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文字边上行走的头像

在文字边上行走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2/03
分享

杂谈:都城的正月初八

"八"向来是个好数字,不但谐音"发"字,而且三个数连在一起"八八八",更是寓意吉祥"发发发",就象有的人车牌号888,手机尾号888,更是惹眼靓丽,令人羡慕不已。

以前老家人做喜事,请人择吉日吉时,总是拼着命儿往含有"八"的日子凑,先看初八,不行就十八,还有二十八,再不行就往下一个月含"八"的日子延后,善良美好的希望都在一个"八"字。

"八"在我的印记之中,一直具有吉祥如意的内涵。直到有一天,在办公室里和一位来坐的同事聊天时,这位传统文化的公子哥占先生,他的父亲是都城教育界的名人,他就讲到"八"这个数不是首选吉祥:比如人家选房,特别是外国人就不是时行"八",而是作行"七"这个数字。不过当时并没有讲是那个外国,反正不是咱中国。他还特意讲到"七上八下"这句中国成语:"七"是好数字,"七上"有向上之意,升职加薪;而"八"则是向下,"八下"则下来的意思,寓意降职减薪。

记得当时听到占先生一番宏论过后,我真的重塑了自己对数字"八"的三观,颠覆了我以前的认知,外国人还真是奇妙"厉害",不时行"八"却弄个"七"来宠,貌似讲得很有道理,还弄了咱们中国老祖宗的一个成语:"七上八下"来佐证,真是"奇妙"极了。

我想以后选车牌号、房号什么的,不再冲着"八"字去选,而是冲着"七"字去选,有多少人都梦寐以求地想上,想再上一个台阶,就选带"七"的能上,岂不美哉!

这是第一次,有了对"八"这个字,一直以来寓意吉祥的颠覆性的认知,不过我的骨子深处还是尊崇老祖宗的"八"字,而不是外国人所崇尚的"七"字。

十多年前,乡下有位亲戚进城了,刚好赶上初八日上了班,我有事去都城出差,顺便去拜个年。感觉这一日街上冷清清的,连行人都很少,去了亲戚家,没有了往常的热情,特别是女主人冷冷的,有种想逐客的味道,我连饭都顾不上吃,不尴不尬地坐了一下就走了。

直到后来我自己也来到了都城上班,才知道初八这样一个好日子,却被好生生的都城人不用于红喜事,而是都城城区的老住户用于拜大年,也叫拜新年。这拜大(新)年,也就是和我老家乡下,正月初一日下午一样,专门用于给去年逝去的人去祭拜。

原来都城正月初八日这一天的人们,不管是老住户,还是新进城的,都一律随乡入俗,不走亲访友,不接电话,大多数都是关在自己家里自娱自乐。万一有事上街,见着熟人都不打招呼,彼此心里明白,一定不能讲:"新年好"之类的祝福语,人家都忌讳。这一日是专门用于给去年逝去的人的,用于给他们祭拜,拜大(新)年的日子。

后来还知道都城城郊和周边乡镇,也有和我老家一样,正月初一日下午拜新(大)年的;也有和都城一样,正月初八日拜大年的。这真应验了这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于都城的习俗,想想真的好可惜,一个初八这样的好日子,居然给逝去的人先来享用,却不能用于红喜事;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又是对逝者的一种无比尊重,一种无限的怀念和追思,也合乎风俗民情。

不管怎样,我还是认可老家的初"八"这个日子好:诸如小孩洗三,满月,周岁,女儿出嫁,儿子结婚,上梁进屋乔迁,老人做寿等等等,都会选这个日子,甚至是年轻人出门挣钱,也会选这个初"八"而发的日子。

其实这都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种习俗文化,一方一俗,"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大概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于"八"同时也是人们一种潜意识的心理认同,有的已经根深蒂固,有的也会随着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而有所改变和更加先进现代化。

总之一句话,"八"本身并不代表什么,包括正月初八也是如此,它只不过是一个符号。你在意"八"也好,你随乡入俗也好;甚至是你不在意"八",不随乡入俗也行;甚至于能与时俱进,能移风易俗更好。

这更多的只是一种自身的心理层面的认同和想法,事实上与数字是几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至多是一种习俗的延续,对美好愿望的一种寄托和希望,说到底就只是一种心理作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