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霊峰不放翁,立根原在大矶中。开膛破肚还坚韧,任尔鄱湖上劲风。”
——题记
相传汉文帝时,苏耽寓居元辰山炼丹修道,成仙时携带在大矶山修炼的许真阳一同升天,为纪念苏耽、许真君升天成仙,都昌民众在大矶山建造了苏许庵。至清亁隆四六年,由住持僧回妄化缘募银重修,改名霊峰寺。一九三八年,侵华日军三架飞机在霊峰寺上空,投下七十多枚炸弹,将霊峰寺前后墙震倒。一九四二年,重修,再现鄱阳湖畔“晨鐘暮鼓”......几经重建,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3月22日,我同矶山刘继泉先生,相约上午8时,在西门广场集合,一同前往霊峰寺。
一路骑行,风驰电掣;一路闻着沁人怡心的油菜花香,品着遍野的金黄,迎着蜂飞蝶舞,鸟叫虫鸣;一边听着刘先生介绍所过之处,矾山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历史文化故事。两个人很快就来到了矶山脚下,进入霊峰寺的高大门楼前,从东一直蜿蜒而上的山峰顶上的霊峰寺,宛如就在眼前,周边一个个大小山峦,云遮雾绕,仙气飘飘,第一次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难怪霊峰寺周边的村庄都这样命名,比如“望仙东巢李村”,就是在村庄“东巢李村”前面,加上“望仙”二字的。
我俩骑着电动车,没有走寺东面拾级而上的老路,而是绕新建的公路上去。开始的时候,两个人一前一后拼着劲地骑,刘继泉先生尽管是矶山人,却只上过一次霊峰寺。一边骑,一边欣赏着鄱阳湖的秀色美景,碧绿的小草,一洼洼湛蓝的湖汊,兜兜转转,九曲十八弯似的,远处的矶山大坝,还有更远处的老爷庙,对面云遮雾绕的庐山......一直到镇着蜈蚣尾的小矶山出现在眼前,才发现骑在前面的刘继泉先生渐渐慢了下来。
这时,我才突然发现路下面是壁陡的悬崖,像是那年第一次行驶在贵州的山间公路上,难禁恐惧感油然而生。
于是,我就对着前方慢下来的刘继泉先生说:“老华(同姓),紧靠左手边,靠山一边骑哈。”
刘继泉先生回道:“第一次骑上来,有好怕的感觉。”
我接着说:“安全第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尽管我心里也怕得要命,后悔不该骑车上来,开始走老东门拾级而上就好了,却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
等来到了一处立着风力发电杆,较为空旷的地方,我就赶紧对着刘继泉先生说:“把车放在这里,步行上去吧!”
这个地方,刚好能一览小矶山的全貌,还有对面一条长长的蜈蚣山,从东到西,头部、身子、尾部,一览无余。以前在南山脚下,只能看到蜈蚣山的头部,往西一点点,就是传说中诗仙李白,还有大学士苏东坡从吴城,经蜈蚣山(松门山)来都昌的地方。
刘继泉先生一边走,一边和我讲:“过去,蜈蚣精兴风作浪,发水灾,祸害都昌百姓,人们为此建了后河;还有小矶山(鸡公精)盯着西边蜈蚣精的尾部,霊峰寺所在的大矶山(鸡公精)就镇住蜈蚣精的头部,让它动弹不得。”
人们还讲:“这大小矶山的形状就像两只威猛无比的大红公鸡,而且是修炼千年成了精的,用来专门对付鄱阳湖中那条蜈蚣精的,只要蜈蚣精它敢乱动,鸡公精就会去啄它,降服它。”
我和刘继泉先生开玩笑,说:“古人又没有飞机,要看清楚山的全貌,非要在山的上面看;要不然,至少要比这座大矶山高,而且还要靠得不远,才行;再说,附近的山,好像没有比大矶山高的。”
唉!也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得出这两座山,形如大公鸡,而且还是成了仙的鸡公精。今人,还真有不及古人智慧的地方。
我俩很快就来到了新建的霊峰寺西门,楼牌上方的一个阁楼内,靠北边摆放的是一面大鼓,南面是一座大鐘,古色古香,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记得再次同刘继泉先生上霊峰寺的时候,站在正在兴建的五百多平方的水泥楼面,看着楼牌上方,同来的吴铭先生和陈奇智先生,几乎不约而同地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晨鐘暮鼓’。鐘要去撞,鼓要去敲。”
可是,现在又有那个和尚,真的会去撞鐘和敲鼓?吴铭先生和陈奇智先生,他们俩就是看到我上次和刘继泉先生来到霊峰寺之后,发在朋友圈里的照片,还有微语“矶山风光无限秀。昨天和矶山的刘继泉先生,一起去登霊峰寺,感大小矶山的雄俊挺拨,一览蜈蚣山(松门山)全貌,寻觅苏耽七步升天的旧踪传奇,以及东门寺前鸡公精的雄伟......”然后,他们就邀约我和刘继泉先生再次前往霊峰寺的。
我们来到了霊峰寺的大厅,神明和苏眈、许真阳仙人像,庄严、肃穆;开山老祖——谢灵运老仙,仙气和诗书气盈绕其间,仿佛在讲述“鹤壁精舍”的故事。
挂着铜环的大门上,用红纸写的一幅对联“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繁体字,遒劲有力,厚重深沉,珠圆玉润,帅气大方,字字都应该是正宗的颜体,我是喜欢得不要不要的。
上次听刘继泉先生的姨夫,在此负责工程的都昌历史协会会员王建国先生讲:“中央画院投资过亿,正在矶山建矶山分院。”刚才那个五百多平方的水泥楼面,应该是写生的地方。上次来霊峰寺,正好赶上“清华紫荆国学20班全体学员”到访霊峰寺,还和他们一起参加了法会。霊峰寺不只有腾王阁的壮美,而且在北面还有大明朱皇帝的“水面天心”,被喻为东方百慕大的老爷庙,周边就是秀美的彭蠡湖,西面有天下名山匡庐,东面是千年南山,名胜古迹,历史传说,数不胜数。
霊峰寺所在的大矶山,还是传说苏眈老祖七步升天的地方,灵秀之气环绕,宛如仙气飘飘。我们走出寺殿大厅,向东穿过一个过道,来到了霊峰寺的东门。靠近门楼连接的南面围墙上,一只大红公鸡,羽羽如生,正虎视眈眈地对着前面的蜈蚣山(精)头部;而寺东门楼牌的下方,一只大红公鸡正咯咯地叫着。
我和刘继泉先生,细细地观察着寺门口,两块又高又大的,凹凸不平的、年代久远的青黑色大石,似有千年传说,在向世人讲述。
听刘继泉先生说:“这就是苏眈老祖‘七步登天’的地方。一块大石上,有一只深深的脚印,还有一只马蹄印;另一块大石上也有,脚印和马蹄印。不但有,而且还有一只盐罐,一只油罐。盐罐就在油罐的上方,洞浅;油罐圆而且深,就是石头旁边的两个洞,位置一上一下。”
刘继泉先生还讲:“石头旁边,以前还有井和水。苏眈老祖磨剑的地方,就在以前老一中那里,有个磨剑池。传说有人看到他骑着高头大马,挥着剑升天。过去这里有七块大石头,七步,一步一块,直达天际。”
你还真别说,就在我们讲着苏眈老祖升天故事的时候,寺里那只大红公鸡,一直围绕着刘继泉先生转悠,刘继泉先生走到那,它就跟到那,有灵性似的。
我说:“老华,你要走好运,这只大公鸡一直跟着你。”
刘继泉先生说:“这只鸡也成了精,身上真的有灵颖之气。”
我又说:“老华,咱们一起摸一摸这两块升天石,沾一沾苏眈老祖的仙气;再在这里合个影,把这两只大公鸡一起照进去。”
第一次来霊峰寺,从东门往回走的时候,我们还上了二楼,有单独的“客堂”,靠南还有专门的“会客室”。正好赶上“清华紫荆国学20班全体学员”到访,住持还非常客气地对我们说:“非常抱谦,今天真的没有空接待。”听刘继泉先生的姨夫王建国先生介绍:“这位住持很有才华,一手毛笔字堪称一绝;还有霊峰寺能有如今的建设,跟他的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后来王建国先生还带我们来到了底下一层,摆放西方三圣的地方。这个建筑很特别,楼面的下方,依山而建,高耸的、巨大的山石,反而被压在楼面之下,被收进了房子里,颇为雄健俊美,完美地再现了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组合。它不仅彰显了人类建设者的智慧,而且也突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岸。令人叹为观止,连连称奇。
在这一层的外面,靠南有一个长廊,站在上面,能一览鄱湖美景,还有蜈蚣山(松门山)的全貌,甚至可以想像蜈蚣山后面的吴城,回到烽火连天、战马嘶鸣的秦汉三国时代;在长廊的下方,一排排高高的竹子迎风飞扬。其中有一棵竹子,中间爆开了很长一段距离,仍然挺拔别致,却出奇的俊美。你不能不赞叹,植物生命力的顽强和竹子精神的传奇。
这时我想到了清·郑燮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由此,来跟前人的诗句作个改动,就为那些中间爆开,仍然生命力旺盛的竹子而作:“咬定霊峰不放翁,立根原在大矶中。开膛破肚还坚韧,任尔鄱湖上劲风。”
在回来的路上,我带着车刹,靠近霊峰寺一边骑行,慢慢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居然越骑越快,心情好不舒畅,一扫上山时的恐陡。一边领略大小矶山的俊美,一边享受鄱阳湖醉美的春光,一边数着山路的弯弯,有五个,还是六个大弯,其中还有两个直角弯。
刘继泉先生说:“刚才在霊峰寺二楼‘客堂’的长廊上,微风阵阵,美不胜收,心意高远,可观山、赏湖、品竹、欣石、鉴古、研字、阅经、习佛……下次一定找个时间,在霊峰寺住上个三、五天,好好地感受霊峰寺的山清灵气,进一步挖掘,自汉就有文字记载的、鄱阳湖上霊峰寺丰厚的历史文化故事,以及优美的传说。让更多的人了解都昌也有一座霊峰寺,而且中央画院正在这里建设矶山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