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俊才的头像

杨俊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15
分享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第三》杂谈(五)

卖油翁

一场祭奠仪式将要举行,按照惯例,必须要“饩羊”。子贡是孔门高徒之一,但终究也是商业奇才,对财货有着比较特殊的感觉,看着每月初一杀掉的“告朔”之羊,感到有点可惜和不是非常的必要。于是,向老夫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去:去掉,废除。

告朔:朔为每月的第一天。周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向诸侯颁布来年的历书,历书包括指明有无闰月、每月的朔日是哪一天,这就叫“告朔”。

饩(xì)羊:诸侯接受历书后,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头羊祭于庙。羊杀而不烹叫“榨”(烹熟则叫“飨”)。告朔饩羊是古代一种祭礼制度。

子贡想去掉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羊。孔子说:“赐呀!你爱惜那只羊,我则爱惜那种礼。”

古时把每个月的初一称为朔。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朔政颁发给诸侯,叫“告朔”。《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郑玄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诸侯在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向天地祖宗,禀告所作所为。

按照礼制,国君应该亲自去“告朔”。但当时鲁国国君已经不亲自去“告朔”了,“告朔”已经成为形式。因此,子贡也提出了去掉“告朔”。孔子大为不满,自己的得意弟子竟有这样的想法!于是,对子贡加以指责,表达了维护礼制的立场,也表明了对鲁国文化衰退的担忧。从前告朔时要杀羊,到春秋时期,社会风气已经开始衰败,各种礼仪精神,也开始退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子贡有了去掉在告朔时要杀羊这一传统,并向老夫子提出,受到了孔子的责备。

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精神,必须配合一些实质的事物才能维系。反之,就会慢慢地退出人们的视线,逐渐消亡。

不断地去掉形式,也就不可避免地去掉了某些内容。礼法代表的是背后的精神,它承载的是文化和历史的以及家国使命。一些环节,看似无所谓,但有它独特的意蕴内容。省掉它,它所涵养的东西也就逐渐消亡了。但礼法肯定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所以不断的继承,不断地发展,也就意味着有些礼法不断地消亡。

礼的形式和内容密不可分,互为补充。春节、中秋节、国庆节实质上也是古代礼制遗存,它们维系着中华文化命脉的传承。这些年国家强调传统节日,恢复民族文化自信,也是礼制的回归。这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很多节日都是春雨润无声,在中华儿女的心田里滋润着家国情怀。

当时对礼制的轻视非常普遍,上至国君,下至臣民百姓,总体上已经成为趋势,夫子孤木难撑,无回天之力,非常愤懑。另外的一种祭礼,更让夫子伤心。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禘(dì):天子举行的一种隆重的祭礼,

灌:禘礼开始时的第一次献酒。

孔子说:“举行禘祭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下去了。”

禘祭是殷周时代的一种重大礼仪,周朝时,其举办者最初是周王,后来公侯也可以举行。其祭祀的对象是主祭者的先祖和先考,举行场所在天子太庙或祖庙,以及公侯之祖庙。

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分布和深藏于祭祀之中。比如,为逝者举办葬礼,忌日上坟,清明或中元节祭奠先人。这些仪式里,最重要的是真情实感,是深深的哀思、是真挚的怀念。离开这种情怀,便毫无价值和意义。更高的层次,如清明时节的烈士陵园祭扫活动,同样具有巨大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这样的活动也是源于古代的祭祀之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具有永恒的价值,需要我们世世代代继承并加以发扬。

不管是祭祀也好,庆典也好,如果只注重其外在形式,而忘记其本质,忘了这些活动的真义所在,舍本逐末,就失去了举行的意义。

古代的祭礼有很多种,祭天祭地祭祖宗、祭奠行业的祖师爷……等等,这些祭祀活动大都有一定的时间,实际上是让人们知恩报恩,不能忘了生养自己的天地和祖先,以及滋养精神的文化传统。祭祀在于心态,诚心诚意才能涵养本性。可能当时的鲁国国君在开始举行禘礼时,还有些敬意。等到献灌酒以后,就懈怠了。仪式尚在,诚心没有了,成了虚文,少了恭敬和虔诚,在孔子看来就是走走过场而已。

第一次献酒以后,礼仪就流于形式了。浮于浅表的礼仪程序,表示的不是内心的真诚。这种为了应付的禘礼,老夫子出自内心的不想观看。这是当时礼崩乐坏的表现,孔子的态度,也显示了他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当时文化的衰败,举行禘礼时的真戏假做,夫子也只能闭眼用不看来拒绝了。这种事不是孔子时代所独有,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但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来看,是时代的悲哀,也许是物欲下不可避免的。形式不代表实际的精神,更不能配合内心的诚恳,所以,流于形式的东西一定是缺乏灵魂的枯枝败叶。

但孔子内心对于恢复周礼的渴望是那么强烈,坚信礼制是国家的根本。如果尊重礼制,以礼治国,那么社会一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国家也一定是一个幸福的家园。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示:摆或放的意思,即指放在手上的东西。

斯:指后面的“掌”字。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内容,孔子说:“不知道。知道的人治理天下,就会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自己的手掌。

孔子把“禘祭”看成治理国家的原则和根本。他告诫“禘祭者”们,理解了“禘祭”的含义,治理天下“其如示诸斯乎”!

禘礼体现的精神,是政令畅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君臣各尽其职,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所在。现在流于形式,敷衍怠慢,应付而已,不是从内心里虔诚的祭祀。孔子懂得禘礼,有人问他,故意不说。可接着又表白谁要是懂得了禘祭的道理,治理天下就容易了。老夫子心里矛盾呀!对恢复周礼满是深深地失望。

国家政权的存在,国家和民族内部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都需要文化和人们心灵上共同的认可。祭祀活动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祭祀的是天地神灵、先祖先考,排列的是长幼次序,潜移默化的是程序等级。共同认可的宗法伦理,君臣各司其位,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世俗政权的确认,有重要的意义。盛大的仪式、庄重的氛围,给参与者以巨大的精神震撼和情感熏陶。禘礼之中,道德规范,政治制度,宗法伦理,全部蕴涵。这种礼制思想推广开来,人们就会各尽其职,人尽其才,政令畅通,秩序井然;就会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来源于和谐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来源于诚实善良的心灵。但是,社会总是不平静的,利益永远不能完全的均衡。毕竟,对我有利,为我所用,是人类出生后最先产生的思想。小孩子从有了意识开始,总是从完全自私的角度认识世界的。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懂得了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父母家人,由此,认识到了身边和更远的一些人。观念上也逐步接受与人分享,和人共享是必需的,是自己生存的前提。家庭教育,由父母的言传身教来实现;社会教育,就需要很多社会功能来支持了。在古代,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和信息极不发达,社会没有普及的学校,教育不普及,人们实现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这就迫切需要有一种能够让大众都能参与的社会活动来实现传承和带动的作用。于是,各种祭祀活动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这一功能的载体。更多的教育功能就是由祭祀活动来完成的。不无夸张地说,中华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各种祭祀活动功不可没。即使在现代社会里,在很长的将来社会里,各种祭祀庆典活动的这一功能,还没有出现能够取而代之的文化现象。

在祭祀活动中,小孩子看到了现在的自己,也依稀得见自己将来的影子。大人们更是现实中的自己,更能回味起过去的自己,甚至自己的将来也清晰可见。自己做得很好,身边就会出现更好的别人。优秀的和闪光的精神与思想也就会不断地在眼前闪耀,更不乏前进的理由和动力,也会有更多的路径供你选择,优秀和美好就是这样来的。通过参加祭祀活动,小孩子有了学习和观摩的机会,大人们有了参照和体会的心理比对。人们参加祭祀的精神方向是一致的,这就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社会文化的传承,正需要这样巨大的社会实践来承载和传承。而为了完成这一伟大和沉重的使命,这就需要许多条文和规则,来加以限定和完善祭祀的实现条件。于是,“礼”就走上了前台,在各种祭祀活动中大显神通,为各种祭祀活动的顺利举行保驾护航,立下了千古功勋。推而广之,从祭祀中诞生的礼,经过发展和完善,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礼制,概念庞大,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包括道德和法制,即使在现代,也在礼的范畴之内。“礼”时刻左右着人们的言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人类历史的进程。

在祭祀过程中,有许多仪式有着特别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仅是刻意的展现,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内容。通过这些仪式特别的举动,以显示其庄严和重要性。将这些形式去掉以后,它背后的精神内容和文化内涵就轻便了许多,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离开人的视野,慢慢地走向消亡。孔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愿意观看随随便便的“禘祭”,才说懂得禘礼的人,治国就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样容易,这正合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才有了对子贡去掉“饩羊”体罚的失望,并加以批评申斥。

让我们尊重礼制吧!它就像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煦风一样,时刻围绕在我们的周围。它给我们带来秩序、快乐,带来生机,更带来无限的成长机会。

2021年7月13日星期二 辛丑年六月初四

油翁感悟:自己做得很好,身边就会出现更好的别人。优秀的和闪光的精神与思想也就会不断地在眼前闪耀,更不乏前进的理由和动力,也会有更多的路径供你选择,优秀和美好就是这样来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