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清明时节今又至,慈父轻言碎说今犹在。父亲走了八个年头,虽然时间过得飞快,我心中对父亲的思念却是漫长的,历久弥新,时间越快,思念之情也越深越浓。
小时候在老家,每年到清明的时候,父亲都会用自制的竹杆鱼鞭,去奖家塘钓上一对小鲫鱼,用香油煎好,不放盐;还要煎一大块豆腐,同样不放盐;搽熟两个鸡蛋,一块红烧肉;母亲还要用葱做馅,包上四个小圆米粑,粑馅也不能放咸的熏肉,只能放新鲜猪肉;还有一大块熟的薯粉。这鱼,豆腐,鸡蛋,肉,米粑,薯粉等都是清明祭祖要用的供品。父亲还会准备香和裁好的表线纸,长方形的,一张张呈三角形折好,这就是祭祀祖人用的冥钱,折叠成三角形的表线纸。还有鞭炮。以前是用雷公炮竹,圆圆的小圆柱形,一点火放起来,十里八村的都听到响声;现在都习惯性放鞭炮,甚至是烟花。
父亲讲用来祭祀的圆米粑,不能用大蒜做馅,不能用熏肉,咸肉,寓意,其实是蒜谐音后代会出傻子,熏肉咸的会坏噪子,后代会出哑巴,葱粑后代会聪明;父亲还讲鸡蛋要用香油煎好,"煎蛋煎子",祖人会保佑后代出类拔萃成为尖子。这些其实都是汉字的谐音,人们在对祖人祭祀的同时,借此表达善意的美好愿望。
父亲在折一张张表线纸的时候,我有时候会帮忙折,折着折着,我就会图快省事把好几张裁好的表线纸叠在一起折。父亲就会把我折过的重新拆开,一张张再折过,还会讲:"叫狗不如自己走。"这是方言,意思我没有做好,还是要父亲他自己从头来把我折叠的表线纸折过。
这些供品香纸准备好了,父亲会把它放入一个手提托盆里,然后用一张铁锄把手提盆拗在肩膀上去祭祖。祖人坟头上的草之类的,父亲会用锄头整理好,还会对我讲:祖人的坟周围平时不能动土,只能在清明日的前后三天,否则不吉利。在坟上还要摆放一张张长表线纸,父亲说是给祖人的房子拿漏,春季雨水多。
这是在老家乡下时候的清明。后来父亲也来到了城里生活,每年还没有到清明节的时候,父亲就会提前唠叨,嘱咐我要准备下乡去祭祖。我也学会了煎鱼,煎豆腐,搽(煮)鸡蛋(煎鸡蛋),肉,熟著粉这些做供品,也会准备表线纸,香,鞭炮去祭祖。现在还有专门用来祭祀的花,花兰,冥币等。
我也和父亲想的一样,总是搽熟鸡蛋,不去谐音想煎蛋,煎鸡蛋,想后代出尖子,只想下一代能平平安安,做个普通人就好,不一定非要出个尖子。事实上这也由不得你去想,出不出尖子和煎蛋,煎子,搽蛋祭祀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有后人祭祀准备得这些供品,祖人也是吃不上的。"人死如灯灭",只不过是今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一种祭祀文化的继承。你去祭祀了:一方面说明后继有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都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延续过来的;另一方面能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终归要回归大自然,对生命有敬畏之心,不忘祖辈的恩德。
今天是四月1日,还有三天就是清明节。自2016年至今,父亲已经走了八个年头,今年的四月5日是父亲走后的第八个清明。在父亲走后的这八个清明日,没有了父亲的唠叨,没有了父亲总担心我不去下乡祭祖的轻言碎说,但是父亲的唠叨,父亲的轻言碎说却一直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教导着我,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年清明,我都和小时候一样,父亲生前一样,会早早地去电影院旁的街心花园附近,买上一对大小一样的新鲜鲫鱼,用香油煎好,还有鸡蛋,圆米葱粑,肉,豆腐,薯粉,香,表线纸,鞭炮等去祭祖。
清明是一种传统祭祀文化的延续,是一种感恩文化,是一种追思文化,是一方习俗文化。清明祭祖,祭父这不是迷信,是今人对自家祖人的一种怀念方式。
父亲走了,于我是一件永远难以忘怀而又痛苦的事。父亲人虽然走了,但是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的言传身教,父亲的勤劳善良,父亲的轻言碎说却一直在我的心中,一直激励着我去努力工作,去积极面对生活。父亲永远是我心中难以逾越的那座大山;父亲的高大,伟岸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值此父亲走后的第八个清明,谨以此文献给可亲可敬的父亲,祈祷父亲在天堂安好!福佑母亲身体健康,福佑我们兄弟姊妹一帆风顺!
附:搽是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