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俊才的头像

杨俊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04
分享

故乡的云

《论语·为政第二》杂谈(十八)

卖油翁


我的家乡在土默川平原的东南部,清朝早期,还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光绪年间,从山西走西口的“口里人”陆续从杀虎口来到口外,先是春至秋归,像大雁迁徙一样,被当时的人们称为“雁民”。后来逐渐定居,形成村落。所以,在这一地区,我就没有见过像内地一样的历史悠久的祠堂。一个家族的弟兄从“口里”出来,定居的时候,有的住在一个村庄里,有的分开在几个村庄定居。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在哪里供奉祖先,怎么样供奉,怎么样传递后世子孙对祖先的思念和孝心。中国人重土安迁,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想离开家乡。被生活所迫的人们,迫不得已走西口,但心中的故乡割舍不断,特别是西口移民的第一代,思乡更切。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梦中的牵挂。搬不走的山川,割不断的情思。对故去先人的凭吊只能遥寄,再不能坟前烧纸尽孝,更不能全族聚集在祠堂里,祭奠先祖。

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祭祀形式:“供云。”

关于“供云”的“云”字,我没有找到标准答案,到底该写作哪一个字。但据我的理解,应该是这个字。“云行雨施,品物咸亨。”《易经》一捧水,可以是接天连地的雨丝,也可以是天上悠悠的一朵白云;可能来自大海,也可能来自故乡门前的小河。那天上的白云,寄托了游子多少乡愁!这朵也许是家乡飘来的,带着家人的关切和祝福;那朵带着游子的思念,飞回家乡。不是有一首《故乡的云》的歌嘛,家乡的亲人只能在梦里相见。在祭祀祖先的日子里,把“出门人”的供品带回家乡,让离去的先人,享受后人的供奉,以致永远。

“云”是用一块宽一米,高一米二、三的白土布制成。需要请专门的画匠制作。漆以底色后,将整块布分成长方形的小块,然后在最上方写上“口里”老家祖先的名字(一般上溯到爷爷辈,最远不超过五服),然后在祭祀的日子里供奉起来。家族里有老人走完了人生里程,要把名字填上去。写名字也是有讲究的,必须过了三周年以后,才能“上云”。实际上,这也是续家谱的一种形式。人们从“口里”出“口外”,以这种方式寄托哀思,延续亲情。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农村人家娶媳妇,都是在家里举行,还没有酒店穿白婚纱一说,新娘子还是一身红衣红袄。一个家族里,谁家娶媳妇,“典礼”的时候,都要“请云”,即把自己家族的“云”,从家族里别人的家里请到自己家里供奉。新郎新娘首先要叩拜“云”,然后才能进行其它仪式。直到家族里再有娶媳妇的人家,把“云”请走。

除了在结婚的时候“请云”,过年时,一定要供奉“云”。大年三十开始,一直持续到初三(有的人家是初四,也有初五的,各个家族不一样)送“云”。“送云”前,把“云”卷起来,收藏好,然后把春节里的供品送到家族坟地祭拜。大家族的云供奉在家族里的一户人家里,在没有送“云”的期间,每家每顿饭都要留一点供云。这是过年期间的一件大事,家里的大人们很重视。但往往是由孩子们去“供云”的,这也让孩子们从小懂得了孝道。娃娃们绝对不会走错路,不会“供错云”。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鬼:这里是祖先的意思。

谄:谄媚、阿谀。

义:《中庸》里说,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而去祭祀,是谄媚。见到合乎义的人不尊重,合于义的事不去作为,是没有勇气。”

祭祀的一定是自己家的鬼,就是自己家的祖先。试想一下,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去别人家呢?所以老夫子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这是最直接的祭祀,如果把祭祀这件事情做个比喻,打个比方,扩展到社会的其它领域,那就不一定了。非其鬼而祭之的人大有人在。这些人不仅祭别人的鬼,有时还祭外国的鬼。走西口的人不忘先祖,不忘故乡。可现在不少国人一旦走出国门,一下子就忘了自己的祖先,数典忘祖。不少人崇洋媚外,贬低洋洋的中华文化和文明,就是“非其鬼而祭之,谄也“的贴切注解。

祭祀是古代的一件人文大事,是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古人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古人的教育资源抓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普通人很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大部分人对文化的认知,对祖先文明的认同,都是通过祭祀活动获得的。祭祀的时候,场面隆重,庄严肃穆。从天子的祭天,到民间的祭祀,都是当事人难得的学习机会,无不增长人们的见识,更是传承家国之情,增强血脉情亲的实践之所。

历史上的“所祭非鬼”,当数后晋的石敬瑭,称辽国皇帝为“父皇帝”,自己为“儿皇帝”。他祭祀祖先时,就是“父皇帝”的祖先了。这就是为了私利而谄媚的典型行为。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当然,这和礼节性地参与别人家的祭祀有本质的区别。礼节性地参与,是尊重和感恩,表达自己对主人的真诚,而不是谄媚奉承。祭天祭地祭祖宗,祭自己相信的神灵,这实际上是对美好希望的寄托,是传承文化的必须方式。不祭自己的祖先,而去祭祀别人的祖先,不是向别人献媚,那是干什么?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心甘情愿地去做,一定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管祭祀的是谁,都要依据自己的内心,态度真诚的祭祀。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篇》

祭如在:祭祀祖先和神灵时,好像真的就在前面。

祭:祭祀。在:存在,这里指活着。

与(yù):参与。

祭祀祖先时,好像祖先真的在面前;祭神的时候,好像神灵真的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祭了就跟不祭一样。

如果仅仅流于形式,没有虔诚的态度,甚至都不亲自参与祭祀,那还不如不去。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本立而道生,心诚则灵。“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中庸》

态度是一切行为的基础,由此我想到了孔子另外的一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可以演化成好几个版本:

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谋其政。

做自己分内的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帮助别人,一定要尊重对方的意愿。尤其是一块儿工作和相处的同事或朋友,出于好心的帮忙,也要有范围,不能超越。有些事是不能帮的,越帮越乱。同事如此,朋友如此,亲人也如此。如果过分了,就会适得其反。比如一块儿工作的同志,自己完成工作后,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把他的工作也做了,同事没有想法才怪了。要是偶然的一次,同事有事或者工作有了漏洞,你帮忙,会感激你。会加深你们之间的友谊。如果你老抢着做同事的工作,矛盾一定会产生,不欢而散是迟早的事。

“见义不为,无勇也。”《中庸》里说,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义就是合适的,适宜的。“勇”字里有力,是有胆量,敢做的意思。但暴虎冯河,匹夫之勇,孔子不为也。儒家的“勇”是大勇,是符合“仁、义、礼、知”的。看到了不义的行为,不去作为,是无勇。合于义而为,才是真正的勇。尊重贤能,向品德好的人学习,向有才能的人学习,是勇;不去学习,不培养学习能力,是无勇;做符合实际情况,合适的事,是勇;懂得忠恕之道,知道礼义廉耻,是勇!

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见义不为,当为不为,为人所不齿;见义勇为,敢作敢为,是美好的品德。在时代的浪潮中,勇于承担,尽力而为。才是真正的勇者。

继承前人的遗志,开创伟大的事业。在五千年文明的光辉里,让我们向着未来,向着中国梦,披肝沥胆,奋勇前行吧。

2021年3月3日星期三

辛丑年正月二十

油翁感悟:态度是一切行为的基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