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爱芳的头像

杨爱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5/06
分享

工业之城“两朵花”

远方朋友问我,黄石的市花是什么花?我快速地进行记忆检索,似乎答案若隐若现可还是想不起来,见我停顿半晌,朋友连忙解围说自己之前也不知道,百度后才知是石榴花。我连声三个"哦"字以"事后诸葛亮"之神态掩饰尴尬。作为本市土著市民,不知道市花就像不知城市因何得名,难免会心生自责何况是通过外地朋友告知,让我反省对这座城市是否了解得不多或是爱得不够,需重新认识和关注它。为什么用石榴花作为市花,是因为它红艳显喜庆还是与工业城市名片相呼应,后证实缘于黄石有“红炉”之称---钢铁摇篮,而火红的石榴花寓意人民美好生活。

现在城市街道两旁石榴花并不多见,仅在磁湖北岸和南岸见到几处。我第一次见它是在火热六月里。四十多年前某日,黄石大道天津路段的公交车辆很少,这里已是市内最繁华地段。这天,大人催促我与年长我六岁的表姐去远房亲戚家送点东西,亲戚家住在原大冶钢厂七门(地名老说法:一门二门四门……),奇怪怎么有这多门。俩小孩自然是不情愿的,但拗不过大人。"咱们工人有力量,嘿!"这首让人热血沸腾歌曲是从老工人文化宫传出的,候车时间太久让我俩心情犹如闷热天气。"冰棒,卖冰棒呀"。一位戴着草帽、穿着有窟窿眼白棉背心和西装短裤的中年人,单肩背着方方正正冰棒箱在我们面前晃来晃去,我俩都侧过脸试图不去看他,但还是暴露了冰棒在那个年代对孩子的诱惑。"不坐车吧,我们走去,这样可以节约车费买冰棍",表姐斩钉截铁地说。看似征求意见其实已作决定,她的建议与我一拍即合,我们完全忽略了亲戚家的路程有多远,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多年以后才知道有10多公里距离,不知是歌曲的力量还是冰棒的魅力支撑脚下步伐。

亲戚还在钢厂里上班,我俩到达时已疲倦不堪。亲戚宿舍院外的石榴花开得正红,与闷热的天气像是商量好了似的,碧绿的枝间燃烧着一团火球,那么热烈地怒放着,让我记住了六月颜色是火焰色。亲戚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脖子挂着一条擦汗的毛巾匆匆赶回宿舍,马上从桌下拿出两瓶桔子汽水,将瓶盖靠桌角压住用手掌往下一拍,一股白汽泡从瓶口蹿出。我们牢记大人叮嘱不能随便吃别人家东西,坚定地拒绝。“浪费东西更不好,不然你们送的东西也退回,何况你们还是小客人那么远走来”,亲戚见我俩为难就变通方式劝说。这招很奏效,俩小孩喝出贪婪的咕噜声。若在又累又热又渴时还顾及形象,那就不是小孩了。

汽水是钢厂发给一线职工用来防暑降温,还有西瓜、冰棒、绿豆、白糖、洗澡票、电影票等。殊不知一线岗位是站在1700度炼钢炉前工作且粉尘重,但在那个年代能进大冶钢厂国营单位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众人眼中的"铁饭碗"。在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时期,钢厂职工福利好到让人眼红,大冶钢厂可谓自给自足,有自己的医院、学校、农场、电影院、房管处、福利处等单位和机构,职工2万余人,联姻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式在厂内解决。曾有部影片《火红的年代》是以大冶钢厂工人为原型创作的。六月怒放的“石榴花”与飞溅的“钢花”奏响时代旋律。

多年以后,我因工作原因参观大冶钢厂,厂内有一座两层高的苏式小楼引人注目,是汉冶萍煤铁厂矿博物馆,一直对“钢铁摇篮”了解不多的我补上一课:历史回溯至190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建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1913年大冶铁厂开始兴建,是亚洲当时最大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1921年建成的两座日产量450吨的冶铁高炉,号称当时“亚洲第一高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近代工业钢铁冶炼遗址。大冶钢厂现为大冶特钢,这个百年钢铁企业熊熊之炉火,掀开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序幕,奋力将我市打造为特钢名城。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神舟系列飞船的上天,“嫦娥”奔月,到“天宫一号”“北斗”发射升空,均有“大冶特钢造”的元素。现在钢铁工业注重科技创新,炼钢在工艺流程、装备设置、节能环保等方面更加先进更加智能。

近期,表姐从外地回黄石,经过大广高速黄石西时见到一尊绽放的“石榴花”雕塑,她问我还记得那年的六月吗?当然记得,那天省下的路费并没有全部买冰棒,而是被表姐规划为三个一:一根雪糕给我,一本小人书给我,一支笔给她,似乎冥冥之中都有安排,后来她学了经济学专业。记忆深刻的还有,当我俩脚走出水疱第一眼看见就是满院红艳的石榴花,一直燃烧心间多年,还有那炉火红的“钢花”,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两朵花"燃起这座工业之城的希望与激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