开办写作班,学生家长送他好茶叶喝,还有理发店里的一声吼,和自己流鼻血等文章。心想原来咸济就是这样写文章的,也只不过如此,平淡得很,这样的文章我也能写,那时可是没有半点儿想写的念头。
这是我对作家咸济的第一本书的真实印记,后来我也进城了,他的第二本书《咸济酒话》也面世了。这本书真的令我心灵震动不小,就是以前看了他第一本书,想写而没有写的念头,现在看了作家咸济的第二本书,自己好想写点文字之类的,就是写不出来,满脑子的素材,就是不能象咸济一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和当时读他第一本书时,文章容易写的感觉完全相反。
记得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咸济,谈到了写文章的事,他当时说我是"心茫",应该是静不下心来的意思。直至后来他打电话给我,说兄弟我的第三本书《咸济文章》已经出版,存量不多,再送我一本的时候,我去了他所在的静谷书院,和他第二次谈写作。后来我把和他当时在一起的谈话,用了一段文字写了出来,微信发了过去。他立刻从写作的角度,用语音耐心、细致地做了点评,而且是从观察天和地作为切入点,这次他没有再说我"心茫"。
他的第三本书,我认真拜读了几遍文章,第一感觉就是他现在真的到了一定的层次,他的文字,他的语言艺术,他的表现手法,以及他驾驭文字的能力,和掌控谋篇布局的手法,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特别是散文,真有一种内在的美,相比于第一、二本书是一次质的飞跃。一位成熟的、丰满的作家《咸济文章》,优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由于疫情的缘源,闲散时间多了,我在外面的网站陆陆续续写了三年多文字,有很多文章、故事小说、杂论前面刚刚写完,后面有人就一字不漏地改成他的文章,在其它网站发表,我也曾写过千万展现量,过百万阅读量的文章。
今年五月份,还是六月份,我重新注册了都城在线,特别是从暑假七、八月份开始,间或也投送文章,其间得到了鄱阳文苑总版主对我这位鄱湖文苑新人的倾情鼓励,他精美的插图,热情的评文,还有在线许多不认识的文坛前辈的精彩点评,像网名南洋后裔、网名在线巡检、网名弓箭手、网名六星、网名五星、网名四星会员、网名都城婷婷等,和今日都城日报,徐何平编辑对我文章的不断刊用,一路走过来,倍感创作路上真诚的鼓励,和创作兴趣的极大提高。
第三次和作家李咸济就我写的《一中那棵桂花树》的文章,又谈到了写作。他就文中我写的:一、女生摘桂花,用瓶子盛水,装好放在老师的讲台;二、晚上睡觉,寝室里的木板通铺上,睡上一长排的;三、还有用三线勾,在水井中捞饭盒、打水桶等。文中写的八十年代初,散文的三个点,他从文学角度做了专业的、精彩的点评。这回他再也没有讲我"心茫",只是一味地鼓励叫我去写,叫我去投稿,还讲要多读书。
尽管大学期间,图书馆里的中外名著,都翻读了个遍,叫我再读书却总是没有错的,书是创作力量的源泉。我想这是一位同学、同乡、兄弟加作家对我莫大的鼓励,和鞭策。其间他还讲了一句话,真正值得深思,就是守志兄弟,"你对我好,我不一定对你好,要你也好才好"地挺绕口的话。当初听起来感觉挺感冒的,觉得真有点不是味道。事实上这是咸济作为一位真正作家的内心独白,是在用心,用文字对他的昔日同窗的肺腑之言,包括他的朋友,这是他践行的为人为文的准则和底线,他光明磊落,又文人坦荡荡。
尽管我在外面的网站有许多粉丝,铁粉,但是在都城在线,近二、三个月以来,我也至多只是一个老新人。有人会讲,你写作家李咸济吗?或者有人还会讲闲话的!这我有自知之明,和为人之底线,也是我自称能与作家咸济走得近的,有些许共性。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和我同住一小区,同一单元的楼上,有个我曾经的顶头上司,十多年了,直到他退休,顶头上司的门槛有多高,我都没有看见过。至多是平时楼道地偶尔遇见,彼此都点个头,要彼此都点个头,才算打了个招呼。
现在这个时候的我,只要一遇到事情,或者是一个灵光再现,只要在脑袋里反复转悠几下,等静下来坐下来后,一、二个小时,就能把一、二千字的文字捆绑在一起来,做成文章,这和第一次看到作家李咸济的文章容易,却没有写的念头,和第二次想写,却茫无头绪又写不出来,直至"心茫"真有天壤之别。
一直以来,这咸济,咸济的,兄弟加师长的老在脑袋里转悠,不写出来不痛快!特别是他那一句,"你对我好,我不一定对你好,要你也好才好"的话,仔细品读咀嚼起来,真是意味深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两个人的品行都好才好交往。这和流传千百年的,做人交友要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写在最后,文中前面提到的茶叶,是早前作家咸济开办作文班,家长客气;理发店里一声吼,也是早前作家咸济在理发店等理发时,看到有人想非礼理发女,就大声斥责;还有流鼻血,是作家咸济自己曾突然流鼻血,在当地医院止不住,被送往浔城医院抢救,过得生死鬼门关;心茫应该是难以静下心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