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环视一眼漂亮整洁的会议室,目光转向明亮的窗口。
阳光织出一条条光带,显得空灵、透明、执着,室内现出多个闪光点和明暗不一的光圈,地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暗红色的座椅,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璀璨的红光。会议室东边的推拉门开开合合,无声无息。来参会的人轻手轻脚坐在椅子上,偶尔有人交谈,也是低下头凑过去,喁喁私语几句。
开会时间还早,她提前来到会场。坐在这儿有足够多的时间,细细地梳理一遍自己的思路。可是,今天她的心绪却是无法集中到要开会的主题上,历历往事排山倒海而来……
一
她想起了爸爸。确切地说,是想起了爸爸和他的作坊。
一个寻常的小镇。总体看虽然不纯粹是苦藤、老树、昏崖的破败,但也仅仅是在土屋、老树和狭窄的巷道中加了几处红砖与木结构的房子,以及青石砌垒的窑洞。镇中心,能通过一辆马车的街道南侧,有一字排开的三间瓦房,四面是青砖,顶上搭了木椽,盖了青瓦,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座古老的宅子。当时的街道只有这么宽,想想当时,人们想象空间就那么大,谁能想到现在的汽车、电动车、摩托车,要占用几十米宽的街道呢?即使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形容未来的好日子,也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可没想到发展得这么快哩。
那座房屋的构成是一明两暗。明,是指明的房门,就是中间的房子通往院子的门;暗,是指进入中间房屋后,东西墙两边的门,从中间房子的东西两墙分别开门,进入东间和西间。在本地,房间的布局一般中间的房间待客、做饭,两边的房间为住人的卧室。但是,这个房间的摆设却与别人家不同,中间房内有个高大的灶台,灶台上放了烤茶食的笼鏊,笼鏊上方的房顶上吊着一根粗大的绳子,绳子下面又吊着一根木椽,木椽挨近笼鏊的一头拴了四根细绳,绳子下端装有铁钩。靠房里边的位置,有一爿土炕,是兰花的爸爸睡觉的地方。西房是兰花的卧室,东房则成了制作茶食的房间,里面有揉面的瓷瓮、瓷盆,擀面的擀杖、面案,还有雕着各种图案的茶食模具。
一进腊月,村人闲了,这里却忙碌起来。有的人推辆自行车或是步行而来,他们两手提着面、糖和菜籽油或是胡麻油,来加工茶食;有的人空着两手来订货,需要多少、何时取货由兰花记在一个用白纸订成的本子上。兰花跑进跑出招呼顾客,有时兰花的爸爸忙不过来,她还要帮着在面案上忙活。兰花的爸爸和郁春忙着揉面、擀皮和包馅儿。两人面无什么表情,专注地做着这一切,面团在手里上下翻飞,两手灵巧地轻揉、捏合、摆放。笼鏊的下面和盖儿上都生了炭火,二牛忙着打理炭火,过一会儿,他一手压着笼鏊上方的木椽,木椽绳子下端的吊钩将笼鏊的盖儿钩起,然后另一只手推着绳索,让盖儿偏移,搁在旁边的一个石墩上。这时,众人的目光聚焦在笼鏊内,里面的茶食已经变得金黄,每个茶食上面像印章一样的红点鲜艳醒目,一股甜香的味道弥漫起来。二牛伸出皮糙肉厚的双手,飞快地把茶食拿出。旁边有人说,二牛的手是火烤出来的,不怕灼热。有人打趣说牛还怕热哩,你家那牛还喊过热?也有人啧啧一声,说,看人家那手,像铁打的,生来就是让火烤的。二牛听了,原本有点红的脸色变得更红,双手的动作似乎更快了,他飞速把准备烘烤的茶食摆放进去,然后压下木椽,挪回笼鏊盖,接着放开木椽,用小铁铲添点炭,拿起簸箕左右摇晃开始扇火,立时笼鏊下面和上面的火苗伸缩喷吐,欢喜跳跃……
过了腊月,就不那么忙了,隔三岔五有零星活干,如村民有婚丧嫁娶、满月生日,或是盖房上梁、升职乔迁要订茶食吃的,也有年龄大的人,吃茶食吃出感情了,不时想解解馋。有活儿时,兰花的爸爸就把郁春和二牛喊来,如果没什么生意,就各自回家,到责任田里忙活。
那天,这里冷冷清清,因为兰花的爸爸得了重病,在炕上躺着。
在土炕边,站着兰花、郁春和二牛。兰花身体纤弱,眉清目秀。郁春身形挺拔,虎气英风。而二牛就似乎有点大煞风景了,身形低矮,满脸麻坑,鼻子泛红。当时如果有摄影师拍个照片,三人的表情一定是这样的:兰花满脸凄苦,郁春神色焦虑,二牛双目悲戚。
兰花记得爸爸讲过关于茶食的来历:咱这儿傍了一条北京与陕西的通京大道。唐长庆二年,任兵部侍郎的韩愈途经咱这儿。当时最大的驿站有两个,其中一个是西驿站。韩愈到了西驿站,因长途劳累,饥渴交加,急催驿丞准备饭菜。驿丞急中生智,把中午烙饼时所剩的面团,包上红糖馅儿,升火烘烤出来端上桌。韩愈问驿丞这是什么点心,驿丞不知该怎么说,犹豫着低声说,是专为大人饮茶而制的。韩愈听了说,哦,是茶食!这种食品外皮酥软、馅儿甘甜、香味扑鼻,他拿起来看一看,咬一口,紧接着大口吃起来,边吃边满意地点头。韩愈返京后,当年九月转任吏部侍郎,要知道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他到吏部,那是诸部之首,是提拔和重用哩。他升了官也没有忘了咱这儿的茶食,向皇上和其他官员大力举荐。这样,咱这茶食的名声逐渐大起来,后来竟成了朝廷的贡品。
当时,爸爸嘿嘿笑笑,咳嗽了两声,拿起旱烟袋,不紧不慢装满烟锅,然后把一根雪白的麻秸插进灶火里,麻秸着火,拿出来吹灭火苗,用冒着青烟的炭红点燃旱烟,紧嘬几口,烟锅升起一缕青烟,很快细细的烟雾变得粗壮,烟丝闪着红红的火光,这时他放慢抽烟节奏,变得慢条斯理,同时他把麻秸往地上一擦,冒烟的一头不再生发青烟,随手扔到墙旮旯的地上。
爸爸嘬上一口,又笑着继续说:其实当时驿丞匆忙制作的茶食,制作工艺不一定能赶上后来贡品的水平,当时韩愈又饥又渴,也许给他一块玉米面窝头,他都会觉得是人间美味哩。此后,茶食成了有名的食品,后来咱家的祖上也成了本地有名的茶食师傅,人称茶食张,辈辈相传,茶食手艺得以传承,清朝末年还开起了作坊,可惜呀,抗战时期作坊被毁。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没有开作坊,每逢过节,或是做婚丧事务,人们大都要请我去做的,走东家,跑西家,最忙时,觉睡不好,饭没时间吃,不光脚上磨了泡,嘴上也因连日奔忙,上火起口疮哩……
讲起那些,爸爸的脸上泛着红光,那红光告诉人们,爸爸不是诉苦,而是得意和炫耀哩。
此刻,爸爸躺在床上,眼皮耷拉着,一双无神的眼睛半睁着,脸皮塌陷下去,紧紧地贴在颧骨上。兰花看着病中的爸爸,心说:爸呀,你不能东走西跑,不能做你喜欢的营生,心中肯定难受哩。她给爸爸倒了一杯水,拿着勺子喂到他嘴里。爸爸喝了两口,轻轻摆摆手,示意他不想喝了。
兰花放下杯子,看到爸爸眼睛盯着对面的墙看。
墙上贴着一张奖状,那是当年县政府发给优秀专业户的奖状。生产责任制后,农村一下冒出不少专业户和重点户,种植业就出现了很多大户,有大面积种山药蛋冬天专制粉面粉条的、专种葵花、小杂粮、药材的,养殖大户也有很多,养猪的、养羊的、养牛的,还有特种养殖哩。此外还有米面加工的、食品加工的、木材加工的、跑运输的……那时候的农民都在一展自己之长,就像山上的百花竞相斗艳哩。那次表彰会爸爸是前三天接到通知的,从接到通知开始爸爸就高兴得合不拢嘴,他早早地把参会的穿着、笔记本和铅笔,以及随身携带的帆布包准备妥当。参会那天,他早早起来,洗脸梳头,穿戴整齐,兴奋的像一个刚要上学的孩子。那天下午爸爸参加会议回来,推回一辆奖励的自行车,车把上别着一朵红花,帆布包里有用红绳拴了的一个纸卷,那纸卷就是墙上的这张奖状。人们听说爸爸得了奖,来家里看热闹。爸爸边舞双手边讲话:不少专业户和重点户排队上台站好,接过领导手里的奖状,我都有点晕头哩!会议结束我们到指定地点领取奖品,我就骑上了这辆自行车哩!接下来的几天,这件事成了人们巷谈的话题,爸爸走路腰挺得直直的,走路的脚步也更轻快了,逢人就笑着说不完。有时讲累了,拿起烟袋哧哧嘬两口,接着继续给人讲。爸爸多次重复强调的两句是:风水轮流转,要开展多种经营勤劳致富哩,咱家是专业户,谁能想到这点手艺也能受表彰哩,一个普通的吃食也能受表扬哩!那声音和作派,好像那次表彰,比这手艺的本身更加重要。
看着奖状,爸爸眼里就湿润了,转过头,叹了口气,对兰花说:唉,身体不做主,干不动了呀!
兰花流着泪,拉着爸爸的一只手,说:爸你好起来还照样干活哩。她紧紧拉着爸爸的手,好像一放手,爸爸就会突然消失似的。爸爸没有再说什么,平静地看着兰花。郁春和二牛看着这一切,两个人脸上挂着泪珠。
兰花说:爸,你身体好了,不用你干活儿,在一旁看着我们,我们一定把这茶食作坊经营得好好的,也许将来我们还会开个大厂子哩!
爸爸艰难地笑笑,目光在三个人脸上游动。爸爸看着郁春说:郁春要照顾好兰花。
这话让郁春受宠若惊,他身子一阵战栗,然后忙点点头说:放心吧师傅,我一定照顾好师妹。
兰花听了这话抽泣起来。
郁春和兰花是同学,从小一块儿长大。那时两人刚刚初中毕业,学习基础不太好,也都没考上高中,就在家干农活了。郁春的爸爸原先是想让郁春学习烧砖手艺的,事实上郁春也跟着他爸爸能看火烧窑了,可是有一次郁春的爸爸跟村主任因工钱给得少吵了一架,郁春的爸爸一气之下,把火烧得过大,烧到要紧处也没认真观察火色,结果栏火内金光耀眼,不一会儿栏火坍塌,一窑的砖全部变了形状,白白废了。郁春的爸爸辩解说,你们装窑没听我的话,没给我装好,能怪我吗?当时本地烧砖师傅少,多数村里烧砖都是请外地的师傅,人们不懂行,不清楚烧塌窑砖是咋回事。但是郁春爸爸的外号叫鬼难拿,意思是那人滑头,斤斤计较,睚眦必报,不好与人相处,这外号让人多半觉得是他故意为之。因此,村主任火冒三丈,坚持说他这是怀恨在心报复哩,要把郁春的爸爸往局子里送。农村人憨厚淳朴,虽对郁春的爸爸有点意见,可也不忍把他一竿子打死,因此众人拦着求村主任,才没有送走。从此,郁春的爸爸不烧窑了,郁春自然也不再干那行当了。后来,兰花家忙不过来,兰花的爸爸看郁春不是他爸爸那德行,就让他来干活。郁春的爸爸,可不承这情,因没人来请他烧窑,家里收入少了,心里有气,他把气无端撒在村人身上,经常跟人吵架,他常常看着兰花家的茶食作坊,指桑骂槐,愤愤不平。有段时间,竟不让郁春过来干活。那天,兰花的爸爸正忙,郁春却被他爸爸叫走了,说是有急事。兰花的爸爸皱着眉头,挨个把村里自己熟悉的年轻人数了一遍,摇了摇头。正好,邻居二牛常来帮着扫院,兰花的爸爸就把二牛叫进屋来,教二牛看火,看笼鏊,二牛实是有点笨,手把手教了几次也学不会,到了第二天才总算勉强能看了,就那也是手忙脚乱,常出纰漏,需要兰花的爸爸不时地检点。过了两天郁春回来,兰花的爸爸本不想用他了。兰花有偏心,说二牛哥做不了细致的活,还是让他留下吧。兰花的爸爸想想没个帮忙的也确实干不过来,就又让郁春留下继续干活。
心病伤身,郁春的爸爸得了病,多方医治也没好。死的那天,村里有一户人家正娶媳妇,郁春的爸爸竖着一只手,闭不了眼。人们不解其意。郁春的母亲翠仙看了看丈夫,然后起身把窗户关好,外面的吹打喜乐声音小了很多,郁春的爸爸的手才放下,闭上了眼睛。村人后来听说了,说鬼难拿的性子是见不得别人家有好事哩!
窗外刮过一阵风,窗户上的白纸哗哗响。郁春看着师傅,流着泪。二牛脸上的麻坑发着光,鼻子显得更红,两行热泪顺着脸上的坑坑洼洼流到下巴上。
爸爸说:别难过,生死由命哩。接着看着兰花说,你妈去世得早,没赶上好时候,爸也没福气享受了……
爸爸开始昏睡,睡到第二天人就没了。
那两天,窗外老是黑云遮着天空,屋内显得阴沉沉的,一如屋里一家人的心情。爸爸去世那天,一只不知名的什么鸟沙哑着叫,叫得人心烦意乱。
二
想到这些兰花深深叹口气,眼眶又湿润了,然后抬起头来目光转向台下。她试着去想工作上的事,可是思绪又执拗地把她拽了回来。
兰花、郁春和二牛忙着操持师父的丧事,茶食作坊暂时停业。请阴阳、择工夫、小殓、大殓、打墓穴、用鼓手、报丧事、做贡品、出殡、三天后复三,兰花忙得团团转。阴阳说兰花的爸爸犯二七,前一天郁春找来一捆谷秸,三人把谷秸上的叶子去掉,用白纸剪了小旗子,再把小旗子糊到谷秸上。第二天,兰花穿着孝衣,郁春和二牛帮着,一路插着糊好的小旗子。小旗一面接一面,两旗间要互相望得见,遇到拐弯处要多插几面。郁春一手举锤,一手拿根铁火具,铁锤打着火具在地上钻个眼,兰花左臂抱着旗子,右手拿起旗子插下去,二牛提了一个小布袋,从中拿点麦麸撒到小旗根部。插好后,兰花跪下磕个头。走一段,望一下,插旗、磕头,从家里到坟地,走了二里多地,忙了几个钟头。那天天冷,天上的云在兰花眼里恍恍惚惚,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兰花一路打着哆嗦,回到家她就病倒了,连续十多天高烧不退,一下病了一个多月。
一个月后,兰花不顾身体虚弱,挣扎着爬起来,叫来郁春和二牛商量作坊开张。郁春和二牛一个多月没烤茶食,也想早点开工。兰花坐在那儿,脸色阴晴不定,她心里在打鼓,过去爸爸打里照外、事必躬亲,每道工序都是他把关,现在爸爸不在了,没人把关了,我们三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能干好吗?
在忐忑不安中,三个人挂出牌子,干起活来。村人起初也怀疑年轻人的手艺,可是干了一段时间,人们反映说行,茶食的味儿没变,来料加工和购买茶食的人就多起来。那段时间,兰花除了招呼顾客,还要抽空帮郁春的面案,二牛还是负责看笼鏊烧火。三个人憋着一股劲,就是要撑起这个门面,要做出好的茶食来。顾客多了起来,人们称赞年轻人做得好,三个人笑得合不拢嘴,越干精神头越大。
三人都是少年心性,心情好了,有时开个玩笑,耍闹一番。郁春和兰花在地上用木棍划个框,找杏核或是小石子当道具,玩狼吃羊、成三和憋半升。兰花脑子反应快,常常让郁春抓耳挠腮想不出破解之法。郁春平时看着脾气很好,可是一输就脸色阴沉下来,有时还要发脾气,与兰花争得脸红脖子粗。兰花看郁春输了,多数时候会改换主题,商量一下作坊的一些琐事,不让郁春难堪。二牛只是在一旁看看,看也看不大懂,就去找活干。
郁春和兰花也要跟二牛开个玩笑,就拿村里孩子都听熟了的问题问二牛。
郁春问:二牛,一溜(六)三棵树共拴十匹马,一棵树上拴多少马?
二牛吭吭哧哧算不出,后来粗声说:这事别问我。
二牛说完,兰花和郁春就哧哧笑。
兰花看着二牛的样子,也笑着问:二牛哥一百馒头一百和尚,大和尚一人吃三个,小和尚三人吃一个,有多少大和尚,多少小和尚?
二牛听得懵懵懂懂:说告你们别问我!口气硬硬的,明显生气了。
兰花和郁春又笑起来,二牛看他俩笑,自己也笑起来。笑归笑,玩归玩,三个人休息一阵就开始干活。
可是好景不长,半年后顾客却一天比一天少了。兰花出去问村人,村人说你们的手艺还不过关。兰花回来把这个消息告诉郁春和二牛,三个人闷闷不乐。
郁春坐在椅子上说:不应该呀,我们过去也是这么做的,咋就质量不行了呢。
二牛蹲在地上,瓮声瓮气说:技术活我不懂,我看好炉火就行,你俩好好琢磨,这是咋哩?
兰花坐着不吭声,随手拿过一根麻秸,狠狠在地上划道子,心里一直在责问自己,前段时间做得好好的,现在咋就不行了呢?过了一会儿,她倏地起身走进东房,她把昨天做的茶食拿起一个看了看,接着两手掰开,并排放在手上,细细地看皮、看馅、看配料,又轻轻咬了一口。她皱皱眉,又掰开一个,紧接着一连掰开十几个。她把掰开的茶食又细细地看了又看,尝了又尝,最后抬头高喊:你俩进来!
郁春和二牛走进来,兰花指指掰开的茶食说:你俩看看,尝尝!
郁春和二牛两人看了看,尝了尝。郁春尝后,看看兰花的脸色,没有吭声。二牛说:咋了,好吃呀,没看出啥来。
兰花一指郁春,生气地说:郁春哥二牛哥看火不大懂这些,你也不懂?我问你油面是不是少放了一层,还有皮儿不匀,有的厚有的薄,厚的地方硬硬的,口感不够松软,这是包馅儿时不用心,还有馅儿,是不是烧馅儿时油放少了?
郁春愣了一下,然后不自然地说:刮风就有眯眼时,做多了,难保不出点差池。
兰花一听就火了:难怪人们说咱技术不过关哩,我看不是技术不过关,是我们不用心哩,啥免不了,我爸在时为啥没这些问题,那是我爸要求严,你怕我爸骂哩。说着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我知道了,你就是看不起我,现在没人管你了,现在你开始图省事了,你想毁了摊子哩!
郁春看了看兰花,眼里火星升起来,可他自知理亏,再看看楚楚可怜的兰花,那火星又暗下去,嘴里只是囔囔了一句:今后多注意就行了。
二牛听了兰花的话,明白过来,脸色涨得更红,瞪了郁春一眼。
兰花想了想,眼睛红红的,问:你俩是想咱们一拍两散各走各的,还是想继续在这儿好好干下去?
郁春一听忙说:师妹你说啥哩,我们早就铁了心要干哩。
二牛说:是哩!
兰花说,既然要干,就听我的,就得好好干!
三个人坐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做出质量上乘的茶食来,他们从和面、配馅儿、擀皮儿,包馅儿,到烧烤看火色,研究了一番,最后由兰花取舍总结。他们商量的制作步骤有些比过去还要严苛,只是这样做制作成本肯定比过去高了。兰花最后拍板定案,说:就是要薄利多销,就是要做出优质的良心食品占市场哩!
商量好后,郁春说:这样做出来,比过去做的茶食肯定要好哩。
二牛红脸上放着光:这下咱一定能撞个名号哩。
然后,他们把商量好的内容写在纸上,具体咋操作都一条一条写出来,如配料要上秤称或是用容器量,保证比例合适,馅儿配料的步骤,揉面放置多长时间才能开始配入油面,油面要放几层,皮要擀多厚等等。
兰花拿着写好的制作规程说:今后咱们就照这个办,当官的吃是这样,讨饭的吃也是这样,闲时不用说有时间可精心制作,忙时也要这样,要知道每个茶食都是广告宣传哩,一句话,天雷打下来也是这个,不能变!
可是,茶食质量好了,还是没人上门,兰花和郁春苦口婆心给人们解释,生意有了一些,但是效果还是不太好。那两天,三个人还是闷闷不乐,都不知该咋办。兰花心说,做茶食和做人一样,挫伤人用几秒钟,要治疗这伤可是需要很长时间哩。
她走出作坊,顺着街道慢慢走。一个卖西瓜的老汉,正在吆喝:薄皮甜西瓜,不甜不要钱,大伙先尝尝,不甜不要钱!周围人们伸手拿起一角西瓜,大口吃起来。不少人说,不错,不错,挺甜的!接下来,这个说给我来两个,那个说给我来一个。还有一个猛人大声说:给拿一袋!接着又讨价还价说,一袋再给便宜些!卖瓜老汉笑嘻嘻地看着人们说:五十斤以上三角,五十斤以下四角……
看着这场面,一个想法在她脑子里闪出来,她走过去买了两个西瓜,快步往回走,走回作坊,切开西瓜,三个人吃起来。兰花看看两人说:从明天开始,咱们让顾客品尝咱的产品,每天一笼,免费品尝!
郁春眼瞪了一下,然后嗫嚅着用征询的口气说:让人品尝,可是要赔钱哩。
二牛不解地看着兰花。
兰花说:让品尝的人提出意见,看我们究竟行不行,这样才能找回咱的名声,打出咱的牌子来。
小镇的人一听说兰花作坊让品尝茶食,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觉得很新鲜。那天,作坊外面来了不少人,大人小孩都在品尝,尝了后兰花收集人们的意见,她拿出几张纸,让几个会写字的,在人群中填写意见……
一位拄拐杖的老人,人们叫他王大伯。他拿着茶食,点点头,高嗓门说:我活这么大,都没听说过卖茶食的让人品尝哩,年轻人可了不得,敢想敢干!这茶食做得也好,质量没问题,我敢说一句,这方圆几十里没有这么好的茶食,是当年茶食张的味道哩!
一提自家祖辈的茶食张,兰花就特激动,她细看这位大伯,可是没一点印象。
王大伯的话说完,旁边就有人附和:就是,这茶食可不错哩,谁说你们的产品不过关哩!
是啊,这茶食,拿到哪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好哩!
兰花摆摆手说:谢谢大家鼓励,说实话,前段时间乡亲们说得不错,我们做得真的不好,是我们大意粗心哩,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这个标准,只能做得比这好,不能比这差,一定让乡亲们满意!
王大伯说:后生可畏哩,这样将来肯定能发展哩,将来办个大厂,让咱这传统食品露露脸,让咱农村人也当个工人,挣个零花钱!
王大伯的话,让兰花心里咯噔了一下,心里闪过一丝光亮。
王大伯说话时,就有人悄悄问这老人是谁,旁边有人插嘴说,这是一个退休工人,来了时间不长。还有人低声插了句,听说他儿子还是个大干部哩。
一位七八岁的孩子拿着茶食,嘴角还挂着茶食的糖馅儿,挤到兰花跟前说:兰花姐姐,你这茶食放点葡萄干儿。
兰花蹲下身来,拉着孩子的手问:你吃过葡萄干了?
孩子说:吃过,我哥在新疆当兵,葡萄干递回家来,可好吃了!
孩子的妈妈过来,对兰花说:可别听孩子瞎说,她吃见葡萄干好吃,就让人做,今天咱这茶食可真是做得好哩!正好,过两天我家大伯的儿子要完婚,就订你家的茶食了,就要这个质量的。
兰花一笑:大嫂你放心吧,保证给你做的满意!接着目光落在孩子身子,对孩子说,小朋友的意见也很好呀,将来我们的茶食馅儿就把葡萄干放进去!
她抬起头来看看众人,大声说:虽然现在咱条件不具备,市场上还没有葡萄干,但我想现在是市场经济了,很快就会有的,就是这位大伯说的,我们还要考虑扩大生产哩,将来我们的馅儿也会有各种配料的,我们产品的品种也要增加哩!
人群中有人说,那就好哩,到时我们来给你披红挂绿放鞭炮!
品尝的人们,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不光提到制作工艺,还提到订货、送货等各个环节。
人们散去,王大伯留下来,他兴奋地对兰花说:我知道你是茶食张的女儿,不错,年轻人就要有朝气哩!
兰花说:大伯,问你一下,你过去还吃过我家的茶食?
王大伯说:你爷爷的茶食我都吃过哩,我还记得你爷爷教育你爸爸要好好学习哩,那年我来你村走亲戚,找你爸玩,进了院子,看到你爷爷坐在一把椅子上,你爸站在他跟前。你爷爷说唐代李长者,在南迁方山前,为了向圣僧学习,看到圣僧坐在烈火中,心想得觐圣者,烧身也无憾了,踊身跃入火中,然而,入火后反觉清凉,才知道这是考验自己胆识和人品哩。他说我们手艺人,就要有投身烈火的勇气和胆量哩,就得吃烈火焚身的苦,吃得苦才能享清凉的甜哩!那个时候,你爸爸听了点点头,说爸我记下了。当时我听了也没当回事,长大后参加工作,细想这话,才深有感触哩。
王大伯的话,让兰花点着头,眼里有了泪珠。王大伯接着说:你爸的事,我回来也听说了,唉,不说了,你们好好干,有用得着大伯的地方,大伯一定尽力帮你们!
王大伯走后,兰花、郁春和二牛感叹一番,然后三人按照众人意见一条一条商量,把制作规程修改了一遍,把订货、送货的相关细节都填了上去。
让人们品尝三天,作坊就有了十几单生意,三个人又忙起来。
本地有句俗话:掏鸟蛋带出金丝雀,好事成双哩。兰花作坊的茶食销路好起来,兰花与郁春的感情也在快速升温。
闲着没事时,兰花常常跟郁春在房里坐着闲聊,二牛知道兰花喜欢郁春,因此他没事就出门在院子里找些扫院、挑水的营生做,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兰花和郁春。
有一天下午,活儿不多,兰花特意梳洗打扮了一番,齐耳的短发,清秀的面庞,明亮的眼睛,穿一件素花上衣,一条蓝色裤子,这一切的组合,尽显淳朴素静、活力四射和聪慧美丽。看到兰花的样子,郁春两眼怔怔盯着,许久没能移开。
兰花看到郁春看她,脸不自觉地红起来,娇嗔地说了一句:看啥,还没看够啊。
郁春说:你长得这么好看,我怎能看得够!又急急地补充了一句,可看不够,一辈子都看不够哩!
兰花的脸更红了,对郁春小声地说:郁春哥谢谢你照顾我,我也知道你的心意……接着兰花欲言又止说不下去了。
郁春听了这话,站起身来,一伸手就把兰花的手握在手里,兰花轻轻挣了一下,没有挣脱,红着脸一时说不出话来。
郁春脸红红地说:兰花嫁给我,我会好好照顾你!
兰花说:郁春哥,我从小身体不好,会给你添麻烦的,你可得想好了。
郁春说:我不怕,我不怕!接着猛地把兰花抱在怀里。
兰花用力推开郁春,说:大白天的,你干啥呀!
这时,院里的水桶咚的一声倒在地上,桶里的水流了一地,二牛尴尬地站在院子里,像泥塑木雕一般。兰花听到声音,推门出屋,看到二牛愣在那儿,忙红着脸问:二牛哥,挑水回来了?
二牛回过神来,不自然地咧咧嘴,低声说:滑了一下,水桶跌倒了,没事。边说话,边提着另一只桶走进屋。
郁春看到二牛提着水进屋,忙走过来,说:我来我来,伸手要接水桶。
二牛推开郁春的手,平静地说了一句:不用。然后走到水瓮旁,手臂迅速抬起,水桶猛倾,哗的一声,桶内的水倒入瓮内,水流过急,水花溅起很高。接着二牛没有停留,提着桶出家门,拿过扁担,挑着水桶出院门,二牛走得急,水桶发出吱咛吱咛的声响。那响声出奇地大,惊得门外觅食的一群母鸡咯咯叫着跑开。
当地风俗,人死满一年,家里才可办喜事。过了春节,郁春与兰花结婚了。
婚后,兰花一心想扩大生产,恰巧那位王大伯来买茶食,他说自己要外出,顺便给外地亲戚带点本地的特色食品。他还说,省城他有个侄女在食品厂工作,让她拿去厂里让工人看看、尝尝,咱这茶食不比他们做的差哩!
兰花一听就上心了,她问王大伯,你那亲戚在那个食品厂,是干啥工种的等等。
王大伯走后,兰花和郁春与二牛商量说:我想到省城食品厂看一下,看人家是咋生产的,有啥好的经验咱可借鉴哩!
郁春不同意,说:做个茶食还要出去学习,咱这产品就很好哩!再说,你一个女人家出去,我们也不放心。
二牛也点头。
兰花说:可不能这么说,咱在这个小天地里打闹,就是个井底的蛤蟆,只能看个桶大的天,也不知别人咋样,再说了咱还要扩大生产哩。安全问题你放心,你老婆不会让人拐跑,也不会跟人跑,我让王大伯的亲戚帮一下忙,应该没有问题。
两人见兰花坚持要去就不吭声了。兰花说:我走后,你们俩可要细心点,把好质量,不能再出纰漏。
郁春说:你放心好了。
二牛点了下头。
那天下午,兰花去找王大伯。
在王大伯的帮助下,兰花到了省城。王大伯的侄女叫小燕,是个活泼的女孩。兰花出门不多,来到大城市,站在小燕面前,有自惭形秽的感觉。兰花红着脸,说明了来意,小燕犯了难,她说外人是不能进入车间的。王大伯拿过兰花做的茶食让小燕吃,小燕吃了后说:不错呀,你们做得挺好的。
兰花嘘口气,说:我们将来想办个厂,扩大一下规模哩!
小燕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们厂莫说不让进去,就是进去看一下,也学不下什么东西,要不我跟厂长说说,你进厂临时工作上一段时间,短点一个月也行。
兰花想了想,说:行!
小燕在厂长办公室工作,能跟厂长说上话。她拿着茶食让厂长品尝,厂长说这茶食哪来的,做得很好。小燕介绍了茶食,顺便又提了一下兰花的来意。厂长说:可以呀,国营厂支持民营企业这也是我们服务地方的义务和责任哩,让她来吧。
兰花顺利进入食品厂,帮着打杂。她一有空就看产品的流水线,看工人师傅的手艺,看产品品种和包装,还了解产品的销售渠道。每天下班,她会把学到的东西记在本子上。她为了节约时间,就住在厂里。厂里房间紧张,只有一个小房间,过去是放资料的,刚刚腾出来,墙面黑黑的还没有装修,兰花要住就只能住那间房子。
小燕说:这儿条件不好,跟我回家住吧。
她坚持说:没事,我住在这儿,抽空还能找师傅们谈谈,学学他们的经验哩。
小燕从身上拿出二百元钱,说:我伯怕你身上钱不够,托我给你的。
兰花说:我有钱。
小燕说:穷家富路,出门在外备个急需,你还是拿着吧。
兰花拿了钱,心说这钱可不能花,回去要还给大伯。身上带的钱不多,为了省钱,她不买食堂的饭,自己买了馒头和咸菜。
小燕很热心,她查了不少资料,结合本厂的实际,抽空给兰花义务上课,她告诉兰花,你们的茶食有特色,很不错的,但是你这茶食的消费人群,一大部分是你们本地人,要是外人吃呢,就吃我们做的这些品种,跟你们的配料不同,皮儿的油层要多,工序复杂,还有馅儿配料也是多种原料的,你们将来要多品种发展哩。
有位工人师傅看她勤奋好学,热情地告诉她:一个企业要想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就是诚信,此外要真材实料,还要手艺精湛……
一个月后,兰花带了厂里的部分资料和学习笔记回来了。回来时,她身体瘦了一圈,眼窝深陷,面色苍白。她拖着疲惫的身躯,脸上却挂着笑。郁春和二牛听兰花讲外面的见闻和学到的经验,对她刮目相看。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兰花从省城回家时间不长,就病倒了。她的病很重,寻医问药花了不少钱,病还是不见好,这一下全家人可都愁坏了,茶食作坊也因她的病关门了。
后来兰花听说了婆婆翠仙与郁春的一次争吵。
三间小平房,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村民大会上抽签抽到的,原是村委的牲口圈,郁春家花钱买了来。原先他家住在村北的深沟里,需要爬一里地的陡坡才能上这梁顶,那沟里的窑洞缺泥掉坯成了危房,这平房可是救了郁春全家的急。
那天,翠仙坐在木椅上,两眼平视着站在地上的儿子郁春。翠仙是刀条脸,平时不多说话,老是本着一个脸,好像别人欠她二百钱似的。那天翠仙的脸更是黑气吓人,让房内的空气变得异常凝重。
翠仙看着儿子问:兰花这病能不能治得好?
郁春一听就哽咽着说:医生说怕是治不好了。
翠仙叹了口气:你爸就是得这类重病死的,为了给你爸治病,咱们家里穷得几乎揭不开锅了,咱家经不起这样折腾了呀!接着又是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翠仙抬起头,又看了看儿子,问了一句,你说咋办?
郁春喘着粗气,带着哭腔说:再穷也得给兰花医治哩!
翠仙说:你这娃,你好好想想,如果给她治病,花钱好不了不说,咱们家就真的垮了!
郁春想了想,问母亲:那你说咋办?
翠仙想说什么,没有说出来,闭起眼睛想了会儿,才从牙缝里咬出几个字来:你跟她离婚?
郁春大吃一惊:离婚?你咋说出这样的话,不行,不能离婚,不能!说着猛地转身,伸手拉开门,大步跑走。
房门大开,一股阴冷的空气涌进屋来。翠仙看着儿子的背影,瞪着眼,心头彻骨冰凉,她咬牙骂了句:没用的东西,唉!
兰花后来听人说,郁春跑到了荒野里,在荒野里边跑边流泪……
婆婆房间传来郁春大声说话的声音,兰花猜测与自己的病有关。她恨自己咋就得了这病,这病花钱就是无底洞,更何况他们的家庭还很贫穷。她一手扶着墙,慢慢地下地,然后慢慢走出屋。
她一出屋,明亮的光线刺得睁不开眼睛,她适应了一下,四周打量,太阳光直直地撒下来,四周是一个清亮温暖的世界。忽然她看见了二牛,他在不远处站着。二牛看到兰花,迟疑了一下,就跑过来。
二牛嗔怪兰花:在屋里歇着吧,你咋出来了!
兰花苦笑了一下,说:一直是这样,也不是个法儿,出来晒晒太阳兴许好点哩。
二牛一脸关切望着兰花。兰花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接着往前走。二牛不知兰花要去哪里,只好跟着她。走了一段,兰花嘤嘤哭起来,二牛看兰花哭了,知道她心情不好,想不出什么安慰的话,默默地跟着走。
兰花止住哭泣,说:我知道自己的病挺重的,怕是好不了。
二牛忙说:谁说的,肯定能好,开心些,治百病哩!
兰花苦笑了一下,扭头看着二牛问:你这话是跟谁学的?
二牛不自然地笑笑说:这是我妈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兰花说:话是这么说哩。接着想了下又说,我想去作坊看看。
二牛看了看兰花说:我跟你去。
兰花说:你忙去吧,我没事的。
二牛忙说:我没事。
二牛跟着兰花往作坊走。兰花身体虚弱,走得很慢,他怕兰花摔倒,两手准备随时扶她。到了作坊,打开门,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
二牛不让兰花进去,说:你等一下。说着跑进屋,开了窗,又拿起扫把清扫地面,兰花也进来拿起抹布,慢慢地擦拭桌椅。
两个人一通忙碌。
兰花环顾一下四周,眼光落在作坊的笼鏊和灶台上,眼里的泪又流下来,然后带着哭声说了句:爸爸,我恐怕完不成你交代的事哩。
二牛脸色红起来,吭吭哧哧说了句:说啥哩,师妹一定会好起来哩!
在作坊待了一会儿,二牛怕兰花着凉,催促兰花回去。兰花又转着看了看房间,然后才脚步蹒跚走出门。
此后,知道家里穷,兰花不去大医院治疗,只是让当地的中医开了药,她的病时轻时重,每天总是无精打采的,不能干活。
那段时间,医生告过她,她这病千万不能生育,否则有生命危险,听了医生的话,她与郁春也采取了避孕措施。可是不知为什么,她忽然发现自己有了身孕,这个发现让她惊慌起来。后来她转念一想,反正自己也活不了多长时间,给郁春留个后也是好事哩。
有一天,兰花把怀了孩子的事告了郁春。
郁春一听就愣怔在地上了,紧接着他大声说:你现在不能怀孕,生孩子会要了你的命!不行,不行!说着在地上转了两圈,接着说,不行,得流产,会要了你的命的。
兰花说:我知道自己这身体不行了,我在闭眼之前,我得给你留个后。
郁春还想说什么,但是兰花摆手没让他说,兰花说:我这病医生说很严重,我也谋算好了,给你生了孩子,让我去死也心甘了。
郁春的泪瞬间流了出来。
后来,兰花还知道了一件事。兰花怀孕后,婆婆翠仙知道了,谁也想不到她的想法跟兰花的想法截然相反哩。翠仙叫来儿子,刀条脸上仍旧黑黑的,她问郁春:兰花要生了,你有啥想法?
郁春说:我心里乱成一团,不知该咋办哩?
这个孩子你不能要!翠仙说。
你说啥,兰花就是为了我才不顾自己的生死生孩子的!郁春生气地说。
翠仙看看儿子,眨了下眼,说:儿子你要冷静,你想想,你还年轻,如果兰花死了,你还带个孩子,哪个姑娘还愿意嫁给你呀,再说了即使人家愿意嫁你,不是自己的孩子能跟孩子亲吗,你这是害了孩子啊!
当时,翠仙与郁春的对话,兰花并不知晓。那段时间,她知道服药对胎儿有影响,便停止了服药。她肠胃不好,不想吃饭,但是她努力地吃,她要保证孩子生长发育的营养。病痛折磨着她,但是她却比平时更加乐观,她哼起了曲,唱起了歌,她对人说情绪对孩子也是有影响的。家里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她常常打开听音乐,听说音乐对胎儿的成长有好处,她还要听些文学讲座,她说不是她听,是让孩子听……她默默地鼓励自己:你是一个病人,更要做一位伟大的母亲!
就这样,她为给郁春生孩子高兴,为孩子的未来充满信心哩。她很少想自己,只是快要生孩子了,心里有点不舍,对丈夫的不舍,对孩子的不舍,对生她养她这块土地和人间生活的不舍。但是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比起来,她就坦然了。
生孩子的那天,婆婆翠仙和丈夫郁春把她送到医院。那天亲戚朋友来了几十人,兰花起始奇怪咋来了这么多人,一瞬间她就明白了,眼里的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一个声音在心底轰鸣:他们都是来送自己在人世间最后一程的!亲戚朋友都眼含热泪看着她,有的还安咐她两句。
兰花进了产房,外面的人揪心地等着。过了一会儿产房门开了,护士推着兰花快速进了手术室。等待的人们心头又加了一层重重的砝码。
又是过了半个时辰,兰花终于生下了孩子。里面的人告诉外面的人,兰花生了个男婴,兰花的身体虚弱正在昏睡,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外面的亲戚朋友长嘘了一口气,接着就都回家去了。
郁春抱着男婴出了病房门口,忍不住哭起来。翠仙瞪了郁春一眼,伸手接过男婴,交给一个外地陌生人,那人留下一沓钱,抱着孩子走了。
兰花记得,那也是一个阴冷的天气,病房玻璃看外面是黑沉沉的。兰花醒过来时,看到外面还下着雨,是雨滴敲打地面的声音把她惊醒了,还是牵挂刚刚出生的孩子?她醒过来,艰难地转了一下头,看了看一旁坐着打盹的郁春,想说话,但是嗓子沙哑没说出来,她只好抬手,觉得手臂那么沉重,慢慢地抬起一点,就无力地跌落床上。这轻微的声音,惊动了郁春。郁春一看兰花,不自然地问了一句:你醒了?然后,跨到床边,提起暖壶,给兰花冲了红糖水,拿起勺子,喂兰花喝。喝了水,兰花再次昏睡,直到下午,才再次醒来。醒来后,她感觉自己身体好了很多。
她努力睁着眼,舔舔干裂的嘴唇,声音沙哑地问:孩子呢?我想看看孩子。
郁春别转头,装作伸手放置什么东西,低低地说:你身体有病,孩子让人看着哩。
在医院,兰花几次提出想看看孩子,都被郁春说孩子让人看着搪塞过去。直到出院,都没能看上孩子。
人的生命力是很强的,女人的生命力似乎更强,兰花的生命,并没有按医生预测的方向发展,她活着出了医院的门。她记得那天阳光真好,有点微风。郁春借了辆牛车拉着她。黄牛走得很稳,尾巴甩来甩去。郁春却是心事重重。
兰花活下来,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这却让郁春既喜且忧。郁春焦急地在屋里转圈,她没法向兰花交代呀,孩子送人了,兰花见不到孩子,没被病痛折磨死,也要被气死呀!自己办了一件糊涂事啊!他跑着去找抱走孩子的人,可是那人早不知去向。郁春回到家,心情沮丧到极点。
翠仙走过来,看着痛苦的郁春说:她得了很重的病,现在没死,也过不了几天,结果还不是一样?你有啥想不通的!
郁春瞪着母亲,气愤地说:都是你,都是你撺掇的好事,好不容易生了孩子,你非让送人,这下好了,我没法向兰花交代了。说着捶打自己的胸脯,我没法交代了!
翠仙看着儿子,眼圈也红了,低低地说了一句:过两天你耐心地向她解释,这家有个重病人还顾不过来,怎能再养活个孩子,再说了,我们家现在穷得快揭不开锅了,孩子找了个好人家,兴许会好活一些哩。
郁春不吭声,蹲在地上抽泣。
接连几天,兰花向郁春提出想看看孩子,郁春总是告诉兰花说孩子让人看着哩。有一天,兰花听到门外有人跟婆婆交谈,声音大了些,兰花听到那人说,一个男孩子送人多可惜呀。只听婆婆说,你小点声,小点声。兰花一听一切都明白了,她大声问郁春:我的孩子怎么了,他在哪儿?郁春看瞒不住了,流着泪告诉她孩子送人了。兰花坐在炕上,一下就气晕过去了。
受不了这个打击,兰花当天晚上就胡言乱语起来,第二天就疯疯癫癫跑出门去了。
兰花疯疯地跑,嘴里念叨着:孩子、孩子!然后哈哈大笑,随后又嘤嘤哭泣。
看着跑出门的妻子,郁春愕在当地,不知该怎么办。接着回过神来,忙跑出去把兰花追回来。
可是过了一会儿,兰花就又跑出去了。
翠仙不知何时出现在院里,她对郁春气呼呼地说:让她跑吧,她想跑到哪儿就让她跑!
三
兰花的思绪继续信马由缰。
那天她迷迷糊糊回到了爸爸留下的作坊里。不知为什么,她还记得身上带有钥匙,拿出钥匙开了门,跌跌撞撞进屋,一下蜷缩在冰冷的炕上。
不知何时,二牛出现了,他喊:师妹,师妹,你咋了?
兰花睁开眼看了看二牛,问:你是谁,你是谁,你是抢孩子的,你是抢孩子的!接着跳下地,又要跑走。
二牛一把抱住兰花:师妹我不是抢孩子的,我送孩子,你好好歇着,我给你把孩子找来,我一定找来!
兰花拍着手破涕为笑:你真能找来,你真能找来?
真能找来,你先好好歇着,这屋冷,我给你生火取暖!
兰花说:对对,得好好拾掇一下,说着拿起扫把扫地。
二牛跑出去拿来米面,又跑回家拿来蔬菜什么的,回到作坊劈柴生火,开始笨手笨脚给兰花做饭。
后来二牛说,他不会做饭,切的面条有手指头粗哩。
饭后,二牛告兰花说:我去找孩子,你听话在这等我。
说这话时,郁春跑来了,他站在门口,面无表情地看着屋里的一切。二牛一眼瞥见了郁春,他二话不说,大步出门,把郁春拽到院子里,抬手打了郁春一拳,郁春腾腾倒退几步差点摔倒。
没等郁春讲话,二牛连珠炮般发问:师傅咋嘱咐你的,师傅一家咋待你的,兰花哪点对不起你了?平时笨嘴的二牛,竟连着喊出这么顺溜的三句话。
郁春怔怔地看着二牛,愁苦着脸说:我有啥法,总不能让孩子也跟咱受这罪吧,再说一家人还要生活,还要忙地里的活,还有……后面的话郁春没有再说下去,二牛也没心思听他说。
二牛狠狠地看了郁春一眼:你真狠,狼心狗肺,师妹瞎了眼!他没再搭理郁春,旋身回到屋内,对兰花说,师妹我明天就去给你找儿子,你可不能乱跑,你可得等我。
兰花高兴地拍了下手:儿子,好,儿子,嘿嘿!
郁春进了屋,但他没坐下来,过去拉着兰花冷冷地说:兰花咱回家。
兰花看了看郁春,问:你是谁,你是谁,啊你是人贩子,你是人贩子。说着跑出门来,她的力气出奇地大,二牛与郁春两个人也没把她拽住。
天完全黑下来,兰花却找不着了。两个人找到半夜,在邻村的一座破庙里找到了兰花。当时兰花蜷缩在地上,浑身沾满了灰尘。郁春背着兰花往回走,回到镇上,他望了一眼自家的房子,然后转身把兰花背到作坊,当晚他也住在那儿。到了第二天清晨,郁春还未起床,兰花就又喊着孩子跑出去了。郁春去追没追上,村里没找到,后来跑到村干部家给邻村认识的人打电话,邻村人说也没有见到。
他心急火燎准备继续找,母亲翠仙出现了,她说:她已疯了,还有大病,她活不了哩,你也跟她饿死、累死?回家吃饭!郁春犹豫了一下,翠仙一把拽住他,拽回了家。
兰花跑过山梁,跑过沟河,也不知跑到了什么地方,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她疯疯癫癫在村里转悠,不少孩子跟在她后面看。有好心人看她可怜,给她半个窝头,给她一碗稀饭,晚上她躺在树下、猪栏或是原先生产队的牲口棚里。
有一天她看到一只狗正在吃盆里剩饭,她过去把那剩饭抓在手里跟狗一起吃,那狗也是奇怪,没任何表示,默默地把食盆让给她。一旁有几个村人看到这一幕,指指点点说着什么,有的还笑起来。
张大娘三天前就听说村里来了个疯婆,一早院里的花狗叫,她出门喝住狂叫的花狗,看着蹲在墙根下瑟瑟发抖的兰花,细细打量了一下,嘴里说了句:好可怜的妮子。她伸手去扶兰花,兰花警觉地躲闪。
张大娘看着兰花,温和地说:妮子不要怕,你是哪里人?
兰花看看张大娘,嘻嘻笑起来,说:你头发白了,你看你头发白了。接着又问,你见过我的儿子吗?
张大娘一怔,马上接口说:见过,见过的,来,我带你找儿子。说着带着她走进自家院子。她让兰花站在院子里,回屋拿出笤帚给兰花清扫身上的泥土。接着拉兰花进屋,说:你先进来洗一洗,吃点饭,我去给你找儿子去。张大娘拉着她,让她坐下,给她倒了热水,拿着毛巾给她擦了脸,接着又给她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饸捞。她实在是饿急了,抢过饭碗三口两口就吃下去了,张大娘又给她端来一碗,她又抢过来吃下去。张大娘看着她的吃相,眼圈红了。
邻家听说了,都来张大娘家看。张大娘看看众人,用衣袖擦了下眼睛说:我眼软,见不得人受罪,这孩子也是苦命人,想是遇了啥事想不开了,咳,谁没有难时,我说不管谁家遇上,大伙可得好好待这孩子哩。
另一个女人说:说得也是,出门落难了,可怜呀!
一个胖女人说:这个女人长得标致哩,病好了在咱南庄给她找个好婆家。
……
不管人们说什么,兰花吃饱饭,站起身就跌跌撞撞跑出去了,口里说:你们要抢我儿子,你们要抢我儿子!众人让开一条路,看着她跑出门,不少人叹着气。
那段时间,她就在这个山村转悠,饥一顿,饱一顿,有时她饿得受不了时,就跑进张大娘家,张大娘总是给她做饭吃,给她水喝。有的村民看到她,给她点吃的,她嘻嘻一笑,抢过就吃,也有村民逗乐子戏耍她一番,她不以为意,疯疯地跑走……
二牛与郁春找兰花,竟是找了一个多月。他俩用那辆当年奖给专业户的自行车,轮流驮着兰花回到作坊。
两个人商量了一下,为了防止兰花跑走,两人不在时,把作坊门锁起来。这样一来,兰花只能在房内疯了,她喊着孩子,用力摇动门板,门板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
郁春回头看看,皱着眉,转头看了看二牛说:这可咋办哩?
二牛没吭声,过了一会儿说:心病得用心药医哩,想办法找回孩子!
郁春无奈地说:到哪里找,那个人我也不认识,他说想要个孩子,他说家庭条件也蛮好的,我都不知道他是哪儿人,再说了,那人给了一笔钱,是用来给兰花治病的,住院和这段时间的花销,也花得不多了,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说着蹲下身,看着地面。
二牛咬咬牙,一字一句地说:我去找,找不回孩子我就不回来了!说着蹬蹬蹬走了。
郁春站在原地,望着二牛。
四
兰花的泪水止不住了,她擦了擦眼,看了眼会场上坐着的儿子,兰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诚慧,她希望儿子不管干什么,都要有诚心,要讲诚信,还要有智慧。学校放假休息,她让诚慧跟着工人干活。
看着现在的儿子,眼里又闪现出当年的儿子。
那天,二牛抱着孩子走进作坊,高兴地大声说:师妹,儿子,你看,你的儿子!
兰花飕地跳起身,猛地跑到二牛身前。
郁春带着哭腔抱住兰花:慢点慢点,孩子还小,你不要吓着孩子。
兰花笑笑,搓搓手:对,对,不能吓着孩子。说着,凑过来,看着孩子的脸,用手轻轻地摸了一下,然后可怜巴巴地说:我、我想抱抱孩子。这语气,竟是出奇地平和,完全不像得了疯病的人。
二牛看了一眼郁春,点了下头。郁春对兰花说:你坐到炕上。说着推着兰花上炕,接着接过二牛怀里的孩子,放在兰花手里,说,给你,慢慢地抱孩子,哎,对,就这样,要轻一点。兰花惊喜地抱着孩子,亲了亲小脸蛋。这时孩子哭起来,郁春说,你看孩子哭了,他饿了。
二牛一听饿了,忙回头拿过奶粉,说:带着哩!
郁春拿碗冲好奶粉,试了下温度,又拿出一个碗,两碗来回倒腾几次,感觉温度差不多了,才倒入奶瓶,递给兰花,说:这样慢慢喂,可不能呛着,要这样……
那天兰花抱着孩子不再疯跑了,她一直坐在炕上,小心地抱着孩子。
郁春挠着头说:我还地里忙,兰花病没好,看孩子也不放心哩,我妈肯定也不给看哩,这可咋办?
二牛没说话就跑走了,过了一会儿,二牛带来一个矮胖的女人,他把他娘菊花叫来了,他让娘帮兰花看护孩子。此后一段时间,菊花住在兰花的作坊,照顾兰花和孩子。
兰花的疯病很快好转。
孩子在健康成长。
孩子能坐了。
孩子能走路了。
直到兰花能正常照顾孩子,菊花才回家去住。
兰花的疯病好了,只是身体还很虚弱。那段时间她知道了二牛是怎样要回孩子的。
二牛多方打听,走了一百多里地,才找到那户人家。那家两口子没有孩子,这次抱了一个儿子回去,不知有多高兴了。二牛苦苦求人家,可那家人就是不松口,后来打听到村里一位村干部是从这小镇搬过去的,还跟二牛家沾点亲哩,二牛买了礼物找上门去,求那位村干部帮忙。那位干部很热心,听了兰花家的事,答应帮忙。那位村干部上门多次,反复做那家两口子的工作。二牛表述能力有限,讲的有点乱,总之那位村干部讲的意思是说,我认识县民政局的人,你们家也符合抱养孩子的条件,一定再给你们找一个男孩,这次没有经孩子的母亲同意就送人是违法哩,孩子的母亲快要气死了,救人也是积德哩。那家两口子最终同意了还回孩子的要求。二牛当场承诺加倍补偿他们,一定不让他家受任何损失。二牛连夜跑回家卖了自家的一头牛和两头猪。
听说,二牛卖牛和猪时,菊花犹豫不决。二牛说:妈,你常说救人一命是功德无量哩,要回孩子,兴许能救兰花一条命哩!退一步说,兰花真有个长短,郁春家不要这孩子,我还要哩,我这模样一辈子也找不下媳妇,人家谁愿跟咱哩。
菊花看着二牛,眼里就有泪水了,说:我儿心肠恁好,咋会找不下媳妇,找不了好的,也能找个差点的,妈同意你要孩子,唉,兰花也是可怜哩!
二牛又对菊花说:妈,要回这个孩子,兰花有病,她那婆婆没指望,还得你给照看哩。
菊花说,行,妈帮你,帮可怜的兰花!
因急用钱,二牛把耕牛和两头猪只好贱卖出去,然后马不停蹄,连夜翻山越岭把孩子抱了回来。
当时,兰花一想到这些就止不住热泪盈眶。她还想到了郁春,她觉得经过这些事,自己和郁春似乎有了距离,尽管郁春在伺候自己,在尽力看护孩子,可是总觉得两人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山哩。想着想着,兰花叹口气。自从要回孩子,婆婆翠仙一次也没来过,听说她常常气愤地骂郁春,说一个病人,一个孩子你咋养活哩!有次翠仙看到二牛和郁春相跟着到家取东西,又骂起儿子来,说:你这个败家子哩,看你将来咋过活哩!
二牛看翠仙骂得不成话,回了一句:你们不要孩子,我还要哩,那孩子是我付了抱养费哩,要不是兰花一家对我有恩,我还不给哩,兰花愿要给兰花,兰花不要我要,兰花有病不能看孩子,我妈帮着看,跟你没有一点关系!
二牛的话噎得翠仙一愣一愣的。
看着兰花和孩子的亲热劲儿,看着好起来的兰花,郁春感激二牛,差点要给二牛下跪了。有次上地,碰上二牛,他说:二牛,我办了错事,是你救了我们这个家,让孩子认你做干爸吧。
二牛一听,高兴地说:行,这样我也有个后人了。
郁春回家和兰花商量,兰花说:费恁大劲找回孩子,我们都没法感谢人家,这样也好,让孩子将来孝敬二牛一家哩。
村人听说了兰花的孩子认二牛干爸的事,就跟二牛开玩笑,这个说,二牛有儿子了,有福气哩!那个说,二牛,跟兰花一家成了亲家,可好好帮兰花把病看好哩!二牛脸红着点点头,他不管人们说的真情还是假意,他觉得村人的这些话,全是他自己的心里话。
二牛听说有个老中医能治疑难杂症,就找来给兰花治病。为了省下药钱他又跑到山上采药。他最初采回中草药,总要拿去让老中医鉴别一下,后来他认识了这些中药。兰花听说二牛哥去了很高的山上,那里有天然的优质药材。他拿草药让兰花熬着喝,起初兰花和郁春将信将疑,想不到喝了一段时间,兰花病情有了好转。郁春问二牛哪里采的,他跟着一块去,二牛说你要上地,还要照顾兰花母子,我去就行了。郁春说,我家的事咋能一直麻烦你哩。二牛笨嘴笨舌断断续续说,你儿子是我干儿子,你们成了我的干亲家,还有咱是同门师兄,我帮也是应该的。如此一年,二牛在高山上奔走采药,兰花的病也在一天天好转。
有一天,郁春不在家,二牛来了,他在清扫作坊的院子。
兰花看着二牛在院里干活。二牛哥个矮,身粗,脸上的麻坑被太阳照射着那么显眼,还有那泛着红的蒜头鼻子,心说二牛哥长得太丑了呀。当年他想跟着爸爸学做茶食,爸爸嫌他长得难看,人又笨,没答应。想不到,他一有空就来帮爸爸干活,还是义务帮忙,分文不取。记得那天早晨,二牛哥脸上、手上冻得发红,还在帮着清扫院子,爸爸让他进屋暖和一下再扫,他说很快就扫完了。正好那段时间,郁春让他爸叫回家,作坊也缺人手,当他扫完院子进屋时,爸爸瞅着他的脸和双手,就把他留下来看火。二牛哥那天脸上有了光,一张大嘴咧开来。爸爸没让他干配馅儿、配面和包馅儿等精细活儿,只让他烧火看笼鏊、做些粗体力活儿。想到这些叹口气,咳,人咋就不得全哩!
可是,爱美之心人人都有呀!
兰花一阵心思忙乱后,抬起眼看二牛,忽然又觉得二牛不是那么丑了,一下变得好看多了,那笨拙中有了优雅,那丑陋里显出清秀。
兰花甜甜地喊:二牛哥,进来,进来喊口水!
二牛笑着走进来。兰花给二牛倒了水,二牛忙说:我来,我来,你快歇着。
二牛伸手去端水,可是兰花却把水放在桌上,猛地把二牛抱住了。二牛一愣,脸上泛起红光,颤抖着问:师妹,你咋了,你这是咋了?
兰花说:二牛哥你为我付出那么多,我没有什么报答你,二牛哥,我知道你也喜欢我,可是我一个人不能分两瓣呀!
二牛一把推开兰花,喘着气说:师妹你把我看成啥人了,我对你好,我愿意!说着流着泪,疾步跑走了。
兰花愣在当地,兴奋的情绪一落千丈,她觉得自己这辈子办了一件错得不能再错的事,把二牛哥的心伤了。
五
兰花看看会场,擦擦眼睛,幅幅图像在脑子里跳跃起来,诸般画面在她的脑子里旋转:师兄妹三人又开起了茶食作坊……作坊扩建,新的工作间成了五间,叫食品加工厂了,工人有了几十个,一条人工作业的流水线在工作……拆了灶台,搬走笼鏊,摆上一排电烤箱……厂子又扩大了,征用了土地,车间多了,工人不断增加……成立公司了。茶食供不应求,还相继开发和生产诸多新的品种,多种馅儿的月饼、松软香甜的擦酥饼、各种配料的特色糕点……产品的包装盒五颜六色,大的、小的、长的、方的,优质产品配上精美包装,码在车间,装上车,发往全国各地,走进百姓家庭餐桌。
她多次站到了爸爸当年体验过的领奖台上……
想到这些,她心说,公司做到今天这样,有谁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有一天,她刚回办公室坐下,小王进来了。小王是一个很精干的年轻人,他是兰花从大学生招聘会上招聘来的。当时他不嫌弃公司小,他说他家就是农村的,这些民营企业大都是农民在干,他和农民有感情。他朴实的话,打动了她。到公司后,小王工作很敬业,每天的工作按时完成,还提出好多合理化的建议,他的建议,有一部分写进公司制度和发展计划里。很快,兰花就让他负责产品质量检查工作。
小王一进门就说:兰姐产品出问题了。
兰花吃了一惊问:出了啥问题?
小王说:今天的茶食馅儿里有去年过期的月饼!
兰花跟着小王跑到制作茶食的车间。那是一间干净整洁的房间,里面的工人穿着白色工作服,戴了口罩,正在紧张地工作。兰花进入车间,走到盛放茶食馅儿的不锈钢槽前,拿起茶食馅儿在鼻子下嗅一嗅,没有发现什么,又放在手心细细地看了看,也没有发现什么。她狐疑地看了小王一眼,接着问工人:去年没卖出去那批月饼是不是做了馅儿?
一位高个子工人说:没事,张经理你看,那么一点月饼粉碎后,根本没啥影响,味儿也没变,要不扔了多可惜呀!
真有这回事?兰花一时火冒三丈,然后回头大声喊:停工,全停下来!
一位老工人过来问:张经理咋了?
兰花面色铁青,车间主任和副主任都过来了。兰花问,为什么把过期的月饼做了馅儿,这是谁的主意?
众人没吭声。这时小王低声说:兰姐这事不能怪他们,是郁春哥让这样做的。
郁春?听了这话,兰花愕了一下,说:他到哪去了,他不知道这样会砸了我们的牌子吗?
小王说:听说郁春哥吩咐了这件事,就匆忙走了,说是办啥贷款去了。
兰花想了想,说:不管谁的主意,掺了的馅儿全部处理掉,生产出的成品也要全部销毁!
听了她的话,主任和副主任还是在那儿站着。兰花提高声音生气地问了一遍:咋,你们没听见?
一位老工人说:张经理,这样可损失大哩,几千元的材料和成品就都扔了。
是啊,张经理,反正掺了不多,也不会影响什么。
咱们有订单,这样一耽搁怕是订单完不了呀!
兰花听了,低头想了一下,咬咬牙,然后抬起头说:损失再大我们也不能用这样的产品去糊弄人,不能去赚昧心钱!就这么定了,执行吧。
兰花气呼呼回到办公室。她没想到郁春背着她干了这样的事,这个人是挣钱挣昏了!她坐下来,一直心绪不宁,她问自己郁春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的?记得起初创业时,三个人是怎么干的,那是实打实地干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尽全力让顾客成为回头客,尽力要打出一片新天地的呀!可是现在呢,他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怎么会这样?兰花痛苦地思索。
这时,郁春气呼呼地走进来,抬手一指兰花:你为什么要这样,那些月饼过期也没几天,你咋恁死心眼儿,你这是拆我的台,败我的兴哩!
兰花用力放下茶杯,瞪起眼看着郁春:你还来教训我,你办得好事哩,你知不知道一块烂肉就会坏了满锅汤,一个坏茶食就能打垮一个企业!
就那么一点儿东西掺进去,就能坏了声誉,企业得精打细算,那些月饼扔了多可惜!
兰花深吸一口气,坐了下来,看着郁春说:我知道你的心情,你也是为了咱的公司,可你的法子不对,这是食品,万一,我是说万一,把人吃坏了咋办,退一步说即使吃不坏人,它肯定对身体也不太好,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再说了,企业竞争的是质量和信誉,这么多工人,每个人都是产品的宣传员,他们出去告诉家人、告诉朋友,还有人来买咱的产品吗?这些你想过没有!
郁春听了脸色变了变,口气也软了,说:我说不过你,你说咋办吧,订的货发不起了,咱要付违约金的。说着反身走了。
兰花把小王叫来,问了一下订单的事,然后安排加班加点生产。她嘱咐小王说,对工人加班不做强求,愿加班的加班,实有困难的可以不用加班;加班时间,工人发两倍工资。安排完后,小王跑出去通知车间主任。接着,兰花给订货商打电话,委婉地告诉对方,公司因出了点事,产品不能一次发货,只能分期发,尽全力不让对方断货,如果出现违约,公司会及时支付违约金,让商家放心。
那天晚上,兰花穿上工作服,到车间和工人们一起加班。
兰花销毁劣质茶食的事,一下子在全镇传开了。后来订货商家也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几个商家几乎同时打来电话,要跟公司签订长期供货合同。还有的商家听说此事后,找上门来,要购进公司产品。一时间,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工人们兴高采烈,情绪很高,人们都说,良心食品谁也愿买哩。
公司声誉鹊起,跟着记者来采访,县电视台做专题,县主要领导来视察,县乡领导上门调研,一时间门庭若市。
有一天,县主管局打来电话,局领导要来调研。接了电话,兰花和郁春十分高兴,主管局来调研,这是对企业的重视哩。兰花让厨房准备午饭,让办公室人员准备接待。
上午十点多,来了三辆小车,从车上下来十多个人,一个头上没有几根头发,体型矮胖的中年人走在前面。一个年轻人指着中年人对兰花说:这位是王局。又指了指周围十多个人,说,其他人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是我们局的股长和干事。兰花跟领导们握手寒喧,领着众人走进办公室。
会议室的茶几上早已摆好了公司制作的各色食品,还有橘子、苹果、桃、花生和葵花籽。兰花让王局坐下,招呼众人品尝食品。工作人员端来清澈碧绿的茶水,水面萦绕着腾腾热气。
兰花看着王局又扫视了一眼众人,说:尊敬的王局,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公司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下面我就公司的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然后她把公司的情况做了介绍,最后说希望局里一如既往支持公司的工作。
接下来,跟着王局同来的股长和干事们,挨个发言,为企业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这些人好像事先准备好的,讲的一二三四,头头是道。兰花听了觉得虽然有不少大道理,但是也有不少好的建议,如完善制度、优化配置、对标管理等等,心说怪不得人家是领导干部哩。
最后轮到王局讲话,王局抬头看看众人,轻咳一声,开始总结性发言。他肯定了这些年公司做出的成绩,然后话题迅速转到全县工业生产的大形势上。他说:同志们,这些年我们全县工业取得可喜成绩,规模扩大,产品产量增加,形成煤炭、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接下来他讲了一串产值、环比、递增、税收比重的数字,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兰花惊叹王局超人的记忆力。王局接着话锋一转说,可是我们长期积累的矛盾显现出来,困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接下来是一二三四一串存在的问题。接着他讲到目标,又是一串数字,再讲着力点和原则,又讲了六个方面。最后王局的讲话绕了个大弯子,才回到公司如何发展上来,他说:刚才各位领导就企业管理讲了不少,我只讲一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实现内部控制,大企业需要内部控制,我们中小企业也要讲内部控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找出风险防控点,还要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的办法和措施,他的特点是把企业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进行管理……王局洋洋洒洒一篇大文章讲完,一下用了一个多钟头。王局讲得口干舌燥,听者听得昏昏欲睡。兰花和厂里的几位负责人听了王局的话,似懂非懂,除了佩服王局的才学水平,其他听不出什么来,不过兰花知道,这个内部控制对企业是有用的。
这时,一位年轻人说:今天王局做了非常重要的指示,希望企业要向现代企业标准看齐,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提高企业效率。在座的各位领导干部也对照要求,反思我们分管的工作,回去以后,各位领导要写一篇调研报告,不要长篇大论,但要真知灼见,下星期交稿。
年轻人讲完,王局扭头问兰花:张经理,公司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力帮助解决。
兰花说:那就谢谢王局了,有县局的支持,我们将不负众望,努力工作哩。我们真有很多困难哩,现在最大的困难是我们扩大生产厂房盖起来了,设备也增加了一部分,工人又新招了不少,但是公司流动资金不足,影响我们的生产和销售哩。还有王局提出的内部控制在我们来说可是个新的名词,希望你们多指导。
王局一听,抬起手,指了一下刚才讲话的年轻人:李局记好,贷款这个事咱们回去跟相关单位协调一下。内部控制工作,工作量较大,我们这方面人才不多,忙不过来。其实,这个工作听来生疏,实际做起来你们就知道了,是你们正在做的工作,只不过你们没有意识到,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我们的人给你们指导一下,具体由你们自己搞,草稿出来,再让我们的人给你们把把关。
兰花高兴地说:谢谢王局!
议题进行完,人们放松起来,接着吃茶几上摆放的食品,边吃边聊。闲聊一阵,时间已到中午,一行人到餐厅进餐。桌上摆了很多菜,还摆了几瓶汾酒。众人坐定,兰花讲开场白,王局简单讲了几句答谢词,紧接着就是推杯换盏,尽情吃喝。
郁春与兰花挨个敬酒,兰花喝了几杯酒就脸色红红的,几乎有点站不住了,只好换饮料喝。郁春开始单独作战,向众人频频敬酒。
王局一行酒足饭饱,摇摇晃晃出门,上车前工作人员给每人准备了一箱茶食,让司机打开后备厢放了进去。随后,一行人上车,王局摇下车窗,摆摆手,兰花举双手回应。接着车喇叭一声响,汽车扬长而去。
兰花在郁春的搀扶下,回到办公室。
兰花拿过水杯,喝了一口说:我可不能陪酒,活受罪哩。不过,也有收获,这样的调研,让咱开了眼界,谁能想到一个小企业还需要这么多学问哩。
郁春拿过毛巾擦了擦脸,打了一声酒嗝,说:酒得喝,现在就这样,想让公司开下去,啥人都得招待哩。
兰花放下杯子说:也是,兴许这次,能帮咱协调贷款哩。说着想起贷款的事,问,你这段不是跑贷款去了,办得怎样了?
郁春刚要说话,忽然捂着嘴跑向卫生间,一阵呕吐,然后出来,兰花给他一杯清水和一条毛巾,他喝了口水吐出来,又擦了擦嘴,说:今天又超量了。
兰花说:自己把握住点,喝坏了咋办?
郁春叹气说:有时候不由自己哩,像今天,你不喝能行吗?不是有句话,叫主人喝醉,客人才能喝好,你不喝咋行。
兰花不吭声了。郁春接着刚才的话题说:分行的经理说,得上面批,还没有消息。
兰花说:可得催紧点。
王局调研半个月后,兰花让郁春去找王局。郁春去了几次,王局都在县里开会,最后一次总算见了王局,可是王局说很难办,不过王局答应将继续努力帮着办。那天郁春回来,情绪很不好。兰花一看就猜到结果了,她没有多说什么,匆匆忙忙工作去了。
第二天上午,有一辆车来到公司门口,从车上走下王大伯、小燕和一位中年人。
王大伯拄着拐杖,对中年人说:这家食品公司虽说规模不大,但是很有魄力哩,她家的产品可是老百姓的良心产品!
中年人兴奋地听着,抬头看着公司的大门,大门旁挂着金黄色招牌,上面写着:茶食张食品有限公司。王大伯又拍了拍中年人的肩膀说:他们这几年发展得很快哩,你调来了,看能帮什么,帮她们一下!
中年人说:爸,我刚调回来,还不清楚情况,上面一旦有支持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县里一视同仁,不会偏袒谁的!
王大伯笑着对中年人说:尽拿官话糊弄!
中年人笑笑。
小燕第一次来兰花的公司,兴奋地左看右看,她胖了很多,但是性子没变,高兴地说:公司办到这个程度,兰花可了不起呀!
这也是你小燕姐的功劳哩!兰花跑出公司大门,大声说了一句,笑盈盈地来到三人身前。小燕看到兰花,大叫一声:兰花!伸手紧紧拉住兰花问这问那。
兰花点点头,顾不上接小燕的话,望着王大伯,说:大伯你来了,我们可盼你来哩!
王大伯说:小妮子可会说哩,说实话我也想来看看你们公司哩。
兰花正色说:王大伯,要不是你的帮助,兴许我们发展不了这么快哩,我可得感谢你哩!
王大伯说:妮子是有心人,看到你们年轻人这么有朝气和魄力,这么能坚持,我高兴,我要尽力帮哩!
王大伯指了指中年人,说:这是我儿子……
王大伯还想说什么,中年人接过话茬,对兰花说:张经理你好,听我爸说你们做得很不错的,我们过来看看,给你添麻烦了。
兰花笑着说:说啥哩,你们来我可高兴哩!说着,把三人接到办公室。三人落座,兰花照例让工作人员把厂里的食品和水果摆到茶几上。
中年人看了看皱皱眉,说:张经理这样吧,我们能不能到你车间看一看。
兰花说:行,我带你们去,小燕姐是内行,正好给我们指导一下。那你们先喝口水,吃点水果,尝尝我们的产品再去。
中年人说:不用了,我们不渴,也不吃了。
几个人换了工作服,戴了大口罩,套了鞋套,在兰花的带领下走进车间。车间很干净,雪白的墙壁,锃亮的作业工具。生产流水线上,工人们身穿干净的工作服,戴个大口罩,都在默默地忙碌。
中年人看得很仔细,他还让兰花叫过两位工人师傅,问了几句技术上的问题。小燕和工人们更热络,问这问那有说不完的话。从车间里出来,中年人又问兰花公司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兰花简要介绍了一下,还提到了公司面临的困难,当然她特意提到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
通过一番接触,兰花觉得中年人心思缜密,很关心生产上的事,像是领导干部调研,猜测这人是个干部,想到这里她隐隐有种期待,心说兴许真能帮点啥忙哩。她想把三人留下来,好好招待一番,可是从车间出来,中年人却叫住兰花,对她说:张经理,我们就不进去了,今天天气好,我们转着再看看。
兰花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不自然地说:行,我陪你们转吧。接着兰花带着三人在公司周围转了一圈。
中年人说:咱这儿空气好,也安静,还水源清洁无污染,对公司的发展很有益处啊。
小燕说:哥,不光是公司受益,这儿现在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地方哩,将来搞个农家乐,建个采摘示范园或是躬耕园,都有条件哩!
中年人笑笑说:是不错哩。
王大伯说:可不是,你看这些年,长寿老人越来越多了,水土不好,能出恁多。
中年人听了点点头,抬头看看爸爸和小燕,用征询的口气说:咱们回吧?
王大伯忙对兰花说:兰花你有啥困难,就去找他,他是刚调来的县委书记哩,今天是星期天,他回来看我,我就带他过来了!
兰花大吃一惊,忙说:王书记,这两天听说调来了新书记,我们还没顾上去看你哩。
王书记笑笑说:我这段也忙,你要去,不一定能找到我。
小燕这时插话:我哥家都没顾上回哩,每天走村串户,可忙哩。
王大伯看了眼儿子说:要不是硬拽着,他还来不了哩!
兰花忙说:难得王书记百忙中来我们公司,这样吧,中午就在这儿吃个便饭,让我尽一下地主之谊。
王书记说:饭就不吃了,我们还有事哩。
兰花又说:那这样,你们带点茶食回去尝尝。说着一挥手,工作人员拿着礼品盒装的茶食跑过来。
王书记一伸手拦住兰花:这可不行,违反纪律哩!
兰花说:你们对我那么好,帮了我那么多忙,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两盒吃的,不算个事哩!
王书记说:谢谢,但是我们真的不能拿。说完带着王大伯和小燕走了。
王书记一走,小王就笑嘻嘻地过来说:兰姐,现在风气变了,过去可不是这样的。
兰花望着远去的汽车,嗯了一声,又补充了一句:也看啥人哩。
自厂子办起来,就免不了跟政府工作人员打交道,官场的人见得多了。王书记的到来,虽让她有些兴奋,但也没抱多大希望。她知道王书记刚来,事务繁忙,哪能管到一个小企业。可是没想到,过了几天县委办就打电话说,贷款问题解决了,让他们到银行办理手续。
兰花高兴地叫过郁春说:王书记可是个办实事的人,那动作快哩,这下贷款有着落了!
郁春高兴地说:好,好,我下午就去办。吃了中午饭,也没休息,郁春带上早已准备好的营业执照、财务报表、企业的基本情况说明等相关证件和证明,就坐车出去了。哪知,晚上回来却显得无精打采,他说,放贷款的办事人说得等两天。
兰花一听就焦急地问:为啥?
人家说,方主任不在,得他签字哩。
过了两天,兰花催促郁春去看看贷款。郁春去了,晚上又空手回来了。兰花看郁春闷闷不乐的样子说:现在这人不知咋了,要不你带点东西去?
郁春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话可没说错,方主任也不说不给办,就是给你拖着哩。郁春在地上转了个圈,接着说,我已打问清楚方主任家住址了,今晚我得去打点一下。
兰花叹口气,没再说什么。
晚上吃过饭,郁春拿了钱和几盒茶食出去了。半夜十二点多,郁春回来了,他显得很高兴,说:方主任让明天过去呢。
兰花问:他收哩?
郁春答:收哩。然后神秘地说,你可不要小瞧了一个主任,我去时,他家门口等着六七个人哩,每个人都是拿着大包小包的。他们中有人联系了方主任,说是方主任有饭局,说不来啥时回来,就等着吧反正要回来的。一直等到十一点,方主任醉醺醺回来了,然后我们按照先后顺序一个进去办完事,再进去一个,走的时候,身后还有好几个人等哩。
他家人呢,恁有钱的一个人,不可能打光棍吧?
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出去游山玩水了,前两天就是方主任送妻儿去了,人家活得开心哩。郁春羡慕地说。
兰花长出了口气:管人家恁多干啥,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哩。
第二天早晨郁春就又兴冲冲去了,到了中午,又再次灰溜溜地回来了,他说:人家还是那样,看那样子是嫌东西少哩!
接下来,郁春吐口唾沫,说:我给你说一说方主任那个样子,方主任看我进去,点了下头,跟我寒暄几句,就转过身忙着办公,也不知在写什么。我心说,这兴许是给我办手续哩,可是过了一会儿,方主任放下笔,却不知在找什么东西,打开柜门,翻了一下,看看,又关闭柜门,然后又拉开抽屉,又翻什么东西,再看看,然后又关了抽屉,接着又打开另一个抽屉,再翻再看,有几个人进来办事,方主任停下来,待来人走后,方主任继续拉抽屉……两个小时后,看看再也没有什么要翻找的地方了,就站起来对我说,真抱歉,那本材料不知放那儿,也快要下班了,我下午还有会,你明天来吧,我再细细找找,这就把我给打发回来了。
兰花一听火了,说:我给王书记打电话,我就不信办不成。
哎、哎,你可不能打,你不想以后再贷了!还是我再去求他,再给打点上些,咱得办呀。
郁春还告了兰花这样一件事:回来时,走到门外,一个来办事的人拍了郁春一下悄悄问,怎么样,让方抽屉凉了一上午?郁春一时没反应过来,苦笑了一下。那人又低声说他也是来办贷款的,方抽屉手重哩。郁春说,那人那么一说,他才想到方抽屉是说谁,看来方主任拉抽屉出了名哩。
过了几天,不知用什么办法贷款办回来了。兰花笑问郁春:用啥办法摆平方主任的?郁春笑笑说:还能用啥,再送东西,再到饭店喝酒,到洗浴中心洗浴、按摩……
一听洗浴中心按摩,兰花一惊,她听人们说那里小姐不少哩,忙问:啥?你带他到那个地方,你是不是也……
郁春忙说:你看你想到哪里去了,我怎能干那个呢,你放心好了。现在啊就时兴这个,你不这样就办不成事哩。
兰花说:这人真恶心!告你啊,你可不能花心,让我发现没你好的!
郁春嘻嘻一笑。
郁春与外界打交道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了,也很少管公司的内部事务了。他总是外出跑贷款,催货款,或是找啥领导,争取啥资金。他开始讲究了,讲究穿衣服,穿高档西装,讲梳洗打扮,变得油头粉面了。
郁春身上的变化,让兰花多多少少有点不太适应,她自己也觉得很奇怪,相处时间这么长,应该彼此知根知底了,可是自郁春把儿子送人到现在郁春身上发生的变化,让她觉得越来越看不清这个人了。
有一次,兰花看着郁春说:你现在可真成了有钱人的做派哩!
郁春说:与外人打交道,就得像个样哩,要不然人家说你对他人不礼貌哩,再说人就这样势利,人家看你寒酸的样子,谁愿意搭理你呀。郁春为自己抽高档烟,喝高档酒也找到了理由:档次低了,别人把你看瘪了,办不成事。
兰花听了不置可否。
那天,主管局王局打来一个电话,王局先是问了企业的情况,后又说内部控制工作开始搞了没有,局里派一个年轻人专门联系你们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有困难跟他联系。还有银行贷款的事,局里跟银行说了几次,但是银行一直没有明确的答复,局里也不能催促人家,一有消息就告诉你们。最后王局说:快过春节了,我们想给干部和职工发点茶食……
王局话还没说完,兰花就明白了,她心里虽然不太高兴,但还是说:王局我知道了,你们要多少给个数字,我们好早点准备。
王局说:谢谢你帮我这个忙,现在办公费紧张,茶食钱要欠你两天。
兰花笑着说:没事,吃个茶食,不是个事,我们免费提供,只要你们多照顾一下我们企业就行了。
王局哈哈一笑,说:那是肯定的!说完挂了电话。
兰花看着电话,心说贷款早办了,等你们等到谷地儿哩,但是转念一想,一个局长权力有限,银行不买他的账也是情有可原。接着兰花叫人准备茶食。
下午主管局的工具车过来把茶食拉走了。
郁春的生活风生水起。经过多年与社会各色人等打交道,郁春有了不少朋友,其中就有那个方主任,郁春常请方主任喝酒,两人常常一起出入歌舞厅和麻将馆,常常玩到很晚才回家。
兰花几次警告郁春,不要到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去,郁春不以为意,笑着说:没事,我把握分寸哩,这不是为了招待方抽屉嘛。
可是郁春每次出去,兰花心里就觉得不安,老觉得要有什么事发生。
那段时间,兰花很忙。她觉得自己的水平有限,驾驭一个企业很难,自己得下功夫学习新知识。正好主管局来人指导公司编写内部控制资料,她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她全程参与资料的收集与编写,参加这些专业人员的指导会议。她还跑到新华书店买了《现代企业管理学》《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企业内部控制手册编制指南》等书籍,抽空进行自学,有不懂的地方向这些专业人员请教。
那天,郁春看她抱着书学习,说:学习起来了,想当专家。
兰花皱皱眉说:咱的企业越来越大,不懂现代企业管理,就管不好企业。
郁春哈哈一笑,不再理她。
兰花说:你也得学习哩,这一大摊子人哩,咱们得对他们负责,对社会负责哩。
郁春又是一笑,没有搭腔。
兰花说:我安排全公司员工学习时事政治、业务和文化知识哩,每天上班半小时学习。
郁春说:那样会影响生产,让他们自学不就行了。
兰花说:不少人没什么文化,也跟你一样不感兴趣,只能先这样。顿了一下,又说,近朱者赤,近墨则黑,同样的人,环境与条件不同,观念和行事就不一样。咱们要想法子提高员工素质,要创优发展环境,这样企业才有活力,才能出成绩哩。
郁春摆摆手说:行啊,都一套一套的,好好学吧,你是当家人,咱的学识不能比别人差。我学不进去,我给你当好助手就行。说完就出门走了。
不知为什么,郁春一走,兰花心里就不踏实起来,心怦怦跳。
果然,郁春晚上没有回家,兰花打电话,电话不通。兰花派人到城里找也没找到。她心急如焚,心想是不是被歹徒绑架?这种案子现在听说也不少哩,当她决定报警时,电话响了,是县公安局的电话,公安局通知兰花,郁春吸毒被抓了。这像是晴天霹雳,一下把兰花震蒙了。
兰花跑到拘留所,见到了郁春。郁春抬起头看着走进来的兰花,然后低着头,低低地说:我没脸见人了,不过我向你保证,我是第一次,是方抽屉硬拉我来……
兰花大声说:第一次也是吸毒,你这是违法,你是在往黑路上走呀!
十多天后,郁春从拘留所出来,情绪一落千丈,他把自己关在房间,很少出门。又过了一个月,郁春走出门来,气色也恢复了很多,他继续跑外办事,又忙碌起来。
看着郁春开始正常工作了,兰花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但是她怕郁春在外面再有什么不测,郁春出去时就让小王陪着去。这样过了两个月,看郁春挺正常的,每次都是办完事就回家,兰花放松了警惕。可是又过了几个月,郁春又常常不回家了,兰花觉得不对劲,有一次悄悄跟了去,发现郁春在宾馆吸食毒品。
兰花气得欲哭无泪。
兰花把郁春送进了戒毒所。
郁春进戒毒所的那一天,方主任被县纪委的人带走了。一星期后,县纪委网站登载一条消息说,方主任严重违纪违法被双规了。
六
兰花坐在会议室,眼里有了泪珠,她怕别人看见,低下了头。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个企业负责人戒毒,而且与方主任案有关联的消息不胫而走。兰花面色苍白,浑身乏力,那几天,她几乎没有出门,感觉脸面无光,更受不了社会上的风言风语和鄙夷的目光。她饭不想吃,觉睡不着,感觉快要支撑不下去了。与此同时,心底一个声音在挣扎着喊:你要坚强起来!
那天,她强抖精神走进生产车间。车间里那么多熟悉而亲切的面孔,他们都在有秩序地默默地做自己的事,她的心里涌动起阵阵暖流。她感觉自己就像打了强心针,精神好了很多。她在车间里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看工人们干活。工人们回过头看她,点点头,继续干手里的活。
转了一圈,她从车间又到了公司院子里。
院子是水泥地面,无垢无尘,很干净。即使这样,还是有一个扫院打杂的年轻人在不断清扫。他提着一个扫把,这儿扫几下,那儿扫几下,然后把尘灰扫到簸箕里。兰花走近这个年轻人,他叫春生,他的目光那么平静,他的脸那么平静,看到兰花时,他咧嘴笑笑,还是那么平静。兰花知道除了下雨、下雪,春生都在院子里。有次兰花碰到他,说院子挺干净的,回屋暖和一下。他摆摆手,意思是说,他的岗位就是院子里。
她看着春生,就想起了张大娘。春生是张大娘的孙子,是个聋哑人。
兰花找到南庄村时,已是在小镇的五十里外,连绵的群山,弯弯曲曲的公路穿村而过。这路是新建的省级公路,刚通车时间不长,路面平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亮光,路面的交通标识鲜艳夺目。兰花奇怪自己当年疯疯癫癫,咋会跑这么远,当时这里是一条上坡下崖,起伏不平的土路,自己一个病弱之躯呀!那次的经历,让她对这条路和这个村庄有了拉扯不断的感情。
兰花进入张大娘家时,看到家里很干净,但是没一件像样的家具。张大娘老了,老伴去世,儿子和媳妇外出打工,家里就剩她和孙子。张大娘认出了她,惊喜地抓住她的手,说:妮子,你可好了,我就说好人有好报哩!接着张大娘让她坐下,叨叨着告了她很多事,她说他们这儿山高石头多,地不多,不够种,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张大娘又想起什么,一把拽过一个男孩,对男孩说,这是婶婶!男孩子看着兰花笑笑,鞠了一躬。
兰花看看男孩,探询的目光投向张大娘。
张大娘说:是我孙子,叫春生,可惜呀,从小生下来,高烧一场就变得又聋又哑了。
兰花出门,让春生帮着把给大娘买的米面和公司生产的茶食提进屋。张大娘推着不要,说:人来就好,你卖这些干啥,得花好多钱哩。
兰花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你们村是我的救命村哩,大娘,我带了我们公司的这些产品,你分发给乡亲们吧。
张大娘看看兰花,哎了一声,抬起衣袖抹了一下泪水,说:妮子,人们都出去打工了,年轻人不愿回村了,当年的那些老人,有几个也离开人世了。说着看了看兰花,又说:哎,你看我说啥哩,我快来做饭,妮子你想吃啥?
兰花眼含泪水说:大娘您给我吃饸捞吧,我隐约还记着你那饸捞,可香哩。
张大娘哎了一声,忙开始舀面。兰花洗手帮着大娘做。两人边做饭边聊。张大娘说:你病的那会儿,生活就好转了,家家有余粮了,这些年下来,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要搁以前,来个亲戚就愁吃什么,现在吃饭不是个事!
兰花说:是哩,变化可大哩。
张大娘问:妮子,你说你现在开公司了?
兰花把自己的食品公司讲了一遍。张大娘高兴地说:你行啊,咱女人能干到你这样,可不多哩!
南庄村的村民听说张大娘家里来了客人,就端着饭碗三三两两的来了。张大娘招呼大伙进屋,指了指兰花问几个年龄大点的人:看看你们能不能认出她来?
大家看了看,摇摇头。
张大娘说:你们不记得当年那个得了疯病的妮子?
这时大伙才噢了一声。
兰花眼里的泪就流出来了,她说:救命之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我谢谢大家哩!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谢啥哩,不用谢,你好起来就比啥都强!
张大娘又介绍兰花说,她现在是食品公司的管事的,公司可大了。兰花打开茶食包装箱,拿出茶食分发给在场的人。
大家吃着茶食,啧啧连声:就是好吃哩!
村人走时,每人拿了几个茶食。
张大娘和兰花烹了汤,揉好面,春生抱来饸捞床子,放到灶台上,帮着压饸捞。
第一碗饸捞张大娘端给兰花,兰花让张大娘吃,张大娘又推回来,兰花又让春生吃,春生摆摆手,指指饸捞床子,意思是说我还要压饸捞哩。
兰花吃着饸捞,想起当年的情景,眼泪禁不住再次流出来。
那次南庄之行,她把春生带了回来。
春生年龄小,她让春生在院子里搞清洁。春生人虽小,却十分勤快,把院子清扫得干干净净,他看哪块玻璃不干净了就主动去擦,墙根的瓷砖一到雨天就溅了泥点,他会跪在地上,把那些瓷砖一点一点地擦洗干净。
看着这孩子,兰花心里就充满怜爱,心说这孩子别看身有残疾,可是个勤快人,她想等孩子熟悉了环境,就让他学点技术,有一技之长,到那里都能吃得开的。
看着春生,她就想到自己的儿子诚慧。
诚慧脑子聪明,学习也很上进,就是有点娇惯坏了,花钱大手大脚,还常常跟同学在手机上玩游戏和聊天。最让兰花反感的是上午不起床,每当放假回家,他总是一觉睡到中午。每天耳朵上吊着耳机,手上拿着手机,眼睛看着,口里说着,生活在虚无缥缈的世界里。
这样的孩子能担起生活的重担吗,这样的孩子能担当社会重任吗?答案在她心里是否定的。她常常自责:光顾了办企业挣钱,忽视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溺爱孩子毁了孩子啊!她心里着急,可是一点法子也没有。儿子放假回家,正好郁春进了戒毒所,这对儿子震动很大,连续多天,脸上有了愁容,不再睡懒觉了,常到公司帮兰花做点事,似乎一下懂事了,兰花心里反问了一句,难道非得出点什么大事,才能挽救孩子?她提出让儿子到厂里来,跟着工人师傅一起干,让他亲身感受一下工作的辛苦。她对儿子说:不知道啥是苦,就尝不出甜的滋味。
那次儿子很听话,二话不说,就到了车间。她到车间,悄悄问儿子在车间的情况。工人师傅说,这孩子聪明,脑子好使,啥难题也难不倒他,电器和机械的工作原理他讲得头头是道。就是动手能力差些,还有一点是做事不久长,有时让他干些营生,少干一会儿就喊累,放下不干了。她晚上回家,叮嘱儿子要好好干,说:这样的社会实践可锻炼人哩。儿子听完,点点头说:我知道!接着就又进屋在手机上忙开了。
兰花站在地上,心绪有点乱,她想起在她熟悉的朋友中,娇惯的孩子太多了呀,这一代将来要成个什么样,想想都担心哩!她下了决心,以后儿子的假期,除了做作业,就让他在车间干活,这个决定与当初怎样做出优质茶食一样重要。
她继续慢慢走出大门,很自然地又想到一个人,那就是二牛。
公司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不用添煤看火了。
兰花对二牛说:二牛哥带个钥匙管库房吧,也不用你写字,另外有人出入库登记的,你只管开门就行。
二牛眨眨眼,说:我还是看烤箱吧,烧烤看火色,我做惯了。
二牛性子倔强,兰花没有再说什么。从此,二牛守在烤箱旁,看着时间,开关烤箱,端进端出,工作一丝不苟。兰花每次进入车间,看到二牛在认真地工作,好像一个有固定程序的机器人,只是他脸上又增了皱纹,头上长出不少白发。
四年前,二牛回家伺候瘫痪的母亲,一下伺候了三年。母亲想吃什么,他想法给母亲做,每天要给母亲擦拭两次身子,要多次帮着母亲翻身,要清洗被褥和衣服。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二牛就是一个孝子呀。
兰花知道二牛家的情况,对二牛说:二牛哥,公司继续给你开工资,你把土地租出去,安心伺候老人吧。
二牛坚决地说:不行,工资我不要,那样会坏了咱的规矩,再说哩,我这么多年也攒了些钱,生活没问题。耕种土地不多,再说机耕、机播、机收,草都不用锄,打药也是用机器,不误啥功夫,我捎带着就种了,没事的!
兰花用央求的口气说:我们欠你的,就当我们还你哩!
二牛看了一眼兰花,说:你说啥哩,咱师兄妹就是一家人,提那干啥?
兰花拗不过二牛,只好随他去。
兰花让郁春常带着诚慧来二牛家,看望病倒的菊花奶奶。菊花见诚慧长得眉清目秀,很可爱,心里十分喜欢,每次郁春带着诚慧走时,她总是不舍得让孩子走。
菊花去世后,按当地风俗要孙儿来扛引魂幡,兰花提出让诚慧来做,郁春犹豫了一下也同意了。二牛感激的眼神看着兰花和郁春,嘴唇哆嗦,话也说不出来了。那天看着儿子稚嫩的身子扛着引魂幡,走在前面,那副清秀的模样,兰花不由就想到爸爸去世时的自己。孝子每走一段就要跪下磕头的,二牛怕孩子累,边磕头,边扶着孩子肩上引魂幡,那场景真像一对父子哩。
出殡后,兰花把二牛叫回了公司,继续工作。
一阵风吹来,对面山上绿树涌动,有几只鸟从树梢飞起。
兰花心说二牛哥付出那么多,诚慧你长大可得对起你干爸哩。她望了一下面前的山,心里又冒出一个念头:二牛哥是一座山,一座在自己心中常绿的山。
兰花在路上转悠着,抬眼一看,看到远去那幢房子。这一刹那,她才明白自己是朝着这个方向来的,是想走进这所房子吗?她问自己。经过这么多年,遇到很多人、很多事,她对婆婆的恨也淡了很多。郁春离开家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她听人说,婆婆听说儿子的事,哭了好几次,还气得病倒了。本来婆婆年龄大了,身患不少病,有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气管炎,这次她肯定更受不了哩。两天前,她让小王替自己去婆婆家看了几次,还带了些钱和米面油什么的。小王回来说,婆婆每次都是哭哭啼啼的。
她边走边停,心里很矛盾,最后一咬牙心说,自己毕竟是晚辈,再不好也是自己的婆婆,再说了她是郁春的母亲,母亲安心,儿子才能放心哩。过去她也有过让婆婆跟他们一起住的想法,就对郁春说,把妈接过来吧,让她跟咱们一块儿住,也好有个照应。郁春一听就高兴地回家去接。可是郁春还是一个人回来了,郁春说:妈说她不想来。兰花知道,婆婆不想见她,是内心有愧,还是别的想法,她不知道。后来她听村人说,你婆婆对你的看法变了,还夸你哩,说你有本事,生意做得好哩。
她走到婆婆家门前,鼓足勇气推开了那扇褪色的木门。她看到婆婆头发白了,身上的衣服皱巴巴的,耳朵背了,没有听到门响。她正慢腾腾地猫着腰从面袋内舀面,她哆嗦着舀出面,缓慢地站直身子,才发现门开着,猛地抬头,看到了兰花,一下就愣在地上了,接着手一抖,碗掉在地上,接着身体猛地晃了一下。兰花紧走几步,扶住婆婆,喊了声妈,把婆婆扶到炕上。婆婆又看看兰花,伸手拉住兰花的手,一句话没说,眼里的泪流出来,接着痛哭起来。
七
兰花坐在会议桌前,擦了下泪水。她平静一下心情,看了看会场,脑子里多个画面涌来。
王书记几次带人来观摩,多次现场办公,帮着协调征地、供水、供电、供热和解决融资难题,但不吃饭,不要礼品,办完事匆匆而去。
那次,王书记带着市里的领导,观摩企业生产情况,他的车刚到公司门口,看到主管局的一辆工具车开走了,车内放着不少礼品盒。当时,王书记陪着上级领导没有说什么,下午回到县委就让纪委查那辆车。听说当天晚上王局就找到王书记承认了错误,第二天王局亲自开着车,把拿走茶食的钱给公司送来,还说了好多表示歉意的话。兰花推着不要,说吃几盒茶食没有什么,王局急得头上冒出汗珠,眼里还有泪水,说:我求你了,你这是救我哩,这事王书记知道了,要处理我哩!这下兰花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那次的王局,没有派头,没有拿腔拿调,完全是真性情的展示,兰花觉得王局不在云里雾里了,而是真实地站在地上,给人亲和甚至可怜的感觉。兰花收了王局的钱,还按王局的要求,让公司财务开了收款收据。
听说几天后,县里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会上王局当众做了检查,县纪委宣布处分王局和部分相关人员。王书记在那次会上说:我们是什么人,不少人越来越搞不清楚了,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劝同志们一句,万不能忘了身份、眯了眼睛,一定要记住企业不是唐僧肉!
王大伯行动不便了,但老人每天都要拄根棍子出门溜达,有时也到公司门口转转。兰花看到王大伯,总是招呼他进来坐坐,王大伯有时进公司坐一会儿,有时说我出来转转,不进去了。兰花让王大伯吃茶食,王大伯总是摆手不吃。看着王大伯蹒跚的背影,兰花心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哩,可得常去看看大伯。
王大伯其实城里有家,小镇这屋是他本家叔叔的老屋,前些年他带着老伴来村避暑,近年老伴去世后,他说住不惯城里的家,想图个清静,就到小镇居住了。他住在小镇的边上,是两眼砖前墙的土窑洞,家里陈设简陋,两个旧沙发,一个辨不出颜色的茶几,过一道门是一爿土炕,土炕的一边有一台小屏幕彩电。
兰花每次走进王大伯家,看到屋内的摆设,心里总是说这可不像一个县委书记父亲的家。那次她给王大伯带了茶食、大米、白面和胡麻籽油,王大伯不让工人往家里拿,他说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啥也不缺。看王大伯态度坚决,兰花只好让工人把东西搬回去。
兰花做营生做惯了,一进屋就帮王大伯抹桌子,扫地,看炕上有大伯替下的衣服,兰花包起来,说她回去洗好送来。看没啥营生了,她叮嘱王大伯说:有啥困难一定给我打电话。
那次王大伯说:行。顿了一下又说,妮子你要理解大伯,我儿子在这儿当官,我可不能拉儿子的后腿。那些当官的消息可灵哩,逢年过节过来,都拿了东西,我一个也不让他们进门。他们都知道我的脾气,没人敢来了。
后来兰花多次去看王大伯。
有一天,兰花心想多时没去看王大伯了,该去看看了。他到王大伯家院外,看到院子里有几个人,屋里有人嘤嘤地哭。她心里一惊,快步进屋。她看到小燕和一个中年女人在沙发上坐着,那个中年女人眼睛红红的。
小燕拉着兰花坐下,说谢谢你来看大伯,大伯前天去世了,今天上午开了追悼会,我们把大伯安顿到坟地了。
兰花听了,一时愣在那儿,接着眼圈就红了。小燕指着中年女人介绍说:这是我嫂子,就是你们王书记的家人。
兰花说:大嫂,节哀。
中年女人点点头,给兰花倒了一杯水,说:听小燕介绍过你,听爸说你常帮他干活,他常夸你哩。
兰花说:帮前辈干点活,不是个啥事,这次事情办得这么急,我们一点也不知道。
小燕低声说:我哥不让告人,他办公室也没几个人知道。
兰花从身上拿出一沓钱来,中年女人一把按住兰花的手,说:这可不行,当家人的严令哩,他不让机关单位任何人来,不收任何礼金和礼品,你要这样就给我们出难题哩。
兰花只好把钱装起来,问了大嫂和小燕大伯生病和办后事的情况。坐了一会儿,兰花告辞出来,内心波澜起伏。在路上听到两个村人的谈话,一个说王书记是个清官哩,这样的人来咱县是咱的福气哩。另一个说是啊,哪个县委书记的老婆能是一个小山村的小学老师哩。
兰花扭头一看这两人她都认识的,忍不住问了一句:李大哥,王书记的老婆在山村教书?
李大哥一看说:是兰花啊,那还有假?我认识他老婆,有次我到那个山村办事,看到王书记的老婆在教室里给十多个学生上课哩!
另一人又说,他爸住的屋子你也看到了,快成危房了,农村危房改造镇党委定了他家,可是王书记说村里危房多,先改造别人家。他爸也是个开通人,支持儿子,他说我这屋没事,再住上十来八年,一点事没有。你看,你看,唉!
那天回来的第二天,兰花去戒毒所接郁春。郁春瘦了很多,坐到车上一言不发。兰花也不吭声,两个人默默地坐着。忽然郁春像个小孩子般呜呜哭起来,兰花看看他,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郁春止住哭声,说:我给你添麻烦了,我可对不住你哩。
兰花的眼泪夺眶而出,瞪了郁春一眼,猛踩油门,汽车快速上路。
八
这时,有工作人员对兰花说:张经理,人到齐了。
兰花倏地一惊,回过神来,说:好,开吧。她又抬手揉了揉眼,看一下会场,说,现在开个短会,有几件事讲一下。有一件事,大家想必也听说了,我们的茶食被评为中国金牌小吃产品,明天我要去领奖,这是我们公司的荣誉,更是大家的荣誉!
台下掌声响起来。郁春和二牛坐在会场后面,也在鼓掌。掌声响了好长时间,挥动的手掌和一张张笑脸,把窗口的阳光带动起来,明亮闪烁。兰花笑着站起来跟着鼓掌,接着,深深地给参会员工鞠了一躬,当她抬起头来时,又是两眼泪水。
她接着说:前段时间,我们编写了公司岗位职责汇编、公司内控手册和员工手册。这些都要发给大家,要认真学习,按职责和流程的要求进行工作,这我就不多说了。说着拿起员工手册说,这本小书是大家必读的,有些内容要牢牢记住,比如职工的行为规范,职工行为关系到个人形象,关系到公司形象,关系到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我给大家读一下前面四句话:懂国法、知规矩、遵法守法,爱岗位、守规章、视企如家,勤学习、细钻研、提升素质,讲诚信、履忠诚、模范担当。读到这里,她抬起头看看台下,目光扫了一下郁春,接着说,这四句是职工行为规范的总纲,下面还有较为详细的内容,我就不读了,我再强调一下,一定要按规范要求来,做一个称职的企业员工!
她看了下会场又说,我们公司引进了一套自动生产设备,这套设备,从揉面,包馅,烤制,全是自动作业,这样我们的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但是先进的机器,需要懂技术的人才能操作,我们前段派出员工培训了两个月,这次就是检验你们学习成果的时候。昨天,我们对培训回来的员工进行了一次考试,考试成绩优秀的员工到新设备的岗位上工作,一会儿让小王读一下人员的名单和各自的岗位安排。没有上岗的员工,到手工作业的岗位工作,不要灰心,一定要下功夫继续学习,下段我们还会再上新的机器设备,到时候还需要你们一展身手哩。
这时,台下有声音问:张经理,将来生产线都自动化了,我们是不是该下岗了?
兰花笑笑说:大家不用担心,我们不会让一个工人下岗的。即使有了自动生产线,需要人工干的活还很多,如出库、配料,采购、销售等等,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我们用的人会更多,恐怕现有的人还不够用哩。
这时,台下人们笑起来。
兰花摆摆手,接着说:我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咱这儿环境好,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离城也不太远,想跟村里协商办个农家乐饭店,还想承包一片山地,建个采摘示范园。如果一旦办成了,还需要很多工作人员,是大家施展才华的又一个舞台哩!
兰花讲完话,接着小王读人员名单和相关安排。会议开了时间不长就结束了。参会人员喜气洋洋走出会议室,迅速回到工作岗位干活去了。二牛和诚慧在人群中没有停留,匆匆忙忙进了车间。
郁春走到兰花身边说:我先忙去了,今天有几个客商要过来。
兰花眼睛红红地说:你去吧。看了郁春背影一眼,她慢慢走出公司大门。
天空清朗,阳光闪烁,远处的山峦一片葱绿。兰花盯着山峦细细地看,那是铺天盖地的山和高低错落的绿,她感觉那里蕴藏着千钧之力。
(3646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