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俊才的头像

杨俊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08
分享

常回家看看

《论语·为政第二》杂谈(五)

卖油翁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这首曾经当红的歌曲,唱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

阖家欢乐,团团圆圆,是每一个家庭追求的美好幸福场景。而在这幅美丽的画面里,暖融融的徜徉着血脉亲情。传承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孝道,满含爱的深情,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着人们的心灵。

在文明没有出现,国家未产生之前,“孝”的行为就产生了。只不过在人们中间无意识的以最本质的方式出现。即使在动物中间,也有本能的亲情依存。“孝”的观念的最初产生,即来源于生物本能的延续繁衍,为了生存,辈长的照顾辈晚的,强壮的照顾羸弱的,成了哺乳动物进化的不二选择。人亦如此,这种本能就是最初的“孝”的内容。随着人类的进化,语言和思想的产生,真正地赋予了内容和生命的“孝”的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人们的思想里,在社会秩序中,慢慢地确立起来了。

父系社会时期,“孝”已经不是人们无意识的本能了,而转变成自觉的行为。上古的尧舜时代,“孝”已经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事情,而且上升到社会风气和治理的层面了。舜的父亲瞽叟和他的弟弟“象”,几次害舜,舜不计较,孝道感天,终于名垂青史,成为尧的接班人。成为孔子赞颂的榜样,心目中的圣人。可见,孝虽然是个体行为,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大厦的基石,人间的春风,是寒冬的暖阳,爱的奉献和延续。

在《论语》里。对孝的精彩论述表现在以下几段话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里,一对父子先后问孝于孔子。对父亲的回答是“无违”,无违什么?,没有明讲。是不能讲,还是不敢讲,不得而知。当然是无违于礼,孔子简而言之。就看孟懿子怎么领悟了。看来这个孟懿子有一定问题,孔子都不好意思指出来。而是心有所想,把不能跟孟懿子直接说的话,和樊迟说了出来。想想当时的情景,老夫子坐在车上,樊迟御马前行。突然,老夫子又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跟樊迟说:“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反应不过来,老师的这句“无违”,没前没后,放到谁身上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估计那个孟懿子也在慢慢回味,没有完全明白。樊迟紧蹙眉头,提出了疑问:“何谓也?”说的什么呀?于是孔子道出了答案,对于父母要尽孝道,这个道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据史载,孟武伯是孟懿子的长子,为人骄奢淫逸,喜好声色犬马。他也“问孝与孔子。”这回,孔子就比较直接了。告诉他:“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对于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强调的是做子女的要多关心父母的健康;也有人认为强调的是为人子者,要是有不义的行为,就是不孝。更有人认为孔子是借孟武伯问孝之机,向他提出批评。但也可以这样理解,当孩子生了疾病以后,父母那个着急的心情,那个忧愁的心情是无与伦比的。不是说养儿才知父母的恩吗?你只要把父母在你生病的时候对待你的态度,反过来对待你的父母,那就是孝了。简洁而深刻,意赅而境远。有这样的态度,怎么能不孝呢?一定是个大孝子。

要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对父母尽孝,那才是真正的孝。也就是将心比心,用父母对待儿女的态度,反过来孝敬父母,那一定是真正的孝了。不管是哪一种理解,实际上都在说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一定要用良好的态度对待父母。可能孔子对孟氏父子比较了解,所以从不同角度向他们做了解释。对父亲欲言又止,点到为止。对儿子谆谆教诲,说理深刻。

接下来,一对同学出场了。先是子游,后是子夏。孔子对子游的回答重在“敬”,精彩之句是“不敬,何以别乎?”

犬马皆能有养,作为万物之首的人,怎么能仅仅满足衣食住行就可以了呢?人是有精神需求的,老人更甚。尊敬是发自内心的,而表现形式就是礼。对父母不仅仅是供养衣食,更要了解和尊敬他们,要让他们享受到应该享受到的生活快乐,得到应该得到的尊重。所谓的孝道就是发自内心的敬意,在父母生前身后的具体表达。“孝”应建立在“敬”之上,孝顺父母要真心实意,既有物质赡养,又有精神慰藉。作为儿女,关心体贴父母,为他们分忧解愁,料理好个人生活,让父母少操心,都是尽孝。孔子与子游之间的谈话,特别强调了身为人子,一定要对父母心存尊敬与爱戴,这样才能给父母带去快乐和幸福。

孔子和子夏的谈话,侧重点和子游不同,强调的是“色难”,这个更难做到。“色”就是态度,脸色。在父母面前,一直保持和颜悦色的神态,那是非常艰难的。一时一霎易,一生一世难。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都会在人的脑海里形成符号,并由大脑作出反应,怎么能不在脸色和态度上反映出来呢?外面阴雨连绵,回家后立马春光灿烂,角色的转换怎么能一下子完成。有时来不及转换就回到了家里,一不小心就把外面的烟熏火燎带到了父母面前。于是,一心等待儿女欢笑归来,听一点暖心的话,看一下亲圪蛋的笑模样,却等回来一个闷葫芦西瓜。或许是一个火烧屁股的猴子,有时还毛躁地“吱吱”几声。“色难”,太难了!

孔子关于孝的不同解答,尽显孔子的语言艺术。夫子对生活的理解深邃而独到,一双洞察世界的眼睛穿越过去未来。

孝的内容,从古至今都是不断完善和扬弃的,也是不断充实和完美的。最原始的孝纯粹是出于人的至诚本性,是至情至性、无怨无悔的真情。“孝”字是“子”承“老”下,说明孝的主体是“子”,是承载“老”的。然而当今,许多人实际上却把孝的行为形式化、浅薄化了,停留在了能养的地步。给上点钱,不缺衣食,就算完成任务了。还有的人,实际上已经背离孝道,把父母当成累赘了。

在工作中,“色难”也是无处不在。保持好的心态,让人赏心悦目,是一种态度和修养。如果领导者如浴春风,和蔼可亲,员工就会倍感温暖,充满活力。员工努力,积极向上,热情对待本职工作,领导也会欣慰有加。反过来,对部下再好,开口就骂,向他发脾气,好也成了不好。员工工作再好,能力再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态度,其他方面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化为乌有。实际上,把这个“色”推而及之,就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问题。生活、工作,无时无刻不在涉及。领导和下属,能一直保持和颜悦色的心态吗?父母和孩子没有厌烦的时候吗?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亲戚之间,都存在“色难|”。为政之道,也是”色难”啊!现在各个政务大厅窗口要求微笑办公,对前来办事的人要不厌其烦。其实也是在解决“色难”的问题。

中国文化讲孝道,儒家更是以“孝”为根本。“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历代王朝也是以孝治天下,并说“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孝”成为了当时的一项治国方略:即以“孝”的思想贯穿于国家的整体治理中,渗润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上至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要以“孝”的规范要求自己,检验自己,时时刻刻把“孝道”牢记于心,身体力行,延续传承。忠孝传家作为优良传统,几千年绵延不绝,千百年来,延续着华夏儿女的血脉,开创着炎黄子孙的未来。

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 农历九月二十三

油翁感悟: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