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俊才的头像

杨俊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12
分享

风中小花

《学而第一》杂谈(十八)

卖油翁

每个人都想成就一番事业,都想让自己的生活一帆风送。但往往事与愿违,古人说不如意事之八九,常想一二,精辟深刻,细想,确实如是。

《学而第一》的开篇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把这段话放在整部《论语》的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可见,学习和做人紧密相连,做人就得学习,学习才能做好人、善良的人、有品德的人,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谦谦君子。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管干什么,都不能停止学习。子夏不也是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吗?仕途如此,平常工作生活莫不如此。只要生活在世,就要不断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而且,只有学习,才能进步,才能取得成绩,才能体会到付出后得到回报的快乐,才能不亦说乎。短期的学习也许体现不出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长期的学习,也不见得能突兀出多大的成效,甚至不会被世人所理解,更有甚者,还有可能被误解。这就需要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承受起经过努力,历经艰苦付出却看不到前景的结果。也许这种理解在遥远的地方,或者在遥远的将来,但是一定要有信心。相信有时间或空间上的朋友会理解,会关注,那也是很快乐的。

寂寞的人能够承受住寂寞,并能毫无怨言,那才是坚强而独立的人生。学习的人,思考的人,由于超前的思维或者触犯了有当前利益的人,被人不理解,也许有的人讥讽,不怨不恼,那才是君子呀。

愠,是心中的怨恨,没有发出来。心中没有怨恨吗?有!这种厌恶、讨厌之感被强大的内心修养给化掉了。心态平和,物我如一,没有“愠”可发了。这才是君子。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学问,意味着一辈子大部分时间坐在了冷板凳上。也许最亲近的人也不了解你,也许了解你的人在很遥远的地方。时间、地点、形势,人是不一样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如果你确实是块金子,只要在阳光照在的地方,迟早会闪光的。不要在意别人知不知道你。别人看见你,或者没看见你,你就在那里。闲庭信步于湖边草畔,锄犁耕耘于春风秋雨。合于时而为,不合于时不为五斗米折腰,看落日花红,月亏盈园。即使村夫布衣也有自己的彩虹。君子之风不在于职位的高低,不在于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内心的充盈,在于对于美好生化的坚定信心和向往。

远方的朋友,更多的是心灵的向往,精神上的追求。周围的人不理解,远处的人就能理解你吗?不一定吧。更多的是希望,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或者在遥远的过去,得到心灵上共鸣的朋友。在精神上上相互慰藉,这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是《学而第一》的最后一句话,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这句话放在一起,就构成了这部分内容的精神。不在于别人不了解你,重要的是,你了解不了解别人。了解别人,理解别人,是非常大的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啊。

本身一无是处,却慨叹天不如人愿,实在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今天早晨,在路边散步,一片玉米地绿油油望不到边。地头上,一溜杂草非常茂盛,在杂草中,间或有几颗八瓣梅,开得非常鲜艳,十分显眼。我走过去,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那层层叠叠的花儿让人好生爱怜,我低下头,欣赏爱抚了好一会儿,感叹着茅草中骄人的美丽。小花不语,我自长叹,生于地头杂草间,自信满满,微笑着向着眼前的一切。虽与杂草一起,不自傲,不自卑,将最美丽的一面呈现在阳光下面。因为它知道,人们欣赏她的美丽,赞美它的魅力,无关乎它长在什么地方,和谁是邻居。漂亮的小花知道人们需要什么,需要它展现什么。它大大方方盛开在路边。当然它开在了路边,如果开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人们永远看不到的地方,那就只能自己欣赏自己了。正像无人知道的千里马一样,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也不是稀罕事,埋没的千里马太多了。本身无长处,又高矜冷寒,怪怨没人了解,对世界缺乏认识,只能是自叹命运不济了。

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是别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别人不了解自己吗?确实,有时不了解,有时是不想了解,有时是了解了假装不了解。知道,但假装不知道,不愿意知道。时间、地点、形势影响人的思维判断,时也,世也!时位移人也。不管怎样,反省修为自己,提高自己是主要的。不了解是不熟悉,如果有心了解,总有办法。每一个人都是生活中的一分子,每个人都要经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风风雨雨。如果是上级,了解他是非常容易的,但理解他就要费一番功夫了。个人的生活习惯、喜好等不可避免地要带在生活中来。点点滴滴的东西汇聚起来,就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思想状态。总起来,它的长短、方圆就在脑海里树立起来了。要是不想了解,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那就另当别论了。陌生人不必要了解,熟悉的人因关系的远近,了解的需求程度也不一样。非常熟悉,必须接触,又不去了解他、理解他,那一定有别的原因。也许不喜欢,也许不认可。或许有不可释怀的原因。这就不能一一尽知了。

孟子见梁惠王,王曾顾左右而言他,为什么呢?梁惠王知道孟子说什么,也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但却表现出了不耐烦,或者是不好意思,这就是了解了假装不了解。岔开话题,不愿意听。也告诉谈话的人,不要再说这些了。这就是假装不懂,不了解了。

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自己本身没有什么,别人和社会不了解,这没什么。过自己的小生活,苦乐自己的小情感,也不失为一种怡然自得的柴米油盐进行曲。如果自己了不起,不为世人所知,也没必要怨天怨地。这个世界,能人、才子太多了。我们也不是经天纬地的才华,也没有惊世骇俗的成就,没必要一幅世人皆负我的神情。我已努力,成败不遂我愿,我能奈之何?一己之力,难动天地!虽然有些消极,但一定范围内肯定有他的道理。

你了解别人吗?这确实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总怪别人不了解你,自己了解别人吗?

在处世上,能有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能够在寂寞中做成应该做的事业,取得成绩和进步。怨天尤人没有作用。心态平和,才能真实地了解别人,不苛求别人。把精力用于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首先要考虑自身的修养够不够、厚不厚,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别人。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别人呢?一般的泛泛之交,也无须深入了解。但正常的人之常情必须知道,因为我们生活就要和人打交道,不懂得人情礼往无法和人取得沟通,更无法获得社会资源帮助自己获得进步和成功。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活跃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处事风格和价值观,这就要我们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一定要了解别人,理解别人,充分地尊重别人。珍惜生命中的贵人,感恩一切理解、帮助提携过你的人。当你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你在了解别人,做人的层面上就提升了一个高度。换位思考,是知人的前提。尊重别人,是知人的底线,知道人,才能知道自己。以人为镜,才能看到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被人知道,才能让才华展现,绽放出该有的色彩。

《学而第一》的全部精神凝结在了开头和结尾这两句话里。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020年9月12日 七月二十五

油翁感悟:换位思考,是知人的前提。尊重别人,是知人的底线,知道人,才能知道自己。以人为镜,才能看到自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