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俊才的头像

杨俊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01
分享

鼓乐声声

《论语·八佾第三》杂谈(一)

卖油翁

《中庸》里说,人要“素其位”而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鹦鹉能说话,还是飞鸟;猩猩模仿人行,也是禽兽。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知礼、懂礼。知道礼的精神,礼的应用,在礼的规范和约束下,身体力行,才能享受当下,才能花前月下吟诵明朗的诗歌,阳光下沐浴蓝天白云,深情于美丽的远方。

礼包括了一切的哲学和社会关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和社会的法律规章制度;二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礼法;三是礼仪和礼貌表现。它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身边。没有礼社会就会杂乱无章。各种犯罪行为也会层出不穷,社会不得安宁,进步和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礼是社会的镇定剂,进步的催化剂,是人们行动的准绳,言行的标准。不遵从,就是失利、非礼,越过了底线,就是“僭越”。

在古代,“僭越”是大逆不道之罪,视同谋反。历史上因此招罪的不乏其人。西汉名将周亚夫,因为一件蠢事,引发了汉景帝的不满。周亚夫的儿子买了五百件皇宫御用盔甲盾牌,准备将来给父亲殉葬,皇帝得到了消息,将他下狱。不管周亚夫本意如何,事实上就是僭越行为。一代名将,就此陨落,在狱中绝食而死。

历史何其相似,总在不断地重演。曹操僭越,甚至“参拜不名、剑履上殿”,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立魏国。立国仅四十余年,司马氏父子就篡夺朝政,戮杀曹氏子孙,建立了龌龊的晋朝,八王之乱毁坏了其根基。之后被权臣刘裕效法,废掉东晋皇帝司马德文,司马家族哀鸿遍野,刘宋建立。之后,萧道成、萧衍、陈霸依样画葫芦,先后废掉了刘宋、齐朝和梁朝皇帝,每一次的更换哪一个不是血流成河,生灵涂炭!他们以自己的贪欲僭越,为下属树立了榜样,打开了他们的欲望之门,也给自己的后代打开了地狱之门。当时机成熟,下属们照瓢画葫芦,一样体味权欲的快乐,毫无愧意。

僭越:指超越本分说话和做事,古时指地位低下的人冒用上位的人才能使用的名或者仪式、器物等。有时也用作谦词。

春秋时期,鲁国就发生了几件令孔子十分生气的“僭越”事件。

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掌握鲁国大权达三百多年。他们无视鲁国国君,无视周天子。祭祀自己的祖先时,演唱天子的专用诗歌——《雍》。这样的行为,也给自己种下了祸根。榜样的力量真是无穷的,上行下效,季孙氏的家臣阳货就给他们来了一个现世报。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为周天子举行祭礼后撤去祭品、祭器时所唱的诗。

彻.同“撤”,古代祭礼完毕后撤祭馔,乐人唱诗以娱神。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二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恭敬地主祭。相(xiàng),助祭的人。维,用于句中的助词,可以译为“是”。

辟(bì)公,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堂,祭祖的地方。

孟孙、叔孙和季孙三家祭祖完毕后,唱着《雍》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说的‘助祭的是诸侯,天子恭敬地主祭’怎么能用在三家的庙堂上呢?”

三家使用天子的撤席乐曲,对鲁国国君的藐视,对周天子的无视跃然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雍”不是三家所能够享受的,是天子专用的。即使是鲁君,也没资格使用,何况国君下面的权臣?有许多礼法是不符合身份的人消受不起的,人在做,天在看。人们常说举头三尺有神灵,这个神灵就是自己的良心,别人的眼睛,社会评判的标准,也就是“礼”。超过了就会发生违背自己本意的事情,然后把控不了,发展到与自己愿望相反的方向。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

孔子谈到季孙氏说:“用八佾在自家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不能做出来呢?”

周朝时期,贵族享用乐舞的等级,有明确的规定。即:天子礼乐用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不得擅自越级。

作为大夫的季氏,只能用四佾。但他无视王权和君权,狂妄之极。于是,孔子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愤怒呼声。

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违反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时有发生。季氏八佾舞于庭之举,是典型的破坏周礼行径,是“僭越”词义活生生地注解。

在鲁国的正卿季氏家里,八队艺人笙歌曼舞,鼓乐声声。高台上的季氏,贪婪地欣赏着本不该在他家里上演的歌舞。内心欲望的满足让他飘飘欲仙。身边家臣和豪奴的谄笑、奉承让他如在云端。殊不知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这些得意之举牢牢地嵌在了家臣阳货的心里——一位野心家、阴谋家的心里。后来,在鲁国的历史上,出现最为畸形不堪的一幕,而且维持了好几年。鲁国的大全落在了大臣的家奴阳货的手里,出现了大臣家奴治国的奇葩景象。

于是,孔夫子悲慨感伤,发出了灵魂的拷问: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如礼何:怎样对待礼。

孔子说:“人没有仁,怎样对待礼呢??人没有仁,怎样对待乐呢?

礼乐都是文明的反映,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是人文的基础。乐是内心快乐的表达。礼、乐的核心是仁,本质是敬畏。没有内心的仁,再豪华的礼,在高亢的乐也是苍白的。

当一个人僭越礼仪,做出了和其身份不相称的事,一定有基于他内心的基础,总有自己和其他的原因。他的僭越行为是内心向外的膨胀,陪衬的是超过自己身份和地位学识的野心和欲望。即使平民越礼,也是个人素养和社会状况的显现。社会风气的变坏,都是从有地位、有钱、有影响力的人身上开始的。

秩序是一切存在的基础。没有秩序,世界就是一锅浆糊。大到宇宙,小到个人生活,离开了秩序,毫无是处。

从古至今,文明的过程也就是秩序发展的过程。这种秩序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表面规则,更多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思想,它是文明的反映,是社会的粘合剂,这种秩序,用中国文化来描述,就是“礼”。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切实而富于理性、庞大而深邃。一个人的文化精神,内在修养才是立身之本。外在的礼乐形式没有内在的“仁”的支撑,苍白无力。一旦抛离“仁”的基点,礼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追求礼,也就成了缘木求鱼。甚至会成为某些人炫耀的本钱,道貌岸然的遮羞布。

让我们牢记《礼记》里的这段话吧: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好礼,则志不摄。

2021年3月28日星期六 辛丑年二月十六

油翁感悟:诚心不欺知敬畏,蓝天白云望远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