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子的头像

杨子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6/21
分享

千古半帝——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是一位是非功过争议较大的帝王,他的文治武功差点让他成为千古一帝,他的好大喜功和不顾百姓死活的“折腾”,他的“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让他的统治很短命,后人只能惜称他为千古半帝。

隋炀帝杨广设年号为大业,就是想创建千秋大业的。他的确创建了大业,残暴的创业过程为他的大业覆灭埋下了伏笔。

他营建并迁都洛阳,加强了中央控制,形成了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强了对东方和南方的统治。他营建洛阳时,每月役使民工约200万人,不停施工,民工不堪忍受,民工有十分之四五悲惨地死去。

他在前人修的运河基础上疏浚修建隋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它促进了南北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交流,成就了大运河沿岸的许多城市。淮安、扬州等就是深受大运河恩泽的城市。京杭大运河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晚唐诗人皮日休对大运河给予了中肯评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他创建科举制进士科,完善的科举考试,被后人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科举制让寒门学子有望成为国家栋梁,科举考试开创了一千年多年的封建人才选拔方法,对社会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他修建长城,为固边保疆发挥了重要作用。大业3年7月,杨广征调100余万男丁修筑长城。他设定了具体的期限,劳工们没日没夜地坚守在工地上,结果有将近一半的劳工累死在这个工程上。大业4年7月,又征调20余万男丁修筑长城,又是死伤了许多劳工。

他南下灭陈统一了南北朝,结束了近300年的混乱。他北破突厥,征服林邑、驯服契丹、收复琉球、震服伊吾、占领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大大扩张了华夏疆域,开创了万国来朝规制。他亲自率军远涉海拔数千米的高原,攻灭吐谷浑,征服了半个西域和整个青海,华夏王朝首次将青海高原划入版图。他是第一也是唯一临幸河西走廊的帝王。隋朝被称为最强王朝也有隋炀帝的一份功劳。

连续三年,三次征伐高丽共征发 400余万人,杨广对外频繁发动战争,三征高句丽致使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国家的气数基本被耗尽,民不聊生,关陇权贵和农民起义四起,国家统治岌岌可危。他的大业和大役让他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民生疾苦,盗贼蜂起,最终导致隋朝迅速由盛转衰,很快灭亡了。

隋炀帝杨广的骄奢淫逸和急功近利导致了他国灭身死的悲剧结局。他的文治武功虽然突出,但最终未能避免国家的衰败和自己的灭亡。他的所作所为已超出了当时社会的承受力,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必然激起人民的反抗。

相比较杨广和李世民,两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是李世民没有搞大建设,没有处处修行宫,没有大排场奢靡下江南,比杨广节俭得多。杨广身亡国灭,成为了“暴君“的代表之一,李世民则成为一代圣君,成了历代皇帝追求的理想。身为皇帝要节俭,要慎用天下民力,不能做到爱民如子,也要知道民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欲让人灭亡,先令其膨胀。隋炀帝杨广自小到大都是在成功中长大,形成了极度自信,甚至严重自负的性格,感觉自己智商可以碾压所有人。他好大喜功,心虚荣心特别强。他自比尧舜,立志要超越秦皇汉武成为千古一帝。正是因为他的自负和虚荣心,在受到打击之后,没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开始刚愎自用,甚至破罐子破摔,逃避现实,不理朝政,贪图酒色,只顾享乐等等,其实都是他对千秋帝业绝望之后才开始有的。甚至他自己都知道错了堕落了,可是他无法走出那个抑郁的泥潭。

关于杨广是否弑父淫母的指控,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些罪名是由后人强加给他的。杨广在位期间,虽然有着雄才大略和文武双全的才华,但他的统治方式和政策导致了民怨沸腾,最终导致了他的政权崩溃和自己的死亡。

隋炀帝杨广天性聪敏,容貌英俊,能带兵打仗,也能写就精彩文章。他的文学造诣也很高,其作品有《与越公书》《建东都诏》《冬至受朝》及《拟饮马长城窟》《白马篇》《纪辽东二首》《春江花月夜》。《隋书经籍志》著录《炀帝集》55卷,《全隋文》录存具文4卷,《全隋诗》录存其诗45首。据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其中有着隋炀帝杨广的《春江花月夜》的影子。

隋炀帝杨广的伟大工程,每一件动辄都要耗费上百万的民力,其劳役总量十分惊人,规模超前,大大超出了当时劳动人民所能承受的极限,几年干了几十年的事,没有休养生息,再次验证了“兴,百姓苦”,民不聊生必然导致殊死抗争。

隋炀帝的失败,“暴政”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主因,只是诱因,他败亡的根本在于“急政”,急功近利、罔顾民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一点给后人以血的教训。正可谓“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违背规律,违拗人心,倒行逆施,即使拥有“千秋大业”也无法阻止其走向崩溃灭亡。

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有其多面性,评价一位历史名人更要多方面去评价他,不然难免会失之偏颇。

杨庆成整理于淮安

甲辰年端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