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逍遥的头像

杨逍遥

网站用户

其他
202407/14
分享

《庆余年》中的三大碰撞及对现实的意义

前言

《庆余年》是一部深受欢迎的网络文学改编电视剧,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考受到了广泛关注。该剧展现了现代文明与古代制度的碰撞,以及个体自由、社会平等与法治精神的挑战。《庆余年》中始终贯穿三大碰撞,这些碰撞在范闲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有趣视角。通过深入分析这些碰撞在剧中的体现和影响,本文将揭示其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思考。文章分为三部分,即分别对三大碰撞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对现实的意义。

一、喜剧外衣下的悲

(一)、范闲初入京都时凭借《登高》被人称赞,后又在朝堂上背诗百首,震惊众人,一夜之间被尊称为“诗神”,令剧中人看之惊异,剧外人观之欣喜,体现出喜剧色彩。然,朝堂斗诗之际,北齐文坛巨匠庄墨韩被长公主指使污蔑《登高》为范闲抄袭之作,后事情败露,一代文坛大师庄墨韩名誉扫地,终郁郁而死。本无意为之,竟遭人指使,终乱其内心,充满了心酸与无奈,令人观之生悲。

(二)、赖御史率领督察院深入调查贪官污吏,于朝堂之上,他逐一呈上确凿证据,直指涉案官员。每当庆帝欲离席而去,赖御史便挺身而出,揭发一位位权势显赫之贪官,其耿直之态既引人发笑,又令人心生敬意。私下里,赖御史恳请范闲协助查处贪官,当范闲戏言是否会牵涉自身时,赖御史毫不犹豫坦言,若有证据,亦在所不辞。此言虽出乎情理之外,然细思之,实乃合乎法理之道,非寻常剧情可比,令人忍俊不禁。但是,当他拿着红枣去看范闲时,看到了范闲一盘子的红枣,下意识的想把红枣藏起来,他说,满朝文武,都察院是最穷的,一生为国,以国法为中心,最终却被国法所终结,只是因为触碰了庆帝的逆鳞。奸臣圆满而终,忠臣世代枉死,令人悲叹,引发共鸣。

(三)、就现实意义而言,无论是庄墨韩因抑郁而逝,还是赖御史因廷杖不幸身亡,他们的悲剧性结局均与当时复杂的权势斗争紧密相连。长公主李云睿,为了一己之私,追求权势,不惜采取极端手段,甚至走向疯狂;而庆帝,为维护监察院的权威,强力压制都察院查案,对赖御史施以残酷的廷杖,终致其丧命。他们似乎从未真正关心过他人的生死,心中所念,唯有权势与地位。

此种现象,在历史长河中并不鲜见,然而从现实角度出发,它无疑引发了我们对权势斗争给民众带来的深远影响的深刻反思。在权力的角逐中,往往最受伤的,是那些被利用者,是那些无权无势、无法为自己发声的普通民众。此类故事警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政治与社会秩序,以保障每个人的权益,防止权力的滥用与腐败现象的滋生。

诚然,权力斗争乃历史常态,然而,依然有人能够坚守道义,关心民众疾苦。我们应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努力为百姓谋求福祉,用自己的力量照亮一片天地,为社会的进步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现代文明和古代制度的碰撞

(一)、平等观念与传统尊卑观念的冲突:范闲在对待身边人的态度上,展现出了对平等原则的尊重与推崇,这与古代社会所倡导的尊卑有序、等级森严的传统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剧中,范闲与下人之间的交往呈现出一种更为平等的氛围,他不仅表现得和蔼友善,更是对下人的个人价值和自主选择给予了充分的尊重。这种态度与古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下人的俯视和轻视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二)、法治精神与权力专制思想的碰撞:范闲在处理和解决各类问题与冲突时,更倾向于遵循法治原则,强调规则与秩序的重要性。然而,在古代社会中,权力和个人的专制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范闲所秉持的现代法治观念与古代社会的权力至上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冲突与对立。

(三)、对现实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平等观念是基本的人权理念,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但仍有一些地方,存在尊卑;仍在一些方面,存在权力的滥用。这往往会导致社会不公与个体权利的忽视,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而这也启示我们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推动社会向更加平等公正的方向发展,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坚持法治原则,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让这世界更美好一些,让所有的笑更灿烂一些。”

三、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一)、“我希望庆国之法,为生民而立,不因高贵容忍,不因贫穷剥夺,无不白之冤,无强加之罪,遵法如仗剑,破魍魉迷崇,不求神明。我希望庆国之民,有真理可循,知礼义,守仁心,不以钱财论成败,不因权势而屈从。同情弱小,痛恨不平,危难时坚心智,无人处常自省。我希望这世间,再无压迫束缚,凡生于世,都能有活着的权力,有自由的权利,亦有幸福的权力。愿终有一日人人生而平等,再无贵贱之分,守护生命,追求光明……生而平等,人人如龙。”这是叶轻眉留在监察院门前的碑文,可以看出,她追求人人平等,精神独立。在那个封建时代,这种理想很难实现,但她所在的地方,其思想便对社会产生影响,虽不会让所有人追随,但总有人追随她的身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理想是幻想,甚至在她死后,监察院门上的碑文都布满了厚厚的灰尘,暗示了这个时代未被改变。

(二)、对现实的意义:时代更迭,叶轻眉所留下的碑文依旧矗立在监察院门口,矗立在那个封建时代,但她又好像已被大家忘记。努力虽在,但仍无平等,而她已牺牲,这不仅是叶轻眉的遗憾与精神困境,也是观剧者的遗憾与精神困境,亦是当代广大青年的精神困境。一些人,年少时意气风发,遇不平之事,难忍气吞声,追求平等,力图改变社会,但到后来却慢慢的被社会所侵蚀,失去本心,随波逐流。我们应像范闲一般,以坚毅之力改社会之陋,聪明之智行之,虽困难重重,仍不放弃。前赴后继,实现理想。这或许也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所在,在实现共产主义的路上,虽有干难万险,但仍往之,信念所致,脚步不止,终有一天,人类将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幸福。

四、结论

《庆余年》作为一部穿越题材剧作,巧妙地将现代文明与古代制度相结合,有效地将理想与现实相互映射。该剧在情节推进与话语表达中融入喜剧元素,同时又透露出淡淡的悲情色彩,从而触动了广大网友的共鸣情感。与其将《庆余年》所描绘的世界简单视为封建社会,不如说它在某些层面上映射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面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能够观察到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以及权势之间的激烈竞争。许多人起初怀揣着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或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逐渐被黑暗势力所侵蚀。这种现象无疑令人深感痛心。

然而,正如剧中角色叶轻眉和范闲所展现的那样,我们应当坚守初心,即便手中握有的是“六便士”,也应始终心向“月亮”,为公正、平等和精神的解放而不懈奋斗。只有不断前行,持续奋斗,我们才能像遵法如仗剑般坚守正义,让每个人都能够如龙般腾飞。如此,我们才能够披荆斩棘,最终实现真正的公正、自由与平等。

参考文献

[1]万思铭.网络剧《庆余年》的空间叙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