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袁鹤仪的头像

袁鹤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23
分享

洒脱豁达苏东坡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苏轼在《定风波》词中的词句,生动地表达了苏轼在逆境面前的豁达。

众所周知,宋代虽然军事上被后人诟病很多,但是,文学领域却大放异彩,光彩照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有六位都来自宋代,可谓群星荟萃。作为后起之秀的苏轼名列其中,以其超凡才华和豁达胸怀,在当时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不朽华章,并且众望所归,经过一段时间地磨砺之后,成为了一代文学巨擘,接过了当时文坛领袖的大纛。

苏轼初出茅庐,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本应独占鳌头,蟾宫折桂,却因主考官当时的文学泰斗欧阳修的误会而与第一名失之交臂。欧阳修在阅卷时,看到一位考生的试卷文釆飞扬,意境迥然于众人,便想当然地误以为是其弟子曾巩所为,为避嫌不得已仅将其列为第二。孰料放榜时方知是苏轼所写。此后,苏轼的豁达心胸和非凡才情更是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欧阳修。欧阳修不由得对另一考官感叹:“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这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来历。从中可见苏轼之豁达为人与惊世才华。

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苏轼以其如椽巨笔所写的文章字字珠玑,所展露的才华溢于言表,在考试的路途上基本上都是名列前茅,但是,他在仕途上却屡屡不顺,多次被贬。尤其是在“乌台诗案”中更是身陷狱中,险些丢了性命。可谓九死一生,侥幸生还。虽然如此,苏轼每次被贬,总是以平常心对待,从未向命运低头,安之若素,浑然没有放在心上。

被贬黄州后,作为“豪放派”词宗的代表人物苏轼词性大发,以气势磅礴的笔触,奇思妙想的构思,写下了不朽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作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开篇名句成为了豪放词作的朗朗上口的名句,集中体现了苏轼的豪放不羁,洒脱自如的胸怀。词作既展露了才华,更反映了胸怀。在被贬地黄州,苏轼还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借写景抒发自己的闲适悠然之情。《菜根谭》中说“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这句话用来形容苏轼的名士风流,豁达为人当是再妥贴不过了。苏轼总是在逆境中,坦坦荡荡,洋洋洒洒,以豁达为笔,以才情为墨,书写了足以载入史册的绚丽篇章,留下了让人叹服不已的传世之作。

在贬黜地黄州,苏轼处之泰然,以清风明月作伴,与阡陌桑麻为伍,在城东边的一块坡地上垦荒耕耘,寄情田园农作,聊以自娱自乐,“东坡居士”的得名由此而来。我以为,城东坡此处的地方应该是幸运的,这么一块毫不起眼、籍籍无名的地方竟因苏轼而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从此,东坡之名犹如苍穹一颗闪耀着万丈光芒的明星,璀璨夺目,光彩耀眼,熠熠生辉。这是地之幸,更是词之幸,也是史之幸。清代赵翼尝有言“国家不幸诗家幸”,我以为,对于豁达洒脱的苏轼而言,当反其意而言,逆境之中,苏轼所展现出来的豁达和不世才情当为文坛之幸、国之幸。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苏轼在黄州时的词作《定风波》中的名句,这一名句当是苏轼豁达心态的真实写照。面对路途上不期而至的风雨,同行人皆狼狈不堪,唯独苏轼随遇而安,对此并没有放在心上。“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我想,这实际上是苏轼面对人生旅途上的风风雨雨洗礼的时候,所拥有的一种镇定自若、豁达开朗的心境。得之淡然,失之坦然,荣辱皆忘,波澜不惊,苏轼的这份洒脱不羁、随性而为的豁达让人叹为观止。

苏轼不仅在文学方面成就斐然,而且在书画方面同样造诣不凡,堪称多才多艺。苏轼既是文学巨匠,又是书法大家,在不同的艺术领域,苏轼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独领风骚。我以为苏轼能达到如此高超的让人望其项背的艺术成就,当然与其绝世才情有关,更与其豁达心胸密不可分。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代“书法四大家”。所谓“字如其人”,苏轼的书法奔放豪迈,恣肆率意,空灵丰韵,颇得洒脱之真韵。被贬黄州时,苏轼的思想情绪并没有受到影响,更无意志消沉,反而在文学创作之余,兴致勃勃,尽兴挥毫,一气呵成,写就了著名的书法作品《寒食帖》。《寒食帖》其笔势纵横捭阖,挥洒自然,圆熟浑厚,成为了载入史册的书法史上的瑰丽珍宝,被尊为“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也因此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并称“天下三大行书”。

我也是一名书法爱好者,自幼爱好书法,一直练习书法,勤学不辍,一段时间也曾专心临习苏轼的《寒食帖》。自我感觉能达到形似便已经算是小有成就了,更遑论神似了。我以为,练字意在心境,重在胸怀。越练习书法,我便越对苏轼所写的书法作品《寒食帖》的艺术成就钦佩有加。当然,更重要的是,苏轼身处逆境,面对压力,却光风霁月,豁达坦然的独有气质更让我景仰不已。

无独有偶,苏轼人生的磨难接踵而至。此后,苏轼又被贬黜惠州。在惠州,苏轼同样没有意志消沉,作儿女沾巾状,反而是积极达观,坦然接受。长期以来,惠州都属于岭南偏僻之地,烟瘴弥漫之所。乐观豁达之人眼中所见总是与众不同,总能寻找梦想,看到希望,发现光明。苏轼到了惠州,并没有沉沦,也没有抱怨,反而以艺术家的独特视角,欣喜地发现了当地特产荔枝这一新鲜美味,让他口齿生津,欲罢不能,从而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岭南荔枝何其有幸,从此,也随着苏轼的这一名句而名扬千古。此后,苏轼还曾被贬到更加荒凉僻远的儋州,人生经历如此多舛,苏轼却始终乐观处世,心境坦然。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是唐代李白的诗作《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我以为,这一诗句用来形容苏轼同样极为恰当妥帖。为人处世,修身养性,豁达当学苏东坡,洒脱写意真性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