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文字边上行走的头像

在文字边上行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26
分享

陪客斋公的那些事

斋公陪客的那些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一题记

前几天,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位好友写的微语,大概意思是她看到天津的秋,醉成了一壶老酒,红红的一遍,不禁心生感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远在旅途,身在外地的她换了住的地方,她想和家乡的朋友喝一杯思乡的酒。

此时,我也想到了"一醉解千愁",想到了家乡,还想到了大诗人李白在朝堂之上的传说。他醉了!居然敢要皇帝老儿宠臣高力士为他脱靴,贵妃娘娘为他磨墨,乘着酒兴挥毫成书,写出了著名的《和蛮书》,这都是中国酒文化的力量。大诗人李白还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陶渊明田园诗中的酒文化"吾独爱酒",《归去来兮辞》中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这都是喝酒写出来,酒也是一种文化,浓郁厚重的酒文化。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酒,我也喜欢,喝过很多酒,也写过许多喝酒的文章。不过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自己喝酒,因为喝着,喝着就醉了,醉了就啥事也不记得了,倒头就睡,只是醒来之后,依稀记得些大概,反而是陪酒人印象深刻。

那年,我还在乡下,村子里还是大集体的形式。村里队长是老大,会计是老二,应该是没有出纳,因为村里也没有钱可以管。有的是队长安排村民出工,会计计工分,然后按工分分口粮。不过还有一个保管员,收割来的粮食,除了还公粮,按人口,主要是工分分口粮,其余多余的粮食,保管员要盖章上印,等到下次分的时候,再在队长,会计,村民当场情况下,才又开封印。

保管员相当于出纳,村里的后勤老板,粮食的收晒分发,掌握着一个村里人吃的命脉,位置至关重要。我村里的保管员叫斋工,其实他不吃斋,只是特别爱惜粮食。平时掉一粒饭在桌子上,他都要好好地捡起来,放进嘴里去,一粒豆鼓能吃上三顿饭,前两顿只舔它的咸味。他做村里保管员期间,没有因为潮湿烂过一粒谷子,也没有让耗子偷吃过,从来没有算错过人家的口粮,因此在队里备受村民尊重,还得到了劳模的光荣称号一一节约劳模。加上他还能看红白喜事的日子,安座,安席等,而且能写得一笔好正楷字,算盘珠子拔得响而准,备受队里村民尊重。

在农村,要是哪一户人家来了上亲家,贵客,或者是小孩洗三,周岁,做喜事都要请他去作陪。能去作陪的人都是村里辈份高,说话有份量,德高望重,备受村民敬重的人,斋工就经常被人请去做陪客。陪客跟一般的客人可不同,一个人双重身份。如果要送礼,还要两份,一份烟头(户头)的,一份陪客的,也有多带一个人去吃饭的,这可是浓厚的乡俗民情。

过去的农村不比现在,没有圆桌子。一家一张八仙桌,上面摆着两把木式靠背椅子,东西南三面各摆一条八仙凳。家里来了客人,会请去上坐。上面并排两个位置:东边一个椅子为大,客人坐的,家里还要安排一位年长的陪客坐在西边位置作陪;桌子的东西两边,坐来的亲戚,隔壁邻舍;下面两个位置也是很讲究的,尤其是靠西边位置是自家大人,也叫主人(东家)坐的,其它人不能坐,也叫下边椅子,靠东边又是主陪位置,也就是主人家请来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来作陪坐的。

厚重的酒文化,于酒席也相应有严格的座位次序文化。客人坐上,但父子两人去做客,只能父亲坐上位,父亲一个人坐,不能父亲和儿子并排坐,有句"父子不能并坐"的俗语,要是中间隔一代是可以并坐的,有"公孙并坐"之说。再者下面主人家位置主位,客人,陪客都不能坐,只是主人可以坐。现在年轻人都不懂这些规矩,实际上这些都是文化,老祖宗留下的礼仪,既是对客人的尊重,也是对主人的尊重。而今生活水平好了,家家户户都有圆桌,小孩又看得重,很多人都讲別管那么多了,随便坐,这些文化随着时间也慢慢会消失,其实是非常可惜的。

座位坐好了以后,接下来就是开席,这个也要等东家讲开始吃,才能动箸。客人都知道,东家不讲动箸,你不能把筷子先伸到中间一个香喷喷的肉碗里去,那怕口水在流,更不能人家还没有提起杯子敬酒,你倒先自己喝上了。这样就不礼貌,要像书上写的魏国第一任皇帝曹丕,还是做王的时候,心里一心想夺汉取而代之。虽然他内心非常迫切想称帝,表面上却反而要曹家女婿,大姐夫,又是妹夫的大汉天子献帝来三请三让才为之。

有一次,一户人家上亲家来了,忙着宰鸡宰鹅,置办了丰盛的菜肴,还拿出了用白花花的大米刚刚酿成的头酒,用火柴都能点上烧起来。这家人请来了斋公陪酒,而且是主陪。在敬酒的时候,亲家右手拿着向上伸出斜翘着,然后又向下弯曲一点点带嘴的酒壶,左手托着壸嘴,右手高高地提起酒壶。这时,长长的壶嘴里斟出了一线线喷香的头酒,正对着斋公桌席前喝酒的杯子,酒在不断流向杯子……此时,斋公一边闻着用米酿成的头酒浓烈的醇香,脑子里一边想着一粒又一粒白花花的大米,一定不能浪费,这可是用来做粮食填饱肚子的,居然变成了酒,一边担心头酒会溢出杯子浪费了。

于是斋公他就一边赶紧低下头,一边侧着脸,看向长长的流到杯子里的酒,小心翼翼地用嘴放在杯子的一边喝着。新亲上亲家和在坐的人,看着亲家像银幕上的美女表演茶艺一样斟酒的精彩,一个个睁大了眼珠子,席间一时竟鸦雀无声。只听见斋公一边轻声地讲:"亲家,别、别别、别再斟,溢出来了,多可惜……"他一边不停地喝着,亲家酒斟的速度加快些,斋公也跟着加快地喝,生怕往外溢出一滴酒给浪费了,这可是白花花的大米酿成的……一个在斟酒,一个在侧着嘴就着杯子喝。在座的亲朋众友一时看得入醉了,一枚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惊叹于亲家斟酒的技术,一滴不漏,又感慨陪客斋公爱惜粮食的品德和喝酒的海量。结果斋公一滴酒也没有浪费,全部喝进了肚子里,一口菜也没有吃,一杯酒也没有陪给上亲家,直接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这时我想到了,早前景昭村,有一个叫做辣里的人。他最早是打铁,做铁匠师傅,后来年纪大了,打不动,就在村子里开个小店。有一次,四个人一同包车去鄱阳县城进货,中途在田畈街上一个店里吃饭,他也讲到了村子里陪客喝酒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家里来了的客人,都要请像斋公一样德高望重的人去作陪,也就是陪人喝酒。

有时来的客人,要是特别会喝酒,酒席上的陪客都陪不了。这时,村子里会喝酒的女人都会上去陪酒,你敬一杯,他也敬一杯,直至把客人逼得喝不了,又不肯认输,最后可能会趴桌子底下去。陪客要会说,还要自己会喝酒。陪客要把客人陪得高兴,尽兴趣;要有把"客一主二"陪成"客二主一"的本事,也就是客人愿意喝两杯,主人却用一杯酒去陪;还有酒席间不能说错了话,要是罚酒,被罚,自罚一杯都很难为情。最为关键的一点,陪客要具有把酒席上的人气都带起来的功夫。

我有一位文友俊先生,做过乡镇局一把手,掌过印把子,他就有这个功夫。每次文友聚会,或者是平时聚餐,他不到场就少有气氛。他一在场,气氛就来了,席间也就立马活跃起来了,酒也能喝得起劲。连平时不太喝酒的文友,在他陪酒的技术蛊惑下,也会讲就喝一杯,一点点哈!不能再添了。有一次喝酒,他就讲到语文占老师,也是前作协主席,八十年代写诗的事情,说写一个"啊"字就一元稿费,结果在座的都"啊啊啊",一连三个"啊",后面一句"我的母亲啊"还没说出来,酒席上的气氛,瞬间就走向了高潮。

这都是过去的事,好早以前的事,那时都崇尚"酒醉英雄汉,饭胀鼓娘痴。"不比现在,生活好了,以前有餐酒吃就相当于过了个年。如今人们都注重养生,适量饮酒,醉酒的少。上面这个后来开小店做生意的辣里,那一次在饭店吃饭,也开了一瓶酒没有吃完。这么多年过去了,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他一个人自言自语道:"花了钱的酒,我咬蛮也要把它喝进肚子里。"记得当时还有同去的三个人都笑话他,就我一个人没笑。真的,我总感觉到他身上有一种东西在闪亮。他应该不缺那瓶酒钱,也不差那一点点酒,究竟是何种东西?那时没有答案,后来想到他就像我村的节约劳模陪客斋公,有这种中国人的勤俭节约精神在他身上。那次他一直坐车到家里都没有醒酒,睡了一路。

酒确实好,酒文化就更好。你想一下哈,要是亲戚朋友来,不喝点酒,一味叫吃鸡,吃鱼,吃肉等,现在谁没有吃过?这还真不是个事。要是开着一瓶酒,这气氛就立刻上来了,清香四溢,再加上有陪客,话就多了,席间就活跃了。平时的烦心事、愁啊、堵啊、朋友间的隔啊、想啊,一口酒下来,再喝一口,面红耳赤,血脉喷张的时候,一概都会像苏老先生《定风波》里写的:"黄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陪客,让我们像陪客斋公一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还有景昭村的辣里。但不要去像他们一样去醉酒,酒应适可而止,去学习他们勤俭节约的精神。哪怕现在我们生活好了,这世间还有不能温饱的人,要让勤俭节约之光,照亮如今的"光盘","打包"行动。想喝酒的时候,在生活中也像苏老先生一样"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远方的朋友,不管身在何处,咱们都做个精神上的酒中陪客,去斟满酒,举起杯,开怀畅饮,互喝一杯吧?人生最难得的就是有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