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有两个半圣人的说法。两个半圣人:一个圣人是孔子,读书人都知道,用妇孺皆知来形容不为过;另一个圣人是创造阳明学说的,被后人整理,流传甚广的,"心学"的王守仁;还有半个圣人是给近代曾国藩的。
最开始知道曾国藩这个人,是从书上看到发生在鄱阳湖,曾国藩的湘军和太平天国的战事上。曾国藩被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所败,形势危急之际,这位湘军主帅被天国冀王,逼得几次三番想要跳湖自杀的故事。不过这是真跳,还是假跳,做做样子,想借此来提振军心士气,这些曾大帅内心的真实想法,我就不得而知。这是对军事上的曾国藩了解,
再就是曾国藩读书的性。大多数人都讲曾国藩不是个天才,甚至用"饨拙"来形容他。有一个故事讲,他有一天晚上在背一篇文章,一直到天将放亮都还没有背熟。这时躲在他家里的一个小偷竟然憋不住了,从床底下钻了出来,居然把这篇文章从头到尾,一口气就给背完了。你曾国藩背一晚上都没有背好的文章,这个小偷听都听熟了。后人都用这个故事,还是笑话来证明曾国藩的本性"钝挫",非天才。
天才拋一边去,这至少间接证明了曾国藩治学上的勤奋,还有非凡成就的取得不易。事实上不一定是证明曾国藩的非天才,也许是小偷太聪明,小偷是个天才也末可知,而曾国藩靠的是勤奋,勤能补拙,有一种坚持不懈,常人难以及企的精神,这才是事实。
面对一路北上,曾定都金陵,剑指京师的洪秀全太平军,危及清廷大夏将倾之际,一介书生曾国藩,临危受皇命,白手起家,手无寸铁,又无实权情况之下,创建曾家军,历尽万般艰辛,直捣太平天国定都金陵。在清廷以举国之力奈何洪秀全不得已境况之下,居然屡败屡战打败了太平军,不可不可谓曾为军事之大才。
历史没有假设。如果太平军不出现洪杨内讧,冀王又不出走,后期不贪图享乐,腐败,清廷灭亡在洪秀全创造的太平军手里,应该是时间长短问题。不过千不该,万不该,"既生瑜,又生亮",出了个洪秀全,又来了个曾国藩,这才是洪秀全真正的悲哀。对于这段历史,曾国藩究竟是阻碍了历史发展,还是推进了历史进程,还是被历史所选择,成为大清中兴之臣,直至后来被诟病,我看还是留给史学家去研究。让史学家们,从当时历史背景去分析,结合当时大的环境,大的气候去评说,应该是更加准确。
纵观曾国藩一生,他治学上的严谨勤奋,留传下来的家风,家训,应该是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丰盛而且可以学习,可以去借鉴的精神食粮不少,都是文化之中的精华;还有他任事上的清廉自律,尤其是两江总督任上,对吏治整顿,不可谓之不是治世之能臣,少有的,能出其佑之人,可谓凤毛麟角;还有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以及择婿嫁女之琐事,都是非凡人之举。定位他为半个圣人,似乎不亚于五百年才出一个圣人的王守仁。
从曾国藩鄱阳湖兵败想投水起,到屡战屡败,至屡败屡战,直至夜读性本"饨拙"被小贼所不忿始,以及功成名就,出任两江总督,一路凯歌,一路辉煌的史实,我都有所了解。
个人以为曾国藩一生之中唯一的短!应该是在后来调任直隶总督天津任上,对天津教堂事变的处置,失却了本心,没有把垂垂老矣、风雨飘摇的脊梁挺直起来。但是他当时面对的,置身之境的一方是千疮百孔的清大夏将倾,非一己之力能挽狂澜于既倒;另一方面又是外夷的虎视眈眈,狼群环顾,处置稍有不慎,乱了方寸,将会陷入万劫不复。这次事件也是他一生的痛,也是他唯一难以抹去的污点,也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看过曾国藩的传记,读过他的很多故事,书籍,而且不止一本、一人之所写,包括他自己的,感受非浅!这一文是有感于《散记:游石钟山》而作。因为在这篇游记中,写到石钟山上"上谕亭"的时候,特别写到刻在"上谕亭"周边,曾国藩的石碑家训,箴言"居官以不要钱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等,发在当地媒体,有评论者居然直接把"曾国藩和历史上的秦桧等"混为一谈,并在评论区展开了激烈讨论,个人认为这样定位曾国藩确有不妥之处。
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我认为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辩证地分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历史地去看历史人物才更恰当些。在这方面,特别是历史层面,我是个门外汉,不知一二,还是让史学家去评说,应该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