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瓮山的小路,眼前现出清澈的溪水,葱郁的植被,奇状的岩石。
这个时候,可以充分享受眼前的美景、清新的空气和久违的宁静。同行的人们惬意地微笑着,兴奋地观赏着。不少人寻觅角度,摆出姿态,拍照留念。
兴奋与温情伴我同行,绝不是做作和矫情,是心底和血液里情感使然。
因为我也算半个昔阳人。我妈生在昔阳,姥爷、姥娘都是昔阳人。他们一家生活在沾尚村附近的一个小山村,门前有一条河沟,那年我去时,那个河沟里裸露出石底,没有一点水。可惜我无法考证,当年她们在那个雨天,要过的是不是这条河沟。记得妈妈说,她十几岁时,姥爷去世了,家有姊妹七个,穷得无法生活,姥娘带着她们外出乞讨。有天遇上下雨发山洪,她们淌水过河,河深处洪水没到几个妹妹的头顶。她们互相喊着名字,推着拽着,挣扎着到了对岸,在岸边,一家人哭成了一团。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事。
不少人好像走得累了,坐下来休息。
有一中年人抬头看看绵延的青山和蜿蜒而上的山石路,皱皱眉、摇摇头,然后就折返往回走了。爬山当然累,我也有点累了,坐在岩石上,休息一下,准备继续攀登。倏地想到,昔阳人是不怕累的。记得我十几岁时,昔阳一个远房舅舅带着十多岁的表哥到了我家,他们是步行来的,足足走了五十多里山路。到家时,舅舅看上去没有什么,他说走惯了,可是表哥却是嘤嘤哭起来,哭归哭,第二天还要走着回去。记得小的时候,妈妈说,六姨一家曾搬到我们村来,来时就是六姨夫挑着担子,把家当挑来的。后来想回老家,就又挑着担子,带着全家人回去了。
最能证明昔阳人能吃苦,不怕累,那就是大寨人的壮举了。当年靠一双手,两个肩,初战白驼沟,三战狼窝掌,搬山填沟造平原,造出亩产千斤的海绵田。一九六三年遭遇特大洪灾,在困难面前,大寨人还是这双手,仍是这双肩,咬紧牙关,自强自立,用了五年时间,又建了一个新的大寨。这些成就,感天地泣鬼神。
这次随“大美昔阳”采风团到昔阳,一到旅店,我就向当地人打听那个深深的洞。熟悉的人当然知道,那个洞,就是“西水东调”工程筑的涵洞。上世纪八十年代,去昔阳走亲戚,当时骑了自行车,站在洞前,里面当然是一眼望不到底的,往里走几步,就能感觉到森森寒气袭来。那次回来后,这忙那忙,就再也没去昔阳了,但这个洞给我印象很深。被我问的人未开口,先露出了微笑,他说那个洞用起来了,西水东调工程也部分完工,可以向县城供水。我回到房间,就翻看文联发的资料。从资料上,我知道这个涵洞长三十四华里,当年号称全国第一大、第一长。打这个涵洞,对于昔阳人来说,不下于战争年代一场大的战役。昔阳的民兵是主力军,为了这个工程,他们夜以继日奋战在工地,甚至牺牲一百九十五人,那可是鲜活的生命啊!
想到这里,心里闪出一句话:昔阳人不仅仅是坚韧、顽强、不怕苦,他们甚至不怕死!
我继续顺着石阶小路前行。
依旧是清清溪水,浓浓绿色,甜甜空气,习习微风。溪水有时累了,便聚成一湾,轻轻交谈一阵,然后继续行进。岩石有的直立,有的橫卧,有的前倾,有的回缩,但不管什么姿态,都在全力承载着巍巍群山。乔木、灌木、小草紧紧偎依,相互鼓励,竞相怒放。
同行的老李是昔阳文联的,他告诉我,昔阳经过多年绿化,全县几乎是一片绿色。旅游业发展很快,成“一点三线”的格局,包括红色旅游、休闲农业和乡村风光游,真是成了周边城市休闲度假的后花园。当然其它产业,也有长足的发展,如煤、电、气、菜、果、猪、菇等等。
谈话间,钻过一个天然山洞,然后爬坡上阶,到了三大王当年战天斗地的地方。
老李讲起了三大王的故事。当年这个地方山青、水秀、石奇,三皇姑和三大王都看中这块风水宝地。三皇姑挖坑埋了簪子,要占这个地方了。可是她遇到了聪明狡狯的显圣、显应和显泽三大王。三大王在三皇姑的簪子下又深挖两尺,把靴子埋了下去。三皇姑和三大王发生争执,打了起来,找观音菩萨评理。观音菩萨判明了真相,但还是把这个地方给了三大王。三大王在这儿开荒种地、种树养殖、从东海往回挑水。经过辛勤劳作,粮食丰收,树木葱茏,犬豕肥壮,水富饮足,当地百姓感恩戴德。
听了这个故事,我想观音菩萨是知人善用的,这个地方给对了人,三大王并没有占山称霸,鱼肉百姓,而是艰苦奋斗,广施恩泽。如果三皇姑知道这个结果,假如她是个有良心的人,就应该谅解三大王了,而且说不定还会为他们庆功。
当然,这是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是劳动群众的所想所盼。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我的父辈也只能怀揣这个梦想,过着沿街乞讨的生活。只有在新中国建立后,我们才能向三大王那样施展拳脚,奋力耕耘,建设自己的家园,实现自己的理想。
老李讲完这个故事,就站在那里等后面的人,我拾阶而上,继续前行,
三大王祠堂建设规模并不大,分布在三个地方,每一处有点像农家小屋。祠内有大王塑像,壁上有彩绘故事,这些故事,就是老李讲的故事。出第二个祠堂,顺着铁梯,直下山涧,那里有一湾清水,清水的北面和东面是一块巨大而突兀的山岩,突出的部分,有点像屋子的穹顶。北边墙面天然一张石质的画布,人们细细地分辨,果然有图画,有的说像外星人来访,有的说仙女下凡,有的称神仙出游。总之,游人尽可畅想,尽可依据自己的思维,绘出自己心中的画。
第三个祠堂走完,就可返回了。我走出祠堂,回头望去,看到老李还站在那里,还在给人讲故事。
我心里感谢老李的热情和辛苦,但也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我想得是:三大王的故事固然精彩,但昔阳人的故事,远比三大王的故事生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