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爱芳的头像

杨爱芳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12/02
分享

简谈“节气”

立冬之后是小雪,小雪之日未见雪,今年的冬天似乎来得晚些。对于历法中二十四节气如何制定和划分,我一直充满着好奇,可能农耕社会的古时人较现代人更具观察力,善于在自然界中发现和归纳,抑或古人融入天地之间的探索欲赋予了他们灵感及智慧。

历法中衍生的民俗文化让人惊艳,二十四节气的每个名称仿佛蕴含诗意,“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当我读到“小满”“惊蛰”“白露”这些字眼时,一幅幅水墨画卷跃然而出,简明的两个字将季节表述得如此清晰而雅致。

二十四节气是按什么划分?我想大多数人和我的回答是一致,阴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它是阴阳结合的历法,农历。正是这种对根植已久错误认知的纠正,让我对节气的理解有了新的疑惑,难道农历不是阴历吗。

以前,家里老人过生日都是以农历为主,觉得过农历生日才是生日,即使翻日历簿也只是看农历,有时为了怕无意间错过农历提前做上标记,这让我对农历有种“多此一举”的印象,还深刻地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当孩子问到霜降的日子为什么没有霜,三种历法什么关系。我才下定决心弄清三种历法的来源,查来查去还是解释不清又怕误导孩子,就以阳历与太阳有关,阴历与月亮或称朔望月有关这种美好的想象草草地打发了她。

二十四节气起源何时不得而知,据说最初依据斗转星移制定,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且历法蕴藏着神秘的星象密码。西汉时,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文献《淮南子.天文训》,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吸收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我对厚重的历史积淀因理解孤陋加之懒惰不愿探究,却对神话传说和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活动更有兴趣。如《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并给她的月亮孩子洗澡,这可能是十二个月份的由来。

在我的家乡小雪节气都会遇上打糍粑习俗,糍粑以纯糯米制作,需先用井水浸泡几天晾干再蒸熟,放进石臼里使劲捶打,使出洪荒之力,打糍粑能让你体会什么叫做以柔克刚,打好后压成圆饼再切成条形,放进一个大水缸里浸着,吃时捞出即可,可以煮着或烤着吃,孩子们最喜欢放进柴火灶里煨着吃,待熟后剥去粘满黑灰的硬皮,软糯的口感萦绕着柴火木香。

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影像表演就是将二十四节气轮转与古诗词配景,从“雨水”至“立春”流淌着悠远的文化气韵,让世人感到国运昌胜繁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体现在老一辈人身上,老人们对农历的接纳度有些偏执,源于他们小时候干农活看天吃饭,顺应气候物候变化规律而耕作。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大寒不寒,春分不暖。不仅会与农事相联系,老人们还会将节气与日常饮食及养生紧密结合起来,让我不得不关注节气的变化。

时下正值小雪,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家里老人反复叮嘱我们要记得添衣,多吃萝卜薏米山药等养肺食物,在他们眼里似乎天气预报显示的气温并不重要,重要是累积的生活感悟以及老辈人口口相授的经验,随着年纪增长听了老人的话还是奏效的,喉咙润了关节也不痛了。

若想吃臭豆腐不必去湖南,我说的其实是豆腐乳,我母亲每年会在冬至之日做臭腐乳,老人家不顾年迈和天气寒冷专程去江北一家手工作坊购买新鲜豆腐,我总是问她非要在这天做吗,豆腐也有区别吗,她说看不出来但吃得出来。制作过程很考验耐心也讲究节气,的确,她做的臭腐乳总是被亲朋好友一抢而空,落在我们口中只有别人的点赞,我逗趣她开个视频直播吧。老人家就是这么可爱且执着,正是这种虔诚才让传统延续下来。我正在考虑学习这门手艺,也选在冬至。

二十四节气涉及天文、气象、农事、民俗、文化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一套广博的知识体系,至今还影响着农事活动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国际气象界,这一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人也越来越重视节气,互联网上有关节气的文创作品纷呈不断,从年轻人青睐汉服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崇尚,好的精粹不会丢失。我感叹中国农耕文明的发达,以及古人敬畏自然和探索自然并与自然融洽的能力。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我想,不论未来科技如何发展,二十四节气也不会退席。

清晨,晶莹剔透落满窗台,久盼的雪花飘飘。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