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俊才的头像

杨俊才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108/27
分享

紫气春来二月兰

紫气春来二月兰

——记和林格尔县瑞祥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杨俊才

作者:王利君

盛夏七月,伏暑葳蕤。在和林格尔县土城子村的绿野平畴间,玉米郁郁葱葱,大蒜清香扑鼻。沉寂了三十多年的和林格尔地理标志产品“土城子大蒜”又重现生机,喜获丰收!

眼下正是大蒜收获的季节,成片广袤的蒜地里,只见蒜农们头顶骄阳穿梭其中,争分夺秒抢抓晴好天气集中采收,在辛勤的劳作中收获着丰足的希望,在晶莹的汗水里流淌着丰收的喜悦。曾经有着20多年种蒜经验的老农李连生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在合作社和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种植模式,采用玉米套种大蒜的方式,种一亩地,光是大蒜一项预计纯收入就可达8000多元。”

今年是该村第一年规模化恢复种植大蒜,而推动这一传统产业种植的落地生根,却离不开和林格尔县瑞祥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俊才。正是这个胸怀梦想矢志不渝的农民企业家,在近三十年的创业征程上,一路跋涉,一路求索,最终将发展方向定位在关注家乡特色农业发展,逐步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效益上。从而挖掘传承和林格尔县地标性农产品,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自己不平凡的贡献。

春梦随我心

踩着六十年代的“尾巴”出生的杨俊才是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在土默川平原上这个叫做恼木七太的小村庄里,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祖祖辈辈也从来没有吃过皇粮。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庄户人一年到头辛苦种地,却解决不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面朝黄土背朝天”似乎就是他们的宿命,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无数一代又一代农人想方设法跳出农门的渴望。

那时的读书从未有过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说。家中子女普遍较多,若是生性顽劣不服管教者,长大后父母就让其当兵入伍;如果生来聪明伶俐而又不喜读书,长大后父母就会让他学做木匠瓦工。而杨俊才却偏偏从小就对学习文化情有独钟,这让父母和乡邻对他寄予了几多的期许,甚至闲谈时设想着他将来的形象——一个儒雅的教授,一个手握权柄的官员,抑或是一个精明的商人……这,也是杨俊才曾经对自己未来的设计。

上世纪八十年代,高考一度成为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平等机会。在整个中学阶段,杨俊才酷爱学习,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英语除外),特别是对语文更是偏爱有加,每次的作文课上老师示读的范文基本上都有他的习作。高中时期,学校创办了校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沙绿》文学社,杨俊才社长主编一肩挑,并亲自写作刊登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文学社还被县志记载。还在高一年级时,他就以《踏雪寻梦》为题写下了一首表达自己追梦赤子心的小诗:“茫茫雪原千里冰封,一串脚印已经启程。那个雪中的孤影,狂风中和着雪舞前行。他在追寻,雪原的前方,有一个美丽的梦。 那个身影,那个雪中前行的人,雪花埋掉了身后的脚印。也许有独狼,陪伴着饥饿和寒冷,但,他迎着寒风,体味着生命的旅程……”

有梦的日子总是快乐的,即使再苦再累也心甘。看着父母辛勤劳作节衣缩食供自己读书,曾记得为了十块钱的学校收费父母的局促和无奈,懂事的杨俊才深感愧疚,觉得应该为父母和家庭分忧解难。于是,每到假期,总要外出找活计挣取一些学杂费用或贴补家用。15岁时,曾经相伴堂哥进城贩过大麻花、换过大黄杏而一日往返于城乡上百里;16岁时,曾经跟随村民进山“掏根子”(挖甘草根)卖钱而一夜未归急坏了家人……在那些个炎热的暑期里,修过路,搬过砖,贩过菜。在校期间,因为支付不起每月30元的伙食费,自己亲自动手做饭。学习紧张,生活清贫,劳动艰辛,都无法阻隔他一路欢歌,向着梦中的地方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九八九年流火七月的一场高考过后,杨俊才接到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学校面试的通知,这也就意味着天遂人缘梦想成真。这在世代为农的家庭里,不啻是光耀门楣的一件喜事,为此全家人激动之余围坐一起吃了一顿那年中秋节前难得一见的饺子以示庆贺。及至到校面试过后,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则是漫长的焦渴,也是煎熬的幸福。然而,焦渴和煎熬中等来的却是“到手的鸭子飞走了”。由于莫衷一是的原因,他被告知落榜了。这像极了《西游记》描述的最后一难。话说唐僧师徒“受了万蛰千魔”到了西天见了如来佛祖,不仅取得了真经,还在八大金刚的护送下回转东土。众人本想已大功告成,却不想被半途抛下云端,又遇“通天河遇鼋湿经书”,此为第八十一难。至此完成九九归真之数,求得真经,终成正果。或许是命运使然吧,杨俊才虽遭当头棒喝,但他没有沉沦,没有退缩,他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冷静后毅然选择了复读,第二年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取了乌盟粮食财贸学校。

梦里花落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杨俊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那时的中专学校,绝不亚于现在的本科院校,也算是实现了农家子弟鲤鱼跳龙门的蜕变。工作包分配,户口“农转非”,吃上商品粮,在乡邻艳羡的眼光中,他踌躇满志地上学、工作,俨然就是一个城里人。本以为生活就这样顺风顺水地继续下去,但是事不遂愿,工作没有多久,国企改革的浪潮兴起,他被迫从粮食系统下岗了。一种“没落贵族”般的感觉让杨俊才一时茫然无从,他不禁仰天长叹:生活是诗歌,还是风雪?是蓝蓝的白云天,还是沉沉的阴雨夜?痛定思痛,他也理智地认清了现实: 生活就是生存,首要的是柴米油盐,然后才是诗歌,然后才是远方。

杨俊才从来就不是一个甘于屈服命运的人,少年时期艰难的求学经历使他形成了坚韧的性格和执着的秉性,热爱诗歌的他想到了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他凭着勇气和智慧,不去等待,没有观望,壮士断腕般一头扎进了市场经济的茫茫大海中。

1994年,杨俊才只身离开家乡,应聘到了呼和浩特市瑞福祥服装厂,先后从事业务经理、服装车间工资核算、生产报表等工作。两年后,对服装产业有了一定了解的他,遂决定自己做一家服装厂。当时26岁的杨俊才,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干劲十足,不到一个月厂房、工人都已就绪,并且在呼和浩特市劝业场租赁柜台,很快开始了生产和销售,产品以西裤为主。因为地理位置尚可,起初销售顺利。但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由于断码产品的增多,后续补货需要很大的资金,不久资金供应链断裂,半年后雄心万丈的他创业以失败告终,学费交了不少,债台高筑。

1997年,杨俊才应聘进入了华蒙禽蛋联合有限公司,担任呼和浩特市以东集宁和大同片区的地区经理。当时,他的销售业绩占公司销售量的一半,特别是开拓了大同、阳高、天镇、怀仁市场,成了公司最优秀的骨干。在华蒙禽蛋联合有限公司工作期间,他和研究人员王照华共同提出了50%奶牛浓缩饲料(即饲料与玉米按1:1比例混合)的概念,这在当时的饲料界尚属首次。产品推出后,满足了养殖户的需求,市场反响良好,效果明显,各饲料厂商也竞相效仿,在内蒙市场创造了不止几十亿的产值,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9年后,饲料厂商竞争激烈,而正大、希望等十几个品牌进入市场,公司竞争力减弱,经营陷入困境,华蒙禽蛋联合有限公司退出了饲料市场,杨俊才也又一次失业了。

走进新世纪,蒙牛公司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和林格尔县和周边奶牛养殖户增多,大部分养殖户饲喂奶牛麻饼和玉米等最简单的饲料。杨俊才又一次看到了商机,2002年他注册了九州宏发和容大两个品牌的牛饲料。饲料厂主要生产的是奶牛50%浓缩料和30%浓缩料,经过饲料质检部门检测,产品完全满足国家质量要求,保持牛奶蛋白质含量高于使用一般饲料的奶牛所产牛奶。饲料一经推出,在周围市场取得了强烈的反响,养牛户普遍反映效果良好,销量稳步上升。但是在2003年之后市场上兴起了一股不良之风,一些厂商推出了一种“高蛋白”饲料,而所谓的“高蛋白”饲料配方是:尿素,劣质假麻饼,玉米DDGS,添加2%~3%的劣质豆饼,这种产品饲喂奶牛后,奶牛当时的反应是产奶量有所增加,但是只能维持两到三个月。养殖户虽然取得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这样的饲料厂商却隐瞒了一个事实和隐患,那就是,这种“高蛋白”饲料,因为里面没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加之劣质麻饼掺入玉米芯与糠皮,特别是尿素的超大量添加更是加剧了其危害性。同时,饲喂这种饲料的奶牛,患乳房炎的概率增加数倍,发情期不稳定,配种率低。利益面前,杨俊才始终坚持做良心产品,走质量至上的发展道路。当时只有内蒙正大饲料和他的这家小饲料厂不生产这种“高蛋白”饲料。在此情况下,他的饲料厂的销量也便大不如前。此后,随着奶牛养殖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调整,奶牛散养户被迫淘汰,他也逐渐退出了饲料行业。

早在华蒙公司,几年的业务员经历,杨俊才学会了养鸡技术,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内行人,掌握了饲料配备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家养畜禽的防疫技能。他生于农村,长于黄土地,他了解农民,知道农民缺什么,需要什么。他想回到农村,从那里开始,重新燃起自己的生活火焰。好在公司还有种鸡场,这里的鸡苗质量好,成活率高,于是他决定自己养鸡。

其实,养小鸡并不是一项技术难度非常大的工作,只要满足小鸡的孵化生长条件,同时做好防疫就可。杨俊才的简易育雏室没有自己的取暖设备,只能靠生火炉子取暖。他每隔两个小时就得往炉子里添一次煤,昼夜不能间断。此外还有防疫工作,包括小鸡出壳时的打针、一月五次的预防病毒。防疫是个苦差事。配好疫苗溶液后,两个小时内要用完,否则就没有效果了。夫妻俩顶着育雏室的热浪和臭味,在鸡舍里细绒毛的飞舞中(这些绒毛是眼睛看不到的,很多养鸡人嗓子容易不舒服,就是这个原因),一只一只地点眼做防疫,生怕漏掉一只。必须要把疫苗溶液正确地滴进小鸡的眼睛里,以确保万无一失。只有这样,每一只小鸡才能产生抗体,抵抗瘟病的袭扰。

散养鸡的鸡雏日龄满七天后就开始售卖,由于他的鸡种品质好,生长快,产蛋高,加之防疫及时,服务到位,基本也能达到产销不误。 于是,每天,杨俊才装好两笼子小鸡出发了。在乡间的土路上,幸福125摩托车沐浴着田野里花草的清香,在温暖的阳光下,一路前行……

人生真是多变,岁月确是无情。此时的杨俊才,恍然已过不惑之年,再回首,往事如烟,恍然一梦,但是他感到自己依然雄心不减,毅然御风而行。为此,他写下一首小诗聊以自勉:

一路坎坷一路行,二十余载梦如茵。

日出月落多少事,愿做岩上一青松。

铁肩担道义

二十多年的商海沉浮,使得杨俊才对市场风险有着较为敏锐的预判能力。但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至关重要。因此,紧张忙碌之余,他总是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立足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实施特色扶贫项目,开辟脱贫致富新路径。

——挖掘一个地标,注册一个地标产品就是为贫困地区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而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这一句句的经典论断,像一盏航灯拨开了他郁结多时的迷雾,把他的创业方向定位在了他魂牵梦绕的故土乡野上。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乡愁”是每个返乡创业者心里回家最坚定的声音,内心的乡土情和无法割舍的一抹“乡愁”让他们在乡村充满新希望的时候纷纷返乡,响应国家号召以带动乡村的振兴。然而,回乡创业,又谈何容易?但此时的杨俊才比以往更加明白,只有创新才是创业之基,只有实业才是振兴之本。顺应新时代就有动力源,抓住小切口就是促进大改革。

2013年,杨俊才注册了呼和浩特市和盛园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公司通过了国家食品QS认证,“二月兰”商标注册成功。同时,杨俊才前往西安拜访了西安粮科院资深专家史宣明,学习了亚麻籽油相关知识;前去郑州拜访了当时就职于河南工业大学的油脂界权威教授刘玉兰。结合当地实际和自身实践,现成了独特的胡麻油加工工艺。采用古老传统木梁压榨工艺,生产的“和林格尔亚麻籽油”油质清澈,味道清香,为居家养生之佳品。其中,工厂化生产“木榨胡麻油”为呼和浩特地区所独有,也属内蒙古地区首家。

2014年底,呼和浩特市和盛园粮油有限责任公司与供销社联合八家农民,注册了和林格尔县瑞祥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确保了胡麻油生产的全程可控。

2015年,在和林县经信局的大力支持下,与农村淘宝合作,“二月兰”产品成功上线淘宝网、农村淘宝等平台销售,成为和林格尔县首批上行产品,公司成功转型升级为电子商务公司,产品行销全国各地。

2018年,由呼和浩特市和盛园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和林格尔县瑞祥种植专业合作社发起,成立了和林格尔县土特产行业协会,杨俊才任会长。协会受和林格尔县政府的委托和授权,注册成功了三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分别是: “和林格尔亚麻籽油”“、昆都仑莜面”、“土城子大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特定质量信誉和特征的商品。这三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和林格尔县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开发自然、利用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劳动结晶。三项地理商标的成功申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了这些宝贵的财富,活跃了县域经济,造福于家乡人民。而这些地理标志产品的种植、生产、销售和运营,可以有效地保护特色产品,发展特色产业。

近年来,随着各种农业经济的兴起,传统的油料作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使得当地的胡麻种植面积大为减少,传统加工工艺也正被现代新兴工艺所替代。为此,杨俊才深谋远虑,敢为人先,做足了大量的抢救性工作。他深入边远山区,推行了胡麻的订单式种植,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一元钱的高价收购胡麻籽,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农民种植胡麻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2020年木榨油厂获得国家食品SC认证,生产的“胡麻花开”牌木榨胡麻油,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林格尔亚麻籽油”的定点生产厂家。现在,台格斗村已被确定为其原料产地。眼下正是胡麻花开的季节,古村落周围漫坡遍野的胡麻亭亭玉立,那蓝紫色的花朵迎风摇曳,辛勤飞舞的蜜蜂正在把爱的花粉传递。空气中弥漫着生活的幽香,花香里寄托着深情的祝福。

“昆都伦莜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产品生产地域范围为和林格尔县东南黑老窑乡昆都仑行政村为主的山丘地带,这里气候凉爽,昼夜温差较大,雨热集中,肥沃的坡梁土壤培育出优质独特的莜麦,从而加工生产出品质精良的“昆都伦莜面”,在当地乃至全县久负盛名,自古就有“昆都伦莜面十里香”之美誉。

这里的莜麦加工而成的莜面,营养丰富,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B1、B2、E、叶酸、亚油酸等,经检测,符合科学饮食消费理念,是天然保健食品。

多少年来,市面上到处都在传颂着武川莜面的口碑,而地地道道的本土“昆都伦莜面”却是“养在深闺人不识”,如今的莜麦种植面积也日渐稀少,前景堪忧。为此,杨俊才犹如使命召唤般挺身而出勇担重任,为充分开发和保护这一历史悠久的宝贵地理资源,也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多次与昆都仑村党支部和驻村扶贫干部共商大计,最终在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形成一条龙发展运营态势。随即,和林格尔县瑞祥种植专业合作社决定建立一家莜面加工厂,专门生产地理标志产品“昆都伦莜面”。目前,加工厂已经投入生产运营,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莜麦种植专业,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也使山老区的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土城子大蒜”生产地域范围为和林格尔县土城子行政村所在地,这里属于丘陵平原相结合的地形地貌,有温热适宜的气候条件,充足持续的日照时间,丰富便利的水利资源,优质的土壤条件,悠久的种蒜历史和传统的种植经验。得天独厚的“土城子大蒜”,其内里多为四六瓣,也有独头蒜;外皮呈紫红色,当地人称“紫皮蒜”。蒜头结构紧密,口感质脆,辛辣味浓,香味持久,耐于贮存。富含维生素C和硒,经检测,维生素C含量>57.1mg/kg,硒含量>0.144mg/kg。土城子大蒜,曾经在全县乃至土默川平原上名闻遐迩,家喻户晓。当地这一带一度流传着“土城子的大蒜石咀子的糕,白彦兔的闺女不用挑” 的俗语。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种植结构的改变等原因,具有二百多年种植历史的土城子大蒜一时间居然销声匿迹难觅芳踪,渐渐成为了乡民口中“一个美丽的传说”。为了传承和保护土城子大蒜这一历史品牌,杨俊才抓住国家乡村振兴这一战略机遇期,与和林格尔县瑞祥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一道在土城子党支部村委会的协助下,驻村入户宣传“一村一品”地域经济发展模式,说服动员村民积极规模化种植“土城子大蒜”。2021年,合作社与蒜农签订了种植收购协议,提前为种植户赠送每亩一吨的有机肥;并且每亩大蒜预付了1000元的收购款;保证在大蒜收获后,按照每挂(一挂60头大蒜)60元的价格收购。以此激励了农民的种蒜积极性,从而让蒜农们种上了“放心蒜”。

今年的麦收杏黄时节,“土城子大蒜”也喜获丰收。绿浮夏野,大蒜飘香,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村民起蒜、辫蒜、装蒜、运蒜的喜人场景。在大蒜种植和收获期间,县委宣传部和融媒体中心全程跟踪报道,市电视台进行了现场采访纪录,内蒙古新闻、新华网也转发了相关报道,“土城子大蒜”的知名度再次声名鹊起。我们也相信,重见天日的和林格尔地理标志的“土城子大蒜”,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载誉市场,泽被桑梓。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道至简,知行合一。几年来,杨俊才认准了挖掘地理标志、开发地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条人间正道。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励精图治,行稳致远。 此时此刻,我似乎明白了杨俊才当初给自己公司生产的胡麻油注册商标为“二月兰”的个中缘由了。二月兰,一年或两年生草本,因农历二月前后开始开蓝紫色花,故称二月兰。生长于平原、山地、路旁、地边。对土壤光照等条件要求较低,耐寒旱,生命力顽强。此花又因传说三国时诸葛亮率军出征中为减少当地百姓负担,曾令军士采摘和种植之以备军粮马草,于是后世称其为“诸葛菜”。或许我们对二月兰最深的记忆是季羡林写的一篇《二月兰》的文章,“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了。”“二月兰仿佛发了狂,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的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

朴实无华,顽强不屈,情系故土,心怀善念。这,不也正是杨俊才做企业固有的品格么!

妙笔著华章

几年来的苦心经营,杨俊才的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也算是小有成就了。熟悉他经历的同学们在聚会闲聊时不无钦佩地调侃他: 和林县的历史上可能少了一名律师,但现在却多了一位儒商。此话或许不假。其实,杨俊才不仅有着儒商的胆识,更有着书生的情怀。早年间由于生活所迫和业务奔波,无暇也无心重拾年少轻狂时的文笔。直到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停业闲居之余,一声大雁的高歌唤醒了他沉睡多年的文学梦想,在那片寒春雪原上徘徊,他从灵魂深处发出了对春暖花开的渴望和自信——

春寒到来不要惊奇/这是苦难的体味/是家乡老人粗糙的寄语/冰封雪盖是清醒剂/谁要享受春的和气/谁就要重温冬的凌冽/经过春寒的生命才能灿烂

春寒是冬偶然的小剧/大雁的歌声云端飘近/和煦的春天阳光明媚/春天的音符昂然奏响/金色的太阳已喷薄升起/看那白雪的山岗/ 一树亭亭红梅枝头俏立

……

于是乎他的各种文学作品也便如春暖花开般地次第绽放。

2020新年伊始,在和林格尔县、呼和浩特市文联举办的“抗击疫情 你我同行”主题作品征文中,封笔近30年的杨俊才重新拾笔,以笔为剑,为全国抗疫击鼓助威。其诗作《几丝飞雪》《春泥》《致敬援汉医疗队》《满江红》等在“和林格尔文艺”和“呼和浩特文艺”公众号平台陆续发表,本人荣获“和林格尔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宣传员”称号。

其实,早在做生意的闲暇时间里,杨俊才就逐渐迷恋上了读书和涂鸦,不论工作多么艰苦、繁忙,夜间读书两个小时已经是他立下的信条,几十年来,他不把光阴虚度在酒桌、麻将桌、扑克和应酬上,常常是身居斗室潜心阅读,伏案疾书,甚至通宵达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杨俊才读书看报、写文章有一个特点就是学用结合,表里如一,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也在于通透人生。他经常阅读一些古典原著,特别是《论语》《大学》《中庸》《老子》等。在读《论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疑问,也发现了一些《论语》和现实生活结合时的问题。他认为,《论语》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而研究者大家辈出,不乏千古留名者。但遍观历史,《论语》的研究者和解读者都是达官显贵和学究文人,缺少诸如贩夫农人等平民布衣,所以他们的解释虽然不少是真知灼见,但和真正的劳动人民是脱节的。所以,他想从普通百姓的实际生活中,从打炭烧火、耕田织布等体力劳动者的角度解读巜论语》。于是他注册了个人公众号“卖油翁论语”,开始撰写《论语杂谈》系列随笔,其中有43篇发表于中国作家网。这些随笔之类的文章,大多都朴实无华,耐看耐读,从中可使我们感受到这位乡土文人充实的浓墨人生。他用心在写,用情在呼,他什么都写,把家乡的风土民情、人间烟火、乡村新貌或人生感悟一古脑儿写出,不怕闲言碎语,不怕惊风悚雨,也不怕天空的电闪雷鸣!

此外发表于中国作家网公众号上的还有,中篇小说《哦,杨子》,短篇小说《哦,灯苗》等3篇,散文《妻子的手》《清清花香草》等5篇。在中国诗歌网发表诗作共80多首。

加入县文联作协后,杨俊才更是为了歌颂家乡人民、讴歌美好生活而耕读愈勤,笔健文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共创作出二三十万字的各种体裁文章。其中,抒情哲理诗歌《石头》《一点云彩》《一块干肉》《那条扁担》《春寒》《小路》《金色的阳光》《大雁的歌声》,散文《爱的暖阳》,小说《清风香来》在“呼和浩特文艺”公众号上发表;记录和林县脱贫致富带头人兰月军的报告文学《那心底的火花》入选由呼和浩特市文联编著的《小康之路——呼和浩特市脱贫攻坚报告文学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颂扬和林格尔县“白二爷沙坝精神”的报告文学《沙坝青春》发表于《呼和浩特文艺》(2021年第1期纸质版),并被《内蒙古日报》《呼和浩特日报》《活力和林格尔》《和林格尔文艺》转载。

记得每次文联或作协举行主题研讨会,轮到杨俊才发言时,他总是自谦自嘲地自我介绍说,我本杨俊才,自号卖油翁,是一个以种地为生的庄户人,也是一个以榨油为业的生意人。看面子不俊,论里子无才……正当人们耳闻目睹忍俊不禁之际,他却才一本正经侃侃而谈,时而颂扬新政,时而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畅酣淋漓,好一派文人雅士风韵! 当然,谈论最多的还是那份难以割舍的乡土情节, 就像他说的,“每当写东西的时候,都会控制不住想流泪,因为太爱故乡这片热土了”。是的,口外故土 ,人杰地灵。在这块热土上生发出来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淳朴的民风,秀丽的山川,会令人浮想联翩,心驰神往。 故乡是一杯浓烈香甜的老酒,故乡是一首演绎不完的歌。面对故乡杨俊才随时有着浪花拍打心岸般的创作欲望,在上级文化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他把目光放在打造和林乡村文化品牌上。经过他的努力付出,和林格尔地理标志品牌已渐渐浮出水面,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个乡土作家,他的心属于故乡,魂属于故乡,他的艺术生命也难以逃出故乡的藩篱。虽然现在杨俊才已是和林格尔县作家协会会员,但就像他说的,“创作无止境,对故乡的写作永远在路上。”

日落知天昏,梦长觉道远。如今已是天命之年的杨俊才,早已没有了当年的书生意气和凛然傲气,有的只是岁月沉淀下的平心静气和初心锐气。春梦随我心,是一种志向;梦里花落去,是一种成长;铁肩担道义,是一种责任;妙笔著华章,是一种情怀。他就像那花开俏丽的二月兰,虽是一朵小小的野花,却顽强坚韧而又顺从自然,历经沧桑而又处之泰然。这,应该也是一种生命的哲学意义吧。

(2021年7月20日)

作者简介:王利君,和林格尔县一中初中部教师,县作协副主席,有多篇散文、杂文在县、市级发表记收入部分书籍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