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和诗人杜牧的感受一样,印象中,我的清明节大多是在山上、林间、地头的绵绵阴雨和泥泞中度过的。
“清明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时节,细雨润物,万物生发,吐故纳新。美好的季节,加上几千年习俗传承,人们总起思念之心,怀着对已故亲人的念想,上坟扫墓,祭奠逝人,并祈愿他们在天之灵能庇佑在世之亲过上美好的生活。
今年的清明节,天气令人惊喜,如它“清”“明”的名字一样。一大早高悬的暖日把山水草木映照得气清景明,到处葱茏翠秀、鸟语花香、惠风和畅,一派勃勃生机。
邀约好了至亲至戚,一同从城里前往老家——蒋家坝村,一路上心情很好,这缘于节假日的放松和家人、亲戚团聚的热情。
车,奔驰在老家村子里一条条阡陌纵横的通组路、连户路上,平坦、舒适。感受着这一切,我的话多了起来:
“你们觉得变化大不?”
“太大了,安逸,现在这个样子看起安逸了!这个脱贫攻坚还是看到了效果的……”一位远在贵阳做生意的亲戚在车内发出了感叹。
闲聊,一直到了那片梨花堆成的花海下。这是四五棵梨树并排站在宽敞平整的水泥大院坝边沿的景象,花团锦簇,蜜蜂翻飞,花间枝隙将阳光筛碎,洒下斑驳的光点,格外耀眼。
院坝摆放了三张八仙桌,这是外婆家的院坝。外婆去世很多年了,现在这儿的主人是舅舅、舅妈。孩提时代常往外婆家跑,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一进入院坝,我和表兄弟姐妹们的眼睛便四处搜寻着当年的记忆。
外婆家的房子已经焕然一新,听说经过了“农危改”和“四改一化”,如今更加稳固和宽敞了,水电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崭新,使我们欣喜地从这间屋窜到那间屋,四处打量着。
午饭在一大家子的忙碌下,准备好了。三张八仙桌摆满了农家菜。“慢着,慢着!”表叔拿出了相机,认真地对准一盘油光透亮的炒腊肉照了起来。正宗洋溪腊肉!我突然想起这个招牌来。老家的腊肉,就是洋溪腊肉,腊肉的制作保留了印江土家族人最原始的工艺和程序,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年到头都在火坑上烟熏火燎,炒上桌,瘦红肥亮,薄薄的一片片,两头翘成瓦状,吃起来肥嫩瘦香,常常获得美食家们的赞美。
午饭在阵阵欢声笑语和“拈菜!来拈菜喃……”的邀请声中结束,那些农家菜和着洋溪腊肉被我们一扫而光,转换成了我们接下来爬山扫墓的能量。
正午,暖阳已变成了当头的烈日,蔚蓝的天空挂着几丝洁白的云朵,一动不动,异常美丽。
高温天气上坟,并不是个轻松活,亏得一家子人多,年轻人砍树枝插在坟上挂亲纸,清理坟头的杂草,挖旁边新土垒实在旧坟上;年长的人就口中念念有词地烧纸钱和插香烛,斟上点酒,分成两杯,在左右两边摆放,还滴点酒在燃烧的纸钱上;小孩儿们嘻嘻哈哈地在一边打闹,稍大些的孩子则在一边跟着大人们学祭奠仪式……最后,大人小孩都双手合十作揖,祈福并表达怀念之情。离开每一座坟时,我们都谨慎地用水把那些燃烧香纸烛的地方淋上一遍,确保没有火灾隐患。
上坟的过程中,还收获了一些“野味”,挖了些野葱、野草药“毛鸡腿”、折耳根,摘了些野菜“刺儿泡”、“椿巅”和蕨苔,这些都只有在山里才能见着。
下山后,夜幕降临。吃完晚饭后,一大家子在热闹中来到了蒋家坝的镇茶场。我们品到了“明前茶”,“明前茶”是指清明节之前采摘加工而成的茶,是翠峰茶中的极品。清幽的茶香、嫩绿的汤色,十分诱人,细尝慢品使我们停留了一个多小时,回味悠长的感觉,让我们不舍离去。据了解,蒋家坝村有两个茶场,一个镇茶场,一个县茶场。从三月一直到八月,很多附近或更远村的老百姓会来两个茶场务工,采摘茶青劳务费是50元/斤。每天,熟手采摘茶青收入可达一百七八十元,每个茶场都有一两百人务工。
回城已是明月当空,邛江两岸灯火阑珊、流光溢彩,活动一天,虽身体疲乏,却依旧心旷神怡,不由得想起了宋代诗人程颢的诗句:“……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