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袁爱华的头像

袁爱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小说
201909/17
分享

阿福

 

我们村里有个男人名字叫阿福,他是解放前出生的人,今年73岁。我读初中时就见过阿福他娘,因为他们家住在临街马路边,上学放学都要路过他们家门口,他们家穷,没有院墙,所以看到他们家人来来往往出入是很正常的事情。阿福娘白发苍苍,时常穿着一件黑色带襟布衫,每到吃饭口她都会独自端着饭碗坐在大门口的一块石头上,她留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沉默,她时常用眼睛关注着过往的车辆和路人,她只是默默注视,默默走开,默默起身回家,有时偶尔也会听到她叫几声:建伟。建伟不是别人,是她大孙子。阿福家庭情况跟其他人不同,阿福是个独生子,从小就没了爹,跟母亲相依为命,阿福身材魁梧,一米八的大高个,浓眉大眼,黑红色的脸膛,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待人热情厚道。每次见面他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阿福跟我父亲同龄,也去我们家里串过门,认识我们家里的每个人,不管什么时候见面都很亲切,都是一个表情:笑容满面,先笑再说话,他每次都很自然,很热情,很主动上前跟我们说话。我长大后跟父亲到郑州生活工作,每次回到家,他再见依然如故。

阿福是一个特别阳光,心胸开阔的人,他的家庭情况很特殊,因为家里贫困,又没文化,又没一技之长,只能下苦力养家糊口。据说他到了结婚的年龄还没有媒人上门提亲,家里只有三间破草房,可谓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最后在好心人的张罗下为他说了一门亲事,女人长的又矮又丑,又老实又没心眼,还不完全精细,但是,为了不打光棍,阿福欣然接受了,婚后,阿福家老婆为他生了三个儿子,到了上学年龄,大家才发现他的三个儿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智障,三个儿子中唯独大儿子还稍微正常些,我记忆中他的三个儿子都是衣衫褴褛,经常有好心人施舍给他们家一些不穿的旧衣服,他们也不嫌破,高高兴兴接受,他们一家人都很老实,不爱说话,三个儿子都很听话,见了阿福都很尊重,他们三个儿子都是小学生没读完就辍学了,因为老师上课他们听不懂啊!在学校里也是被其他学生欺负的对象,所以,他们早早地辍学回家务农了。三个儿子中只有大儿子相貌堂堂,二儿子,三儿子都是形象不太好,个子又矮人又老实,都像他娘,到了结婚的年龄依然无人问津,所以,只好打光棍,跟着父母和家人一起生活。不过他们都像阿福一样很勤奋,热爱劳动,自从农村有了建筑队,阿福安排他们三个都跟着建筑队出去干活,到了结账的时候阿福会主动跑去结账,阿福在家里料理一切大小事务,采购,做饭,洗衣,下地,照看家里,应酬红白喜事,里里外外一把手,几年下来,阿福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家的茅草房不见了,变成了两个院子,两栋小洋楼。

现在,阿富家,除了年迈的母亲去世了,他和妻子依然如故,默默地生活在人群里。他们勤奋地劳作,从容不迫地生活着,他们从来不参与是非传播,他们从不扎堆议论别人,他们从来不做落井下石的事,他们只是行走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上,谁家喊他们帮忙干个杂活,他们家人跑的最快,记忆深刻的是,我们家里打水井,因为父亲常年不在家,打井需要求人帮忙啊!下井管子的时候需要好几个壮汉帮忙才行啊!可是,父亲脸皮薄,面子重,加上我们经常不在家,跟老家人走动少,父亲怕上前求人万一被拒绝不好看啊!我发现那天来帮忙的人群中有一个人特别眼熟,他就是阿福的大儿子建伟,他是这群人中最穷最被人看不起的人,他不怕脏不怕累,跟着大家伙齐心协力帮我们家把井管下到了离地面很深的地方,干完活,父亲拿出香烟挨个送他们,来的时候一个人给了香烟,走的时候我发现父亲又给了他们一次香烟,我原本以为他跟正常人不一样,但是,我发现他跟正常人一样,装起了香烟,开开心心像我们致谢。临别,还问起了我的哥哥,原来他跟哥哥是小学同学,他对哥哥印象很深,哥哥每次提到他都会不由自主发笑,看来印象也不是一般的深刻,哥哥每次都会向我们描述他们儿时的趣事,哥哥说那个时候建伟是老师和同学们欺负的对象,每次上课迟到,老师会连人带板凳把他赶出教室,随后他又叫他奶奶把他重新送回学校,就这样的遭遇他一直坚持到了小学毕业。

阿福家的大儿子长的倒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就是因为有点缺心眼,所以到了结婚的年龄无人问津,无人上门提亲,无奈之下,阿福托人为他找了一个媳妇,女方家里也很穷,还有点智障,长得倒可以,高高的个子,俊俏的脸庞,他们成亲后生了一个儿子,好在这个儿子不仅长得浓眉大眼还很聪明,上学后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孙子的状况让阿福眉开眼笑,干劲十足。阿福每到过年过节都会给孙子买一件新衣服穿,每次面对别人,他都会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大人穿破点不要紧,不能让孩子站不到人群里。”阿福之前去村里看电影看戏都是默默地站在人群后面,不言语,孙子长大后,上了高中,学习成绩好,再去看戏他也会很自信地站在人群里笑呵呵地跟人打招呼。

阿富以前有个习惯,经常去村里一户人家看电视,因为这家人,男主人原来是国民党军官,据说因为在战场上救了一个天津市女学生,女学生为了感恩,爱上了他,要以身相许,于是他带着受伤的女学生回到了老家,因为国民党打了败仗,他成了挨批斗的对象,生养三个子女,大儿子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如愿考上了大学,因为人生失意,解放后,他终日郁郁寡欢,积劳成疾,最后得了不治之症,撒手人寰,留下来他的妻子独自在家生活。儿女都成家立业,老人不愿到城里生活,因为她从千里迢迢的城市来到农村,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教学,她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她爱干净,吃饭讲究,每天看新闻联播,看电视的时候,门口关系好的邻居都会主动去家里跟她一起看电视,这个老太太虽然比阿福年长很多岁,但是,在他的心目中她是值得尊敬的人,父亲在世时也常去她家串门,父亲亲切地称呼她:老师。因为她曾经是父亲和阿福的小学老师啊!所以,他们特别尊敬她。

今年我回老家,再见阿福,他依然如故跟我打招呼,他开着一辆红色三轮摩托车去集市上买东西。初中毕业20多年过去了,他的形象一点都没变,浓眉大眼,红光满面,笑容满面,热情洋溢,亲切和气,从来没有见他皱眉沉过脸,跟他同龄的人大多都是充满了沧桑,雪染霜鬓,可他看起来没有几根白发的痕迹,他没有染发,没有做过什么理疗,有的就是不辍劳作,忙完家里忙外边,一直乐此不疲地奔波劳碌,但是他从未有过一丝怨言,他没有抱怨命运多舛,没有抱怨生活,有的只是默默无闻地坦然面对,坦然接受生活赋予他的一切。他笑面人生,没有向命运低头。农村很多条件比他们好的人都吃上了低保,可他却从未有过这样的念头,他说:“咱们有一双手,能自食其力,能自己劳动,能不向政府伸手就不向政府伸手。”

据说阿福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愿望:等孙子考上大学了,也到城里住上两天。因为孙子是他唯一的希望,除了孙子,再也没有可以圆他梦想的人了,这就是我认识的村民阿福。

(创作于2017年4月28日)

·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