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那天的清早,天气像秋天河里的水一样明朗,新鲜。我来到了地处桂东南玉林城北的谷山村,进入村庄映入眼帘的是辽阔的香蕉种植园,溢满山林。青翠茂盛的香蕉园,一片片香蕉林中,满园果实累累的香蕉,每一根都饱满且金黄。成熟丰收的香蕉,让我目不暇接。像一串串金黄色的宝石,在秋天的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那香蕉果园,弥漫着淡淡的甜香,让我垂涎欲滴,忍不住想去品尝那肥美的果实。
“请尝尝我种的香蕉吧。”蕉农陈伯伯向我投来了一串黄澄澄的成熟香蕉。“谢谢!”我兴奋之极,接过香蕉。赶忙拿起一根,轻轻地剥开香蕉皮,那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我美滋滋地吃了起来。那香蕉口感滑润,入口即化,丝丝缕缕的香甜沁人心脾。
深秋,时下正值香蕉成熟采收时节。我走进谷山村香蕉种植园。蕉农们正穿梭在果园采收香蕉,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香蕉园内,采收香蕉的蕉农,动作娴熟地将香蕉成串割下,把香蕉运回集散场。在集散场,人们将香蕉进行清洗、分拣、打秤、加垫减震膜、保鲜、打包、装箱,最后装上一辆辆大货车外运,远销省外华东、华中和东北地区。
谷山村享有“香蕉村” 的美誉,有着悠久的香蕉种植历史。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显著的季节性变化,阳光充足,气候暖热。气温较高,热量充足。在香蕉果园,我遇见了村委会文主任。他高兴地对我说:“我们村优越的天然气候,为香蕉种植提供了天然的自然条件。谷山村常年种植香蕉面积1000多亩,年产香蕉300万公斤。谷山村香蕉种植基地,位于山水之间,环境优美宜人。基地周围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为香蕉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香蕉的生长和成熟。这些年,除了发展改良的本地矮杆香蕉外,还不断引进了巴西、台湾、威廉斯等新品种,其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听了文主任的话语,羡慕谷山村的蕉农。香蕉种植好,是上天的恩赐。更是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吹佛,勤劳的蕉农艰辛劳动的结晶。
谷山香蕉。黄色的外皮,在秋阳下熠熠生辉,仿佛诉说着大自然的丰饶与美好。
我赞叹香蕉的植物文化。
我国汉代就栽培香蕉,那时称为“甘蕉” 。据说,汉武帝建扶荔宫时,收集天下奇花异木,其中就有香蕉。香蕉从属芭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丛生,叶面鲜绿。古代文学作品从叶、花、姿态等多个角度全面揭示了芭蕉丰富的物色美感。
芭蕉以观叶为主,其形状和色彩引人瞩目。蕉叶美。一是形状之美,南宋朱弁《风月堂诗话》曰:“草木之叶大者,莫大于芭蕉。”宋晁文元《咏芭蕉》诗云:“‘叶外更无叶。’非独善状芭蕉,而对之曰:叶中别有心。’其体物亦无遗矣。”准确生动地描写了蕉叶两种最富特征的形象:蕉叶硕大,未展蕉叶。二是色彩美。柳宗元《红蕉》、宋吕陶《和红蕉》、宋释德洪《芭蕉》分别用“绿润” 、“青琳” 、“玉芽” 来形容蕉叶,生动地描绘了蕉叶的特质。那芭蕉叶,叶面平滑,色彩光亮,如同翠玉。
芭蕉花。汉万霞《南州异物志》曰:芭蕉“华大如酒杯,形色如芙蓉。”红蕉的花,鲜艳美丽,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姿态之美。芭蕉在不同的种植环境中,具有不同的观赏效果。古人爱植蕉于窗前,如杜牧《芭蕉》所言:“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窗掩映在芭蕉绿叶之中。宋赵长卿《眼儿媚》曰:“芭蕉密处窗儿下。”形成天然的屏障,阻隔了窗外的喧嚣,保留了一分宁静。
我陶醉于雨打芭蕉的闲情雅趣。我儿时,生长在乡村。在春雨绵绵的日子,我喜欢坐在窗前,一边看着书,一边听着窗外细雨叩打着蕉叶,会感到多了几分惬意与闲适之情。听雨打芭蕉,这是古代文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宋代李洪《偶书》曰:“世事悠悠莫问天,一觞且醉酒中贤。阶前落叶无人扫,满院芭蕉听雨眠。”
香蕉在我国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如《日用本草》中记载了香蕉具有治疗热病烦渴、肺燥咳嗽、便秘、痔疮的药用价值。同时,香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果实营养丰富,香甜软糯。
谷山香蕉,香飘万里。饱满了幸福的果实!
2024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