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杨的头像

二杨

网站用户

小说
201810/19
分享

赵九章先生的家国情怀

教室里总挂着几幅名人的肖像,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位是赵九章先生。赵先生的肖像是带着浅浅的微笑的,虽然微笑,却给人的感觉是严谨和端正。赵先生是爱笑的,在他的笑声中新中国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作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赵九章这个来自开封的河南老乡,注定成为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个不平凡的人。

时间回到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巴黎和会召开。会上,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提出要把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各界人士哗然。一场以学生和工人为主体的运动随即开始。在这场被称作“五四运动”的风潮影响下,预备从事文学的赵九章先生毅然决然地改变了他的志向,改学科学,以求“科学救国”。之后,赵九章先生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5年赴柏林学习气象学。学成归国后,与竺可桢等人共同承担起中国现代气象学奠基的重任。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当时技术力量薄弱,一穷二白的科技事业现状,赵九章与涂长旺携手合作,组建联合天气预报中心和联合资料中心。他希冀通过这两个机构推进我国气象学事业实现现代化。在他的倡导努力下,我国的云雾物理研究开展起来,并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得出了暖云降水理论和积云动力学等研究成果。但赵九章先生并不满足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根据国家的需要,他不断朝着新的研究方向努力探索。于是,海区海浪及波普研究、人造卫星事业、行星不稳定概念研究以及核爆炸试验的地震观测和冲击波传播规律研究等各种项目里都曾出现他的身影。他就是这样忙碌奔波在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线上,并取得一次又一次辉煌战绩。

如何评价赵九章先生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做出的贡献呢?我想也许有这样一句话能够涵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赵九章先生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全然以国家为重。他的身上具备那个年代所有科学家身上都具备的高尚品质。那就是为国家繁荣富强奋斗终身。这是我们当代人,尤其是当代青年所必须学习、践行的优良传统。

当然,除了自身的功绩以外,赵九章先生还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培养了大批有用的人才。正如我们可以说他是优秀的科学家,我们也可以亲切地称他为“热心的教育家”。自1958年他亲自创建中国科学院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以来,在他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兢兢业业,勤于治学。他培养提拔了诸如周秀骥、曾庆存、巢纪平等优秀人才。在他的指导下,他的学生研究了地磁扰动期间Stormer捕获区变化和带电粒子穿入地磁场的机制并完成了《高空大气物理学》这本科技巨著。

此外,由于赵九章先生自己就是一个大胆并且热爱创新的人,他经常教育他的学生要有主见,要敢于突破常规。为鼓励培养民主的学术氛围。他身体力行,组织成立海浪组、磁暴组等研究小组,举办学术研讨会,鼓励争辩与否定。学生提出他的问题,他也不以为侮,反而虚心向学生请教。对于学生的错误,他从不严厉呵责,而是耐心讲解、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探索出事实的真理。他是师长,却像父亲,总是笑,待人和蔼可亲。

无论从哪个角度书写,赵九章先生都是一个大写的人。他为国家这个大家而舍弃他的小家,隐姓埋名若许年只为中国巨龙飞跃腾空。他承受着妻子的埋怨、父母的不解以及儿女的思念,为中国科技事业付出他的精魂。而唯一可以算作回报他的是在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冉冉升起的那颗被叫做“东方红一号”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今天,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享受着因为国家强大而带来的幸福、美满、充裕的人生,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心态,向赵九章先生以及和他一样为新中国各项事业付出过艰辛汗水的人表示崇敬。我们要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学习他的严谨学风、学习他的热情待人、学习他的改革创新。我们,尤其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的我们,要在这些先辈的影响下,在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的口号的号召下,勇于担当,勇于突破,为祖国、为自己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