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碑文,读过后没什么记忆,有的碑文却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要写的这篇碑文,给我印象极其深刻,我甚至认为,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感人肺腑的碑文。
石碑矗立在寿阳一个叫白云的山村,村子在一条山沟里,两边山上长满郁郁葱葱的绿树和山草,在村子中间立有这块石碑。碑的顶部为圆形,有图案,两边也有图案装饰,外形高不到两米,宽不足一米,阳面有“民族英雄”四个大字,阴面是序文和先烈题名,序文撰写人署名是时任县长任松筠和秘书张惟溪。
碑文共三段。第一段是这样写的:“你们的英勇,我们到处能听到;你们的战绩,到处能看到。你们的血迹拯救了群众的艰苦灾难,扶养了继承你们、我们的斗争意志,这就是你们光荣殉难的代价。我们晓得你们的血迹不会白流的。今天,你们的血迹变成锋利的武器,这武器的光芒闪灼在全县的每个村庄。群众的希望寄托在这光芒上,喜笑而渴望着胜利的到来。这武器已插到敌人的心脏,使他呼吸感到受逼、胸闷、头昏而体软。同志们,你们的精神表现在这里,我们追随你们的精神,亦表现在这里。”
读到这里,脑子里出现诸多画面:抗日的烽火燃烧在路南的山庄窝铺,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在崇山峻岭中传颂。根据地军民前赴后继,奋勇杀敌。当时路南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大都住在白云村和附近的阔郊、河涧窊等村。在一个村住不了几天,有时一晚上要转移二、三个地方。撰文者在工作和战斗中,利用余暇写着这篇碑文。今天几句,明天几句,也许后天就又要转移了,又有仗要打了。一盏豆油灯下,撰文者在认真地写着,他太想写一下牺牲的战友了,太想告诉他们战争的喜讯了,可是他文字水平还不太高,他找不到精准的语言,或者他觉得自己脑子里的任何词语都显得苍白。但他还是搜肠刮肚,把自己觉得最带劲的话写了出来。
接着第二段说,“河间窊事件搞清了,南里、桃家庄事件搞清了,白草坪……事件也搞清了。同志们安心吧!我们警惕着你们教训哩。老百姓生产大大提高了,教育工作开展了,敌区人心也向我了。同志们安心吧!我们要为群众服务,全年每亩增加二升细粮,能达到要求,群众也有喜色了。”
我从苏石洪前辈写的《寿阳的抗日战争》一文中知道了白草坪事件。一九四二年农历四月二十五日,(称“四·二五”事件)。寿阳路南政府人员在白草坪开会,因汉奸告密,日寇分别从芦家庄、堆儿梁和前塔三个据点出发,秘密包围了当时抗日县政府所在地白草坪村。突围中,政府人员、公安战士和民兵与敌人浴血奋战,但敌众我寡,且敌人抢占了有利地形,我军民死伤惨重,多处房屋被烧,家具被砸,粮食、牲畜被抢劫一空。河间窊事件,是日本鬼子残害我抗日干部和群众的事件。可惜南里和桃家庄事件,我没有查到相关资料。
后面的那个省略号表示什么呢,看了碑文后的烈士题名,就可以知道,当时发生了很多事件,除上述事件外,还有贾豹、下厢和西庄事件,可见当时斗争形势的艰苦和残酷。
读这段文字时,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位满面征尘的撰文者,他想想牺牲的战友,擦擦溢出的泪水,站起身平静一下心情,接着又坐下来继续书写。他要告诉长眠地下的战友,你们的血不会白流,艰苦的环境正在改变,抗战的形势越来越好。
另外,文中提到那个二升细粮,我请教过县里研究历史的专业人员,他说当时的细粮是指麦子,根据地征集军粮时每亩有二升细粮的任务。从另一个角度说,根据地军民终于有点白面吃了。
碑文接着写道:“同志们,七周年将要到来,第二战场开辟,胜利不远了。但是艰苦途径尚待我们更大努力。我们今天纪念你们没有其他,只有一条路,因为我们是抗日民族革命的战士,我们是坚定的以至不知道什么是动摇,我们准备在任何一分钟内为劳动人民的幸福而抛除自己的私利,以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同志们,咱们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在求的大解放前夜,让我们与劳动人民亲密的团结在一起吧!”
这段,语言铿锵,掷地有声,特别是“不知道什么是动摇”、“献出自己的生命”、“劳动人民的儿子”,等句特别感人。他所以能够感动人,是因为这不是空话套话,他是用老区军民的鲜血和生命来诠释的。
序文接下来是烈士题名,是四.二五、贾豹、下厢、河间窊、桃家庄和西庄事件牺牲的烈士,共三十五人的职务和名字。
碑文不长,写得厚实、朴素、生动和亲切,读着读着有泪水打转,让人热血沸腾。
另外《寿阳碑碣》一书考证,碑上的图案是旧碑所有,而其它文字部分则是旧碑磨平后新刻上去的。在坚硬的青石上,把它磨平很不容易,而把中间磨平,保留边上的图案,则更需仔细和耐心。可见,当年路南县政府对烈士碑的重视和对牺牲战友的虔心。
这就是我要说的这块碑,这就是我要大家读的碑文。这碑矗立在天上白云悠悠,地上山清水秀的山村。我敢说,你读了碑文,他会矗立在你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