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家乡东门外的河岸上,不由自主地,我时常会想起童年时在这片乐园里度过的欢乐时光。
那时候,我经常和其他伙伴相约,一道来到东门外的河岸嬉戏玩耍。当时,一座小石桥凌波飞渡,横卧在河面上,如同一道彩虹旖旎动人。用石头制成的仿古木形状的桥栏杆看起来颇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小桥流水人家”,倒也非常契合小城的与世无争、安宁静谧的氛围。
站在桥上,向北方观望,远山含黛,云蒸霞蔚,河水静静地朝着山的方向流淌着,在极远处,流水蜿蜒曲折,群峰耸峙,仿佛之间山水相连,水天相接,交相辉映,如同一位丹青妙手涂抹的一幅绝美山水画。回想那时,站在桥上,我们有时也会停下脚步,驻足不前,一同观看在桥上垂钓者地闲钓。这些垂钓者手持渔竿,立于桥上,盯着河面,间或发现浮在河面上的鱼漂略有动静,便动作娴熟地甩起鱼竿,一条鱼儿便被钓出了水面,引起了我们的一阵欢呼。有时在桥上,我们也难免吱吱喳喳,说个不停,引来垂钓者侧目,有时垂钓者还会低语,认为我们打扰了垂钓的清净,此时我们也只好缄默不语。
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马不停蹄,直接穿过石桥,转弯来到河岸。顺着河岸一路前行,柳树夹杂着其他树,一棵接一棵,一片连一片,枝繁叶茂,仿佛手拉着手,兴高采烈地迎接着我们地到来。繁密的枝叶也形成了阳光极难透射进来的浓荫,即使是三伏天,也让人感受到了难得的丝丝凉意。行不多时,一棵原本高大的柳树不知因为什么缘故,树身凌空斜卧,高出地面不到一米的距离,根部已经裸露在外。虽然如此,这颗树的树身上却仍然冒出了一些碧绿的枝条,现在想来,当是“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一番景象了。我和小伙伴们便时常攀爬在树身上,来来回回,走走停停,享受着轻而易举便能爬树的乐趣。有一条略显粗壮的低矮树枝伸展着身躯,正好可以让我们攀爬上去。我们双脚踩着泥土地,轻轻地模拟着荡秋千的动作,上下起伏不定,心情兴奋不已。
更让我们惊喜的是,我们竟然还在这棵斜卧柳树的附近,发现了一棵树身中空的柳树,柳树的中空处约有半人高,树洞也并不大。我和伙伴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猜测,最后得出判断:这棵柳树兴许是在野外遭遇了雷击,以致于树身变成了树洞。我们还细心地找出了这一论断的佐证,那便是树洞周遭有着明显的烟熏火燎的痕迹,增强了我们自圆其说的信心。这并不宽大的树洞虽然不能作为我们捉迷藏时的藏身之所,但是,足以存放随身携带的草帽、水杯等物件。也许,稀少的都显得弥足珍贵。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树洞极为罕见,河岸上也只有这一个,树洞也因此给我们带来了神秘感,我们每每流连忘返。回想起来,郊外的河岸竟然有这么一处“琅環福地”,已经让我们喜出望外了。这个树洞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们在河岸玩耍时间最长的地方。
树身上有时还会发现蝉蜕变后遗留下来的壳,如果不注意,乍一看,就好像一只蝉栩栩如生地趴在树枝上一样。仔细端详,当可看出,蝉壳轻空薄虚,随着微风轻轻晃动,自然而然,蝉壳也就成为了我们的“战利品”。看到蝉壳,我的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金蝉脱壳这一成语,无端地想象着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挣扎着、翻转着,从包裹自己、束缚自己的壳里挣脱出来,最终只留下一具空壳的情景。“成如容易却艰辛”,现在想来,成功总是伴随着艰辛。每一个看似寻常的生命的背后,都有着或许不为人知的辛劳和不懈的奋斗历程。蝉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成功的脱壳之后,便如同浴火洗礼,涅槃重生一般。这是生命的轮回与延续。其他不论,单就蝉这份执着的追求,这种辛勤的付出,怎能不让人对这看似弱小的生灵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有时候,运气好的话,还会在树身上看到螳螂。螳螂有时会不紧不慢地在树身上爬行,有时候会安安静静,一动不动地趴在树身上。螳螂有着细长的流线型的身躯,两个强劲有力的前肢,如同一副大剪刀一样,显得威风凛凛,战斗力十足。可惜的是,我从未有缘见过螳螂捕食的场景。心中一直疑惑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螳螂是否真的能够捕食比自己体型大不少的蝉呢?想象中,我曾经想当然地以为应该是不可能。只不过好奇心驱使着我,我便认真查找了相关资料,结果出乎意料,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原来,现实生活中,体型稍大的螳螂确实能够捕食蝉,它所使用的锐利武器致命而有效,那便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强有力的前肢,如同铁钳一般。螳螂的攻击速度快如雷霆,疾似闪电,蝉稍有疏忽大意,便给了一直虎视眈眈的螳螂可乘之机。螳螂的前肢一旦迅疾锁住了毫无防备的蝉薄弱的颈部,可怜的蝉便寸步难移,只能接受束手就擒、坐以待毙的厄运了。
河岸的树上经常可以看到鸟巢。这些鸟巢有的垒在了树梢上,有的建在了树枝上。我想,河岸固然是我们这些玩伴们的乐园,其实本就是鸟儿们和其他生灵的家园,我们都应该责无旁贷地呵护好生命中的宁静家园。河岸的鸟儿中,喜鹊是最常见的了,和其他的鸟儿相比,喜鹊显得高大帅气,也不太怯场。看到我们到来后,喜鹊常常如无其事,继续旁若无人地站在树枝上歇息。有时候,喜鹊还会三三两两,在河岸的草地上蹦蹦跳跳,仿佛在给我们引路。翠鸟则是小巧玲珑,漂亮动人,如小家碧玉一般,但是,它的动作非常快捷,往往是刚一看到它的娇小身影,还来不及仔细欣赏它的娇美容颜,翠鸟便害羞似地,倏然一闪而过,再也寻不到它的芳踪,怅然中迷茫,徒留人遐想。还有其他叫不上名字的鸟儿也时常炫耀自己的美妙歌喉,卖力地吟唱着,或者是低声喃喃细语,共同演奏了一曲动听的交响乐。
芦苇则在河岸自由自在地生长,他们有时散散落落,零星地点缀在河岸,仿佛一位丹青妙手寥寥数笔勾勒出来的素描;有时则洋洋洒洒,密密地围在一处,自成一片天地,让人根本看不清里面的景致,似乎画家尽兴挥毫,浓墨重彩一般;有时只能听见芦苇丛中有悦耳的鸟鸣声传出,却看不见芦苇丛中鸟儿的藏身之所,可谓“只闻其声,不见其形”。那时的我们常常兴之所至,摘下一片片芦苇叶,卷起来放在嘴边,试图吹出口哨声。有的伙伴心灵手巧,吹出的口哨声在我听来,不啻天籁之音,也让我对这位伙伴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想来,在多数诗人眼中,芦苇应该是美的化身,《诗经》中还赋予了芦苇也就是蒹葭爱情的意象,蒹葭总是与在水一方的伊人相提并论,我以为,这应当与芦苇看起来窈窕颀长的身材、柔和娇美的娇颜密不可分。
再往前走,河岸上出现了一片难得一见的平坦的草地,现在想来应当如同一块冲积平原了。草地上绿草如茵,我和伙伴们走在草地上,感觉到脚下的草密密的,软软的,闻到的是青草特有的清香味,沁人心脾。草地上,野花随意地开放着,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红色的花娇艳欲滴,粉色的花秀美端庄,白色的花素雅大方……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那时的我们常常在这片平坦的草地上,或追逐,或戏闹,或坐或躺,充分感受着自然界的美丽景致。
乐园可待成追忆,只是如今已惘然。回首童年的乐园,我想:也许,每个人的心中总有童年时的难忘印记,有时候不经意间,这些印记便如同一幅幅特写镜头一样,浮现在眼前,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留恋不已。在我心深处,童年的乐园始终埋藏在记忆深处,让我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