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亚明的头像

赵亚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9/24
分享

心中的河

我这些年写的文字,大都是写潇河边的事。这也很正常,潇河是寿阳土地上的血脉,其流长达七十八点五公里,其支流龙泉河、木瓜河和白马河更是蜿蜒曲折滋润了大半个寿阳,自己是寿阳人,生活在寿阳,工作在寿阳,这样去写是很自然的。

历史的河。

一千四百年前,潇河上常常萦绕着悠扬的钟声。那是浮山惠因寺的钟声,这钟直径五尺,撞击起来声音十分洪亮,三十多里外的人们都能听到。据老人们回忆,每年这里举办两次庙会。参加庙会的人很多,据说左近五十多里地的村人,都来赶庙会。寺内香火缭绕,木鱼轻击,诵声抑扬。外面戏台上唱着大戏,戏台周围商贾云集。二十四个轮值村,每年两个村负责组织庙会和管理庙宇日常事务。庙会期间,轮值村都要派出锣鼓、八音会、耍狮、担灯、耍叉、二鬼摔跤、高跷等表演队伍进行演出。可见,这里成了当时的文化中心和集贸市场。然而,抗日战争期间,古朴的钟声戛然而止。有一个白枪会组织,为日军利用,以浮山惠因寺为据点,从事迷信活动。不少群众上当受骗,到浮山求神喝符水,参与者达两千多人。他们散布入了白枪会,不纳粮,不当兵的言论,公开与抗日政府对抗,还为日寇搜集情报,将骗来的群众,送到阳泉和东北等地煤矿当劳工。一九三八年七月间,抗日决死队一大队二中队,由本地民兵配合,消灭了这个反动组织,击毙教会大队长一名,俘虏骨干分子近百名。为揭穿敌人阴谋,教育广大群众,县委县政府在景尚、西刘义和南库韩等村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公开处决教首和部分骨干分子。战乱,使惠因寺百孔千疮,后又因是制高点,战略要地,且当时敌强我弱,为了不被日寇利用,我方只好将惠因寺烧毁。从此,那钟声默然消逝在历史长河中。

潇河的北边有两个村,一个叫韩赠村,另一个叫羊头崖村。一九四〇年九月八日,日本鬼子在韩赠村焚毁房屋一百五十四间,杀害村民三百六十四人。十一天后,鬼子在羊头崖村杀害村民二百一十八人。日本鬼子所到之处,村村有血案……

潇河的北边还有一道向北爬伸的山坡,叫重桃坡,一九四二年九月的一天,这道坡上传来激烈的枪声和喊杀声。这是太行二分区四十二团、平昔寿武工队和寿阳县大队,在坡顶伏击从冀家垴据点出来抢粮食的日伪军。一场漂亮的伏击战,三百多敌人被全部消灭,其中有日军四十多人。

潇河的南边有个叫白云的村子,当年的白云村是路南抗日政府的所在地。现在村内留有一块烈士纪念碑,上面有这样的话:“你们的英勇,我们到处能听到;你们的战绩,到处能看到。你们的血迹拯救了群众的艰苦灾难,扶养了继承你们、我们的斗争意志,这就是你们光荣殉难的代价。我们晓得你们的血迹变成锋利的武器,这武器的光芒闪烁在全县的每个村庄。群众的希望寄托在这光芒上,喜笑而渴望着胜利的到来。这武器已插到敌人的心脏,使他呼吸感到受逼、胸闷、头昏而体软。同志们,你们的精神表现在这里,我们追随你们的精神,亦表现在这里。”碑文朴实、亲切,十分感人。

这里的人。

我在潇河上游的松塔镇卫生院,曾采访过杨护士。一九九六年她晋中卫校毕业,原想安排个好单位,到市医院或是县医院工作,可是没想到一下分到了一个最偏僻的长岭乡卫生院(后于松塔镇卫生院合并)。最初想调离这里,可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就打消了调走的念头。因为,村民们像亲人一样待她,他们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让她吃,拿出过春节才要给孩子们吃的核桃给她吃。有时到村为病人输液,因时间长要在病人家吃饭,村民给她做当时最好的饭。面对村民的热情和感激的眼神,她的心在颤动,常常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后来,她非但没有提出调动要求,而且工作更加投入。时间不长,她跑遍了全乡的所有村庄,全乡村民的情况她大都记在心里,不少村人是哪个村的,家住哪里,叫啥名字,全家几口人,身体状况如何,她都能讲出来。她说,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就认了一个特殊的亲戚,那是因为她救了一个孩子。那天,一个山村的女孩生了孩子,可是女孩的父母接受不了,声称不要这个孩子。卫生院一般没有住院病人,就是生孩子,也是医生上门去接生。因此,当时卫生院的产房没有生火取暖,房间很冷。她心想救孩子要紧,伸手抓过一块床单裹到孩子身上,也顾不得孩子身上的污秽,一下揣进自己怀里,急急地跑出产房。回到宿舍,把孩子放到床上,给孩子盖上自己的被子。怕孩子着凉,她插上电热毯,捅开地上的炉火。安顿好孩子,又忙着出来整理产房。第二天天刚亮,她跑到供销社,敲开供销社的门,给孩子买了毛毯、奶瓶和奶粉。回到卫生院,她给孩子喂奶粉、换洗屎尿布,细心地照看孩子。这样连续看护了四天。她说:“当时,自己是一个小姑娘,看护孩子有点手忙脚乱!”现在她和孩子一家成了亲戚。她还救过两个男人。山村的一辆三轮车出事,车上一个老年妇女和一个小女孩身受重伤,到卫生院后抢救无效死亡。同车的两个男人,一个是老年妇女的丈夫,一个是小女孩的父亲,面对惨剧,两人精神崩溃,要出去寻短见。她守在门口一夜没有休息,当两个男人走向大门时,她又是劝又是拽把两人拦回来。后来眼看劝不住了,心生一计,说:“我害怕,不敢在宿舍,你们两个陪陪我吧,就是想死,你们明天再出去死,行吗?”两个男人愣在那儿,彼此看了一眼,又看了看她,然后点点头。在宿舍里,两个男人坐在椅子上,她坐在床上,她耐心地听两人倾诉,不时地插话开导几句。白天工作很累,到了后半夜就感觉撑不住了。睡意袭来时,她站起身活动一下身子,努力寻找话题与两人交谈。第二天,两个男人情绪平静了许多,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我曾随晋中市文联组织的采风团到常村采风,听一位老支书谈他组织村民种植玉露香梨的经历。他说为了种植梨树,他几次找专家落实项目,回到村里发动村民种植,有的村民不同意,他多次上门做说服工作,现在全村已经种到两千亩了,常村也成了全省首家“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玉露香梨示范基地”。他谈了自己这样一件事:前些年,他得了重病到北京医院做了手术,出院回村的路上,他从车窗玻璃看梨园,发现园内好多活没干完,心里很着急,便让人通知召开群众会,他要催促一下。不少人说,你刚出院身体虚弱,村委办公室也没有生火,很冷的,但他态度坚决,一定要自己到场。那晚,他穿了一件棉大衣,村民在他讲话的主席台为他安装了一台小太阳电暖器。那晚,他其实没多讲什么,村民知道他要讲什么,不少人说,我们知道你的意思,这么冷的天,你快回家休息,我们加快进度就是了。接下来几天,道路积雪清扫干净了,树苗缠了薄膜,树身剧了白粉,这样他才心安了。妻子看他身患重病可还跟过去一样一心扑在梨园上,几次劝他不要管了,可是咋也劝不住,只好通知儿子和女儿回来一起劝他。那天晚上,儿子带着孙子回来了,女儿带着外甥也回来了,一家人谈起他的病情抱头痛哭。儿女边哭边说,爸你这身体就不用管村里的事了,先在家休息几年,先养好身体,再去管村里的事我们也不会拦你,家里不能没有你,孩子不能没有爷爷和姥爷。他看着面前的众人流下泪来,他说:“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有你们这样关心照顾我,我知足了,我几十年顾不上家里的事,我也亏欠你们很多。爸也想开了,得病不由人,老天真要收留我,那也没办法。我有个要求,你们让我开心活几天,行吗?”他看看面前的亲人,接着说,“要让我开心,就让我继续办梨园,要是没把这事办好我真的死不瞑目!”他说,他第二天要去梨园,妻子要陪他,他不要陪,自己慢慢走着去,由于身体虚弱,走一段路,就在地塄上坐下休息一下……他笑笑说,后来他去医院复查了一下,身体恢复得很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梨园内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还能走步锻炼,这是养病的良方,总之一句话,是梨园救了他。

发生的事。

山村最大的困难之一是路。上湖村里主要出村公路有两条,一条在村东是去县城的路,另一条在村西是进入里头沟十多个村的路,两条路陡峭、狭窄,是沙石土路,遇到雨雪天就泥泞路滑不能出行了。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整修公路的路面,难走路段打些石子铺一铺,被雨水冲毁的路段垫一垫,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到了一九九七年,乡党委政府决定修上湖村到马首村的公路。当时几乎是在山中开路,有几处还是石头山,还有白马河上需要架两座桥,当时的修路难度可想而知。全乡干部群众都发动起来了,以村分段,以劳定量,劈山头、拓路基、打石子……一时间,干活的喧闹声,锤打石子的叮当声,机械的轰鸣声,汇成激动人心的音乐海洋,这个场景让人激动,让人振奋。修路工程持续干了一年半,一条十七公里的柏油路修通了。进入里头沟的路,最难走的路段是小西坡。二〇〇四年,上级有补助修路的优惠政策,村民开始整修这段路。那段时间村人白天黑夜加班干,整修路基,挖土拓宽,砌石护边,水泥硬化,紧锣密鼓干了三个多月,工程终于完工。到了二〇〇九年的春天,上级决定修建马太公路,这条路是在原先的马首村到上湖村公路和小西坡到里头沟公路的基础上修建。公路加宽取直,建设标准更高。很快公路就修好通车了,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扶贫攻坚在这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上湖村是贫困村,扶贫工作队进驻后,帮助村里解决了不少实事。如陈南沟小组的饮用水。多年来,村民东挖一个井,西建一个井,连着挖了七个井,还是供水不足。因为没有资金,村里人自己挖,技术设备跟不上,只能挖个浅水井,村内浅层水少得可怜。同时,因村里有养殖户,地表水的水质被污染,给村民健康带来隐患。因满足不了人畜用水,不少村民只好走四里多路,到南头小组和上湖小组拉水。回村时是一路上坡,农用车都得加大油门才能爬上坡。那些老弱病残和家里没有车的户,就只能吃浅水井里的水了,还得节约着吃,他们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到井里挑水,先到的人能挑满桶,晚到的人井里没水,就挑不上了。扶贫工作队经过与县农经中心协商决定用“一事一议”资金,解决饮水工程的资金难题。经过两个多月,村里打了深井,二〇一七年的六月份,水管入户,村民吃上了自来水。还帮助下湖小组建起了漫水桥,帮助南头小组、二亩洼小组修了入村公路和村中路。还帮着村里建了文化广场和日间照料中心。村里的调产工作紧张地展开,山上种了药材,组织村人在专家的指导下嫁接了枣树,在已种植一百六十五亩玉露香梨的基础上,扩大了种植规模,发展到一千多亩。村民除了种植玉米,还种了红薯、藜麦、紫苏、黑枸杞、特色蔬菜和传统杂粮。为了发展乡村旅游,新建了综合采摘示范园区……生活环境改善,生产水平提高,村民收入逐年提高,贫困户走出了贫困的泥淖。

欢快的水。

祁寯藻《马首农言》水利篇,记录着这样一段话:“寿阳向无水利。惟南乡韩村南有小河,俗名白马河。其源发于和顺、平定、乐平诸处,自邑之羊头崖镇南向西流,至镇西,名阔头河;会泉水,小河乃大。又至冷泉寺西,与寿水合;又至卢家庄南,与涡水合。”文中的小河就是现在的潇河,现在的寿水又名白马河。可能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河流的源头与现在人们的看法不一,现在的资料显示,潇河起源的河段叫松塔河,发源于昔阳县沾尚乡马道岭。现在能找到最早的县志,就是清康熙、乾隆和光绪编写的《寿阳县志》。其中光绪县志上的风土志部分有水利篇,上面写有寥寥几句,前面还是写着《马首农言》上面的话,后面写了寿阳西边的西洛一带有部分水田。想想当时的水利部分也确实没啥写的。

到了公元二〇〇八,一支建设水库的工人队伍来到西草庄村。带头的领导说:“千百年来日夜奔腾的潇河水,即将迎来桑田沧海的巨变!”果然,两年后,就有一座大坝,横亘在潇河上,坝上嵌着“松塔水库”四个白色大字。站到坝顶,就有绿水清波呈现在眼前。库形随着山沟走向呈狭条状,库水先是向东,然后折而向南,拐弯后水面被山岭遮掩。两岸山峦叠翠,空气清新,清凉舒爽。库区众多水鸟在觅食嬉戏。偶有垂钓者,静贮水库边上。据介绍,水库可为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两千三百多万立方米,可以灌溉三十五万亩土地,每年还可发电五百八十多万度,可以一定程度减免下游洪水灾害。这一切改善了城乡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想想啊,几代村民,何曾想到,在今天、在蜿蜒群山间会有这么一个清凉水域,会对社会有这么大贡献?

潇河水经历了很多,见证了很多。河依国兴,水随人欢,现在的潇河越来越年轻,越来越精神,她曲曲折折,吟唱腾跃,欢快地进入黄河的支流——汾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